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时期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发展趋势

新时期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发展趋势

时间:2022-06-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社会的期望及其自身的发展,已基本预示了今后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医学职业的影响。认清这些形势,有助于我们在开展医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中,准确地找到着眼点,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方案。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城市医疗机构改革逐步开展,临床医学逐步与国际接轨。近几年来,医药企业发展迅速,在职业需要排行榜上,医药行业一直位于国内主要城市热门职业前八名,销售类排名中,医药销售人才跻身于第十位。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发展趋势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医学科学是生命科学的主导学科。自20世纪中叶以来,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获得了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对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的期望越来越高。人类社会的期望及其自身的发展,已基本预示了今后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医学职业的影响。认清这些形势,有助于我们在开展医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中,准确地找到着眼点,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方案。

一、21世纪医学科学发展的崭新面貌

现代医学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导致医学根本性变革的主要因素。18世纪以后,自然科学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有利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20世纪中叶,使医学科学研究进入到了新的境界,达到了细胞和分子水平,并逐渐形成了分子生物学,给21世纪的医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医学科学的理论与技术获得全新变化

在21世纪,分子生物学和脑科学将成为带头学科,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在医学科学的发展中将起到主导作用。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将极大地带动医学从基础到临床,从诊断、治疗到预防各个领域的全面进步和整个面貌的根本改观。

(1)基础医学研究逐渐深入到分子水平。基础医学向微观、宏观两极发展。在微观上,由于生物学研究从分子水平深入到了量子水平,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遗传学、神经科学及内分泌学等基础医学学科将普遍从器官、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并用分子水平的研究成果来阐明人体的结构与功能,解释疾病和疗效的成因与机制。在宏观上,得益于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软科学的日臻完善和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医学科学研究,医学对于健康与疾病的认识将从传统的器官和个体研究水平中解放出来,进入到群体医学及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水平,从更宏观的角度进行新的探索。

(2)临床医学高新诊疗技术层出不穷。临床医学将充分应用高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新的诊疗方法。

诊断方面,超声波、X线、CT、MRI、PEDSA等先进的影像诊断技术更多地用于临床实践;生物检验技术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也大大提高;无创或低创伤性的直视检查更加精确;基因诊断技术进一步发展,疾病的预测诊断和早期发现将有大的突破,使可能患有遗传性疾病的病人能得到更可靠的预测、早期发现和诊疗。由于脑科学研究的进展,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的综合性诊断技术也将继续完善并得到应用。

治疗方面,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重大突破,人们不仅可以用相对简便的方法来治疗众多的因基因缺陷、变异引起的疑难疾病,而且还可以设法通过基因重组与修补来改进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促进人们的健康水平。在临床上,药物及生物技术制品、内镜及各种介入治疗手段、显微外科等技术将会得到普遍的使用;生物和非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将在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3)预防医学在疾病预防、环境保护和人类自我保健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预防医学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引导下,将产生多种高效、安全的疫苗和新的预防药物,人工合成多肽疫苗、基因重组疫苗、独特型疫苗等将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用基因图谱分析和其他先进方法来预测疾病也将成为现实,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将大大提高。

(4)临床药学与医药行业出现新的机遇与挑战。人们心中的药师总是与抓草药、配药水联系在一起,与药房、药店、药库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城市医疗机构改革逐步开展,临床医学逐步与国际接轨。临床药师的工作范围由医院内逐步扩大到整体卫生健康系统,直接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参与用药决策,提供药品的用药知识,观察用药后的治疗、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加强用药的合理性。药学服务在原有基础上扩展为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服务,推进合理用药,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降低卫生资源的消耗。

近几年来,医药企业发展迅速,在职业需要排行榜上,医药行业一直位于国内主要城市热门职业前八名,销售类排名中,医药销售人才跻身于第十位。

(5)护理服务范围拓宽,整体护理取代传统的护理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发展,人们对健康要求不断提高,不仅注意防病、治病,还注重卫生保健,护理工作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为满足不同层次病人的需要,医院开设“家庭病房”、“点名服务”、“精神心理咨询”、“社医服务”等项目。对病人的服务保持连续性、系统性,从入院、出院、出院后保健指导、随访工作等多方面为病人提供全面服务。

2.医学模式发生根本转变

医学模式是对一定时期内人们关于健康和疾病观念的概括,它折射了一定时期内人类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卫生保健水平。人类自有医学以来,医学模式已历经了古代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等发展阶段。医学史的发展历程表明,新的医学模式一经提出和医学模式的每一次转变,都将预示和推动着医学科学的巨大进步。

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形成于19世纪,由于受到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它只注重从生物、物理和化学因素上认识健康与疾病。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在20世纪前50年,由于在对传染病等疾病由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传统诊治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它对医学的各个领域形成了绝对且根深蒂固的影响。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人类的疾病谱、死因谱发生了很大变化,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不良等已不再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因素,意外损伤、环境污染、意外事故、吸毒、吸烟、酗酒、纵欲及社会竞争的压力等成为疾病的重要原因。对于这种变化,生物医学模式不能提供全面准确的解释和令人满意的回答,他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和质疑,人们开始思考和寻找一种能够更好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医学模式。

在21世纪,医学模式将从生物医学模式彻底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模式。医学服务要求的提高,促使医学服务模式从传统的“医生,病人,开处方,做手术”的纯治疗型向群体、保健、预防和主动参与模式转变。

(1)健康标准和医学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健康的观念,将从不生病转向具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及对环境、对社会良好的适应性,即健康不仅意味着疾病与体弱的消除,健康是体格、精神与社会的完全健康状态。医生职责将不仅仅是治疗疾病,而且要研究疾病的预防、康复以及促进健康。

医生的任务也不再只停留于对个体病人的治疗上,而且还需扩大到群体的卫生保健,关心人群和社会的健康已经开展健康教育和进行有关的组织管理工作上来。未来医生的角色和任务要求实现医疗、预防与健康的全面教育,专科性诊治与初级卫生保健,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医院、家庭与社区的多方面的综合。

(2)群体、保健、预防和主动参与的医学服务模式逐渐形成。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工作也将从以疾病为主导转变为以健康为主导;从以单个患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全体人群为中心;从以医院为基础转变为以社会为基础;从以诊断治疗为重点转变为预防保健为重点;从主要依靠医学科技和医疗卫生部门自身转变为依靠众多学科和全社会的参与;从以疾病防治与身心健康为目标转变为以身心健全及其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为目标。

3.医疗服务网络化、远程化

高度发展和日益普及的现代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医学领域,计算机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和完善,使医疗卫生保健工作逐渐呈现出网络化、远程化的发展趋势。基于全球性医疗信息网络的形成,会使医疗服务范围由某一地区或某一个体拓宽为全球范围,世界各地的医学专家将能够在同一时间对同一患者进行同步诊治和共同研究。

二、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逐步深化

根据全球卫生工作的发展状况,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TO)在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1978年,在《阿拉木图宣言》中又提出来“通过初级卫生保健,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从1998年5月的第51届世界卫生大会的主题分析,“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仍将是21世纪全球卫生工作奋斗的目标。

当前,我国卫生改革的重点在四个方面:改革卫生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医疗保险体系;加强卫生法制和医师队伍建设;改革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加强管理、增强活力;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以下是这些改革与政策法规产生背景、目标和主要内容。

1.区域卫生规划

积极推进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卫生事业的全行业管理,推进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以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有效、经济、公平的卫生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为目标,改善和提高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卫生服务体系。

区域卫生规划的具体内容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代表政府,对辖区内卫生资源,包括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力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调配、统一监督、统一管理,规划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要、保护和增进健康为目的,通过对区域内社会经济、居民健康和卫生资源状况的分析,确定主要卫生问题,从而制定规划目标和对医院床位、人员、设备等卫生资源的配置标准,并提出对策措施和实施监督的评价。

2.医疗保障体系改革

医疗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卫生服务体系相互作用,共同承担保护人民健康的职能。在城镇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建立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并使之逐步覆盖城镇全体劳动者。主要内容是以“低水平、广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为原则,包括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的用药目录、诊断项目、医疗服务的价格和给付标准,提供财政和企业能够承担的基本医疗保障。全国所有城镇所有用人单位、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必须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在农村,则以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为主,按照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根据互助共济、风险分担、相对满足卫生需求的原则,由国家、集体、群众三方面按比例(科学测算)筹集资金,合理分配使用,保持医疗、预防、保健等各项卫生工作的正常发展。

3.管理体制及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

通过改革和严格管理,建立起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管理运行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科学的卫生事业机构管理制度,实行院(站、所)长负责制,进一步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建立完善人才合理流动、以资格评聘和登记职务为基础的人事制度,减员增效,优化组织结构管理和专业机构管理,建立符合高质、高效、低耗要求与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卫生技术人员工作质量效益或工作实绩与个人收入挂钩的分配制度。同时完善卫生机构补助和价格政策,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的制度,打破“医药不分”的垄断体制,建立药品流通的竞争机制,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务技术劳动价值。

4.社区卫生服务

区域卫生规划和城市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都需要发展相应的卫生服务体系,而社区卫生服务是适合这一需要的卫生服务体系。首先,社区卫生服务通过引导卫生资源从上层向基层的流动,一方面使资源的配置趋向合理,另一方面还可以缓解大医院的压力,使大医院的功能主要集中于急危病症和疑难疾病的诊治,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其次,社区卫生服务通过控制卫生服务成本来控制卫生费用的上涨,保障了城镇医疗保障制度的顺利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的成本远低于大医院,治疗同样的小病、小伤,大医院和社区的费用支出相差可达几倍甚至十几倍。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和内容是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直接面向人群,提供疾病预防、常见病与多发病诊治、妇女儿童与老年人保健医疗与残伤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等综合服务。

5.全面推行职业资格制度

医疗卫生人员担负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保护人民健康的重大职责,其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供给的质量。国际上对医疗卫生人员的管理大都采用统一的国家执照认定制,通过资格考试合格后才可从业。相比之下,我国最短的中专、大专教育2—3年毕业后即走向临床,在没有相对统一尺度的考试情况下,医师质量将难以保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进展,社会办医、个体行医逐渐增多,而有关部门对新上医疗单位管理不严,一些地方出现了“乱办医”现象,一些医疗机构人员素质偏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同时,社会上非法行医、借医行骗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不仅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还扰乱了正常的医疗市场。

1998年6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通过了《执业医师法》,并于1999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通过建立医师职业资格制度,对医师这一重要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准入控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确立医师从事职业活动所应具备的基本标准和业务水平,建立医师执业注册制度,加强对医师队伍管理,建立定期考核和继续医学教育的制度,不断提高医师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同时,我国执业护士、执业药师资格认定与考试指导也已开始实施。目前,国际上通行这种执业资格制度,我国医药卫生工作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的实施,也是与国际接轨的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