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审美认知与情感价值创新

审美认知与情感价值创新

时间:2022-02-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意象形式和形而上层面的一种超时空的“间体世界”,审美意象同时暗示了人与对象、主观与客观、本质与形式、事实与价值、命运与规律、符号与内容的完满统一及协同增益境遇。可见,探索审美体验中的悲剧韵味及其生命意义,将会大大有助于提升青少年大众对内外世界的审美价值认知能力及情知意实践创新水平。
审美认知与情感价值创新_心脑奥秘

审美教育的根本作用即在于造心或内在造化,而内在造化的心理起点乃是表象重构,或者说是对人的感性经验和情感品格进行审美嬗变。其精神高端则是人的审美意象创新或审美理念、意识与人格境界的超越性建构。其中,主体的移情体验对自己的情感价值创新与自我重构活动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的审美教育应当努力催化人的内在创造能力、切实提升人的情感思想境界,深刻引变人的内在创造、内在攀登、内在体验、内在完善和内在实现等审美活动的本体反应。

一、审美认知与镜像自我建构

美学家米歇尔深刻地发问:一般的人如何在审美过程中形成关于对象的意义呢?这个问题迄今缺少深入探讨,人们只对艺术家的审美行为及意义建构感兴趣。然而我要特别指出,孕育于意识层面的审美意义,在常人主要涉及其所热爱的事物、他对世界的情感态度、他的最高理想、他把握主客观的思维方式、他的情感命运。总之,常人所建构的审美意义主要与他认知自我、体验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的未来活动密切相关。”

换言之,对于广义的审美主体而言,其创建审美对象的最终产物,实质上是将审美的客观形式(如自然景象和艺术形式)逐步改造为主客观合一的“间体”形态这种心理表征体,并最终将内心的审美意象转化为本体性和操作性的审美感受能力、情感表现能力、事业创造能力和生活美化能力。

进而言之,审美主体所创造的意象世界属于特殊的中介体,具有镜像映射功能(包括自我镜像、世界镜像)。人的审美情感生成于自我与众多外部对象所构成的互为映射的价值关系之中,其间发生了主体对外部世界的具身认知、自我与对象的相互映射、信息增益和完形突现等复杂而又奇妙的情形。

总之,唯有借助建构多种价值关系体,我们方能凸现自我的情感特征和对象的情感意蕴,进而于镜像中发现自我之妙、体验自我之美、补足自我之缺、完善自我之本、实现自我之义。

例如,对于那令美学家所头痛的难题“自然美的本质何在?”即可作如下尝试性释说:某种令人愉快的自然事体或景象,因其外观特征或感性形态具有象征意味而吸引了观者的注意力,观者动用联想和想象来向这种自然形象灌注生命意义,即类比他种抽象品格,将之拟人化或视作对自己心灵情感的模仿体,向对方投射主体情意、将对方当作自我的理想镜像,等等。这样,原本缺乏生命特征的自然景象,便成为表征人类情感意向或某种主客观完满状态的一种载体或形式了。尤其是在形成有关此种自然景象之审美表象、审美概象和审美意象的过程中,主体实际上体现了对真正的审美对象的完美嬗变和多层级创造:创造与享受着全新的完美的审美对象,又同时创造、享受和体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与核心价值!

总之,审美主体最终形成的审美意象具有指向未来,表征自我理想和本质力量,暗示客观世界深隐秩序和运动规律的作用。作为意象形式和形而上层面的一种超时空的“间体世界”,审美意象同时暗示了人与对象、主观与客观、本质与形式、事实与价值、命运与规律、符号与内容的完满统一及协同增益境遇。可以说,“间体世界”既是人类心灵所创造的最高产物,也是人类精神世界之本质力量与核心价值的绝妙体现,更是滋育真善美的内在源泉。

二、悲剧艺术审美与人的情感品格升华

艺术审美活动具有“精神整合”效应。譬如,人们时常提及的“智慧的痛苦”和“审美的悲剧韵味”等精神现象,就反映了人的意象世界整合理想与现实、“大我”与“小我”之过程的价值重构与精神嬗变情形。

可以说,人的精神世界之理性升华与审美完善过程,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与完善主体的美德、心智与文化产品,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主体滋生深广的同情心、浓重的忧患意识、沉郁的悲剧气质和无情的批判精神。因而,人的审美与创造活动便浸染了深重的悲剧韵味,引发了无尽的惆怅情怀,催生了致命的孤独境遇。

(一)悲剧美感——主体对两极时空的真如体验和内在预演

在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往往具有悲壮的性格特征,伟大的艺术也多是悲剧作品。悲剧作品和悲剧精神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表现了人生最残酷的命运、最严肃的主题、最深邃的思想和最强大的力量。朱光潜指出,悲剧使人感到“宇宙之间有一种人的意志无法控制、人的理性也无法理解的力量,这种力量不问善恶是非的区别,把好人和坏人一概摧毁。我们这种印象通常被描述为命运感。如果说这不是悲剧唯一的特征,也至少是它的主要特征之一”。

在《登幽州怀古》一诗中,陈子昂以文士悲心道出了千古真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这体现了作者的一种永恒感、宇宙情愫、泛人类的孤独心,和有限生命对无限时空的智性咏叹……这是一种大体验、大境界、大人格、大气韵和大悟性。无独有偶。弘一法师李叔同留下了“悲欣交集”这份审美思想的绝笔之作,体现了一种“美中含悲”的哲理境韵和宗教情绪。贝多芬之所以咏叹“用痛苦创造欢乐”,即是由于唯有借助悲剧性体验,人类才能发现假恶丑的本真与真善美的极致。

上述情形提示了“美中含悲”的精神取向与人格归真的永恒意义:虚拟的悲剧(如艺术作品之悲剧形象)和现实的悲剧,都能考验人格、练达情智和催化意志,使强者不断获得超越自我与现实,获得生命与时空的诗意灵感,提升激情理想和创造能力,最终得以完满地实现自我价值和对象价值。尤其是在审美教育中,我们引导青少年进行虚拟性的悲剧艺术体验,即能提前有效改善、重塑和强化青少年的情知意素质,以便为他们应对未来的挑战奠定强大坚实的内在动力基础。

老子有言:“两极相通”“物极必反”。可以说,与人类的现实生活相比,悲剧世界更能展示人的非凡行动、强烈情感、超人意志和崇高理想。它实际上体现了人的顶级理念、完满意识、人格极致和生命潜能,因而能够唤起与激发出人类心灵世界那最潜深、最强大和最美妙的精神力量。可见,探索审美体验中的悲剧韵味及其生命意义,将会大大有助于提升青少年大众对内外世界的审美价值认知能力及情知意实践创新水平。

另外需要说明,审美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快乐教育,而是应当包括痛苦教育、逆境教育、悲剧教育、生死教育等全息内容。

(二)兴趣爱好——童心对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情感表征

有句话说得好:“爱好即老师。”换言之,求知与创造的原动力来自爱!

可以说,人的认知兴趣及审美情感,实际上折射了主体的个性潜能、情知意特点和未来的精神发展倾向。其中,人们对自然现象、文化事物或人类行为发生浓厚的兴趣,以及由兴趣爱好产生好奇感、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乃是这种感性原动力的核心内容。

进而言之,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植于一种从神秘混沌和变幻无常的外部世界获取安定与自在感的需要。黑格尔认为,观念和热情是人类历史的经纬线。还可以说,好奇心与求知欲是人类借以打破自身的重重局限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在原动力。爱因斯坦说过:“我们所能拥有的最美丽最奥妙的情绪是神秘感。所有的真知灼见都是这样感觉和赋予的。它是坚守在真正的艺术和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精神。谁若体验不到,不再有好奇心和惊讶感,他便不能探奇钩玄,虽生犹死。”

特别需要指出,青少年体现于求知、人生和事业之中的坚定意志,主要基于自己的志趣爱好。它们是自觉自愿、自主自动的感性之叶、知性之花和理性之果,而不是违背主体内在情趣、愿望动机的外在强加物,不应当成为受制于家长、教师、学习成绩、高考和求职等功利性目标之压迫与驱使下的被动痛苦的异化行为。更重要的是,这种感性原动力常常来自青少年对音乐、文学以及智力游戏的情景体验、移情想象和认知转换等过程。因此,审美教育对于青少年发现与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具有“试金石”一般的决定性作用。为了不致误解、误判和误导自己的闪光点,青少年学生迫切需要,而且优先接受审美教育!

三、审美意象——主体情感理想与自我意识的虚拟映射图式

从审美心理学上看,生命的本质意味着尽心竭力的意向关注和身心弛豫。审美活动和艺术创造过程都是主、客观世界交融一体的创造性体验,人于其中方能体验到某种自由力量的意向化实现或理想性景观,进而通过设身处地的对象化方式来虚拟那相似于自我身心机制的客观机理,主体借此来创造和享受内在的幸福境界与自由的生命韵律。

(一)审美表象的具身体验与主体情感的审美嬗变

人的情感具有异常丰富的内涵,且涉及社会认知、自然认知、本体认知和符号认知等多重复杂内容。心理学家苏莎认为,审美情感的发生有赖于外部刺激、机体反应和主体的认知解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人的认知解释决定了情感体验的倾向和反应结果。此处基于笔者建立的“审美镜像论”,对艺术情感的发生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1.艺术情感与人的本体价值映射

艺术是人的情感的审美实现方式。人的情感来源大体包括三个方面:(1)本体投射(心理、大脑、机体);(2)对象性投射(人、物、机理);(3)混合性投射。

情感的含义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它是人对本体感性价值的对象化认知方式(自我镜像观),借助对象的形态特征及其变化之妙来投射主体的象征性价值。

感性体验是智性理解的精神基础。人的感性体验充当了一种“生命本体还原器”的作用,主体借此把外在的实体对象、符号事象和生命事件首先还原成个性主体的虚拟态真实经验,然后再据此形成自己的本体情感、本体知识和本体想象系统,进而借此观照对象与自我世界、羼入自身的深幽情趣和灵锐智思,把客观对象的美、真、善特质和镜像自我的情感、智力和意志力量整合为审美意象,由此实现对自我与对象的全息理解、价值创造、充实完善和物化体现等审美理想。可见,美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创造性升华、符号性转换和对象化呈现方式。借此,人与世界实现了价值契通与关系整合,主体分别以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实现了自我的本质创新、价值理想和意义体验。

艺术与情感的关系相当复杂。兹以音乐欣赏为例,看看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形。第一,音乐的形式运动模拟了人的变动不居、无以名状的多种情感状态;第二,听众借助感受音乐的形式而引发了新经验,并赋予这种新经验以别致、细腻、具体的个性化情感内容;第三,听众因此激发了自己的新情感而催生了理想化的自由美妙的创造性想象,即创立了个性理想的内在图景;第四,听众向音乐形式投射新经验、新情感、新理念,由此创造了对象化的经验表象、情感表象和理念表象,使音乐形式分别与主体的精神内容结合为浑整完满的感性间体、知性间体和理性间体,进而由此衍生了三大镜像时空(经验镜像、情感镜像和理念镜像);第五,主体从内在的镜像时空之中得以直观自我、发现自我、体验自我的创造与意义,并将内在的镜像时空及间体世界再次投射到外部天地,形成了对象化和物态化的间体世界与镜像时空(包括对自然景象和艺术作品的二度创造与一度创造等多种类型)。

2.审美情感体验的本体价值

人的审美情感活动具有多种功能:一是折射客体对象同主体潜能特质的感性价值关系,需要与满足、求知与悟解、失谐与平衡、巩固与创新等等身心特质;二是引发并催化人的智慧活力,提升人的思维效能;三是凝聚和调节人的全身心诸种力量,形成一种系统化的高效能“激光”效应,借此贯通认识与创造活动;四是当此种情趣爱好发展到高层次的“美感”水平时,它又会以等效守恒的精神变换形式来催生出人的“直觉”“灵感”。

进而言之,人不但需要创造与贡献或实现自己的审美价值,还需要亲身体验、评价与享受自己的审美价值;后者尤其需要依托主体自己的情感工作记忆、情感经验、情感意象等相应的本体性力量,以便进入高峰体验状态,实现审美理想。可以说,审美活动实际上乃是人对自己所进行的内在创构过程以及对该过程和结果的对象化观照和具身性验证活动。

因而可以说,镜观情感乃是认知自我的核心方式之一,移情体验则是主体领略—摄取—内化外部世界的情感价值、充实—提升—投射自我情感、发现—体验—实现对象化的自我情感价值的必由之路。其中,各种符号载体的创生、体用和变化流通过程,都是人类表达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的客观标记,也是人类认识、改造与完善对象世界的物化体现方式。

(二)审美认知的人格意识强化效应

至于审美体验为何能够引发人的悲剧情怀,这可从四方面来分析其原因:

一是物性自我的时空局限性。审美主体在体验真善美的永恒品格之时,感悟到生命的短促和力量的有限,无法穷尽物奥和永享美味。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怀古》。

二是现象界与理想界的对比效应。审美体验引发了个性主体对不完满的现实境遇(个人的和社会的)之激愤批判与忧思悲悯,同时对比体验到完满的理想生活(个人的和社会的)之高不可及、爱意深等。这两种相反的情感评价,会交汇一心,引出“悲欣交集”的滋味来。

三是自我反思与内在完善的意向。审美主体对自身弱点和人类弱点的洞恶与批判,反思与忏悔,相对体现出完善自我、造益天下的价值理想。这种反思、忏悔与批判意识,可在托尔斯泰的《复活》、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苏轼的日志书信、鲁迅的《野草》与《阿Q正传》等作品中见出多种形态。

四是离身认知与意象价值具身映射。人对精神意象的向往和追求,对肉身价值的轻视与克制。这种心理取向发生于逆境中奋斗者身上,如司马迁受阉刑之侮而发愤著书,身残志不残,虽不能以血缘后代传制个性生命,却能以精神产品繁衍其心灵价值。

美感所蕴含的悲苦韵味,在日常生活中也多有体现。在艺术审美过程中,主体所滋生的悲欣交集的美感况味则更为深刻、强烈和持久。这是因为,艺术世界比现实生活具有更高的思想概括力、更强的精神表现力、更深刻的价值解释力、更完满的本质象征力。诚如沈以文先生所说,“所有的美都是愁人的苦味品”!

由此可见,以审美价值为指归的艺术教育不仅仅限于快乐教育,而是需要向青少年传导那种坚毅沉着、勇于担当、直面逆境、挑战命运、超越自我和战胜假恶丑力量的悲壮精神、悲剧情愫和悲放气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