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厦门大学翻译硕士学费

厦门大学翻译硕士学费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15位泉籍翻译家中,有12人具有本科学历。不少泉籍翻译家还曾出国深造或讲学。受此影响,包括厦门、泉州与漳州在内的整个闽南地区成为中西交流的前沿阵地。这15位泉籍翻译家的本职工作五花八门。囿于篇幅,本书仅将对前面提到的这15位泉籍翻译家进行个案研究,在广泛搜集各类相关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尽可能详细而准确地介绍其生平活动、著译成就与译学观点。每位泉籍翻译家各辟一章,按其出生先后排列,依次详述。

综观前面提及的这15位泉籍翻译家,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具有共性的重要特征:

首先,泉籍翻译家大都在闽南地区度过青少年求学时期。

周辨明生于厦门,早年就读于厦门寻源书院(后改称寻源中学),读大学时才开始出省,到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黄嘉历的早年求学情况不明,但从他的弟弟黄嘉谟与黄嘉德的求学经历来看,他也应当是在闽南地区读小学与中学的。黄嘉谟曾就读于集美师范与厦门大学预科,后来才转入福建协和大学。黄嘉德曾就读于厦门寻源中学,后考入福建协和大学,又转学到上海圣约翰大学。黄嘉音的早年求学经历不详,但应当跟黄嘉德相似,也是在闽南地区读小学与中学。林健民曾先后在泉州浮桥当地的一所私塾、新华小学与黎明高中就读。傅子祯早年的求学活动不详,但从他后来就读于福建协和大学来看,其青少年时期也应当是在家乡泉州度过的。曾瑞雯的中小学时期不详,但她是厦门大学毕业生。庄瑞源早年曾就读于泉州安海的铸英小学、厦门鼓浪屿的英华中学。王友钊早年先后就读于泉州衮绣小学、私立泉州中学与福建私立集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吴伯泽早年先后就读于泉州培英女中、培元中学高中部与厦门大学。杨仁敬先后就读于晋江震瑶小学、南侨中学、泉州五中与厦门大学。只有施颖洲、蔡国栋与余光中三人的早年求学跟闽南基本上毫无关系。

其次,泉籍翻译家大都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

在这15位泉籍翻译家中,有12人具有本科学历。其中,3人(曾瑞雯、吴伯泽、杨仁敬)是厦门大学毕业生;2人(黄嘉历、傅子祯)是福建协和大学毕业生;3人(周辨明、黄嘉德、黄嘉音)是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生;1人(庄瑞源)是同济大学毕业生;1人(施颖洲)是国立菲律宾大学毕业生;1人(王友钊)是台湾大学毕业生;1人(余光中)是金陵大学毕业生。此外,黄嘉谟曾就读于厦门大学预科,后转入福建协和大学,但不知何故中途离开,并未获得毕业文凭。林健民只是曾在夜间到菲律宾贺西·黎刹大学进修商科。蔡国栋曾就读于香港达德学院,可惜未及毕业就退学离开;他后来在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接受过短期培训,又入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接受了外语专业教育。

不少泉籍翻译家还曾出国深造或讲学。周辨明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与德国汉堡大学深造,并在后者获得语言学专业的哲学博士学位,还曾到伦敦大学东方语言学院讲学一年。黄嘉历曾到菲律宾马尼拉大学执教两年。黄嘉德曾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研习英美文学。王友钊两次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深造,先后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余光中在爱荷华州立大学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并曾两次赴美讲学。杨仁敬曾到哈佛大学当博士后,专攻比较文学。他们在西方汲取了丰富的文化养料,从而为其人生之路提供了强大动力。

第三,多位泉籍翻译家深受教会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厦门成为首批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受此影响,包括厦门、泉州与漳州在内的整个闽南地区成为中西交流的前沿阵地。许多国家不同教派的传教士纷纷来到闽南传教布道。西方传教士通过开教堂、设学校、刊印宗教读物等多种形式广泛播撒福音,对闽南地区各个阶层的民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人成为虔诚的基督教信徒,有的甚至成为职业牧师,到各地传教。

仅就这15位泉籍翻译家来看,很多人与教会关系密切。其中,有7人出生在职业牧师或虔诚的基督信徒家庭。比如,周辨明的父亲周之德是一名职业牧师,长期在厦门与长汀两地传教,甚至还撰有《闽南伦敦会基督教史》。又如,黄氏四兄弟的父亲黄沧海也是一名职业牧师,长期在闽南各地传道。再如,曾瑞雯家中数代都是基督教信徒,她本人还曾译过《约拿书释义》。

另外,有8人曾在各类教会学校就读。比如,周辨明与黄嘉德所就读的厦门寻源书院就是一所教会学校,由基督教美国归正教会与英国长老会联合创办于1881年。再如,庄瑞源所就读的厦门鼓浪屿英华中学也是一所教会学校,由英国伦敦会始创于1898年。此外,黄嘉历、黄嘉谟与傅子祯就读的福建协和大学,周辨明、黄嘉德与黄嘉音就读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以及余光中就读的金陵大学,也都是由西方教会创办的教会大学。

众所周知,教会学校的宗旨是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服务。为了达到这一根本目的,教会学校十分重视英语教育,不仅引进了许多西方人及具有留洋经历的中国人来执教,还长期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这也是许多教会学校毕业生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读能写能译,在各个领域都能打出一片天地的原因所在。不能不说,周辨明、黄氏四兄弟、傅子祯、庄瑞源与余光中8人之所以能够走上翻译大舞台并成为译有所成的翻译名家,无疑跟他们在教会学校的求学经历有着很深的关系。

第四,翻译是融入多数泉籍翻译家骨子里的兴趣与爱好。

这15位泉籍翻译家的本职工作五花八门。有人曾是大学教授(周辨明、黄嘉德、傅子祯、王友钊、蔡国栋、余光中、杨仁敬),也有人只是普通的中学英语教师(曾瑞雯);有人从政(王友钊),有人从事社会公益事业(黄嘉历、黄嘉谟),有人从商(林健民),也有人从医(庄瑞源);有人是职业出版家(黄嘉音、施颖洲),有人则是普普通通的出版社编辑(吴伯泽)。

几位大学教授,尤其是周辨明、黄嘉德、余光中与杨仁敬这四位长期从事外语教育的教授,在教学之余翻译一些外国文字,那是极其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难就难在坚持。从步入翻译大舞台开始,直到晚年,尽管可能因为各种缘故而暂时中断其翻译事业,但是一有机会,他们仍会重拾译笔。至于从事其他行业的几位泉籍翻译家,在完成繁忙的本职工作之余,居然还能产出许多有影响力的翻译成果,实属难得。像林健民与施颖洲这样在海外打拼多年并已功成名就之人,居然能潜下心来将中国古代诗词瑰宝译成英文,推动了中国文化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更是难能可贵。如果他们不是将翻译当成难以割舍的兴趣与爱好,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我们必须承认,由于信息不畅,除了前面提及的这15人,极可能还会有其他泉籍翻译家尚未被发现或受到关注,但那只能留待后续挖掘与考察了。囿于篇幅,本书仅将对前面提到的这15位泉籍翻译家进行个案研究,在广泛搜集各类相关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尽可能详细而准确地介绍其生平活动、著译成就与译学观点。每位泉籍翻译家各辟一章,按其出生先后排列,依次详述。

此外,有必要指出,早期很多翻译作品的署名形式各不相同,而且通常都很不规范。比如,有的翻译作品只署译者的姓名或笔名,而未标注原作者姓名;有的甚至连“译”、“译述”、“编译”等表明翻译性质的文字都没有标注。又如,有的翻译作品只标注原作者的外文原名,而未附其中文译名;有的则只标注原作者的的中文译名,而未附其外文原名。而且,早期使用的很多译名跟当前的通用译名迥异。为行文统一起见,书中首次出现某个外国人名时,一律采用“中文译名(外文原名)”的形式。如果这个外国人是文中介绍的某种翻译作品的原作者,而原书或原文已经标注了其外文原名与中文译名,则按其原初形式著录;如果原书或原文仅标注其外文原名,则附上其当前通用的中文译名;如果原书或原文仅标注其中文译名,则尽量考出其外文原名;如两者均不可考,则付之阙如。当某个外国人名在书中第二次(及以后)出现时,则仅列出其中文译名。

【注释】

[1]本章第一至第四节原由郑锦怀与岳峰合撰,载于《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期,题为《翻译史料问题研究》,收入本书时有所增订。

[2]詹姆斯霍尔姆斯.翻译学的名与实[C]//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201-217.

[3]Pym,Anthony.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1-2.

[4]穆雷.重视译史研究 推动译学发展—中国翻译史研究述评[J].中国翻译,2000(1):44.

[5]文军.中国翻译史研究百年回眸—1880—2005中国翻译史研究论文、论著索引 [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2.

[6]同①:44-45.

[7]穆雷.重视译史研究推动译学发展—中国翻译史研究述评[J].中国翻译,2000(1):45.

[8]陈勇,罗通秀.西方史学思想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104-106.

[9]汤勤福.中国史学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444.

[10]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M]//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53.

[11]傅斯年.史料略论[M]//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1-2.

[12]翦伯赞.史料与史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2-13.

[13]孔慧怡.重写翻译史[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2005:12.

[14]王建开.翻译史研究的史料拓展:意义与方法[J].上海翻译,2007(2):56.

[15]杜维运.史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0.

[16]傅斯年.史料略论[M]//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3.

[17]同①。

[18]同②。

[19]同①。

[20]CF女士.浪花[M].上海:阳光社,1923:225-231.

[21]CF女士.浪花[M].上海:北新书局,1927:204-207.

[22]王建开.翻译史研究的史料拓展:意义与方法[J].上海翻译,2007(2):58.

[23]王金波,王燕.被忽视的第一个《红楼梦》120回英文全译本—邦斯尔神父《红楼梦》英译文简介[J].红楼梦学刊,2010(1):195-209.

[24]鲁迅.鲁迅日记(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65-66.

[25]连燕堂.开辟翻译新途径的周桂笙[C]//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近代文学百题》编写组.中国近代文学百题.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384.

[26]魏绍昌.吴趼人研究资料[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33.

[27]傅斯年.史料略论[M]//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3.

[28]杜维运.史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2.

[29]王辛笛.梦馀随笔[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181-183.

[30]王建开.翻译史研究的史料拓展:意义与方法[J].上海翻译,2007(2):57.

[31]同①。

[32]帅雯雯.英语世界《红楼梦》译本综述[C]//阎纯德.汉学研究(第二集).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7:504.

[33]傅斯年.史料略论[M]//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3.

[34]陈勇,罗通秀.西方史学思想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104.

[35]杜维运.史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9.

[36]查明建,谢天振.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162.

[37]傅斯年.史料略论[M]//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4.

[38]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8.

[39]葛桂录.跨文化语境中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22.

[40]葛锐.英语红学研究纵览[J].红楼梦学刊,2007(3):182.

[41]李长林.清末中国对《一千零一夜》的译介[J].国外文学,1998(4):121-125;铁鹰.天方书话—纵谈阿拉伯文学在中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64-271.

[42]张召奎.中国书籍之最[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96;伍红玉.格林童话的版本演变及其近代中译[J].德国研究,2006(4):66;付品晶,杨武能.格林童话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J].中国比较文学,2008(2):96.

[43]孟宪强.中国莎学简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8;张泗洋.莎士比亚大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511.

[44]郑锦怀,岳峰.莎剧故事的最早中译再考[C]//刘文彬.英汉比译研究二十年.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161-165.

[45]陈支平,徐泓.闽南文化百科全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31.

[46]朱维干.福建史稿(上)[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15-16.

[47]同②:19.

[48]同②:23-24.

[49]同②:29.

[50]同②:27-44.

[51]同②:44-45.

[52]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泉州市建置志[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4.

[53]同⑧:4-5.

[54]李玉昆.泉州海外交通史略[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1-2.

[55]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料汇编[M].泉州: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1983:7.

[56]同②:9-10.

[57]同②:10.

[58]北京大学国情研究所.世界文明百科全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220.

[59]林金水.福建对外文化交流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32-36.

[60]同②:14.

[61]同②:18.

[62]《泉州港与古代海外交通》编写组.泉州港与古代海外交通[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87-96.

[63]岳峰,郑锦怀,王绍祥.福建翻译史论(古近代卷)[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11.

[64]王禹川.九日山历代诗集[C].泉州:福建省南安市九日山吟社/武荣诗社,2000:11.

[65]马可·波罗口述,鲁思悌谦(Rusticiao)笔录.马可波罗游记[M].陈开俊等译.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92.

[66]同①:17.

[67]内田庆市.谈《遐迩贯珍》中的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汉译小史[C]//松浦章,内田庆市,沈国威.遐迩贯珍(附解题·索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68-70.

[68]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戈宝权比较文学论文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435.

[69]李奭学.中译第一首“英”诗《圣梦歌》[J].读书杂志,2008(3):157-163.

[70]同①:70.

[71]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89:330.

[72]岳峰,郑锦怀,王绍祥.福建翻译史论(古近代卷)[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44-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