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鄂温克猎民的起源与历史变迁

鄂温克猎民的起源与历史变迁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鄂温克猎民的起源与历史变迁一、鄂温克狩猎民族的起源据考古学和人类的研究,早在公元前2000年,即铜石器并用时代,鄂温克族的祖先就居住在外贝加尔湖和贝加尔湖沿岸地区。1658年,以巴什科夫为首的俄军全副武装侵入北元帝国贝加尔湖使鹿鄂温克人和布里亚特蒙古人驻地。
鄂温克猎民的起源历史变迁_敖鲁古雅使鹿温克人的体育文化

第一节 鄂温克猎民的起源与历史变迁

一、鄂温克狩猎民族的起源

据考古学和人类的研究,早在公元前2000年,即铜石器并用时代,鄂温克族的祖先就居住在外贝加尔湖和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在黑龙江石勒喀河洞穴中发现了具备鄂温克族体质特征的头盖骨,与头盖骨一起还发现了贝加尔湖地方特有文化与装饰,符合鄂温克人的传说。传说中鄂温克人的祖先生活在勒拿河、“拉玛”湖(即贝加尔湖)。另一传说,他们的故乡在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带。总之,鄂温克人生活在贝加尔湖以东和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带的山林中,使用弓箭、扎枪,从事打猎和捕鱼。食物用火烧着吃,或把石头烧热,放入盛水的桦皮桶中煮肉吃。取火用两块石头打击出火星,用桦皮纤维引火。住桦树皮盖的“撮罗子”。他们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北朝与隋唐时期室韦各部部落,其中的某些地理、习俗与鄂温克族有渊源关系的部落,特别是其中的“北室韦”、“钵室韦”、“深未沮室韦”,以及唐代在贝加尔湖东北苔原森林区使鹿的“鞠”部落等。后来,他们向东发展,其中一支来到黑龙江中游雅克萨(今俄罗斯阿尔巴津)一带,明代文献中记述的“乘鹿出入”的“北山野人”,一般认为即鄂温克与鄂伦春人的直接祖先。清代文献中的“索伦部”,广义包括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专指则是鄂温克族。此外,称为“索伦别部”的“喀穆尼堪”,也指鄂温克的一支。

二、鄂温克猎民的历史变迁

由于频繁的迁徙,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及居住地域的不同,历史上,人们对鄂温克族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鄂温克人在突厥帝国时,《唐书》称为“鞠国”。“鞠国在拔野古东北五百里,六日行至其国,有树无草,但有地苔。无羊、马,国畜鹿如牛马,使鹿牵车,可乘三四人,人衣鹿皮,食地苔,其俗聚木为屋。”[1]

13世纪,蒙古帝国时代,蒙古人称他们为“兀良哈”。波斯史家拉施特·哀丁记载:“林木中之兀良哈,盖以其人居广大森林之内,故以为名不可与蒙古种之兀良哈相混也。”并且说他们:“衣兽皮,食野生羊肉”,“兀良哈人迁徙时,用野牛(驯鹿)载其物,从不出其所居森林之外,其居屋以树皮编结之,用桦皮为顶。”“兀良哈人所居之地,山岳屹立,森林遍布,天时酷寒,冬日常猎于雪中,以名曰察纳之板系于足下,持杖撑雪而行。如同舟之撑篙于水以行舟,其行地抑升降山岭,甚为迅速。”[2]

北元帝国时代,明朝人修的《全辽志》卷九载:“北山野人,乞列迷之另种,养鹿乘以出入。”

清帝国对鄂温克猎民的称呼有“使鹿部”、“喀木尼堪”、“鄂伦春”等等。如:《清太宗实录》载“阿赖达尔汉追毛明安部下逃人,至使鹿部喀木尼汉地方”[3];《珠尔干河总卡伦边务报告书》载“访鄂伦春记”。[4]

根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鄂温克猎民的先人大体分布在贝加尔湖周围及以东地区直至黑龙江中游以北地区。吕光天据《东北边防辑要》及《金辽备考》所载认为:“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中叶,我国居住在贝加尔湖西北,黑龙江上中游的鄂温克族共分三支:一支是居住在贝加尔湖西北勒拿河支流威吕河和维提姆河的使鹿鄂温克人。他们被称为使鹿的‘喀木尼堪’或‘索伦别部’,酋长是叶雷、舍尔特库等;第二支是贝加尔湖以东赤塔河、石勒克河一带的使马鄂温克部,是索伦部之一,其中一个氏族酋长叫根特木耳;第三支也是最主要的一支,即‘索伦部’本部,即由石勒克河至精奇里江一带及外兴安岭南北的鄂温克人,酋长博木博果尔。”[5]这里所说的第一支就是今天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的先人。鄂温克猎民的老人都说:“我们鄂温克人的故乡在雅库特州的勒拿河一带,是三百多年前从勒拿河搬到额尔古纳河来的。”

《清世祖实录》顺治六年己丑冬十月己丑(1649.11.7)记载“赏使鹿部落峨罗克屯贡”[6]进一步指明了鄂温克猎民居住的具体地点。说明了他们在勒拿河时,就已经驯养和使用驯鹿了。1658年,以巴什科夫为首的俄军全副武装侵入北元帝国贝加尔湖使鹿鄂温克人和布里亚特蒙古人驻地。[7]战火蔓延,民不聊生,这一带的猎物少了,鄂温克人经过腾底河,再经由威吕河上游,顺着石勒喀河来到漠河对岸,历时三个月。

英国人巴德利在《俄国·蒙古·中国》一书中根据俄国档案材料写道:“1654年春天……倍克托夫到达因果达河,沿石勒喀河顺流而下,到达尼布楚河口,他收集贡税,并垦殖了一些土地,但一个通古斯(鄂温克)酋长根特木耳因不愿隶属于俄国,率领他的人民迁往额尔古纳河右岸。”

关于鄂温克猎民迁来的时间,日本人永田珍馨1939年考证:游猎在额尔古纳左翼旗的猎民大约在二三百年以前,从雅库特州伊格纳希、勃克罗夫地方涉过黑龙江向奇乾方面游动。额尔古纳右翼旗的猎民大约在一百年以前,离乡背井(俄境内)从乌斯奇·乌罗夫(奇乾对岸)到了维斯托河上游。黑河、漠河县的猎民大约在六十年前,以菲里巴为首的60人从奇乾方面迁去,何时迁到奇乾则不清楚了。[8]

驯鹿的特殊习性,决定了鄂温克猎民必须寻找人烟稀少而苔藓、石蕊丰富的地方。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原始森林正是游猎、饲养驯鹿理想的地方。

额尔古纳河是中俄两国天然的界河。“额尔古纳”蒙古语意为“呈递、奉献”等意。额尔古纳河的上源为海拉尔河,自大兴安岭吉鲁契那山的西麓向西流至牙克石附近,自东而西纵贯呼伦贝尔高原,流至阿巴该图山西边时,忽然折向东北流去,其转变处成一个165度的三角形,犹如人以手捧呈、递献东西状。额尔古纳河全长1 608公里,除去上源海拉尔河708公里,长为900公里。流域面积16.1万平方公里,大小支流共有1 851条。

额尔古纳河自古以来是一条很有名的河流。南北朝时称“完水”,《旧唐书》称之为“望犍河”,《蒙古秘史》称“额尔古涅”,清代称“额尔古纳河”。17世纪以前,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广阔地区,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游牧帝国的领地。1689年,《清俄尼布楚议界条约》签订后,成为清俄间界河,后来,又成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的分界线。[9]

据史料记载,16世纪之前,鄂温克人的祖先分布于贝加尔湖周围以东地区,直至黑龙江以北色楞格河、鄂嫩河、赤塔河、石勒喀河、勒拿河、维秀姆河的广大地区,上文所说的鄂温克人三部分再详细可以描述为:人数较多的一支被称为“索伦本部”,居住在石勒喀河周围及以东地区直至精奇里江一带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即后来被称为“索伦”,近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是现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和阿荣旗查巴奇鄂温克族乡一带的鄂温克人的祖先;第二支主要居住在贝加尔湖以东赤塔河、石勒喀河一带,共有15个较大氏族,使用马匹,被称为“纳米雅儿”或“那他妹”,即后来被称为“通古斯”,近代主要从事牧业生产,是现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的鄂温克人的祖先;第三支人数最少,共有卡尔他昆、给力克、伦勾天、索罗共、索罗托斯、哈布金、克布都坎、克布钱、东该英等12个较大氏族,共约700余人,并有统一的部落酋长(鄂温克猎民称为“基那斯”)率领,沿勒拿河支流威吕河、维季姆河游猎,使用和饲养驯鹿,即今天我们讨论的定居于大兴安岭西北麓贝尔茨河(今激流河)畔密林深处敖鲁古雅地区(2003年8月迁至根河市郊区),一直从事狩猎生产的鄂温克族猎民的祖先。由于一直从事狩猎生产的这部分鄂温克人的祖先曾同俄罗斯雅库特州的雅库特人住在一起,因此这部分鄂温克人也被称为“雅库特”人。17世纪中叶即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由于外族的入侵、游猎地被占领、猎物不断减少等原因,这支使鹿鄂温克部开始向东移动。至19世纪40年代,他们中的4个较大氏族,约500人越过石勒喀河,移动到了黑龙江支流阿玛札尔河流域。不久,这部分鄂温克人越过额尔古纳河移动到大兴安岭西北麓广大山区,即近代狩猎区域。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俄尼布楚议界条约》将额尔古纳河列为中俄两国界河时,这支鄂温克人早已越过额尔古纳河,进入清境内。

大兴安岭西北麓广大山区即近代狩猎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原额尔古纳左旗)、额尔古纳市(原额尔古纳右旗)、鄂伦春自治旗、牙克石市(原喜桂图旗)和黑龙江省呼玛县、漠河县、塔河县以及俄罗斯后贝加尔南部等广大地区。大兴安岭呼鲁冬山脉、吉拉吉山脉、阿尔巴吉山脉、高勒烧别山脉等众多支脉由东向西、向西北延伸,形成绵亘起伏的高原地带。蜿蜒在群山之间的贝尔茨河(今激流河)、阿巴河、乌玛河、敖鲁古雅河、孟库伊河、金河、莫尔道嘎河、得耳布尔河等众多河流流向西部和东北部,分别汇入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这里山高林密,峰峦叠嶂,河流纵横交错,水网如织,人迹罕至,交通闭塞,野兽众多,苔藓类植物丰富,是鄂温克猎民极好的近代狩猎场。

历史上,这支使鹿部鄂温克人始终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庭公社解体阶段。在他们之中,古老的原始氏族制度长期存在,又因为他们有史以来都是按氏族划分狩猎区域的,因此,他们的氏族制度一直保留,直至20世纪80年代尚有氏族制度残余存在。在勒拿河游猎期间,他们尚有12个较大氏族700余人,这是有资料记载的历史上人口最多的时期。19世纪40年代游动到黑龙江支流阿玛札尔河的是其中4个氏族,约500余人,主要是索罗共氏族、卡尔他昆氏族、布利托天氏族和给力克氏族。这4个氏族迁到这一地区不久,又从勒拿河迁来了索罗托斯氏族,后来又从布利托天氏族分化出一个新的固德林氏族,从索罗共氏族分化出玛嘎罗夫、特吉孟、恩快衣、索木孙4个分支。鄂温克猎民称氏族为“奥毛克”,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氏族长率领,都有一个“萨满”,下面有若干个“乌力楞”(“子孙们”或“住在一起的人们”之意,即由血缘关系为纽带组织起来的家庭公社)。“乌力楞”是鄂温克人最基本的生活和消费单位,“乌力楞”首领称为“新玛玛楞”。这一时期,这部分鄂温克猎民以河为界,分三部分进行狩猎:一部分是索罗共氏族和给力克氏族,游猎于近代狩猎区北部漠河、额木尔河流域;一部分是布利托天氏族的一部和卡尔他昆氏族,游猎于近代狩猎区南部贝尔茨河、阿巴河流域。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大部分鄂温克猎民都迁到野兽较多、苔藓类植物丰富的贝尔茨河及其各支流。这一时期这部分鄂温克猎民大体分为两部分狩猎:索罗共氏族和新迁来的索罗托斯氏族仍留在漠河一带游猎,布利托天氏族、卡尔他昆氏族、给力克氏族和新分化出来的固德林氏族,游猎于贝尔茨河、孟库伊河、阿龙山河等地区。

1915年,史禄国调查鄂温克猎民游猎的四界是:他们占用了整个贝尔茨河、阿尔巴吉河上游直到杜林河以及呼玛河河源,他们有时去甘河,还曾去莫尔道嘎河上游,因此,他们的西界是额尔古纳河右岸,南界沿莫尔道嘎河与贝尔茨河两流域的分水岭而行,东界沿大兴安岭包括呼玛河的部分河流,他们的北界是不确定的。因为他们和他们的邻居——呼玛河地区的通古斯人共同使用这一地区。他们偶尔还延伸到黑龙江以北的地区。因此,沿西部边境和莫尔道嘎河,他们的邻居是俄罗斯人,而在根河的上源附近与兴安通古斯人接触。他们同墨尔根通古斯人在共同地域,即甘河地区相遇,在呼玛河上游流域与阿尔巴吉河流域,他们同呼玛地区的通古斯为邻。

鄂温克猎民在额尔古纳河流域游猎时代,每年从山上下来几次,住在珠尔干河畔,与额尔古纳河对岸的俄国乌启罗夫屯的商人做买卖,用猎物换取生活用品。1917年后,俄乌启罗夫屯300多名俄国人逃到珠尔干屯,并在这里居住下来。珠尔干屯从此被称为“乌启罗夫”。鄂温克猎民每年便把猎物直接卖给他们。1920年,呼伦贝尔善后督办在乌启罗夫建奇乾设置局。1921年,改设奇乾县,乌启罗夫改称奇乾屯。鄂温克猎民居住之地,为奇乾县辖。不久,爆发呼伦贝尔青年党人领导的“呼伦贝尔第三次独立运动”,废奇乾县。

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学者E·J林德格林曾到鄂温克猎民固德林氏族实地调查,并著有《满洲驯鹿通古斯笔记》一书记,对猎区也有记载。

1932年12月6日,日本关东军攻占呼伦贝尔全境。1934年,“满洲国”兴安北省设额尔古纳左翼旗于三河,改“三河”为“奈如木图”;设额尔古纳右翼旗于奇乾,改“奇乾”为“吉如木图”。鄂温克猎民归额右翼旗公署辖。1937年,日本占领军切断了鄂温克猎民与商人的联系,由“满洲畜产株式会社”、“东蒙贸易株式会社”(当时该会社主任为松下岛治)直接供应商品及收取猎物。

1938年,“满洲国”所谓治安部参谋司调查科对鄂温克猎民调查结果是:分布在贝尔茨河上游有18户,405头驯鹿;得耳布尔河上游、阿巴河、根河上游有19户,295头驯鹿;阿穆尔河上游9户153头驯鹿。共计46户253人、853头驯鹿。

1939年,日本人永田珍馨调查,鄂温克猎民分三个地区游猎。额尔古纳左翼旗在得耳布尔河上游到维斯拖拉河上游一带,有21户,全部由奇乾迁去(1932年3户、1934年13户、1935年5户);额尔古纳右翼旗在阿巴河上游,沿流入漠河县的多利纳河来回游猎,有10户,维斯拖拉河支流奥尼河一带有2户,共12户;漠河县以菲里巴为首的60人在阿穆尔河上游游猎。

1940年,日本占领军又在奇乾东北的布洛固鸠山上设立了“关东军栖林训练营”,对鄂温克猎民进行军事训练,强迫学习日语,进行反苏反共教育,挑拨猎民内部及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1944年,“阿穆尔千”的鄂温克猎民,因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而被迫迁到苏联境内去了,剩下来的是“贝斯特拉千”和“古纳千”。贝斯特拉千又称奇乾千,其中包括巴千(索罗共氏族的人),游猎在恩和哈达河、乌玛河支流和阿巴河上游及贝尔茨河上游以北一带;加不鲁扎什克千(卡尔他昆氏族和索罗共氏族的人),游猎在贝尔茨河上游南北两岸;亚格鲁其千(固德林氏族的人),游猎在阿巴河中游南北两岸,南不过贝尔茨河中游。古纳千又称杜博维千,其中包括好高牙千(布利托夫、固德林氏族的人),游猎在贝尔茨河的支流猛辉河流域;金千(给力克氏族的人),游猎在贝尔茨河的支流金河流域。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仍以两旗建制,统辖这个地区。1946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派军队进驻呼盟。1948年1月1日,民族上层额尔钦巴图等人成立呼伦贝尔盟自治政府。将额尔古纳左翼旗和额尔古纳右翼旗合并为额尔古纳旗,旗所在地设在三河。同年,自治政府在奇乾专门为鄂温克猎民建立了供销社。1947年5月1日,呼伦贝尔盟自治政府加入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与全自治区各族人民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1957年,根据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奇乾成立了鄂温克族乡。

1957年,东北内蒙古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鄂温克分组对鄂温克猎民进行调查时,他们在贝尔茨河流域的5个猎区进行游猎。他们游猎的地理坐标是:北纬51°以北,53°以南,以52°为中心,东经122°以西,120°以东地区。靠近额尔古纳河的是马卡拉猎区,其南是结力吉恩猎区,其东是乌力吉其猎区,乌力吉其猎区的东北是阿巴河猎区,东南是札不鹿加什克猎区。

由于奇乾屯地势低洼,经常水涝成灾,1960年春,鄂温克猎民同全屯40余户迁到奇乾南约2公里的乌苏龙。同年9月,正式建立了以鄂温克为主的奇乾人民公社。随着林区的开发,鄂温克猎民的狩猎生产也向阿龙山一带集聚。1964年,旗人民委员会在阿龙山为鄂温克猎民建了招待所、食堂、诊疗所。1965年9 月23日,35户鄂温克猎民内迁定居敖鲁古雅,并于同年建满归鄂温克族乡,主管猎民的行政工作,乡政府仍设在满归。1967年4月1日,鄂温克猎民建立了东方红猎业生产队。1968年,建满归镇,乡镇合一。1973年,在满归镇行政区划内划出一部分,建立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全乡面积1 086平方公里。乡政府迁至敖鲁古雅,主管全乡行政工作。

1982年冬天,鄂温克猎民在山上有三个猎点:一个是以谢拉杰衣为首的小组,在满归白马坎一带游猎;一个是以马克辛姆为首的小组,在满古公路28公里处游猎;一个是以拉吉米为首的小组,在满古公路54公里处游猎。

1991年冬天,鄂温克猎民在山上有三个猎点:一个是以拉吉米为首的小组,在阿龙山北游猎;一个是以哈协为首的小组,在满古公路32公里游猎;一个是以格力什克为首的小组,在满归孟贵线游猎。共33人,驯鹿933头。

鄂温克猎民的游猎区,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在习惯上遵守,不是自己的猎区也可以去打猎。

1965年实现定居之后,使鹿部鄂温克人不再以氏族为单位游猎,而是开始划分狩猎组进行狩猎,并承担了护林防火的重担,每个鄂温克猎民既是猎民,又是护林员,边狩猎边密切观察火情,为大兴安岭的护林防火工作,为保卫祖国北部边疆的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们还是大兴安岭开发的尖兵和向导,曾无数次为测绘队、地质队、森林调查队、水利土地考察队以及铁道设计队、铁道兵、边防部队等担任向导,浩瀚无垠的大兴安岭到处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到处洒下了他们辛勤的汗水。这一时期,他们实行的是“猎养并举,多种经营”的民族经济政策,在以狩猎为主的同时,继续饲养驯鹿,出售猎产品的同时,也出售驯鹿产品,“召之唤来,役后归山”,以运输为主的“林海之舟”——驯鹿成为商品。与此同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先后建立了木材综合加工厂、鹿产品加工厂等集体企业。党和国家十分关心走出深山老林的这部分鄂温克猎民,实行多项扶持政策,在逐年提高猎民生活补贴的同时,实现了免费入学、免费医疗。猎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集体经济逐年壮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