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申报书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申报书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落实,为教育事业特别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机遇。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其中包括统筹自然科学教育与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协调发展问题,必然要求把哲学社会科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发展观植根于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和知识的沃土之中,是哲学社会科学认识和改造世界结出的思想硕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更加自觉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上)

周 济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落实,为教育事业特别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机遇。教育系统特别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系统应当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更加主动地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推动教育及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紧密结合,在贯彻和服务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把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教育创新,提升教育质量;要求坚持“两个为本”,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要求坚持“四个统筹”,即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其中包括统筹自然科学教育与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协调发展问题,必然要求把哲学社会科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繁荣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一)站在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植根于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和知识的沃土之中,是哲学社会科学认识和改造世界结出的思想硕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充分说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本质上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和作用,对教育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更加自觉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我们党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是我们党的传统。毛泽东、邓小平同志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过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教育部根据中央要求,在实施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四个同样重要”,切实把哲学社会科学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分析和认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刚刚过去的“十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时期,也是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十五”期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20多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理论创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了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研究与宣传,加强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教育等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与宣传,为推动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高校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力量,在首先启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史学、新闻学、文学9本马克思主义核心教材中有7本是由高校教师主编的。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决策咨询,发挥了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近年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运用自己的知识才干和科研成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如南开大学APEC中心为我国领导人参加历次APEC首脑会议提供了几百份参考报告,对外经贸大学WTO中心为中国的入世谈判和相关对策提供了大量的咨询报告和建议,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围绕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针,推出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和咨询报告等,对国家的重大决策都作出了积极贡献。在27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讲座中,有17次22位高校教师参与了主讲。

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学科体系。高校现有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406个,重点学科201个,专业门类更加齐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带动了综合研究和复合型人才的发展。“十五”期间,高校教师出版著作11万部,比“九五”增加了1.5倍;论文近100万篇,比“九五”增加了1.6倍。出版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精品、文化精品,如儒藏经典、《中国佛教哲学要义》、《西藏历史地位辨》、《黄宗羲传》等为弘扬民族文化、提供历史经验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推进科研管理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实施等措施,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体制环境及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科研机构以固定人员为中心的运行体制正在向以研究项目为中心的新的运行体制转变,有利于科研团队的成长,有利于集中力量进行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的集体攻关与多学科、跨学科攻关。

回顾“十五”期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成绩,总结“十五”期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经验,有几点重要的启示: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学科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等各个环节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宝贵的理论品质,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职责,把科学研究、教学工作、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现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以深入研究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切实回答社会和学生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体现。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始终保持优良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没有优良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难以在哲学社会科学上取得优秀成果,难以体现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转变科研组织、管理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充分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谋划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从现在到2020年的未来15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千载难逢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会带动理论的更大突破。理论上的突破,往往又会对实践产生强大的理论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作用。

最近,教育部正在研究制订“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和《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订“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和《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的过程中,要认真考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20年发展纲要。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需求、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总体部署,统筹当前和长远,把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战略重点,确定若干重点领域,抓住一批重大课题,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建设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培育一批创新团队,扎实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不断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高校的中心任务和光荣使命。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教育体制和改进教学方法。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加强创新教育、实践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第二,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哲学社会科学不仅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目前人类的知识体系从形式上讲,是由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两大知识体系共同构成的,但实际上它们两者是统一的。特别是在今天,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相互融合、交叉渗透的趋势日趋明显。科学上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解决,需要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多侧面、多层次的共同研究和联合攻关。在制订“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和《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不仅要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为国家作出知识贡献,而且要通过加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建设,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国际学术竞争力。

第三,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回顾“十五”期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我们看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空前发展,成绩巨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哲学社会科学所承担的时代责任相比还很不适应,与世界学术发展的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学术风气浮躁、研究成果低水平重复现象比较严重,理论脱离实际比较普遍,应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能力还不强,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和显著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还不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条件保障也不能适应哲学社会科学快速发展的需要。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既是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学术界的一致呼声。制订“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和《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把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问题放在突出位置,转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理念和模式,努力实现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变。

二、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

《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形成全面反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材体系,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形成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机制,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努力构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是高校义不容辞的崇高使命和战略任务,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工作。

(一)深刻认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重大战略意义

构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是由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重要性决定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建设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是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构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把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贯穿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不仅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化主流价值,对于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教育阵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化主流价值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课题。从国际上看,西方敌对势力借助经济和科技优势,加紧推行“西化”、“分化”中国图谋。从国内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思潮空前活跃。而高校历来是国内外社会思潮聚集和交流的前沿阵地。新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教材建设,全面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不断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

第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占领教育阵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需要。大学生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今天在校的大学生,正是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205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两大宏伟目标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他们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最根本的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育大学生。这就迫切需要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为各个学科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迫切需要研究回答大学生关心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释疑解惑,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真正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迫切需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仅表现为经济的增长和政治的文明,还表现为文化上的进步。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精神文化生产日益走上社会经济生活的前台,在思想文化和经济生活两个方面都构成国家和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哲学社会科学集中反映一个社会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我们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求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而且要求加强先进文化的建设,努力构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二)深刻认识高校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中的特殊任务和重要使命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时代的伟大实践,必将呼唤并催生伟大的理论。这是一个出大理论、出优秀大师的时代。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正在日益为世界所瞩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在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产生着重大影响,中国的实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现在我们要在伟大的实践中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创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国学者是最有资格、也有责任和义务完成这项历史重任。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早50年不行,条件不具备。晚50年也不行,机遇错过了。

第一,高等学校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主力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密集,力量雄厚,学科齐全,成果丰硕,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基本形成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科类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

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变化,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工作存在许多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在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少数教材不同程度存在简单、盲目地照搬西方理论体系的现象;一些教材理论与实际相对脱节,内容相对陈旧。因此,我们一定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主干,以教材建设为重点,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形成研究与教学一体化的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人才保障体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渗透于学科建设、学术研究、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第二,明确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规划和工作思路。中央提出要用10年左右时间,形成全面反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材体系,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认真制定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规划。学科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集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要整体规划学科体系的建设。要体现全局,明确重点,着眼未来。要重点建设一批能够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探索客观规律和理论发展的基础学科,一批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对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有重大影响的应用学科,一批与学科发展趋势相适应,具有前瞻性和影响力的新兴、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要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和全面成长的需要,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中坚、以文科基础理论课为核心、以专业主干课为主体、以选修课为外围的、相互协调、通盘考虑的课程体系。要注意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满足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全面发展的需要。教材体系建设要有组织、有计划地重点建设一批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教材,逐步形成以重点教材为核心,各种类自编教材为支撑,全面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重大问题的研究。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教材建设结合起来,围绕教材建设的重大问题,精心组织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要摸清我国文科教育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的实际情况。要研究学科的基本课程需要,要对现有学科、课程的人数规模心中有数。要对问题较多、学科建设比较薄弱的领域加强建设。

扎扎实实抓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建设工作。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全面开展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建设工作,全力完成中央交给的4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9本文科基础理论课教材的任务,有组织、有计划地建设好150本文科主干课教材,基本覆盖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以及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新闻学、文学、艺术、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教材,逐步建立与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学科建设、学生成长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这些教材应该而且必须成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高水平精品教材。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的编写于2007年完成。第二批15种重点教材研究和编写工作2005年启动。第三批120种左右重点教材研究和编写计划将在总结第一、二批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上,于2006年全面启动。

三、坚持理论创新,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

高质量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构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必然要求和必要保证。我们要深刻认识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创新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队伍建设、管理创新、经费投入为保障,全面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

(一)尊重哲学社会科学规律,确立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质量观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科学性,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特性,坚持哲学社会科学的正确方向,才能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

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前提。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高的和首要的质量标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活的灵魂,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确立大局意识,从发展的大局、政治的大局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把个人的学术兴趣与国家利益、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不仅重视科学地解释世界,更强调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理论品格,既重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研究,更重视“怎么办”的研究,着眼于提出解决问题的科学途径和有效办法,切实体现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创新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关键。创新是科学研究的本质,没有创新就没有真正的科学研究。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质量高低的关键指标是创造性程度和水平。高质量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关键在于高度的创造性,低质量研究成果最普遍的特点和最根本的原因也在于缺乏创造性。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创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形成以创新看能力、以创新看质量、以创新看贡献的科研观,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创新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创新的关键是以新问题替代旧问题、不断推进问题的解决。创新要求选题目的明确,材料丰富可靠,概念准确严谨,观点鲜明可信,逻辑清晰缜密,方法科学规范,论证充分有力。创新既要大胆想象、突破陈规,又要脚踏实地、潜心研究,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和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长期积累,厚积薄发。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哲学社会科学生命力的来源,切实回答社会实际问题,不仅能够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能够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既是认识世界的正确方法,也是研究世界的正确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首先是要关注实际、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善于从实际中发现问题,克服闭门造车、脱离社会、脱离群众、脱离生活的倾向;要善于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理论并回到实际中接受检验,不断修正、补充、丰富、发展理论;善于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解决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推动实践的不断前进。特别是要加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和回答。要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通过研究和回答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提高我们的整体研究和综合研究水平。

加强国际交流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重要途径。经济、科技的全球化以及日益广泛的国际文化交流对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既提出了严峻挑战,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形成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学派,构建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学术队伍和多种多样的交流平台,是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对话能力和学术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要积极鼓励高校与国外对应机构建立持续、紧密、主动型的合作,在人员互访、学生交流、项目合作、轮流主办国际会议等方面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引进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先进研究方法和优秀人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实施和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面向国外翻译、出版和推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成果和精品力作。到国外举办由我国高校组织、主导的国际学术会议,扩大我国的学术影响。

遵守学术规范、严谨治学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必要保证。高质量的成果一定产生于科学的态度、程序和方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复杂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有赖于严格的学术规范和良好的学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觉追求真理,保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崇高感和敬畏感,提高学术道德修养,增强遵守学术规范的自觉性,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要加强学术批评,发挥学术批评匡正除谬、去伪存真、扬良抑莠的积极功能,营造追求学术精品、反对粗制滥造的良好氛围;学术刊物、学术著作出版机构要坚持学术标准,把好学术作品的发表和出版关,共同维护良好的学术环境。

(二)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地,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

最近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科研创新体系的建设,需要努力构建三个金字塔——自然科学研究的金字塔: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的金字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金字塔: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高地和平台。与自然科学一样,哲学社会科学要想取得一流研究成果,也需要有一流的研究手段和工作条件。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和质量,关键是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消除各种不必要的体制性壁垒,整合科研力量,合理配置科研资源,搭建教学、科研大平台。要集中力量来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基地,这些基地应该在国内处于一流的状态,同时在国际也应该处于先进的水平。国家社科创新基地建设要以世界学科前沿问题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中心,集中优势科研资源,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创新能力;要把握世界文明和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培育引领国内学术研究潮流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增强国际学术对话能力;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思想库”、“人才库”的作用,提高解决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社会服务能力;要适应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促进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服务,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服务。

(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为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提供人才保证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的因素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质量的首要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大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实力不断增强,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结构逐步优化。目前,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和研究人员已达28万多人,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五分之四以上。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11.23万人。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要力量,展示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光辉前景。

但与形势的发展要求相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要探索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方式方法,创新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建立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要形成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健全基础人才和后备人才的培育体系,使他们具有良好的理论素质、较宽的理论视野、正确的分析方法;健全哲学社会科学应用人才的培育体系,使他们具有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较强的专业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健全拔尖人才的培育体系,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涌现出一批能够立足学术前沿,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带动能力的学科带头人。要把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统一纳入队伍建设规划。要总结和发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三项”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的成功经验,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拔尖人才的重点扶持,造就一批学贯中西、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要加强对崭露头角的学术新秀的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各学科各专业的领军人物;要加强对高校马克思主义专业人才的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高素质、有志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后备人才。

(四)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深化改革,为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提供体制、机制和条件保证

要加强和改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加强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增强服务意识,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规律,转变行政管理职能,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要加大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的多渠道研究经费投入体制。加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逐年增长,合理确定并逐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科研经费中所占的比例。要明确规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投入比例,要拓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的筹资渠道,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多元投入机制。

要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推进科研管理创新,形成质量导向明确、评估监督有力、竞争流动有序、成果转化迅速、组织运行高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改革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投入模式,改进高校研究组织形式,完善以项目为纽带、以课题负责人为龙头、人才组合灵活、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性的研究组织形式。突破阻碍研究人员有机组合和资源共享的学科壁垒、院系壁垒、学校壁垒和区域壁垒,鼓励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跨地区、跨国度组合研究力量,形成机构开放、内外联合、良性竞争、优胜劣汰、有利创新的研究合作体。进一步加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进行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新探索。建立和扶持一批学科综合、人员开放、资源集中、成效显著的新型研究联合体,推动高校与政府、企业、民间团体建立紧密的合作联系,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社会、拓宽视野、扩大资源创造条件。要按照哲学社会科学特点和研究规律,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科学公正的评审制度和评价体系,改变重项目申报、轻成果评价的偏向,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对于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