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性善说和性恶说

性善说和性恶说

时间:2022-02-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性善说代表无疑是孟子。除了性善说和性恶说,中国古代还有人性无所谓善恶说,即人性无善无恶说。也有思想家认为,人性兼有善恶,即在人性中善恶是同时存在的。霍布斯认为,人类自爱的本性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曰求利;二曰求安;三曰求荣。现代最有影响的性恶论者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性恶说受到了许多人格心理学家的批评。
性善说和性恶说_人格改造论(增补本)

(四)性善说和性恶说

“你要认识你自己”,这是镌刻在古希腊戴尔菲城神庙里唯一碑铭上的一句箴言。古希腊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对象是人类精神的自我,哲学的任务就是“认识自己”,哲学的目的是改善人类。人类“认识自己”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人性是善还是恶?与人类自身相关的一切文化,如宗教、哲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犯罪学等无不高度关注这个问题。人格改造作为改造罪犯,使他们改恶从善的实践,也必须从理论上关注人性的善恶问题。研究罪犯的主观恶性,就必须以人性的善恶研究为基础。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性善说代表无疑是孟子。春秋时期的孔子只提出人与人之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并未指出人性善恶。战国时代的孟子则指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42)端者,萌芽也。人性之不同于禽兽,就在于人天赋地具有仁、义、礼、智这些基本道德品质的萌芽。但他指出,人性虽有善端,但需要不断地扩充、培养,否则就会丧失。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性恶说代表是孟子的同时代人荀子。他认为,在人性中本来并不包括尊君、孝亲、守法、循礼等品质,人性就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避害”,“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他的结论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43)除了性善说和性恶说,中国古代还有人性无所谓善恶说,即人性无善无恶说。战国时期道家则认为,人性本身乃自然的存在,超越善恶,是无法用善恶来界说和解释的,善恶皆是人为的。也有思想家认为,人性兼有善恶,即在人性中善恶是同时存在的。还有的思想家指出,人性善恶因人而异,因为人是分类的。如东汉思想家王充的“性三品说”认为,孟子所说的人性善者是“中人以上”的人性,荀子所说的人性恶者,是“中人以下”的人性,而人性善恶兼有者是“中人”的人性。(44)

在西方,人性善恶同样是人们长期探索和争论的一个焦点。在西方影响最大的《圣经》以“原罪说”表明人性本恶。此后,西方古代世界对基督教产生最大影响的思想家奥古斯丁和中世纪欧洲最有权威的神学家阿奎那都坚持和发展了“原罪说”,持性恶说。奥古斯丁著名的《忏悔录》就是通过自我解剖,探索人性之恶。例如其中写道:“天主,请你俯听我。人们的罪恶真可恨!……谁能告诉我幼时的罪恶?因为在你面前没有一个人是纯洁无罪的,即使是出世一天的婴孩亦然如此。……可见婴儿的纯洁不过是肢体的稚弱,而不是本心的无辜。我见过也体验到孩子的妒忌:还不会说话,就面若死灰,眼光狠狠盯着一同吃奶的孩子。”(45)刚出生的婴儿尚且如此,成人就更有罪恶了。在西方,最著名的性恶论者是被与马克思称为“第一个近代唯物主义者(18世纪意义上的)”的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他的名言是“人对人象狼”(46)。霍布斯认为,人类自爱的本性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曰求利;二曰求安;三曰求荣。这是人们争执和残杀的主要原因,求利促人互相竞争;求安让人彼此猜忌;求荣则使人追求名位,让他人敬畏自己。他指出,人的这种求利、求安、求荣之心是无止境的,其贪婪程度甚至比动物有过之而无不及,动物在食欲满足之后会安静下来,而人则不然,他们得寸进尺,欲壑难填,因此,人们终日处于一种敌对的战争状态中,人人自危,不得安宁。(47)霍布斯的性恶论受到不少人的批评。英国伦理学家沙甫茨伯利认为,人是社会动物,所以他的品格与行为有利于社会全体时,才可称之为善。他认为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生性良善,宽厚仁爱,如果人真的象霍布斯讲的那样,社会就不会存在了。(48)卢梭强调说:“我们尤其不可象霍布斯那样作出结论说:人天生是恶的,因为他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人是邪恶的,因为他不知美德为何物;人从来不肯为同类服务,因为他不认为对同类负有这种义务。”(49)

直至现代,人性善恶问题仍为人们(特别是人格心理学家)所关注、所争论。现代最有影响的性恶论者是弗洛伊德。他对传统的人性本善的观念作了无情的证伪。弗洛伊德认为,决定人类情感和行为的不是理性,而是无意识。特别是由性冲动产生的心理能量,即“里比多”(Libido)的原始性爱力量,是人格深层永远奔腾不息的激流。他通过梦的解析揭示了这一点。在他看来,梦是人性深层世界的曝光。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文化,特别是伦理道德强大禁忌,人们被迫披着道德的外衣,遵循社会规范。但进入梦乡以后,这件道德的外衣就脱下了,人的本能和欲望显露出真实的面目。所以,梦中的自我才是真实的。这个真实的自我并非天生具有道德倾向,并非是人性本善的人,他不过是一心满足本我的快乐原则的人而已。弗洛伊德说:“我们或可提出下面的一个问题:心理器官的工作,是否有主要的目的?我们的答案以为其目的在于求乐。我们整个的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求取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the pleasare‐principle)的调节。”(50)在他看来,决定人格的是本我,而本我是自私的,只遵循快乐原则,因而人性本恶。这样,他就无情地摘下了戴在人类头上的性本善的道德花环,把人性之恶赤裸裸地披露出来。弗洛伊德的性恶说受到了许多人格心理学家的批评。在第二章里,我曾援引马斯洛对弗洛伊德的批评。他认为弗洛伊德以精神病患者、人格病态的人为研究对象,只能导致对人性和道德的悲观和失望。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至多提供了人性病态的、黑暗的、消极的、缺陷的、动物性的一面。因此,马斯洛反其道而行之,以爱因斯坦、杰佛逊、林肯、贝多芬、歌德、弗洛伊德等人类优秀的代表为研究对象,从这些自我实现者身上阐明人性健康的、光明的、积极的、美丽的、人之所以为人的一面。与马斯洛齐名的罗杰斯也坚信人性基本上是善的,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

综上所述,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自古以来人类在对人性善恶的不懈探索中形成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特别是在中国古代,对人性善恶问题形成了诸多的流派,丰富的学说。可以说,关于人性善恶的一切基本问题都已得到探讨,令人感叹。对人性的探索,是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无论对性善说还是性恶说,抑或其他诸多关于人性善恶的学说,都从特定的视角对人性进行了研究,都包含着一定的真理性。上述各种学说对于我们从人性的高度研究人格善恶和罪犯的主观恶性提供了广阔的视野。

人性之恶:因防御和恐惧而起

我没有过分乐观的人性观。我很清楚,由于防御和恐惧,个体可能或必定以难以置信的残酷、令人毛骨悚然的毁灭、不成熟的、攻击性的、反社会的和危害极大的方式来行动。然而,在我们的经历中,使人焕然振作和令人鼓舞的工作之一是去研究这些个体,发现那些存在于我们一切人身上的趋向那样也存在于他们内心最深层的、强烈的积极指向的趋向。

——罗杰斯(1902—1987,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