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1月,台湾研究中心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第二次评估中获得“优秀”。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一、总体情况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是2000年1月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所)基础上,整合校内相关学科资源,吸收国内台湾研究精英组建而成的跨学科台湾研究机构,也是国台办与厦门大学共建的研究机构;2000年12月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成为“985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台湾研究创新基地的主要支撑力量。2010年1月,台湾研究中心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第二次评估中获得“优秀”。

此研究中心下设台湾政治、台湾经济、台湾历史文化三个研究室,实行以“开放、流动、竞争、合作”为原则,以课题带动为运作模式,实行流动管理。目前,拥有专职研究人员8名、兼职研究人员8名、行政与资料人员3名,其中,教授14名、副教授2名,形成以老中青结合、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此中心在教育部、国台办和学校的指导和支持下,充分依靠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的研究力量和研究条件,在队伍建设、科研工作、服务国家和地方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发挥了对台研究“思想库”、“信息库”和“人才库”的作用,得到中央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受到海内外学术界和媒体的高度重视。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在科学研究方面,此中心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清史工程、教育部人文社科、福建省社科等课题174项,其他课题130项,获得课题总经费为1754万元,出版学术专著59部、普及性出版物14部,发表论文1012篇,其中,CS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为299篇。这些成果得到学术界的充分肯定,获得各级奖项92项。

在政策咨询方面,此中心积极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咨询和社会服务。此中心人员经常参加中央和省市重要的内部台情调研会议,十年间,为国台办、外交部、商务部等中央有关部门提供内部调研报告100多份,多次参加有中央主要领导出席的台情调研会。此中心还积极参与地方建设,为福建省、厦门市政府部门提供了大量的咨询报告。《台情专报》、《台研要报》、《台情内参》、《闽台经贸合作动态》等内部刊物直接寄送中央及省市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深得好评。

在人才培养方面,此中心通过课程开发和吸收研究生参加课题组,培养博士生112多人,已获得学位89人,其中,1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利用科研带动人才培养,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先后2名博士生入选“学校优博工程”;举办四期全国对台工作人员的培训班,成为全国涉台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在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方面,此中心已连续举办16次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接待境外来访人员3000多人次,出国、出境访问人员140多人次,与台湾绝大多数知名大学建立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此中心图书馆拥有各种书籍近4万册,十年来新增图书14984册,已建立《台湾研究馆藏图书期刊》、《台湾期刊论文目录》、《台港期刊论文目录分类》、《台湾研究集刊20年全文光盘》、《中国时报》、《台湾文献丛刊》、《参考消息》等数据库;已建立中心网页,并注重更新网页内容,已被访问19万余次。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展览内容和展品设计

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的指示进行筹建的。博物馆展品文本内容和《闽台缘》书稿,均由中心主任林仁川、邓孔昭等四位教授负责设计和撰写。2006年5月27日,闽台缘博物馆开馆,国家领导人及省委主要领导对该馆的内容设计给予高度赞扬和肯定。该馆的内容设计荣获2007年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第七届(2005—200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的“最佳内容设计奖”,得到国台办、中宣部领导和普通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2.服务对台工作大局,成为党和国家的对台“智库”

此中心在涉台决策咨询方面独树一帜,专家学者就两岸关系研究中的前沿性问题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及时向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几十份研究报告,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和中央台办的专函表彰。多份成果被中宣部社科规划办编成《成果要报》,报送中央和国家领导阅示。

3.研究专著《台湾经济发展通论》

该专著完整阐述了台湾经济发展进程及其模式特征,充分论述了台湾现代经济发展与结构变化,阐明了台湾经济模式与经济政策,详细分析了台湾对外经贸关系与经济发展,论证了台湾经济发展成果与成因,剖析了台湾经济问题,对台湾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性分析。该专著同时获福建省社科成果一等奖与教育部第四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四、“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二五”期间,此中心将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加大资源投入,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着重提升研究质量,争取在研究创新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取得更多的标志性成果;将拓展两岸关系法律研究、两岸社会比较研究和台湾教育研究等新领域,组织跨学科研究力量进行更大规模的科研攻关,提高研究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将继续办好内参刊物,鼓励研究人员为国家和地方对台工作服务,提升决策咨询意见和建议的可操作性。

将鼓励运用新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进行学术创新。此中心将安排更多研究人员进入台湾岛内驻点研究,并运用面访和电话调查等方式进行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将进一步完善图书馆建设,提升文献信息的电子化水平。

将继续扩大对外学术交流,除了安排更多的赴台驻点研究外,此中心还将扩大与日本、美国、欧洲及东南亚等国家学术机构的交流合作。

此中心除了抓好重大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外,还将每年举办一届“台湾研究新跨越学术研讨会”,邀请两岸专家学者出席研讨活动,并以适当方式邀请国外专家学者参与有关学术活动。

为确保以上目标得以实现,此中心提出以下体制机制改革措施:

(1)鼓励跨学科合作,研究团队的组成没有体现学科人员交叉的重大项目,中心学术委员会在议定资助金额时,将直接在重大项目基本额度内扣减2万元额度。

(2)鼓励校内外合作研究,研究团队的组织没有校外人员参与的重大项目,额度予以扣减,对于吸收校内外、海内外合作的项目给予一定奖励。

(3)鼓励研究生参与项目研究,对吸收研究生参与的项目给予一定奖励,对没有吸收研究生参与的课题扣减部分额度。

(4)为保障青年学者获得基本的研究经费,研究中心每年在重大项目之外设立三个青年项目,开放给不具正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自由申报

(5)实行重大项目团队内部竞争制度,除了承担组织管理任务的项目负责人有一定的基本额度配给外,其余经费放开竞争。

(6)为鼓励研究人员更积极地投入国家和地方对台决策咨询服务工作,对于获得一定级别以上成果认可书的研究人员,中心另行配套奖励科研经费。

(7)为鼓励研究人员产出更多标志性研究成果,中心学术委员会每年一月底前组织评审研究人员提交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包括新的研究创见、获奖成果等。

(8)为鼓励研究人员更积极地投入科研工作,在课题承诺任务之外,在一定级别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或出版专著的人员,中心给予配套奖励。

(9)中心鼓励研究人员到台北工作室驻点研究,所有课题都必须有赴台驻点研究计划,中心将额外提供驻点研究的资助。

(10)为强化中心科研辅助人员与科研人员的一体化建设、提升科研保持水平,除了文献信息电子化建设项目、提升中心网站和刊物建设水平外,中心还将设立科研管理便捷化工程专项经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