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视域中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现路径探讨

高等教育视域中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现路径探讨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教育视域中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现路径探讨_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论丛高等教育视域中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现路径探讨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张德芹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教育应从过度工具化和功利化的误区中走出来,回归生命本质。但是在高等教育中,生命教育在理性教育和科学教育面前显得十分薄弱。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取向应该是身心健康、社会性等相结合的多元化的结合体。

高等教育视域中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现路径探讨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张德芹

【摘 要】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教育应从过度工具化和功利化的误区中走出来,回归生命本质。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阶段,亦应增强生命教育的责任,回归教育的生命本质。首先是教育观念的回归,其次是多方面渗透生命化教育,在管理、教学和服务中处处体现生命关怀,增强学生生命意识,使大学生认识生命、直面生命、珍惜生命、为提升生命价值而努力,以达到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生命教育;内涵;路径

一、生命教育与高等教育

(一)生命教育的缘起与发展

生命教育作为一个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1968年提出来的,关注的主要是反对吸毒、预防艾滋病、自杀等现象,在这之前,生命教育的雏形也是源于西方的死亡学(Thanatology)及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华特士提出生命教育的理论后,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短短几十年,生命教育理论就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生根发芽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英国等国家及地区的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颇具规模,各有特色。美国是生命教育的发源地,发展情况自不必多说;澳大利亚在1979年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致力于反对暴力、预防艾滋病等,现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机构;日本在1989年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另外,日本的“余裕教育”(以‘热爱生命,选择坚强’为主旨)及“寒冷教育”均属于生命教育的范畴;我国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则是以伦理取向为主包含多元化取向的教育。

我国的生命教育是针对现实中教育过分强调功利性和工具性提出的,呼吁教育应该关注人的发展和生命的成长,呼吁教育应该让受教育者认识生命、面对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总之,教育的目的应回归到生命本质上来。另外,有的学术研究将生命教育归于道德教育的范畴,因为生命教育在国内被提出并成为讨论热点是因为当代青少年的道德观及心理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讨论的生命教育重点不是它的最初含义:死亡教育,而是高等教育应该回归到促进大学生生命健康发展上来,引导大学生提高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开展也较系统”[1],在大陆,生命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已经成为学术界一个热点话题,在现实中,有少量省市已经在行政主导下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但是在高等教育中,生命教育在理性教育和科学教育面前显得十分薄弱。

(二)高等教育视域中的生命教育的内涵规定

冯建军教授在《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一文中,总结归纳了几种取向的生命教育,即:身心健康取向的生命教育(即关注个人健康、安全、疾病预防等)、生死取向的生命教育(即认识死亡的意义和本质)、伦理取向的生命教育、宗教取向的生命教育、社会取向的生命教育(即关注人的社会性、人际关系等)。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取向应该是身心健康、社会性等相结合的多元化的结合体。相对应的,高等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如下几方面:

1.学会与自己交往

与自己交往包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价值。大学生要对生命有一个成熟的认知,从而能够珍惜唯一的一次生命机会,关爱自己与他人生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生命的基础,健康又包括身体和心理双重健康,现阶段的大学生花太多的时间在互联网上忽略了身体锻炼,身体素质堪忧,没有好的身体就没有旺盛的自然生命。另外,高等教育应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学会自我管理,及时排除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实现生命价值又包括养成良好的德行和品质,认知与情感得到均衡发展,努力吸收专门而高深学问、锻炼专业技能及培养人文关怀。

2.学会与他人交往

学会与他人交往主要指培养学生的社会性,主要指与人交往的能力、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等等。人是社会的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所以与人交往便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及对现实中“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教育思想的误读,当代大学生主体性不强,反而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因此,学会与他人交往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与他人交往的前提是尊重他人生命,不做有损他人生命的事。社会能力的培养其中重要的一环是生存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直面大学毕业后生存环境的挑战,在不断地完善自我中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

大学生相对于中小学生和学前儿童有自身的特殊性及复杂性,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的生命观、价值观、人生观、认知与情感各方面都逐渐定型的关键时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大学生。在这个阶段,学生应该被当做一个人来对待,具有人应有的生命和尊严,而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高等教育如果忽略了生命的本质也就失去了教育的巨大价值。人是社会的人,但人的社会性不应该成为社会本位教育观的理由,社会应该为人服务,而人不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工具。

总之,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生命教育不是某一个学科,不是某一门课程,而是教育的本质回归,具体来说,它的取向是身心健康取向、社会取向相结合的多元化,在内容方面包括身心健康教育、与自己交往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的培养。

二、高等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一)教育的本质回归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之外,没有别的目的。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2]“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3]“教育是影响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核心含义,也是教育的本质特征。”[4]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以影响人、培养人为目标。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教育的工具性而偏离了教育的生命性本真,只看到了教育的工具性意义,只强调人作为社会的人和有用的人,强调人为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忽略了人作为人的一面。“在‘有用’的价值天平上,今天的教育已经彻底沦为‘工具性教育’……教育‘傍着大款’,提高了身价,实际上是丧失了自身。从此没有了自我、自主、自尊、自信与灵魂,它只有‘被利用的价值’,它也拼命地追求这种价值。”[5]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也是人的生命的生长过程,教育应该回归到生命的本质上来,应该致力于促进生命发展,为生命成长本身服务,成为生命生长的内在需求。关注生命本身就是教育的本质,只是我们长期以来偏离了方向,把目光盯在它的“有用性”上面了。所以说,生命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高等教育是完全中等教育后的专业教育……高等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目标在于提高国民素质,宗旨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6]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层次,与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相比在教学形式、教育对象、教育方法等诸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但是同作为教育的一个阶段,它们的本质应该是相通的,那就是培养人。高等教育的责任应该是以专门高深学问为载体,促进学生获得健全的人格和知识体系,具备健康生活和工作从而服务社会的能力。

传授高深专门学问是高等教育的手段,但是不能成为高等教育的唯一和终极目的,而高等教育在传授高深专门学问的同时,必须自始至终以关注生命、促进生命发展为前提和主线,促使学生的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和谐发展,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追求真善美的心灵。

(二)大学生命教育现状及社会的现实呼唤

我国正处改革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面临的社会大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带来自由竞争、经济繁荣的同时,不正当竞争、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功利主义等负面影响也悄然侵蚀着大学校园和大学生,大学也不再是昔日的“象牙塔”。相当比例的大学生缺乏人文关怀,没有信仰,精神家园失守,轻则出现诸如缺乏动力、目标模糊、人际关系不和谐等问题,重则沉迷网络游戏、价值观扭曲,甚至出现大学校园自杀及他杀现象。高等教育没有树立生命教育的理念,“以人为本”成为缺乏生命力的空谈,没有系统的生命教育计划和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等通识课程教条僵化,专业课程知识陈旧,因而缺乏对学生主体意识、生命意识的唤醒。正是因为缺乏生命教育,大学生不能正确地面对生命,不能充分认识生命,不能珍惜生命的宝贵,不能努力奋斗使得生命变得丰富而充实,选择结束生命或者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

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近些年来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学术界普遍认为,现在的高等教育往往只侧重于科学教育,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大学生缺乏人文关怀,“问题的关键在于长期以来专业教育侧重于狭义的科学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往往造成学生才德失衡,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7]。人文教育也是属于生命教育的范畴,人文素质是生命素质的一部分。

身在校园的大学生面临以上种种问题,而结束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就业。高等教育大扩招10余年来,大学毕业生被无形的大手推入社会,在面对就业的巨大竞争及压力的情况下,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面对现实积极武装自己,而是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只有健全的身心、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才能保证走出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不迷失自我,找准自身定位,自我关系、他人关系得到和谐发展,进而生命焕发出灿烂的光彩。

高等教育是一个人最后的系统的教育,这时期的教育对于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贯穿一个人生命的始终。“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使人们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并乐于把生活条件造成一种境界,使人人在生活中学习,这就是学校教育最好的产物。”[8]高等教育在促进个体生命成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生命成长是伴随着一个人的终身的,好的教育不仅体现在学校学习阶段,而是使学习者养成一种终身成长、终身学习的能力,使自我教育成为生命发展的内在需求。

三、高等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实现路径探讨

在我国,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都在起步阶段。长期以来,中小学及学前教育阶段均缺乏生命教育,高等教育的责任就更加重大,实施生命化的高等教育迫在眉睫。

(一)重回原点

生命教育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不是教育的一种新的解读,更不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因为教育本身就是生命的教育,是启发生命、回归人的本真、促进生命生长的教育。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转变观念,而是重回原点,重新认识教育本来的意义,使得偏离主旨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回归到它本来的轨道。“生命教育拷问传统的社会伦理观和教育观对生命的蔑视,让教育回到身体、生命、生活的基本议题。”[9]“生命化教育不是标新立异的一种教育形式,而是教育‘返回到人生的亲切处寻找它的原始命意’,教育本来就应该是一种生命化的、化育生命的活动,在‘教育’一词之前加上‘生命化’本是多余,但在今天教育被技术化、理性化、功利主义彻底异化的情况下,原先的多余显得尤为必要。”[10]

(二)课程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课程(Curriculum)一词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高等教育中只有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将课程跟生命联系在一起并鲜活起来,才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获得智慧,才能吸引学生审视生命,珍惜生命,去智慧的生活,提升生命价值,实现生命意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沿着正确的跑道到达生命的辉煌灿烂之处。具体来说,法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体育等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相对容易,因为这些课程本身跟生命联系很紧密。拿法律教育来说,法律教育旨在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从而尊重生命、尊重自己和他人,只有不碰触法律的底线才能使得生命自由生长。总之,人文课程由于其人文性质较容易渗透生命教育,而对于科学课程来说,渗透生命教育就不那么容易,只有唤醒和启发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责任意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体、以人为本,使得学生在吸收枯燥的专业知识增加专业技能的同时增进人文关怀,关怀个体,关怀他人,关怀自然与社会。

(三)大力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

高校的学生管理及服务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开展生命教育的主题活动;在学院、系、班级层面可以开展小范围的主题活动。活动的方式可以是专题讲座、专题宣传和模拟演练,活动的主题应涵盖日常的身体健康、人身安全、防盗、防骗及火灾、水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预防及逃生知识。大学生应该懂得生命的真相和宝贵,懂得保护生命,降低可能发生的人身安全危害,在不可预知的灾难来临时不恐慌,用正确的方式逃生,这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2013年4月20号,雅安芦山发生7.0级强震,成都有大学生跳楼求生导致身体受伤就是一个原本不该发生的例子。

(四)创建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

美国的生命教育系列教材《Health &wellniess》包括五大单元,分别是心理、情感、家庭和社会的健康;成长与营养;个人的健康和安全;药物和疾病预防;社区和环境的健康[11]。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生命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做心理咨询是件“丢人”的事,是“有病”。很多高校并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也不重视心理咨询体系建设,甚至连起码的心理咨询室和专门的老师都没有配备。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及时疏导,越积越深,甚至会出现扭曲的心理。所以,创建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是刻不容缓的任务。首先要有硬件的配备,要有专门的场地和教师,另外还要大力宣传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关注自己的心理卫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五)打造校园文化,实现真正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课程渗透和专题教育,还要营造“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润物细无声的氛围,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向大学生传达保护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及健康生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得生命意识深入大学生的心灵,从而内化为一种意识,一种生命内在。大学生如果成长在一个关注生命、尊重个体、宣扬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中,便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生命得到积极生长。

参考文献

[1] 李强. 大学生命教育论[D]. 2007

[2][8](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 叶澜. 教育概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 张乐天. 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冯建军. 教育即生命[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 (1)

[6][7] 薛天祥. 高等教育学[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11] 冯建军.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 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2006(11)

[10] 冯建军. 生命与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