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芬兰社会科学与通识教育考察报告

芬兰社会科学与通识教育考察报告

时间:2022-02-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出国培训的任务和目的,本次培训主要采取专家讲课集中培训、座谈研讨交流,访问有关大学、研究机构和管理部门,听取负责人介绍等方式,较为全面系统地了解芬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通识教育的基本情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达70%左右。改革芬兰科学院,建立多学科合作研究体制,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在这个时期,芬兰确定了“高等教育和研究是国家的支柱”的政策。
芬兰社会科学与通识教育考察报告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何 健

一、赴芬兰培训的基本情况

为了全面了解北欧国家——芬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通识教育的历史、现状、政策、管理和发展趋势,考察芬兰社会正义、教育公平与青年的道德价值取向,了解芬兰高校道德教育及其组织实施机制,吸收借鉴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和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与方法,开展比较研究,促进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学实施通识教育,经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批准(外专培核字[2009]30357号),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具体组织的“高校社会科学与通识教育培训团”于2009年9月20日赴芬兰开展了为期21天的研讨与培训。培训团由从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的负责同志和骨干教师组成,共18人,教育部社科司何健处长任团长。

本次赴芬兰培训的主要任务有五项:

(1)考察芬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宏观政策和管理体制;

(2)了解芬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主要基金资助体系和运行模式、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包括课题设置、经费额度、经费来源及管理);

(3)了解芬兰高校人文社科评价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发展情况;

(4)了解芬兰高校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情况;

(5)了解芬兰高校对理工类大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情况。

根据出国培训的任务和目的,本次培训主要采取专家讲课集中培训、座谈研讨交流,访问有关大学、研究机构和管理部门,听取负责人介绍等方式,较为全面系统地了解芬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通识教育的基本情况。先后听取专家专题培训8场;召开座谈、研讨交流会3场;先后访问了赫尔辛基、坦佩雷、拉普兰等三所大学和芬兰科学院、芬兰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等2个专门机构。先后有芬兰著名的人文社科研究专家Seppo、Mika Nieminen、Sami Borg、Turo Virtanen、Karl Holm、Markku Mattila、Antti等六名教授分别就“芬兰高等教育系统——历史发展与当前改革”、“芬兰高等教育政策和财政体系以及对人文社科研究的影响”、“芬兰综合类与理工类大学的合作——高校战略联盟”、“芬兰社会科学数据收集与管理系统”以及“中芬高等教育比较研究”和“芬兰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等问题作了专题报告与培训。同时,团员们充分利用休息时间,了解和考察了芬兰社会的保障体系和文化历史传统,为团员们客观认识芬兰高校的社科研究和人文通识教育提供了素材。2009年10月8日上午在坦佩雷大学召开了培训总结会。总结会由芬兰高等教育组负责人Seppo教授主持,何健处长代表中国培训团在总结会长发言,每位参加培训人员获得了由芬兰高等教育组颁发的培训结业证书。

二、芬兰的高等教育改革及其政策趋势

芬兰的教育体系分为基础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个部分。高等教育主要由综合性大学和应用科学大学构成。其中,综合性大学20所,全部为研究型大学(包括艺术大学),在校生数16.4万人。应用科学大学(主要是1990年以后建立的)26所,在校生1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达70%左右。

芬兰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符合芬兰国情的特色化的政策目标。作为一个典型的北欧国家,芬兰530万人口的大部分集中于南部地区,北部靠近北极圈的广大地区地广人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芬兰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利用高校的均衡分布来保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作为一个主要以林业和电子、电器工业为主要产业的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人力资源的开发是芬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教育(主要是高等教育)和研究成为国家的主要资源。作为一个需要在激烈国际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的老龄化国家,不断创新和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问题成为关键,高等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国际化水平,成为芬兰国家创新体系的主力军。作为北欧的福利社会国家,芬兰的高等教育政策充分反映了北欧福利社会的价值观,实施免费的高等教育。鉴于高等教育在芬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芬兰政府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大学的经费和规模近30年来保持了大幅度增长;私立高等教育于1970年全部并入公立教育系统,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政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国家创新体系政策具有密切的联系。

20世纪60年代以来,芬兰高等教育改革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一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改革的主要特点是:(1)建立大众化高等教育。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法》,确定了大学定量化的发展目标。(2)实现大学的区域化(或称为去中心化),在南部主要城市之外建立新的(研究型)大学,把高等教育的科研作为地区均衡发展的主要手段,重视大学教学和科研的紧密结合。(3)实施集权式、计划式高等教育管理政策,教育部对高等学校的集中控制,高等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二是80年代至90年代初。改革的主要目标和特点是,按照新公共管理的模式改革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对大学实施新的管理方式,增加社会参与,提高高等教育效率。改革的主要内容是:(1)对大学实施“以目标为导向的政府调控和管理”。教育部与高校签订3~5年的绩效协议,规定大学发展的定量与定性目标,教育部主要基于大学完成绩效协议所规定的学位数量进行包干拨款。高校自主权有所增加,但设立新的学科仍然需要教育部批准。(2)为了确定高等学校履行绩效协议的情况,建立了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和全国高等教育评估系统,对高等学校进行绩效评估,同时建立了国家大学数据库(KOTA),定期公布大学完成绩效协议的情况和教育质量指标。(3)改革芬兰科学院,建立多学科合作研究体制,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4)要求学校定期向教育部报告完成绩效协议的情况。三是90年代中期以来的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经济危机在芬兰引起一场社会争论,即芬兰是坚持高福利的社会制度,还是采取市场化的办法推进经济社会改革。争论的主要结论是要坚持高福利的社会制度,但是要进一步用市场机制来改革芬兰的社会和教育。在这个时期,芬兰确定了“高等教育和研究是国家的支柱”的政策。这个阶段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是:(1)提出高等教育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协调一致,确保芬兰成为全球知识经济的“领头羊”。(2)采取更为有效的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加强在国家层面对科技和教育工作的领导,建立“科学和技术政策委员会”,由总理直接领导;高等教育拨款和与其绩效紧密挂钩;建立和完善多元问责制度(拨款模式改革、KOTA数据库建设、学校年度报告)。(3)高校自主权不断提升。改革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大学教授的聘用由总统聘用改为由大学聘用,给予高校更多财政自主性,从对高校的集权式管理到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混合型管理”。(4)重新建立具有强大区域功能的、教学型的非国家所有的理工学院,主要实施职业和专业高等教育,由政府给予经费支持。

2010年,芬兰将实施新大学法,新大学法反映了芬兰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大学获得了新的法律地位,从附属于政府的公共机构转变为法定公共实体,与政府预算脱钩。(2)实施大学的管理体制改革,大学必须建立“大学管理委员会”。大学管理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40%的成员为校外人士,委员会主席必须来自校外,校长由大学管理委员会任命,向大学管理委员会负责。(3)实行学费改革试点,向非欧盟学生收取学费,同时提供奖学金。(4)政府的经费仍保留相同水平,不会减少。

芬兰的高等教育改革和政策发展,体现出的基本趋势主要是:(1)高等教育改革政策与区域发展政策、国家创新政策、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政策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2)政府的角色从计划与控制转变为宏观调控再转变为加强控制与增加学校自主权相结合,从控制投入转变为控制产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始终扮演了一个强有力的角色。(3)大学从低财政自主权转变为高财政自主权,从高度学术自治转变为有条件的学术自治。(4)高等教育经费在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从松散问责转变为有效问责,从低水平的外部资助转变为较高水平、不断增加的外部资助,从资助纯学术的发展需要转变为强化资助社会性需要。

三、芬兰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管理的基本情况

(一)社科与人文科研的地位和作用,经费的投入及来源

芬兰将教育看做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和支撑,将大学视作创新的动力来源,因此高度重视科学研究。目前在欧洲地区,就研发投入占一个国家GDP的比例而言,瑞士最高,位于第一,芬兰位于第二,占GDP3.4%。芬兰高度重视社科和人文研究的重要性,社科、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协调发展;并且不断从新的角度加深对社科、人文学科意义的认识。针对芬兰的国情,芬兰研究者指出,社科和人文研究是社会福利发展的基础和生命。

芬兰的科研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相当稳定且能持续增长,得到了法律保障。2007年国家研发预算17.3亿欧元,占国家预算3.4%。目前研究经费的来源已呈多元化、多渠道的趋势,研究者还可以申请到不少外部的(如企业、社会)资助。像诺基亚公司有相当大的投入。

(二)社科与人文研究的新趋势、新特点

1.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

芬兰学者关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强调社会问题需要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并加强纯科学和应用科学间的对话。科学研究不再局限在旧的学科格局中展开,而是围绕问题意识进行和加以组织。诸如环境挑战、人口老龄化、健康保障、消除贫困、全球冲突等,都是芬兰学者面对的重大问题。在跨学科的过程中,也涌现新的学科领域,例如高等教育研究。

2.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增加与社会的互动,拓展与产业之间的合作,适度开展商业性服务

历史学、哲学等基础学科在芬兰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确保这些学科良性发展的同时,芬兰积极推动应用研究,由此科学研究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并形成很多交叉性的研究领域。如:人机互动,大脑疾病的研究,服务创新,社会媒体……教育部设在坦佩雷大学的高等教育组(HEG)所拟定的发展原则中,就有这样一条: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项目和活动)为利益相关者服务?该机构主要开展面向教育部和不同高校的应用研究和咨询服务,同时也明确提出要为国际和国内提供商业服务。

3.在竞争的环境中加紧落实国际化发展战略

近年芬兰开展了很多欧盟项目和其他跨文化交流项目。如芬兰科学院,现有15项在研计划均强调多学科、跨学科和研究人员及资助方的国内国际合作。特别的合作对象国有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巴西、智利,其中已与中国的三个机构(自然科学基金、科学院、社科院)签署了合作协议。

(三)注重科研的绩效和质量,重视评估和管理

在目前芬兰的高教系统中,绩效和质量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教育部与各大学签署绩效管理的协议,实现从项目拨款到一次性包干拨款的转变,新的管理方式已经形成。对于大学的绩效和质量,教学方面由教育部评估委员会负责实施与监督,科研方面则由芬兰科学院负责。芬兰科学院定期对芬兰科技现状、水平、研究和学科领域以及所要资助的科研计划做出评估。近十年来,该院完成了14项学科领域评估,并请主要由外籍专家组成的评审人员对26项科研计划作了评审。此外也增加了对已资助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科学效益的评估。

芬兰有20所研究型大学,这些大学的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科研成为他们的天职。科研和教学互相促进,成为提高学术水准不可或缺、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在大学内部,加强学术自治和学术自律,强调从学生时代起就养成好的学风。注重提升管理队伍的质量及其效益,已有越来越多的管理岗位由研究人员兼任。

(四)切实增强科研成果的共享和后续利用,借助信息化手段推进研究及咨询服务

社会科学数据档案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首先诞生于美国、西德、英国和挪威。芬兰也于1999年建起国家社会科学数据档案馆(Finnish Social Science Data Archive,FSD),旨在成为芬兰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相关数据的资源中心,促进以研究、教学为目的的数字数据的收集、存档和传播。截至2009年,该馆已收集、保存1000个数据库。每年有超过500个数据库无偿提供给申请人使用。此举对建设芬兰社科和人文研究成果的共享与后续利用机制,起到了推进和示范的作用。

四、芬兰通识教育的基本情况

迄今为止的三次PISA(即“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测试发现:芬兰以总分第一的好成绩三次捧走了冠军;其学生的发展也比较全面,阅读能力、数学能力、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很优秀;不同地区间、各学校间的差异,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成绩差距在所有参评国家中最小;芬兰的总体成绩还在不断提高,其基础教育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芬兰的教育支出在OECD中仅仅处于一般水平,而其学生却取得了一流的成绩。

芬兰教育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如平等机会、教育的综合性、教师胜任、学生咨询服务和特殊需要、鼓励评估、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鼓励参与的灵活系统、合作、以学生为中心、积极的学习观念等。我们通过考察发现,对通识教育的重视也是促进芬兰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通识教育”这一概念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即通识教育理念、通识教育内容和通识教育模式。首先,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表述不完全相同,但其核心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学习统整的知识培养统整的人格。其次,通识教育也指教育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通识教育应该包括除专业教育以外的所有内容,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正式课程和隐性课程两大部分,前者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核心和重点,后者主要包括大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各类讲座、校园文化等;狭义的通识教育内容仅指各个大学称为通识课程的那部分内容。最后,通识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模式,是体现通识教育理念、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与专业教育模式相对应而言的。

第一,芬兰的通识教育更多地是在中等教育阶段实施,高等教育阶段也有所涉及。我们可以从上述理念、内容、模式三个层面对芬兰的通识教育加以阐释。第一,就教育理念而言,芬兰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教育和知识,保障学生道德意识培养和人格成长。芬兰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是基于欧洲的文化传统,追求多元化和国际化,尊重生命、人权、民主、平等和共享。这些基本的价值观体现在所有的教育阶段上。

以共享教育理念为例,为了在学校内和学校之间贯彻平等与公平原则,芬兰政府坚持不设尖子班,不把学生分成好学生和差学生,不给学校排名次,不办“重点学校”,强调每个教师都有义务和责任教育好不同类型的学生。芬兰对学生的评价非常宽松灵活:老师可以向学生建议更高的学习目标,布置网上作业等,当然也可以自己出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但这些测试的结果都是保密的,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对于在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学校和教师有责任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同时,要保持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最大程度地满足有才华学生的求知欲和个人发展。另外,芬兰是一个多移民且拥有两种官方语言的国家,综合学校照顾学生中的这种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进行灵活多样的课程安排。

第二,就教育内容而言,芬兰的通识教育包括正式课程和隐性课程两大部分。1976年芬兰政府用更公平的综合学校代替传统的双轨教育制度。承担义务教育责任的综合学校关注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从医疗、卫生、保健,到学习、食宿,再到交通、旅行、考察等,从而把综合学校变成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摇篮。在课程设置上,综合学校设置了灵活多样的课程:母语、第二官方语言、外语、公民学、环境科学、宗教或伦理学、历史、社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体育、音乐、美术、视觉艺术、手工制作、家政等。此外,学校还根据学生的要求开设信息技术等选修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高等教育阶段,以管理学学士学位(180学分,3年)为例,包括主修课程(60~75学分),辅修课程(至少20学分),其他课程,必要的研究方法学习,实习(8学分),语言和人际关系学习(14学分)。通识课程约占1/3。

除了通识课程以外,芬兰学校中隐性的通识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如芬兰学校注重通过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在世界文化遗产芬兰堡参观时,看到许多学生围在芬兰著名海军将军墓前,听教师细细阐述芬兰海军如何在将军的领导下顽强抗敌的英勇事迹。教师说得投入动情,学生听得专注认真。此情此景让我们感慨万千:这样的通识教育效果胜过多少次课堂理论讲授啊!

发挥社会环境的教育作用,也是芬兰重要的隐性通识教育内容。芬兰注重培养公民的诚信品质,对于不诚信者会课以重罚。如一张公共汽车车票2欧元,若查到逃票即被罚80欧元。再如,对于逃税者中世纪时会被投入水牢,现今社会则被课以几十倍罚金,并且信用受损就不可能再从银行得到任何贷款,生活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芬兰还教会公民如何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保持适度的有限制的自由。若居民在家中开晚会影响到别人休息,可能会被驱逐出该居民楼。

第三,就教育模式而言,芬兰的教育注重和谐均衡的全纳教育。与国际上普遍实行的严格的教师评价和连带责任的做法相对应,芬兰实行的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自觉职业责任,即人们对教师和校长的专业能力给以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最清楚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能够给以最适合的教育。由于每个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发展总会超前或滞后于一般水平,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设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在课程时间安排上也比较宽松和灵活,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教材的类型及课程的内容、讲授形式和教学方法,也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和需要而安排。当学生觉得教师上的课无法满足其求知欲时,会在征得教师的同意之后,离开教室去图书馆或其他地方寻找辅导材料自学。一系列调查发现:芬兰的学生乐学,教师乐教,整个教育系统甚至是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高度信任、高度均衡的和谐状态。

五、启示与建议

(一)芬兰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与建议

芬兰利用高校的均衡分布来保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真正发挥了教育在促进国家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鉴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以致影响到教育公平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状况,建议我国在2020年规划和高等教育改革政策制定中把高等教育资源在区域间的平衡协调(或均衡)配置,作为重要的政策目标,使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更好地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

芬兰把教育(主要是高等教育)和研究作为国家的主要资源,高等教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力军。高等教育尤其是其科研体系和相关政策与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紧密联系,形成了芬兰特色的以高等教育创新为核心的教育创新政策体系。鉴于我国目前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和政策中还缺乏应有的地位,目前还未制定与国家创新政策相配套的系统全面的教育创新政策体系,建议教育部组织力量加强研究,尽快制定系统全面的与国家创新体系与政策相配套的教育创新政策体系。

芬兰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政策与社会需求尤其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密切相关,高等学校紧密地面向地方政府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其学科与课程设置直接反映了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紧密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鉴于我国高校往往缺乏地方特色和日益趋同化的发展趋势,建议国家制定引导和激励高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政策,在高等教育评估中引导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

芬兰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角色从计划与控制转变为宏观调控再转变为加强控制与增加学校自主权相结合,从控制投入转变为控制产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始终扮演了一个强有力的角色。大学从高度学术自治转变为有条件的学术自治。这反映了芬兰政府在对高等学校进行管理过程中处理好解制与规制的关系。建议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要吸取“收放乱死”的教训,给予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政府应发挥强有力的管理与监督作用,利用拨款方式改革和高等教育评估等手段,保障高等学校运行的效率和教育公平。在政府控制和市场机制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二)芬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及管理的启示与相关建议

芬兰将高校科研的发展建设纳入国家和地方创新体系,从未来社会发展和全球化的战略高度积极加以谋划,并由此审视社科、人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将其视为国家综合实力及国家创新动力源泉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增加高校包括社科、人文研究的经费,用法律手段确保科研经费投入,同时提升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自主权。多渠道拓展经费来源,积极鼓励社会和企业向社科、人文研究投入经费,并由此增强双方之间的互动。建议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提高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费比例的政策,切实保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比例不断增加。

芬兰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重视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协调发展,加强社科、人文研究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协调发展与跨学科研究。在科研项目立项与管理的机制中,按照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分别进行管理,隶属教育部的芬兰科学院主要负责基础研究投入与管理,隶属工业与商务部的芬兰科技局主要负责应用研究的投入与管理。而且芬兰科学院与芬兰科技局之间具有经常性的联系机制。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往往跨一级学科整合在一个学院(大多为“社会科学学院”)。这种体制与我国按照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划分对科研进行投入和管理的体制相比,更有利于加强基础研究,更有利于推动文理工科之间、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建议改革我国科研项目投入与管理的机制,增加按照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划分进行管理的机制。

芬兰建设了国家社会科学数据档案馆,对建设芬兰社科和人文研究成果的共享与后续利用机制,起到了推进和示范的作用。国家社会科学数据档案馆的建设是通过全国招标,由坦佩雷大学中标,而建在坦佩雷大学。目前该馆行政上是坦佩雷大学的一个独立机构,拥有固定工作人员13人,经费则由芬兰教育部全额拨款,工作目标是为全芬兰服务。该馆要求数据的使用不能为商业目的。所有的基本服务都是免费的;服务对象不论教授还是学生一律平等。维持这些服务自然很昂贵,但从长远的眼光看,却避免了重复,节省了一大笔资金。中国急需建立类似的研究成果共享与后续利用的机制,改进研究的管理手段,提高研究为社会服务的咨询能力。建议尽快建设中国的社科、人文数据的国家档案馆。

芬兰高校的科研、教学与国家创新体制密切联系,学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政府建立的研发中心往往设在大学校园或者大学附近,企业也重视向大学的投入,大学研发经费的10%以上是来自企业的。政府的科研项目管理部门鼓励大学和企业共同申请研究项目。在政策上已经提出了公共研究机构与大学合并的问题。注重利用市场机制推进人文社科研究的发展。鉴于我国科技体制与教育体制之间严重分离的现状,建议学习芬兰利用产学研官相结合的机制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在国家层面制定促进科技体制与教育体制相互融合的政策,特别是加强科研院所与大学的联系。

(三)芬兰通识教育的启示与相关建议

1.理念方面

我国通识教育思想的提出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中过分专业化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需要的现实状况,试图通过着力加强基础理论教学、拓宽专业口径、重视文理渗透、加强学科综合性、重视能力培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以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通识教育面临三个难题:一是大学教育向职业教育看齐,二是大学教育被中学教育牵制,三是大学教育被公共课和专业课分割。从理念方面考察,这主要是片面追求教育功利价值的观念所致。我们要学习芬兰通识教育的理念,改变片面地追求功利的教育工具价值取向,树立全面的教育价值观,既要实现高等教育培养人力、掌握技术、学会谋职技能的工具价值,更要实现其提升人性、提高素质、完善人格的本体价值。

2.内容方面

当前我国通识教育存在一些误区,如片面追求扩大通选课的范围和数量,抓目不抓纲;课程的知识承载度不够,日趋娱乐化、休闲化;通识课程只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修修补补,缺乏顶层设计,通识课程成为教学体系之外额外的、次要的、可有可无的附加课。我们认为,应正确处理通识课程设计上纲与目之关系。通识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巩固文明认同。没有“纲”,就没有灵魂。芬兰通识教育强调要保持欧洲传统,要加强芬兰历史文化教育,所有这些内容贯穿于整个课程结构之中。这样的通识教育是有灵魂的教育。另外,要重视隐性课程的作用。从隐性通识教育课程设计来看,芬兰教育强调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各种生动的现场教学、社会实践中获得丰富的通识教育知识,提高全面的综合能力素质。这样的隐性通识教育课程实施需要有一整套的制度配套和人力物力保障,芬兰的经验已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示范教材。

3.模式方面

实施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完人,改革“半人教育”性质的专才教育,实施通才教育,培养文理兼通、具有良好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一代新人。具体而言,要调整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改革高校的课程体系。要在高校设置文理渗透的专业,打通人文专业与理工专业的壁垒。近年来,许多国内高校陆续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尝试(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模式),对一、二年级学生不分专业,统一学习通识课程,只对三、四年级的学生分专业。这些改革举措都是实施通识教育和通才教育的有效措施,对培养文理兼通、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完人”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上述改革实践在运行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新的改革措施与原来的旧体制存在冲突,新旧体制的衔接存在一定困难等。芬兰的经验让我们看到通识教育的实施必须全方位齐头并进,全社会对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及操作方式必须达成共识,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和谐、有序、高效地推进通识教育。

(四)关于高校社会科学与通识教育培训组团的建议

这次芬兰之行,所有的团员都收获很大,学习了芬兰高等教育改革、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管理、实施通识教育的经验,开阔了国际视野,了解了国际的发展趋势,对于团员搞好高校社科科研管理和通识教育具有重要价值。一是建议今后把向国外派出“高校社会科学与通识教育培训团”经常化、制度化,为国内高校社科科研管理和通识教育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二是建议今后把“社会科学研究与管理”和“通识教育”分别组团培训,有利于开展更为专业、更具针对性的培训。三是培训团参加人员的成分可以更加多样化,建议一些高校主管文科科研工作的副校长和文科院系所所长参加,以加强不同层次和领域管理人员的相互交流。四是建议在这次充分学习北欧国家(芬兰在北欧国家中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和通识教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北美、西欧、澳洲和日、韩等国家派出更多的培训团,全面学习国际上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与通识教育的经验,为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管理的发展和通识教育的改革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