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据全国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因此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影响其入党动机的关键因素。分析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的现状,可谓是喜忧参半。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树立高尚的、积极的理想和信念,强化并纯洁其入党动机。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徐 茜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其政治信仰的取向关系到中国未来社会建设人才的思想素质,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党中央十分重视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近年来,随着这项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更是高校党建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大学生入党动机的现状

近年来,大学生要求入党的积极性普遍高涨,调查显示,仅大学一年级,就有超过40%的新生递交了入党申请。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其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我们正视它,分析它,解决它。据全国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呈现出多元化态势。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模式:(1)政党认同型。即认同党的政治理论、政治纲领和政治主张而要求入党。(2)公私兼顾型。认为入党可以更好地服务人民,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有利于完善自我,早日成才。(3)功利型。认为入党就是为了在竞争中增加自己的筹码,有利于评优、就业等。(4)盲目型。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要入党,或顺应家人要求,或顺应学校潮流。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入党与个人发展联系起来,把入党作为参与现实生活的一种身份或资格,作为一种实现个人发展的基础条件。很多学生对党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尽管对党的性质、宗旨、路线、纲领耳熟能详,但在行动上却未表现出应有的坚韧性、执著性和稳定性。入党比较注重现实成分,而对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热情较为欠缺。较为注重组织上入党.而不太注重从思想上入党,较注重结果,而不太注重过程。在追求入党的过程中表现出理想和信念的韧性不足、政治信仰不够坚定、知行不统一、急功近利等问题。因此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影响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因素

1.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双重性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这一时期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成熟直至基本定型的重要阶段。一方面他们思想活跃,反应敏捷,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个人理想有较高的期望和评价,愿意追求进步,有较强的革新精神和进取意识。当代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耳闻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国际威望的日益提高,亲身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度提高,信心增强。因此加入党的组织、做共产党员,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担当重任,成为思想渐趋成熟的大学生们在政治上追求进步的重要表现。然而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又都是在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他们缺乏社会经验,人生阅历尚浅,加之平时对理论学习重视不够,缺乏辩证思维,对事物的认识更多的是凭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心理感受,在一些问题上容易陷入盲目性、片面性和偏激性,参加社会活动呈现出效仿多、从众多,理性辨别少,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还不够强。这种思想特点的两重性,使大学生在追求入党的过程中出现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表现为有入党的热情,但未必真懂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韧性不足、入党随大流、思想脱离实际等问题。

2.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价值观是人们用以评价事物价值标准并以此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它制约着个体去发现事物对自己的意义、设计自己、确定并实现奋斗目标。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影响其入党动机的关键因素。以政治责任心为精神支柱的价值观引导产生的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入党动机,而以经济价值为取向的价值观、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以及工具性的价值观引导产生的入党动机则必然带有功利色彩。

3.社会环境的影响

首先是受社会经济关系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往往是社会经济生活的直接或间接反映。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利益主体,在其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的影响下,人们常常会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也会根据社会的、市场的需求,动态地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发展。现实生活中有的用人单位比较注意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条件,甚至简单地采用“党员优先”。这种做法,使某些大学生一门心思追求入党,对他们来说,入党也就成了就业的砝码。同时,受市场经济务实观念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追求个人发展、自我实现的意识逐渐增强,入党被部分学生视为自我完善、实现个人奋斗目标的一个台阶。再加上家长、亲朋、师长等方方面面说服以及周围同学的带动,也使一些大学生自主或不自主地递交了入党申请。

4.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影响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主要停留在书面的、理论的层面。包括大学在内的教育体系在思想政治工作上还存在着重知轻行,工作方式方法陈旧、老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调重复,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大学生虽然懂得甚至熟记了一些理论知识,但并没有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没有解决好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他们不会简单地满足于上代人给予的结论,会自主思考,甚至会以怀疑和批判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生活。当“说教”式的教育不能很好地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时,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学生对党的认识停于表面,政治信仰上容易出现困惑和摇摆。

三、正确入党动机的培养和引导

分析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的现状,可谓是喜忧参半。但应当看到当前大学生在对待入党的认识上存在的上述问题多数是一些认识上的模糊,并非稳定、系统的错误思想体系,因此有较大的可变性。这种可变性说明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存在着培养、引导和转化的可能。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高效地促进大学生政治素质向健康的方向转化发展。

1.营造健康向上的政治氛围,积极抢占教育阵地

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树立高尚的、积极的理想和信念,强化并纯洁其入党动机。营造健康向上的政治氛围,通过环境育人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具有两重性,如果不及时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不良思潮就会有可乘之机。因此高校的各级党组织必须要有强烈的“阵地”意识,从新生开始就积极抓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印发手册、举办宣传橱窗、开设专题讲座、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党的知识的宣传,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强化学生对党建工作的“第一印象”。要充分利用“两课”教育教学、社团、网络、党校等资源和载体,努力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使每一位学生及时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教育。要挖掘学生身边的“闪光点”,发挥优秀学生党员和干部的表率、示范作用,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影响,更加直接、有效地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方面,在校园内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教育体系,为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入党积极性营造浓厚的政治氛围。

2.抓住激励引导的有利时机,催生和启发入党愿望

动机的产生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人们往往是通过一些事件引发思考后才产生行为的抉择。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注意这样一个现象: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时间往往集中在一定的时期,例如军训以后、参加某些活动以后。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提示: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对于人的社会活动乃至人的理想目标具有促进作用,只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催生和启发学生入党愿望是极其有效的。军训期间,学生在经过严格训练、部队精神熏陶和革命传统教育后,政治热情普遍高涨,这时我们就应该及时宣传党的思想和主张,举办党的基本知识讲座,激发调动学生的政治热情,催生启发其入党愿望。类似的时机很多,例如,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教育的时候;在参观革命历史展、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之时;在聆听英模事迹报告会以后;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等等,这些活动容易使学生思想上产生强烈震撼,激情澎湃,思想政治工作就应该“趁热打铁”,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萌发正确的入党动机。

3.贴近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注意因势利导

动机是一个人的某种需要和欲望与实现某种需要和欲望的途径相结合的产物。入党动机具有复杂性,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入党的目的往往不尽相同,另一方面就个人而言,入党的目的也不止一个,而是多个或许多不太确定的目的。因此我们不能一开始就用先进分子的思想标准去苛求广大学生群体,更不能因为学生在递交申请书时可能存在的一些功利成分而将其拒之门外。党组织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勇气和胸怀善待学生的入党申请,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势利导,加强培养教育。要善于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为实现国家、民族、社会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无私奉献的“大道理”同实现与之不相悖的个体利益、眼前利益的“小道理”有机结合起来,用大道理统领、管控小道理,用小道理阐示、激活大道理,使学生的入党动机在深入细致、春风化雨般的思想教育中逐渐从一种满足个人利益需要的低层面向实现人类共产主义理想的崇高境界转化。

4.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长期性工作,坚持常抓不懈

一个人的入党动机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及其他环境条件的变化,动机也可能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存在于申请入党的过程中,而且存在于入党以后。就其属性来说,有正向和反向两类。正向变化具体反映为:带有朴素感情或掺杂某些自私目的入党的人通过党组织的教育和加强培养锻炼,把朴素感情上升到理性,抛弃了那些不正确、不纯洁的思想,使入党动机纯洁单一,政治上成熟起来。另一类是反向的变化。有些人初具入党动机时,比较单纯,但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反而变得更为复杂,更加不纯,甚至走向反面。因此,党组织无论是在培养考察的过程中还是在入党后都不能放松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要反复抓、经常抓,使青年学生对党的信仰和对入党的认识始终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5.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加强政治素养的磨炼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加深对国情、民情的了解,使其对党的基本理论的认知不断强化、巩固和提高。实践活动的形式很多,可以是调研式的,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社会实际调查、认真思考。可以是学习式的,组织学生参观工农业生产或有针对性地考察。还可以是服务式的,组织学生开展义务劳动等等。在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领会党的性质、宗旨、任务的深刻内涵,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6.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发挥教书育人作用

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表率,是最直观最有效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影响力、教育力。“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必须首先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带头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在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中以良好思想品质、崇高的精神境界,用无声的教育和行动对青年学生产生“无需扬鞭自奋蹄”的影响,让他们从老师身上充分感受到党的先进性,从而激发出为共产主义奋斗、成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强烈愿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