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老年福利保障现状

我国老年福利保障现状

时间:2022-03-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我国老年福利保障现状老年社会福利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长期以来,我国真正具有社会意义的老年福利比较少,实施的范围和内容都很有限,对多数老年人所起的保障作用不强,从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讲,还有很大差距。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经济市场化、农村城市化和消费结构多元化的发展形成了对老年福利事业的巨大需求。
我国老年福利保障现状_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影响

(一)我国老年福利保障现状

老年社会福利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福利是国家、社会或所属单位对人们的劳动报酬或基本生活保障之外的补充和服务。福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福利包括国家和社会举办的文化教育事业、城市居民的公有住房与医疗、城市和农村社区或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各类公益事业。狭义的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鳏寡孤独、盲聋哑残以及老弱无依者提供的物质帮助和特殊服务。[20]老年福利是以老年人为专门对象的社会保障形式,也具有广义和狭义的特征,一般在经济欠发达国家狭义的内容较多,而在发达国家广义的内容更多一些。

在发达国家,即使是社会保险已经很完善,社会福利性的保障与服务机制也很健全,因为社会福利作为现代社会中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的必要补充和辅助部分,对于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和特殊需求是十分有效的。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老年社会福利与救济仅仅是社会保障制度中一个极小的组成部分,每年在保障费用中支出比重不大。这项制度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实施,当时主要是解决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大量流离失所、无依无靠的鳏寡孤独和残疾者。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逐步形成对城市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的对象(包括老年人),由当地人民政府实行救济的制度。应该说,长期以来,我国真正具有社会意义的老年福利比较少,实施的范围和内容都很有限,对多数老年人所起的保障作用不强,从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讲,还有很大差距。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老年福利事业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经济市场化、农村城市化和消费结构多元化的发展形成了对老年福利事业的巨大需求。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国近几年来发动各种社会力量大力举办多种形式的福利机构,初步收到了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国已建成民办社会福利机构1100多家,收养了3万多老人,有效地增加了福利服务的供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福利服务供给不足的状况。但是,由于国家和集体长期包办社会福利事业,资金不足,与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我国现有的老年人福利设施严重不足。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由于我国现有的老年人福利设施严重不足,社会福利机构的总床位数不到老年人总数的1%,与发达国家3%~5%的比例相比差距相当大。[21]

我国农村老年人社会救济是由国家和集体组织实施的对特殊困难的“三无”老年人实行的社会救济制度。具体说就是“五保”制度。相对于城镇老人享受的社会福利而言,农村老年社会福利的发展则滞后得多。目前农村的老年福利服务,主要是乡镇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福利中心等提供数量十分有限的入住服务,居家养老人员提供的院户挂钩服务,以及志愿者包户服务等其他福利服务。其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和服务内容都十分单一,缺乏有效性和稳定性。对绝大多数老年人(主要是居家养老人员)来说,还处于事实上的缺位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