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路径

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路径

时间:2022-02-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贯彻科学发展观,重在落实。只有在实践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扎实实地工作,才能取得让人民满意,对国家负责的成绩。应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不可一哄而上急于建成“研究性大学”。
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路径_传统文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二、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路径

应该看到,高等教育在发展的问题上,是没有任何疑义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发展。笔者认为,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谋求科学的发展。

第一,用科学发展观来进一步升华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是高校最重要的办学理念,也是其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实质是,在学校各项工作中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校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办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教师为本,始终依靠、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作用;二是以学生为本,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学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改进办学实践。贯彻科学发展观,重在落实。对高校而言,办学实践是高校发展的唯一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载体。只有在实践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扎实实地工作,才能取得让人民满意,对国家负责的成绩。对此,必须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1.规模与效益的关系。通过最近几年的扩招,过去望而兴叹的万人大学之梦,早已变成现实。不仅那些重点发展的大学有此规模,就是那些地方性高校(包括一些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也已越过万人大关。规模上去了,广大群众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但随之而来的是师资、管理、校舍、教学设备等配套问题的及时跟上。校舍、教学设备等硬件建设比较容易达到,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就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因此,高校必须加强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着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软硬环境,以一流的师资锻造一流的学生。在校舍的建造方面,切不可贪大求全。须知,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是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十分有限,在高校新一轮扩建的浪潮中,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坚持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不可盲目攀比校园面积的大小、豪华等,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高校的生命力在于培养人才的质量。只有牢牢把握质量这个关,高校才能树立起自己的品牌,赢得社会的尊重,也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2.特色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据统计,截止2005年,我国共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2 273所,其中普通高校1 792所,成人高校481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701所所,高职(专科)院校1 091所。[12]这么多的高校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办成同一模式、同一类型和同一层次。找准位置,办出特色和水平,应该是所有高校的大事。国家财力有限,每个高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再优秀的大学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面面俱善。因此,突出特色,有所为,更需有所不为,这是每一所大学必须清醒认识,正确面对的问题。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指出的那样: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区别不同的地区、科类和学校,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13]的确,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大可能办齐所有学科,也不可能在所有学科领域都保持一流水平。高校必须充分发掘利用自己所具有的办学资源,走有自己特色的路。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校规模等基本目标上不宜盲目求大求全求高,而要集中有限资源,瞄准区域经济与社会需求,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的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特色和品牌。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受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并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它的最终结果直接体现在所培养学生的质量、科学研究的成果以及学校对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上。要从本校的学科优势、科研实力等方面找出比较优势来,突出自己的特点,选准自己的主攻方向,这样才有竞争力,才有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3.当前发展与长远规划的关系。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有长远考虑,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不能急功近利,饮鸩止渴,急于求成。从国外一流大学的发展历史来看,能否有一个宏观的、战略的、长远的规划,在根本上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正因为如此,教育部下发了《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4]高校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时,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顾眼前,又顾长远,远近结合,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眼前和长远规划的关系。

4.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应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不可一哄而上急于建成“研究性大学”。就中国实情而言,能建成完整意义上的“研究性”大学,不可能太多,相当多的高校,还必须以教学为主,以培养各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为主,这就决定了相当多的高校不能不顾自身的条件,盲目扩大研究生数量,以牺牲培养质量为代价,搞形式上的规模。

(2)教学与科研并行不悖。教学是基础,科研是引擎,只有在高水平的科研带动下,才能保证和推动高质量的教学。

(3)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本科教育是基础,研究生教育是关键。不能形成这样一种不好的政策导向:优秀的教师都争着去从事研究生教育,而本科教育只好让那些当不了硕导、博导的一般教师承担。显然,这是违背起码的教学原则的。其实,教授、博导可以为研究生上课,更应该为本科生上课。因为本科教育的滑坡将直接影响研究生教育;没有良好的本科培养,研究生教育要出彩又谈何容易!

5.教学与行政的关系。高校是一个办学单位,以教学为主,以教师为主,行政管理为教学教师服务,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现在一些高校对这一关系的认识比较模糊,有的甚至完全颠倒过来。一些高校的行政部门没有立足于为教学教师服务,而是过分强调其权力;不是尊重教学规律,尊重教师劳动,而是按想当然办事。这种过分突出行政职能和职权的结果,使一些高校的教学部门和教师队伍日益边缘化,长此以往,必将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6.大楼与大师的关系。高校扩招以后,各个高校普遍重视大楼等硬件设施建设,但大学并非大楼之谓,而应是大师之谓。恰恰就是在这一点上,许多高校认识不够。比如,他们可以利用国家的拨款甚至银行的贷款,盖漂亮的浴室,修建高档的场馆,却舍不得为教师建办公室。目前,国内几乎没有一所高校能做到每位教师一间办公室,能做到每位教授一间办公室的也仅仅是少数——从某种角度言,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因为还有一些高校甚至没有做到每个教研室有一个单独的办公室,更何况个人!这与欧美大学教师每人一间办公室形成鲜明对比。在一些大学的管理层心目中,总认为在中国,最富有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因此,对人才不足为惜,更不要说培养、扶持。这种观念指导下的高校,要想造就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可以蜚声海内外的大师级人物,显然是不可能的。高水平大学和一般性大学的最大或者最根本的区别,可能不在管理和校舍上,而在教师水平上。有了高水平的教师,才有高水平的教学和高水平的科研。因此,高校必须花大力气培养自己的学术名师、学术大师,以此带动整个教师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7.学术与学术评价体系的关系。高校要发展,高校教师也要谋求发展。现在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除了教学以外,主要是科研。科研考核又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看有关课题的承担,二是论文(论著)的发表(出版),尤其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就课题而言,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形式,这是十分必要的。但现在一些地方和高校的课题,从申报到结题,从职称评聘到学科评审,都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比如,课题的批审有不尽合理的地方,有能力完成的,不一定能申请到课题,能申请到课题的,有些又没有能力完成;重前期申报,不重后期成果检查;在职称、专业学科和科研奖励的评审中,有唯课题是举的倾向,似乎没有承担课题,学术研究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凡此种种,都使严肃的课题研究变得商业味、世俗味很浓。在此情况下,要客观公正地申报、评审课题,高质量地完成课题研究,就缺少起码的公平竞争的环境。再者,所谓论文的考核,不是看论文的质量,而是看是否是核心期刊,是否被相关机构收录、转载(如SCI、CSSCI等)。这种考核办法看似公平,其实却蕴藏严重的危机。须知,全国的各类核心期刊无外乎就只有几百种,全国每年有那么多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要等待成果发表,如果都去争核心期刊,哪有这么多版面?这种考核评价的结果是,人们争相去挤核心期刊,使核心期刊身价陡增;一些核心期刊利用这种机会,疯狂敛财,甚至到了拿钱才发文章的地步:钱多先发,钱少后发,不给钱不发。所以,严肃的学术研究完全拜倒在权力和金钱的脚下。在这种浮躁的背景下,要培育、孵化出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就十分困难。另外,简单的论文数量与刊物级别、转载收录级别等的考核,也使严谨的学术研究在“失重”的生态环境下畸形发展。据统计,我国的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论文集,一年能发表130万篇左右论文,这与SCI所收集的不相上下。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先生曾这样慨叹:“我们对SCI的追求导致了以单位名义的弄虚作假行为大量发生。SCI的主编都非常奇怪,为什么他们编的一个‘科学论文索引’,会成为全中国所有粘带科研的单位进行成绩和才能衡量的主要指标。”[15]因此,我们应该改革相关的制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体系。首先应该明确这样一些基本的概念:有无课题与能否搞科研及其科研有无价值,并无必然联系,更不能划等号;核心期刊不是评价论文质量的唯一或最佳标准;被收录、转载的文章与未被收录、转载的文章不一定就是质量优劣之分。明确以上这些概念,再制定相关的考核指标,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让我们的学术研究与评价体系蒙羞的弊端。

8.理工与人文、应用与基础的关系。国家的发展固然需要科技的进步,但没有深厚的人文精神的滋养,所谓的科技进步,必将是短暂的,短视的,甚至是短命的。综观发达国家的高校发展和科技进步,其浓郁的人文精神和底蕴,是促使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和不竭动力。一个不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国家,一个人文社科学生没有地位的国家,是不可能在科学决策、人文精神的培育等方面取得真正的成就。因此,我们再也不能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和意义了。

在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的关系上,我们也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高校要为社会培养大批应用人才,这是显然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基础学科学生不好分配,就业率低,就随意挤压、缩减甚至取消基础性学科和专业。因为,任何一种应用性学科都是建立在基础性学科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基础性学科的铺垫,应用性学科迟早会成为空中楼阁,是会坍塌的。而且,一些基础性学科涉及到整个国家的学科水平和基础竞争力,有关国家的科技、文化地位和命运,切不可掉以轻心。在这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扶持办法和措施,有关高校也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作出积极地回应。

【注释】

[1] 胡鞍钢《第二次转型:从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制度建设为中心》,见胡鞍钢等主编《第二次转型 国家制度建设·前言》第3~4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庞元正《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3]《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8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

[4]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光明日报》,2006年4月23日第1版

[5] 金辉《从疯狂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北京观察》,2005年第10期

[6] 联合国计划开发署《2002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绿色发展,必选之路》(中文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7] 胡鞍钢《中国:新发展观》,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光明日报》,2006年4月23日第1版

[9] 张研等《历史的疯狂:嗜血的年代》,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0]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光明日报》,2006年4月23日第1版

[11] 滕藤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度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2] 教育部《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报》2006年7月6日第2版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见车夫主编《中国学校工作实用大全》,人民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

[14]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计划》,见.http://www.edu.cn/20040325/ 3102277.shtml

[15] 冯永锋《科学家呼吁:切实改善“学术生态”》,《光明日报》2006年7月8日第2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