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京津冀高等教育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创新路径

京津冀高等教育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创新路径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教育的产学研结合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在高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功能及人才培养的实践价值上的三位一体。但是按照高校的级别划分,中央高校在北京地区占绝对优势,天津、河北中央高校匮乏,河北省高等教育以地方高校为主。天津在国家大力发展滨海新区的利好政策下,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中不同主体的地位不同。

高等教育的产学研结合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在高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功能及人才培养的实践价值上的三位一体。有学者指出所谓的“产学研”一体化,就是以“产”为方向,“学”为基础,“研”为纽带,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逐步实现“科研创新产品、产品链接市场、市场推动科研”良性循环的一体化联动机制。[21]京津冀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以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为基础,强调打破行业、领域、地域的壁垒,组织三地高校、科研院所、研究机构、行业企业等多种创新力量,开展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多技术集成的“立体式”“网络式”的全新合作。[22]

京津冀共有高校252所,其中北京有87所,天津有55所,河北有110所。但是按照高校的级别划分,中央高校在北京地区占绝对优势,天津、河北中央高校匮乏,河北省高等教育以地方高校为主。从高校层次看,本科高校主要集中于京津地区,专科高校主要集中于河北地区。[23]

北京拥有的科研机构众多,国内外大企业竞相在北京设立研发中心。天津在国家大力发展滨海新区的利好政策下,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凭借良好的招商引资条件和广纳贤才的决心,滨海新区已经成为拉动天津科技、经济的创新增长极。相比于京津两地,河北省仍属于资源偏重型产业结构,仍停留在第二产业主导的阶段,有较为稳定的原材料、劳动力优势,但科技创新资源储备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24]

产学研结合必须将高等教育发展与地区产业结构、整体创新要素结合在一起。京津冀三地产业梯度差异较大,北京早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形成由知识和技术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而河北依靠资源和劳动力驱动,天津处于两者之间。

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中不同主体的地位不同。在高等院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研究型产学研合作中,高等院校构成主导推动层,企业构成辅助参与层;在科技开发型产学研合作和生产经营型产学研合作中,企业处于主导推动层地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则发挥着辅助参与层的作用。[25]但是不管谁占主导地位,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界以及政府之间的协同作用应加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