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审美与自我认知操作论

审美与自我认知操作论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对审美活动与自我认知行为的心理操作,本质上是对其所渐次创生的意象世界的操作过程,集中体现为化变新人格、磨砺新情操、锐炼新智慧和塑造新行为等方面。(一)审美与自我认知过程中的对象化自我审美活动的奥妙之一,乃在于主体与对象化自我、客体及间体世界的相互作用。
审美与自我认知操作论_心脑奥秘

人对审美活动与自我认知行为的心理操作,本质上是对其所渐次创生的意象世界(属于间体性质)的操作过程,集中体现为化变新人格、磨砺新情操、锐炼新智慧和塑造新行为等方面。

一、审美与自我认知的思想操作内容

舍勒指出,主体对内心形成的审美意象的形态观照与情感反应是一种含有赞美、发现、惊讶、认同、欣喜和快乐自由之感的意向反应。正是主体与对象的这种交互作用,才会导致审美价值的具现、审美体验的自由完美境态和审美主体的自我实现。

(一)审美与自我认知过程中的对象化自我

审美活动的奥妙之一,乃在于主体与对象化自我、客体及间体世界的相互作用。虽然这种相互作用是由主体所发动和引导的,但是当审美间体在主体心中次第形成并逐层廓出时,它就具有了相对独立性,即以其特殊的结构、形态和内容来影响主体的情知意世界,促使主体借此镜观自我与对象、体验自我与对象、更新自我与对象、完善自我与对象。

进而言之,主体进行本体审美与自我创造活动的心理平台,即是人的“具身体验”。其中包括情景体验、符号体验和意识体验三大内容。其中,情景体验是指主体对自我和对象之外部特征的感性体验,或者说对主客观经验的情感反应;符号体验是指主体对自我和对象之内在属性与变化规则的知性体验,或者说是对符号形态的主客观事物的情感反应;意识体验是指主体对自我和对象之本质规律的理性体验,或者说是对理念形态的主客观事物的情感反应,譬如美感、理智感、道德感等等。

论及审美活动与自我认知过程相互交汇的情形时,英加登指出:“当我们把一种针对性的心理内容与物质形式结合起来时,就催生了这种结合体的某种崭新特质。这时,我们不仅把自身的特征及心理姿态投射到所观照的对象上,而且对象也会把相似的被投射过来的快乐经验与激情状态再投射到主体身上,借此实现了主体与对象的特殊交流目的。”

由此可见,人们不但在进行内心观照、体验和欣赏自我的过程中需要与自己对话,而且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也会发生主体与自我、主体与虚构的对象之间的对话、对视、相互倾听、相互琢磨、相互审视与欣赏的互动交流情形。总之,审美主体与客观形式及镜像自我的相互作用,能够导致审美价值的系列表征体(即审美表象—审美概象—审美意象)从主体内心世界廓出。

(二)审美意识与自我意识所蕴含的自我情感意象

黑格尔指出:“意识以及自我意识,它们本身就是理性的活化形式;但是只有以范畴为对象的那种意识,我们才能说它具有理性。范畴是存在与‘自我’的直接统一体。”

概要说来,审美的感性表象是主体用以表征其形而下思维内容的初级心理形式,审美的知性概象是主体用以表征其形而中思维内容的中级心理形式,则审美的理性意象是主体用以表征其形而上思维内容的顶级心理形式。

进而言之,人的综合性意象既是对客观表象、知性概象的完形重整形式,也是对思维主体的情知意等心境动机与价值理念的全息融合结果,并由此产生了对主客观本质力量的全新表征图式与超时空性的内部世界模型,因而体现了人类对表象世界、经验世界、知识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本质性把握与创造性认识水平。缘此,美感爱心、道德感良心、灵感慧心和理智感平心等高级感性力量,经意象整合与时空转换之后,融通嬗变为相应的审美意识、伦理意识、创造意识和哲理意识。

可以说,人在自我审美和对象性审美过程中所创造的对象化“自我表象”“自我概象”和“自我意象”等自我表征体具有双重映射功能:一是它们与主体心灵之间能够展开交互性情感映射,包括对象化情感投射和对主体心灵的“逆向映射”;二是它们与审美对象发生象征性的情感镜像映射,有助于主体体现自己的情感理想、审美想象和审美创造理念。

二、客体审美符号转化为本体审美符号的认知范式

黑格尔指出,一旦思维进入了意识层面,就获得了一种对象性的存在。同时,理念在思维过程中下降为表象(观念化形象),从而成为映照意识对岸的一种超感性的世界。可见,审美过程中的理性思维涉及人的感性真理、认知目标和意象价值,关系着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态度与行为,制约着个性观念和人格力量。其中,客体审美符号如何转化为人的本体审美符号这个问题,事实上成为决定人的审美创造能力之发挥水平及审美价值之达致境界的认知操作性关键环节。

具体而言,审美主体实际上是借助自身的各种感觉状态、知觉方式和意识状态来还原或转化其所学习的审美文化的内容的。因而,如何使审美学习者有效内化审美知识并建构和操用个性化的元认知审美体系,这是当代艺术教育所面对的重大挑战。

认知神经科学认为,本体知识是学习者转化客观知识的内在形式;学习者对客观知识的内化导致本体记忆的形成,本体记忆乃是主体建构本体经验、本体知识和本体意识的主要信息来源。进而言之,人的客观表象仅仅是主体用以形成本体知识的间接信息来源,人的主观表象或将客观表象转化为具身形式的自我表象则是主体用以形成本体知识的直接信息来源。在本体知识之上,则是本体意识。

为了最终形成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创造性能力,审美主体首先需要基于具身认知机制并依托镜像神经系统展开建构自我,尤其是审美自我的本体创新活动:首先是将审美符号形式的客观知识转化为审美符号形式的本体知识,进而借助虚拟的对象化映射方式将审美符号形式的本体知识逐级还原为审美符号形式的本体性知觉概象和感觉表象,最后以实体性、外向性的对象化映射方式,将审美符号形式的本体性认知表象转化为审美符号形式的身体象—工具象—目标象。

正如当代美学家李普曼指出的那样:“在这些东西上面,主体似乎能够见出自己所熟悉的思想方法,自己的意识活动类型,自己那根深蒂固的因果观念和终极观念,自己的几何观念、智慧,对秩序的需要以及突发的创造性直觉情景。……我们能够设想这些事物的结构,也正是这类结构引起我们的兴趣和关注。”

可以说,正是由于人的想象力所致,才使得主体能够将更机智的造型力量和更精妙的情感动机投射到自然事物之上,并进而再次直观这些客观形式与主观内容相互结合的虚拟的“间体世界”,借助它所衍生的“镜像时空”来解释对象的形成过程和主体自身的本质力量。其间,自然形象乃至主体所创造的“间体世界”及其“镜像时空”,与主体展开了互动交流和价值信息交换活动,三者各自因着对方的嵌入而改变了自身的形式结构和功能状态,共同呈现出了理想化的存在境遇,由此实现了主体、间体和客体世界的全新统一与自由和谐状态。

三、将对象性运动规则转化为本体性操作程序

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教师、艺术家,其在审美学习、审美思考、审美创作、审美表达和审美精神建构过程中,都需要将审美对象的感性特征、知性规则和理性规律转化为自己的本体性感觉能力、知觉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可以说,上述内容乃是其进行审美认知的根本目的与最终结果。

这是因为,审美鉴赏、审美创作、审美表达和审美教育等活动,都需要主体进行“二度创作”。“二度创作”的核心内容则是审美主体对审美作品的思想价值及形式特征进行本体性转化,进而建立主体自己的个性化审美意象,再据此对原作品进行新的阐释、演绎或充实完善,或者将这种全新的个性化审美意象逐步转化为具象形态的客观审美符号造型。以艺术家的审美创造为例,艺术家既需要创造新的审美观念,同时还需要将之转化为操作性的身体意象、符号概象、身体表象和肢体动作声音姿态表象,最终产生对象性和物化形式的艺术表象。

换言之,为了有效化解自己的各种情感冲突、提升情感品格、提高情感表达能力(包括审美表达)、实现情感理想、催化思维效能、完善人格,我们在审美活动中需要认真学习、精心内化并独特转化各种审美对象的感性特征、知性规则和理性规律,进而不断充实、提升与完善自己的情感感受能力、情意创新能力和情理操作能力。

总之,审美教育需要引导学习者将审美对象或艺术世界的运动规则转化为本体审美的操作性程序。其间,人的艺术性本体符号知识与本体工作记忆系统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具身拟动

审美活动需要主体运用某种具身内化机制来转化外在对象的感性形式,进而据此建构个性化的审美经验。例如,审美活动中学习者的“唇读”动作涉及其对艺术教学内容的再现性模仿、表达性记忆和操作性输出等心脑过程。而他对自己的“唇读”动作的本体感觉则属于对内部信息的多元加工方式:将情景记忆转化为自传体记忆,将外显记忆转化为内隐记忆,将陈述性记忆转化为程序性记忆,将感觉记忆转化为工作记忆等。

进而言之,学习者的“唇读”动作分别激活了他的“言语表达(构思)区”(布洛卡区)、“言语表达(执行)区”(即辅助运动区—前运动区—运动区)和“左侧前额叶皮层”上部等相关脑区;他对自己的“唇读”动作的本体感觉则分别激活了自己的“听觉皮层”(包括初级听觉皮层、次级听觉皮层、听觉局部联合皮层、沃尼克区和多感觉联合皮层)、“后顶叶”和“右侧前额叶皮层”下部等相关脑区。

由此可见,记忆的具身转换规律有利于审美的学习者将学习内容还原为自己的多种感觉、知觉和意识状态,进而借此练达、充实、强化与完善自己的情知意行诸种能力。

(二)具身观照与重塑镜像自我

神经美学家拉赫尔精辟地指出:“在审美主体的心中,那美妙的音乐、绘画、舞蹈、女性形象和自然万物等,都与主体的情知意水乳交融、合为一体了。”由此呈现出兼具对象形态之美和主体理想之美的崭新的“形神统合体”,此乃主体的审美创造性杰作。他实际上是被自己的虚拟创造物所感动,继而发现自己与对象相化合的全新颖妙之美,进而借此验证与享受自己的创造硕果。

具体而言,审美主体之认知心理的结构生成机制如下所述。

1.感性世界的多元创变

人类的经验建构体现为历时空的顺序性积淀与内化方式,其中包括动作经验、物象经验和感官经验。而在感官经验中又逐步分化出情感经验、视觉形象经验、听觉形象经验、视觉符号经验和听觉符号经验等等。其中,个体的经验建构发生于特定的心脑可塑期,即动作经验发生于0—5岁,物象经验发生于0—8岁,视觉形象经验发生于4—10岁,听觉形象经验发生于3—9岁,情感经验发生于3—10岁。

具体而言,人的经验建构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具象性;二是操作性;三是先入为主;四是情趣性。他们的感性塑造过程体现出五大特征:一是从随意性向动机性过渡,二是从本体性向对象性迁移,三是从短暂性向耐久性发展,四是从爆发性向克制性过渡,五是从对象的表面意义向深层意义聚焦。

进而言之,在个性主体建构审美经验和塑造审美情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其内在表征方式逐步从体象、物象向符号表象演变,即特定的经验、情感和动作姿态从分离的记忆中逐步走向融合,进而形成了综合性和具有象征意味的情景表象。

2.知性世界的全息重构

黑格尔指出:“知性的任务在于知道真理……规律之所以成为规律,全在于它既显现为现象,其本身又体现了概念。而理性意识本能地利用一切感性的存在来试验规律。”

可以说,经历了感性世界的多元创变之后,审美主体即可实施知性世界的全息重构:一是对象性表象与对象化符号的贯通与耦合;二是本体性表象与本体性符号的贯通与耦合;三是中介性表象与共享性符号的贯通与耦合。至此,审美主体方能形成表象审美和概象审美的中阶能力,并由此催生出具有相对独立品格的意象审美能力和意象认知能力。

3.理性世界的价值跃迁

康德认为:“音乐艺术作为情感语言,按照联想和想象诸规律,将那些与自然形式相耦合的诸种审美观念传达出来。”俄罗斯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谢洛夫指出:“只有当表现的最高真理引发了高妙的音乐美之时,音乐才算臻于完美之境。”可见,审美价值的滋生不仅与审美主体的情感有关,其深层意蕴更与人类的精神理想、规律性理念和价值真理密不可分。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既创造了完美的“间体世界”,又创造了自我的新经验、激发了新情感、练达了新思维、塑造了新人格、呈现了新理念、诞生了理想;继而,主体方能借助“间体世界”这个思想客体而展开个性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投射,包括移情投射、经验投射、理念投射、符号投射、人格投射。正是借助这种能动性的价值投射,主体才能在“间体世界”之中创造出至关重要和意义非凡的“镜像时空”,才能借助观照“镜像时空”而同时发现自我世界自然世界、艺术世界、生命世界和间体世界的新颖特征及奇妙意义。换言之,主体的创造性行为首先推动了其理性世界的价值跃迁和人格智慧升级。

(三)具身体用审美意象

在形成本体性的审美知识之后,审美主体还需要将之分别转化为客体审美意象、身体审美意象、情感审美意象、人格审美意象、行为审美意象,以及相应的本体性审美表象、客体性审美表象及其物化形态。进而言之,审美主体用以具身体用审美意象的认知要素和操作范式,都被储存在其大脑的前运动区、布罗卡区、后顶叶、扣带回后部、枕颞联合区等低位皮层。

进而言之,主体在具身体用审美意象的过程中,需要涉及下列内容:

一是艺术观念运动的具身化和符号化路径。因为观念是抽象的、难以直接付诸行动,因而需要具身转化,其可能的路径是:前额叶腹内侧正中区(情感评价)、背外侧正中区(认知决策)、眶额皮层(目标工作记忆)、前运动区和辅助运动区(执行虚拟运动)。由于具身化的观念属于人的本体性、身体性表达内容,它还需要符号性表达方式,所以前运动区和辅助运动区需要将具身化的观念运动模式传递给布罗卡区(右利手者以左半球的布罗卡区为主),后者将该运动模式转换为相应的特殊符号系统(言语系列、中文系列、英文系列、音乐乐谱、美术视觉造型、数理系列等等)。

二是对艺术概念进行具身还原的认知操作程序,譬如设计具体的想象性训练任务、视听觉工作记忆任务、书写或言语任务等,以便借此提高审美意识对艺术知识内化的影响效度,有助于学生运用艺术文化来深刻地体验自我、他人和人类情感,体验艺术美、自然美、道德美、科学美之情韵奥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