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公众浮躁的心态和情绪型的舆论

公众浮躁的心态和情绪型的舆论

时间:2022-0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种心态引发的情绪型舆论也骤然增多。不仅整体环境,每一个具体的涉及利益的问题,都有可能积蓄和引发情绪型舆论。市场经济进程的加速,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公众长期被压抑的物质享受和消费冲动。于是,昔日平均主义的潜在信念和利益分配的不公,轮番促动着全社会的舆论走向情绪化,使人难以从中解脱。
公众浮躁的心态和情绪型的舆论_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第二节 公众浮躁的心态和情绪型的舆论

改革开放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由于在外部已经存在着较高的现代化程度的参照系,于是几乎所有后发展国家都出现了亨廷顿(Huntington,S)所说的现象:“它处于现代性影响之下,已冲破传统生活方式的束缚,正面对着经济社会政治变革的压力,遭受着新的、‘更好的’经济生活方式和经济保障方式的冲击,……早期现代化国家对晚期现代化国家的‘示范作用’先是提高了人们的期望,尔后又加剧了人们的挫折感。”(亨廷顿,1988:46-47)我国的情况也不例外。物质利益对人的诱惑力比精神的感召要直接、迅速得多,人们在长期封闭之后,看到丰富的外部世界时会产生一种急不可待的攀比心理;较高速度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繁荣,但同时也带来了与过去平均主义完全迥异的利益差距,带来了对物欲的追求和行为短期化。然而,在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和生存奔忙之际,却总是怨声不断,惶惑心态相伴的还有一种无可名状的心态浮躁。浮者,根基不牢固;躁者,耐性不足。在人生信念不明晰或对生活缺少精神追求的情况下,便形成这样一种忙碌浮泛而又莫名所以的生活状态。由此种心态引发的情绪型舆论也骤然增多。

公众心态浮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难于把握未来、价值准则的失落、利益调整中的种种不公正、社会角色的自然分工被打乱、腐败现象对公众天然的道德正义感的冲击,以及对外部世界进行心理衡量时的差误等。不仅整体环境,每一个具体的涉及利益的问题,都有可能积蓄和引发情绪型舆论。

短期行为化与浮躁心态

在传统社会较为狭小的空间内,人际关系、利益协调和人的情感较好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下子拉大了的空间、无法把握的未来,使得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转向眼前得失,投机、待时而动的观念或心态逐步蔓延(李勇锋,1988:15-16)。特别是原来较为落后、封闭地区的公众,本来生活期望很低,一旦要求他们适应市场经济,直接的表现便是在维持传统观念的前提下,习惯性地选择可以直接带来利益的观念和行为(余锌东,1996)。

这些短期观念和行为还有它们产生的历史原因。1949年以后的三四十年内,我国公众养成了一种高依赖性、低风险承受力的心理特质。这种心理尚未变化,宣布实行改革开放,虽然还没有改变经济体制,压抑了多年的物欲立即转换为改变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强烈期待。显然,急不可耐、急功近利的心态与深化着的改革现实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错位,高期望的经常破灭,积蓄着紧张、焦虑、困惑、失落、不满、疲惫等社会情绪,新一轮的社会牢骚也跟着会增长。例如1989年的三城市调查中,70.7%的被调查者赞同“人们心中好像有股无名火,社会牢骚越来越多”的判断(刘崇顺,1993:256)。

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公众首先能够看到的是物的巨大发展。市场经济进程的加速,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公众长期被压抑的物质享受和消费冲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用理性特征,立即在这种情况下得到了展示:什么都要兑现的、现实的,眼前有好处、能得到的,就去追求,人们的心态有点像当年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马克思,7卷:110)这也是一种“情境”,使人容易失去理性,变得浮躁起来,就如雅斯贝尔斯(Jaspers,K)所说,人“除了追求一些有实际效用的具体目标外,不想去发掘自己的能力;他没有耐心去等待事物的成熟,每件事情都必须立即使他满意,即使是精神生活也必须服务于他的短暂快乐。”(雅斯贝尔斯,1988:173)而在对此过度的追求之后,常常感到的是一种精神的失落,从而积蓄着新的不安、焦虑和躁动。“满足感”相当程度上是心灵的需求,仅仅追求物质并不能真正获得满足,反而可能间接引发普遍的浮躁心态。

自我利益的唤起,竞争和利益的分流,社会风险的加大,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原有的价值体系受到冲击,人们的心理结构失衡,公众对现实产生的不满增多,体制中得到好处的和没有得到好处的,都不满意现状。如果缺乏排解的渠道,情绪型舆论亦会大量集中于社会的人际传播空间,这时带有情绪的意见表达,不会是很正确的,但是却是最需要的,影响范围大,传播得也最为迅速,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威胁。

利益的驱动、攀比与浮躁心态

体制上从传统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化,需要一定的金钱利益驱动。在缺乏和不了解市场游戏规则的时候,金钱的驱动也带来了较多的副作用,它可能是私欲性的、行为短期化的、违背理性生存原则的,容易使公众变得异常亢奋和焦躁不安,行为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下失去控制;一旦对物欲的追求成为一种“时尚”,全社会都挤向发财致富的“独木桥”,便会产生普遍的社会躁动,舆论呈负面情绪型,威胁社会的稳定。

由于缺乏市场的规范,人们也没有遵守规范的习惯,这种时尚与权力的结合,便是腐败,它造成一种找不到任何理由和借口让人接受、忍耐的不平等,也带来了相当普遍的负面情绪型舆论。公平是社会群体生活的原则、社会运转有序的价值基石,这块基石的动摇对舆论的影响极大。

本来普遍存在的相互攀比心理,在这种新的环境刺激下会更为强烈。近年的多次社会调查都发现,几乎每个社会群体都认为自己的境遇不如其他群体,否认有自己比别人好的感觉。于是,全社会便出现一种被称为“相对剥夺感”(刘崇顺,1993:264)的情绪型舆论,即每个群体都感觉到自己被别的群体剥夺,都认为自己所在的群体处于社会的底层或相对下层。由于这种感觉或看法较为极端,对与自己不同的看法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偏执情绪。而引发这种普遍“相对剥夺感”的是社会利益分配中存在着的利益与权力的结合(腐败)、少数人并非由于勤劳而暴富的现象。问题复杂在公众的夸大感觉受到了双重的循环刺激,在反对真正的不公正时,其中有意无意地掺入了传统的平均主义思想;而各种不公正又普遍以反对平均主义作为旗帜。于是,昔日平均主义的潜在信念和利益分配的不公,轮番促动着全社会的舆论走向情绪化,使人难以从中解脱。

我们所说的世界是我们所理解的世界。当情绪支配着公众的时候,所感觉到的外部世界有一半带有想象性质。各个社会群体都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出发,在索取动机下与其他群体、成员攀比,无形中夸大自己“所失”,缩小自己“所得”,贡献低攀比,报酬高攀比,挫折感油然而生。在这种情况下,公众感觉到的环境是一种由客观和主观合成的“情境”。情境反过来作用于公众,于是多种情绪+行为型舆论的蔓延一时难以阻挡,例如宣泄特征十分浓厚的娱乐行为、盛行的社会牢骚、由于很小的原因而引发的街头争吵与围观、挤兑银行存款、抢购某种商品等等。

邵道生曾将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我国国民心态归结为6种倾向,即物欲化、粗俗化、冷漠化、躁动化、无责任化、虚假化(邵道生,1996:193)。这些表述有些重合,而且产生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十分复杂,为了便于概括,倒不如简单归结为一种,即“浮躁”。浮躁心态一旦产生,便以感觉替代了思维,以潮流选择替代了自主选择,以市场取向替代了人生取向。如果概括浮躁心态的舆论表达特征,便是“舆论情绪化”。

脆弱的“平静”心态

经过近几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公众对新环境的适应和自我心理调节,目前公众的心态呈现出令人乐观的转变。1995年末,上海零点公司对全国6城市居民心态调查(N=1-300),半数人(51%)采用了“平静”这个词汇说明自己的心态,“愉快”、“忧虑”分别居二、三位。综合分析,积极的心态占主导成分(凌月,1995)。1996年末,零点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的调查(N=1-020户),“平静”(42.6%)依然是市民首选表示自己心态的用词(凌月,1996b)。但是研究者认为:“积极心态中主导成分是情绪色彩不显著的‘平静’状态,显示市民对当前社会形势仍具观望心理。……平静心态的正面意义是比较脆弱的,具有很强的弹性。”(凌月,1995)显然,媒介对情绪化舆论的引导,还需要保持已有的力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