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过马路的时候,蕾蕾和妈妈看见一个老爷爷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杖,好像要过马路的样子。蕾蕾被妈妈说了一通后,有点不好意思了,赶紧拉着妈妈跑过去把老爷爷扶过了马路。就和事例中的蕾蕾一样,面对过马路的老人,他们居然漠不关心。可见,父母自身的言行对孩子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性。反之,则应及时地提醒孩子纠正,必要时给予一定惩罚与警戒,绝不可放任。在家长长期的训练与指导下,孩子就能把正确的道德观念作为行为准则。

周末的早上,妈妈带蕾蕾去新华书店买练习资料。在过马路的时候,蕾蕾和妈妈看见一个老爷爷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杖,好像要过马路的样子。妈妈说:“蕾蕾,你去扶一下老爷爷吧。”

“我才不去呢,你看他那么脏。再说,马路上这么多人,会有人帮忙的……”蕾蕾很不情愿地说着。

“你这孩子,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帮助一个年迈的老爷爷更是理所应当,这也关系到一个人的道德问题。”蕾蕾被妈妈说了一通后,有点不好意思了,赶紧拉着妈妈跑过去把老爷爷扶过了马路。

过了一会儿,妈妈又对蕾蕾说:“蕾蕾,看来妈妈平时只顾关心你的学习而忽视对你思想品质上的教育了……”

教育支招:

古人云:“听其言,观其行。”就是说,通过一个人的言行,可以对他的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做出基本的评价和判别。我们的一言一行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我们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准则。可能很多家长会感叹:孩子进了初中以后,本以为会长大、会懂事,却没料到孩子变得冷漠、没有爱心了呢?就和事例中的蕾蕾一样,面对过马路的老人,他们居然漠不关心。其实,这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观的教育。初中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让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道德观真正融入孩子的心灵,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对国家有用的人,是当前摆在家庭和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初中阶段的孩子,在生活中会面临道德选择问题。由于孩子的道德认识还很肤浅和表面,因此,他们在道德选择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困难。孩子在遇到这些困惑后所寻求的帮助和做出的选择,将对他今后做什么样的人,怎么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品德作为人的一种内心自觉,是人才成长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着其如何做人。一些教育家发现,不少人的智力只是中等,但他们的聪明才智却能够充分发挥,做出一般人做不出的成绩。其原因就是他们从小受过良好的品德教育。

由此可见,良好的品德对孩子能否成才的重要性。教子一定要以德为先。作为父母,切不可忽视帮助孩子处理这些道德观的困惑。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方法一:让孩子体验道德冲突,教会孩子明辨是非善恶。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了解自己的孩子,能觉察出孩子的思想动态。如果父母能及时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社会现象,就能提高孩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减少各种不正之风对孩子的影响。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大到面对社会,小到走人行道、看信号灯过马路、不乱扔垃圾等,这些事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正是涓涓细流汇成江河的道理所在。

父母教孩子学会区分“好”与“坏”,但最后的选择还应该让他们自己来做。不要怕他们遇到困惑,困惑越多,孩子可以选择道德准则的机会越多,所形成的道德认识也就越全面和深入,应该让孩子在自己动脑选择的过程中逐渐成长。

方法二:告诉孩子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知基本的道德规范,等孩子到了初中后,父母要做的是把这些道德规范和生活中的现象结合起来,让孩子分辨最基本的对与错,让他们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事实上,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许多道德规范都是先做后懂的。

方法三: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个好榜样。

上一代人是下一代人的教育模范,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那些从小就被父母用行为教授“顺手牵羊”、“恃强凌弱”、“欺软怕硬”的孩子,长大了又怎么会有正确的道德观?道德源于家庭。一般来说,子女会传承上一代的优良传统,也会继承上一代的恶劣行为。可见,父母自身的言行对孩子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性。

方法四:在孩子做出对道德信条的选择后,及时给予评价。

如果孩子的选择符合社会的道德准则,那么家长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反之,则应及时地提醒孩子纠正,必要时给予一定惩罚与警戒,绝不可放任。在家长长期的训练与指导下,孩子就能把正确的道德观念作为行为准则。

如果父母能从以上几个方面努力,一定能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