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1年至2010年,上海市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大背景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此项工作的意义旨在探索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繁荣与发展的创新机制,探索上海高校学科建设特别是跨学科、文理学科交叉的新路径。经过严格遴选,在上海大学等8所高校分别确立了11个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1年至2010年,上海市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大背景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上海高校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在应用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既促进了科研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也为上海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1年以来的十年中,党中央和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也高度关心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繁荣发展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正因为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为近十年来上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平台。

一、加强顶层规划,重点突破

为了促进上海高校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与繁荣,上海市教委多年来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加强顶层设计,狠抓重点工作,加以规划引导。特别抓住以下几项重要工作加以推进。

1.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形成优势学科平台

为增强上海市属高校学科的科学研究及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能力,提高市属高校的整体实力,1985年起在市属高校中进行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从1995年起每年拨款增至2000万元,2000年起又拨出6亿元专项经费,建设一批具有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上海市重点学科”。通过持续20多年的努力,共在上海30所高等院校中建设了412个重点学科(持续建设的重复计数),其中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122个。通过重点学科建设,提高了学科层次、强化了梯队建设、增强了科研能力,在上海高校中建设了一批高峰学科。

2.建设E-研究院促进高校科研创新

为了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培养和吸引一批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教委于2002年底启动实施了上海高校E-研究院建设计划。上海高校E-研究院是以信息化基础设施为依托;以跨学科、跨地域合作为特点;以汇聚人才,培育人才,上水平,出成果为目的的自然科学基础性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地。根据基础性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E-研究院在制度设计上重点突出了以下特征:共享性、开放性和协同性。共享性是指在E化环境下实现人力资源、计算资源、数据资源、网络通信资源以及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全面共享;开放性是指整个科研活动的展开,包括项目与成果的申报与承担,队伍的培养等打破原先组织方式,开展跨地区、跨学科的科研合作,使之具有开放性;协同性是指在E化环境中,满足科学家之间交流与协作的需要,使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能方便地开展协同工作,共同解决所关心的科学难题。E-研究院建设还在科研机制和科研管理上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实行首席研究员负责制,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突出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给予长达十年的经费资助。

本着“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迄今已建设四个人文社科的E-研究院。包括:社会学、都市文化、音乐人类学和比较语言学。这些E-研究院主要分布在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

3.建设艺术工作平台,推进艺术学科发展

为了推进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机制创新、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特别就加强对本市高校中艺术类学科的建设与引导。从2007年开始创建一批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工作平台。首批已经确立了“周小燕大师工作室”、“余秋雨大师工作室”、“蔡龙云大师工作室”。2009年起建设8个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主要适用于以行为表现为特征、以艺术创作为载体、以引导实践体验为重点、以杰出人才为旗帜的艺术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作为此市首创的一项工作,通过创建艺术家工作室和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力图对高校艺术类学科的教学、科研、创作、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进行探索。把握规律,形成经验。同时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使更多的学科、团队和学者跻身一流,成为国家水平的标志,特别使一些领军人物在全国甚至世界同领域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力。通过扶植有独特话语权的“名流大家”和艺术团队,提高该市艺术类院校、艺术门类学科的品牌优势,总体提升上海高校的实力。对某些艺术创作和表演门类的艺术大家及工作团队的成就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提升、弘扬、继承与抢救,发挥城市名片的作用,使其在引领上海文化发展、提升现代化大都市文化品位,建立上海文化高地中发挥应有贡献。

4.建设人文社科基地,形成高校品牌优势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在2004年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为上海在建的17个教育部基地中唯一一个以地方高校为依托的重点研究基地。

上海市教委于2008年起,结合上海工作的特点,建设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进一步发挥上海高校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聚集和培养优秀学术人才,针对学科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组织高水平研究,形成学术交流开放平台。这一工作的目标是比照全国人文社科基地的工作要求和建设经验,在上海市属高校中择优遴选加以培植,通过若干年的建设,争取有相当数量的基地能成为全国人文社科基地,成为国家队。此项工作的意义旨在探索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繁荣与发展的创新机制,探索上海高校学科建设特别是跨学科、文理学科交叉的新路径。充分利用此市地方高校的已有资源加以培植,形成品牌优势,缩短与减少市属高校与部属高校之间的差距,提升上海高校的综合实力。经过严格遴选,在上海大学等8所高校分别确立了11个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5.争取重大项目,在全国舞台上显示实力

上海地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不断发展,在全国舞台上显示出实力,越来越多的上海地方高校教师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资助。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上海大学李友梅教授2005年主持承担了《新时期社会协调机制建设问题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上海大学陈宪教授2006年主持了《中国现代服务经济理论与发展战略研究》,上海戏剧学院贺寿昌教授2006年主持了《创意经济及其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上海戏剧学院叶长海2010年主持了《中华戏剧通史》。

二、科研成果卓著,科研人才辈出

1.上海高校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有了新的发展

2010年度纳入上海高校社会科学统计范畴的高校共有30所,有人文社会科学活动人员17895人,其中教授2547人,副教授4727人;有研究与发展人员12098人,折合全时人数4183人每年。

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加。2010年上海高校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人文社科研究总经费6.62亿元,比2001年1.13亿元增长486%。2010年人文社科总经费过1亿元的高校有2所,复旦大学1.35亿元,华东师范大学1.15亿元,还有15所高校的人文社科总经费过1000万元。

研究队伍逐步扩大。“十一五”期间本市高校从事人文社科的人员包括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人员,其总量在逐年上升。由2001年的12899人至2010年的17895人,平均年增500人。2010年与2001年的人员均增长了39%。尤其是研发人员数量增加明显,由2001年的3913人增加到2010年的12098人,平均年增800人,人员增加比达209%,2001年研究人员与人文社科队伍总人数之比为30%,2010年则上升到68%。这一组数字说明十年期间,本市高校人文社科的基本队伍在稳步上升,而研究人员的增加速度却远大于基本队伍的增加。

课题承担数逐年增加。2001年该市高校承担的各类课题为3704项,2010年升至14991项。2010年比2001年增加305%。

研究成果逐年提高。10年间该市高校出版专著由778部上升至1006部,增加29%,论文由9942篇上升至20455篇,增加106%。

2.优秀成果引领文化发展

上海地方高校在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背景下,涌现出了大量的科研成果,许多优秀成果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地认可。

(1)上海戏剧学院金长烈等教授的著作《舞台灯光》获得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艺术学唯一的一等奖。上海音乐学院贾达群教授论文《结构对位——一种重要的结构现象与结构思维及技法》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2)上海大学李友梅教授的论文《从财富分配到风险分配:中国社会结构重组的一种新路径》获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著作《社区治理: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获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

(3)上海师范大学唐力行教授的专著《苏州与徽州——区域互动与社会变迁(16—20世纪)》,获2008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一等奖,获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三等奖。

(4)上海音乐学院曹本冶2009年发表的《仪式音声的研究:从中国视野重审民族音乐学》论文,共有4万多字。全国音乐学核心期刊《中国音乐学》一次性全文登载,这在音乐学界尚属首例。此论文在学科及学术建设上有着重要意义。

(5)上海师范大学陈卫平教授撰写的论文《从突破“两军对阵”到关注“合法性”——论新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趋向》发表在《学术月刊》2008年第6期。此文概括和评论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大体趋势。

(6)上海师范大学齐沪扬、张谊生、陈昌来等编著,商务印书馆2010年出版的《现代汉语描写语法》,是我国第一部描写现代汉语语法全貌的语法著作,填补了我国汉语描写语法的空白,在汉语语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7)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建设中承担了世博会博物馆的总设计,同时还承担了世博会永久性建设“一轴四馆”中世博中心的艺术设计与制作。世博中心是接待国家元首级贵宾,举办庆典活动和会议论坛的重要场所。美术创作中心和公共艺术中心几十位艺术家通力合作,奋战一年,为贵宾厅会议厅公共空间提供全部国油版雕塑造型艺术作品和中国世博会唯一永久保存的雕塑——生命之树,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作出了贡献。

(8)上海体育学院蔡龙云教授作为中国武术一代宗师带领着工作团队,要努力编写一部迄今为止最完善的集文、图、音像为一体的外语版的武术大典。

(9)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教授,每年举办一期国际歌剧大师班,面向中国及世界的艺术院校与院团,每年受众达上千人。创作排练中国大型原创歌剧《一江春水向东流》,致力将中国原创歌剧推向世界。

(10)上海戏剧学院在北京奥运会召开时,170余位教师和研究生参与了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核心创作工作,承担了人物造型总设计、舞美设计、电脑艺术设计和场内焰火主管等重要工作,被国内外媒体誉为“上戏军团”。2010上海世博会召开,在世博主题馆演出343场,将中国特色文化展现在国内外游客面前,展现中国艺术的风采。

(11)上海师范大学三年来共主持“东方讲坛”100多场次,许多专家学者通过电视广播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生动、朴实的语言形式传播给大众,为社会普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作出了努力。

3.十二五”工作思路

展望“十二五”的工作,上海市繁荣高校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将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增加政府投入。要繁荣高校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首先解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需要投入或少投入也能产出的误区。要加强投入,特别对需长期文化积累与学术继承的人文学科和基础研究要给予持续投入,并改变投入方式,把主要的投入放在人身上。包括改善学者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保证研究队伍的长期稳定。

(2)对哲学社会科学要进行分类要求。做到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分类指导,对社会科学特别是贴近当前社会生活经济建设等,可更多地提出学科交叉、贴近社会、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但对哲学人文科学中许多长期积淀的学科与科研,要提供环境和政策,保证在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静下心来,创作出传世之作,培养学术大家。

(3)针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做好科学管理。包括学术氛围、项目确立、成果鉴定、业绩评价、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等。在科研管理中进行创新,实行柔性管理、动态管理、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等,有力地提高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4)找准上海的特色,努力打造代表中国的品牌,包括学科建设、基地建设、名流大家、著名刊物、传世之作等,促使形成精品力作,培养出一批在上海乃至全国有重大学术贡献的杰出人才,造就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家、名家。

上海市教委将进一步发挥上海高校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根据聚集和培养优秀学术人才;针对学科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组织高水平研究;形成学术交流开放平台等目标,建设一批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继续推进上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机制创新,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确保上海市高校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上新台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