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是国内唯一以黄河文明及沿岸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综合性研究机构,2004年获批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一五”期间,中心共获批国家及省部级各类项目科研经费9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30多项。中心在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和“黄河学”创建方面的学术成就,已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是国内唯一以黄河文明及沿岸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综合性研究机构,2004年获批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建设,中心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在教育部组织的对重点研究基地第二次评估中位列学术片第一、总排名第29,为“十二五”时期突出特色、整体提升、创建一流,奠定了基础。

一、总体情况

此中心依托河南大学深厚的、以文理见长的学科传统,组建于2002年,横跨地理、经济、历史、文学(文化)等多个学科,下设黄河文明研究所、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研究所、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原文化与民俗研究所,2009年增设古汉字研究所。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建设,各项工作均已按照教育部对基地建设的标准和要求,步入了正常化、规范化、快速发展的轨道,科研实力、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多学科交叉与综合的集成优势初步显现,已成为国内知名的黄河文明与沿岸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决策咨询基地,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特别是创建“黄河学”宏伟目标的提出,赋予了中心更明确也更为艰巨的建设使命,并得到了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认同与支持。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1.凝练研究方向,提出创建“黄河学”的宏伟目标

此中心以服务于“黄河文明伟大复兴”和“沿黄地区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将研究队伍、课题设置和经费安排凝聚在黄河文化的承传与发展、沿黄地区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三大特色研究方向上,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创建“黄河学”的宏伟目标,依托中心在中国地理学会设立了黄河分会。

2.汇集研究队伍,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

汇集了一支以博士为主体的高学历、高职称、知识结构互补、富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研究队伍;通过对科研人员的动态化管理,不断优化和凝练研究队伍。“十一五”期间,中心共获批国家及省部级各类项目科研经费9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30多项。

3.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努力提升研究成果质量

加强了项目过程管理,重视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项工作,建立了项目年度进展会议报告制度。一批重点课题顺利完成,围绕重大课题的研究,发表了系列研究成果。“十一五”期间,共出版和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论著。

4.学科基础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注重特色

此中心积极参与了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应用经济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工作,为应用经济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申报一级学科博士点奠定了基础。注重课程建设,为研究生开设了“沿黄历史人文地理”、“创新地理学”等新课程,苗长虹教授主持的“经济地理学”课程获批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5.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学术影响显著提升

此中心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国际会议、“黄河学”高层论坛、第二届“黄河学”高层论坛暨沿黄经济区发展研究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邀请李学勤、陆大道、王巍、杨伟聪、魏也华等知名学者到中心讲学,派出10多名研究人员到威斯康星大学、牛津大学、东京大学等著名高校访学,积极鼓励中心专、兼职人员外出讲学,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美国犹他大学、日本高知大学和皇学馆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创办了《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辑刊。中心在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和“黄河学”创建方面的学术成就,已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6.文献资料建设得到加强,数据库建设取得突破

此中心加强了专业图书资料和网站建设,集中购买了与黄河文明和黄河流域相关的各类图书,依托国家科技部科学数据共享工程项目的持续支持,与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联合开发了“黄河流域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遥感数据和资源环境数据进行了挖掘、整理和集成,实现了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和日常信息更新。

7.面向中原和中部崛起实践,社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此中心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应用服务和咨询工作,研究人员积极承担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部门委托项目,为河南省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建设中原经济区、积极推进郑汴一体化等提供了具有决策价值的建议。耿明斋教授提交的《有关“郑汴一体化”若干基本问题的理论与对策研究》、《把结构调整纳入到扩内需、保增长的格局中来》等报告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采用。秦耀辰教授等受河南省政府委托主持开发的“郑开大道及两侧功能区规划景观模拟系统”,受到了中央领导和河南省领导的充分肯定。高有鹏、张大新两位教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文化守护、节假日调整、河南地方戏调查和濒危剧种抢救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

8.深化科研体制改革,规范制度化管理

此中心重视与院系关系的协调,确立了以项目和人员双重管理的新体制,从科研、人事两个方面对原来的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修订了《专兼职研究人员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文件,使中心的管理工作在公开、透明、规范的框架下进行,提高了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的科研热情和管理效率,也较好地处理了中心与院系的关系。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黄河开发与治理60年》,由中心编写,苗长虹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该书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宣部组织的《辉煌历程——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重点书系》之一,对60年来人民开发、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加以全面阐述和总结,系统再现了黄河60年岁岁安澜的光辉历程。

(2)《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丛书》(9本),由李玉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该丛书是基地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对黄河文明形成的三大标志(青铜、文字、城堡)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述了黄河文明产生、繁荣和兴衰的历史轨迹;对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儒家文化和中外文明的融合与交流进行了全面论述。

(3)Technological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in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作者:苗长虹、魏也华、马海涛,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2007,48(6),SSCI收录。该文以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案例,以“学习”为核心,以“尺度”、“嵌入”和“演化”为特性,以“组织”、“技术”、“空间”“三位一体”为基础,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方法论,以更为普遍的、以追赶技术前沿为特征的空间技术学习为分析对象,构建了更具普适性的区域追赶型学习的概念框架——“学习场”(learning field),理论上突出了我国“后发学习型产业区”与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型区域的区别与联系;实践上为构建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增强国家和区域竞争力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4)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黄河中下游数据中心(2006—2010),秦耀辰负责。该中心是依据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数据共享规范、政策和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的标准,结合黄河流域地理单元特点而创建的。已建成一批与黄河流域科学研究和生产服务紧密相关的基础地理数据、地理环境背景数据、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与水土流失监测数据和黄河流域人文过程数据等多套数据库。拥有数据500G,提供在线数据164G,网页访问量数10万人次。为国家重大研究项目、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了系列化专题数据。

四、“十二五”建设思路

此中心将按照“立足创新、提高质量、增强能力、服务国家”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科研国家队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以创建“黄河学”和国家重点学科为目标,紧紧围绕“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通过培育创新学科、创新学派、创新方法、创新团队,站在世界同类研究的前沿,服务于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集聚和优化配置科研资源,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促进,本土研究与学术国际化发展相互协调,凝练学科方向,突出研究特色,汇聚一流人才,打造研究队伍,培育研究品牌,构筑学术高地,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中心建设成为国际领先水平的“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机构和学术交流平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决策咨询中心。

在科学研究上将进一步强化三大研究方向,但需要进一步突出优势,明确主攻方向的特色和重点研究任务。根据中心学术队伍的状况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经过深入论证,确定将地理生态-制度文化-经济社会转型相互间的关系作为中心科学研究的主线和在学理上联结三大研究方向的基础,以制度主义和演化主义的视角来观察和阐释黄河文明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向现代化转型的机理与特征。

将中原古汉字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民间文化资源与基层社会作为黄河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方向的特色,将黄河中下游传统农区的制度文化变迁与社会经济转型作为沿黄河地区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研究方向的特色,将黄河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和发展战略转型作为黄河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方向的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