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蛋白质分子中的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使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吸收高峰在280nm处,其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样品中核酸对紫外光的吸收会影响蛋白质浓度的测定结果,但核酸的吸收高峰在260nm附近。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优点:简便、灵敏、快速,不破坏蛋白质也不消耗样品,测定后仍能回收使用。故该法适于测定与标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相似的蛋白质。
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_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 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目的】

1.掌握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掌握蛋白质标准浓度曲线的绘制方法。

3.了解紫外吸收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实验原理】

蛋白质分子中的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使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吸收高峰在280nm处,其吸光度(即光密度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各种蛋白质的这三种氨基酸的含量差别不大,因此测定蛋白质溶液在280nm处的吸光度值是最常用的紫外吸收法。该法测定范围为0.01~1.0 mg/ml。

样品中核酸对紫外光的吸收会影响蛋白质浓度的测定结果,但核酸的吸收高峰在260nm附近。纯蛋白质的A280与A260的光吸收比值约为1.8,而纯核酸的A280与A260光吸收比值约为0.5。通过测定A280与A260的值,利用经验公式或校正表能大致计算出不纯样品的蛋白质浓度。

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优点:简便、灵敏、快速,不破坏蛋白质也不消耗样品,测定后仍能回收使用。低浓度的盐不干扰测定,如生化制备中常用的硫酸铵和大多数缓冲液等。特别适用于柱层析洗脱液的快速连续检测,因为此时只需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变化,而不需知道其绝对值。

该方法的缺点在于: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准确度较差,干扰物质多,在用标准曲线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对那些与标准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差异大的蛋白质,有一定的误差。故该法适于测定与标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相似的蛋白质。若样品中含有嘌呤、嘧啶及核酸等吸收紫外光的物质,会出现较大的干扰。虽然可以通过校正表的计算减少核酸的干扰,但测定的结果仍存在一定的误差。

【实验器材】

紫外分光光度计、试管和试管架、微量移液器和枪头。

【药品试剂

1.浓度为1 mg/ml的标准蛋白溶液。

2.待测蛋白A溶液和B溶液(A为纯蛋白质;B为含核酸的蛋白质)。

【实验方法】

1.绘制蛋白质标准浓度曲线:标记试管,按表3-1依次向试管中加入各溶液,充分混匀。取光径为1 cm的石英比色杯,以“0”管调节零点,测定各管溶液在280 nm处的光吸收值。以蛋白质浓度(mg/mL)为横坐标,光吸收值(A280)为纵坐标做标准曲线。

表3-1       紫外吸收法的标准曲线制备表

2.待测蛋白A溶液的浓度测定:将A溶液按1∶2、1∶3、1∶4比例稀释,充分混匀,在280nm波长处分别测定光吸收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稀释后的蛋白质浓度,乘以稀释倍数后计算A溶液的实际浓度,取平均值。

3.待测蛋白质B溶液的浓度测定:将B溶液按1∶2、1∶3、1∶4比例稀释,充分混匀,在280 nm波长和260 nm波长下分别测定光吸收值,乘以稀释倍数后取平均值,分别得出A280和A260。利用下述经验公式算出蛋白质浓度:

蛋白质浓度(mg/ml)=1.45×A280-0.74×A260

4.直接计算A280与A260的比值,从表3-2中查出校正因子“F”值和样品中混杂的核酸的百分含量,由下述经验公式直接计算出该溶液的蛋白质浓度。

式中:

F——校正因子;

d——石英比色杯的厚度(cm);

N——溶液的稀释倍数。

表3-2       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校正表

【注意事项】

1.浓度为1%的蛋白质溶液在光径为1 cm时的光吸收值被称作百分吸收系数或比吸收系数A1%1cm。部分蛋白质在280nm下的A1%1cm可在文献中查到,因此可以直接准确地计算出蛋白质浓度。例如牛血清蛋白的A1%1cm为6.3;而溶菌酶的A1%1cm为22.8。

2.蛋白质溶液在238nm处的光吸收的强弱,与肽键的多少成正比。因此可以用标准蛋白质溶液配制一系列50~500 mg/ml的溶液,测定238nm的光吸收值A238,绘制标准曲线。未知样品的浓度即可由标准曲线求得。此法比280nm吸收法灵敏。但多种有机物,如醇、酮、醛、醚、有机酸、酰胺类和过氧化物等都有干扰作用。所以最好用无机盐、无机碱和水溶液进行测定。若含有有机溶剂,可先将样品蒸干,或用其他方法除去干扰物质,然后用水、稀酸和稀碱溶解后再做测定。

【思考题】

1.简单描述紫外吸收法测蛋白质含量的优缺点。

2.简述紫外吸收法的用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