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

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年12月;2003年11月成为首批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9月,经教育部评估验收,成为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自成立以来,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40余部,获教育部和省级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20余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省部级课题30余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4项。
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于2001年12月;2003年11月成为首批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9月,经教育部评估验收,成为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此中心有专职研究人员15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0人。

此中心秉持“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服务和谐社会”的宗旨。自成立以来,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40余部,获教育部和省级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20余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省部级课题30余项。2008年7月,在日本东京大学召开的“2008亚洲教育改革论坛东京大学高峰会”上,此中心被评为“21世纪亚洲最具发展潜力教育机构”。

一、主要成绩

1.凝聚学术方向

目前形成四个相对稳定、特色鲜明的学术方向,即公民教育思想史研究、公民教育理论体系研究、公民意识教育研究、公民教育实践形式研究,围绕这些方向,出版了国内第一套《公民教育研究丛书》和《公民素质研究丛书》,目前,两套丛书共出版著作20余部。

2.汇聚科研队伍

此中心以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研究人员为主体,汇聚了来自郑州大学相关院系有志于公民教育研究的学者。同时,通过主办高水平全国或国际学术研讨会、面向全国聘任兼职研究员、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到此中心讲学以及面向全国开展课题招标等形式,汇聚了国内外公民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

3.构建发展平台

一是构建学术基地平台。此中心联合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宪法行政法研究中心、河南省中原文化研究中心等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形成了多个学术机构共同参与公民教育研究的学术基地平台。二是构建学科平台。2005年,以此中心学术队伍和研究成果为核心支撑,郑州大学获批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2010年,以此中心学术队伍和研究成果为主要支撑,郑州大学获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博士点;“法治建设与公民教育”被列入郑州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三是构建社会实践平台。建立了深圳市深宛中学公民教育实验基地、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中小学公民教育实验基地、河南省许昌市企业公民教育实验基地等。

4.推进改革创新

一是科研体制创新。郑州大学社科处直接领导此中心工作,整合学校多学科力量,实行首席专家制度;同时,建构以公民教育重大问题专题研究为核心的动态开放的科研体制。二是理论创新。提出青少年“三理”(伦理、生理、心理)教育理论体系。从身份认知、权利、义务、意识、行为五方面提出公民教育实践设想。三是学科建设创新。把公民教育研究确立为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的主攻方向,出版《公民教育研究博士文库》,呈现中心有关公民教育的博士学位论文成果。

二、基本经验

1.强化学科交叉,发挥综合优势

此中心基于公民教育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发挥郑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融通文、史、哲、政、经、法、心理等多个学科,对公民教育问题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形成跨学科研究格局。

2.注重项目带动,加强理论创新

此中心围绕公民思想史、公民教育理论和公民教育实践三个主题,先后组织面向全国的招标课题20余项,通过项目招标,推动理论创新。

3.推动成果转化,服务决策咨询

此中心非常注重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通过这种转化,走出一条“以贡献求发展、以有用求支持”的自我造血、自我提升的发展之路,提高公民教育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此中心承担的河南省社科规划重大课题“青少年‘三理’教育体系研究”成果,被河南省委采纳,推动了“三理”教育在河南省的全面展开。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公民教育研究丛书》

该丛书集中展示此中心在有关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已出版《中国共产党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公民学概论》、《公民教育概论》、《国外公民学》、《公民权利意识研究》、《西方公民学》、《公民道德导论》、《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公民意识研究》、《论公民德性》等专著。

2.《公民素质研究丛书》

该丛书集中展示此中心在有关公民素质理论与实践问题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已出版《公民政治素质研究》、《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研究》、《公民健康素质研究》、《公民经济素质研究》、《公民社会能力素质研究》、《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研究》、《公民法律素质研究》等专著。

3.重大项目成果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对政策过程的影响研究”、“青少年公民责任意识教育研究”、“中国近代公民教育思想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及其实效性”、“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研究”等10余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4项。

4.公民教育实践成果

主持的河南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青少年‘三理’教育体系研究”成果被评为优秀成果,并被河南省委采纳,促成河南省文明委颁布《关于在全省未成年人和大学生中开展伦理、心理、生理知识教育的实施意见》,推动了“三理”教育在河南省的全面展开。为配合“三理”教育的有效开展,此中心编辑出版了《未成年人伦理心理生理知识教育丛书》,共计4部著作。关于“三理”教育的研究成果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等媒体推广。

四、“十二五”建设思路

此中心将以凝练学术方向为关键,进一步凸显公民教育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源和中国特色;以学术队伍建设为根本,通过首席专家制度,汇聚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增强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能力;以重大成果培育为抓手,力争在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或重大项目申报上有突破;以科研体制改革为动力,促进基地管理中行政原则与学术原则的有机融合;以理论创新为根本,建构中国特色公民教育研究理论体系。通过五年建设,使此中心学术方向更加优化,科研队伍更加优秀,发展平台更加宽广,社会服务能力更加增强,把此中心打造成国内一流,并有一定国际显示度和影响力的高水平公民教育研究学术机构。

为此,将重点实施四大工程:

1.学术团队汇聚工程

以郑州大学优势学科为平台,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及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战略,在保持既有特色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学术方向,尤其加大马克思主义公民教育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教育之关系等的研究,凸显公民教育研究的中国特色。围绕学术方向,建立以首席专家为引领、以领军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后备学术骨干为中坚、青年人才为梯队的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术团队。

2.重大成果培育工程

充分挖掘郑州大学相关学科潜力,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开放、集成、高效的科研协同创新模式,完善高水平科研项目和高水平成果的培育与申报机制,力争产出更多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的标志性成果。

3.学术交流拓展工程

在进一步加强与国内相关科研单位学术交流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国际合作交流,与国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开展更为实质性的学术合作,推进国际合作协同创新模式,选派研究人员、博士生、硕士生到国外高校或研究机构访问、学习、合作研究,提高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水平,提升我国在公民教育研究方面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

4.公民教育实践创新工程

在继续做好现有的学校公民教育实验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社区公民教育实验基地、企业公民教育实验基地等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