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确引导孩子的攀比之心

正确引导孩子的攀比之心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项调查显示,独生子女中,有20%的孩子存在着较强的攀比之心。过了几天,文文又向爸爸要求买一身名牌运动服。为此,一旦发现孩子有攀比的苗头,爸爸就应及时正确地引导孩子,纠正孩子的攀比虚荣之心。当然,还要引导孩子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比较,不要与自己能力相差大的同学作比较,否则可能引起孩子的自满情绪或自卑情绪。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爸爸的行为可能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明智的爸爸应该学会质朴,以此来督促孩子养成朴素的生活习惯,自觉抵制各种名牌的诱惑。”

的确,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喜欢攀比。尤其是独生子女,攀比之心更强烈些。一项调查显示,独生子女中,有20%的孩子存在着较强的攀比之心。

其实,孩子的攀比心理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父母经常表现出攀比之心,经常夸大事实,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孩子也会受到影响;还有些孩子会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如各种浮夸风等对孩子的错误引导等。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攀比虚荣之心是以不正当的方式保护自尊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尊重、关注、崇拜而表现出的一种不恰当的社会情感。

文文刚上初中半个月,就发现学校里很多同学都穿着名牌,尤其是班级里和自己走得比较近的几个同学,穿的不是国产的就是外国的名牌衣服和鞋子,很神气的样子,文文感到很羡慕。

这天回家后,文文就让爸爸也给他买一双名牌鞋子,说自己的鞋子坏了,没法穿了。爸爸带着文文来到商场,选了一双二百多块钱的品牌鞋子。第二天,文文高高兴兴地穿着新鞋去上学了。

过了几天,文文又向爸爸要求买一身名牌运动服。爸爸生气地说:“你不是有运动服穿吗?怎么还要买?”文文说:“可学校里同学穿的都是名牌的,我那几套都太土气了,我不想穿。”爸爸说:“我只能提供你生活的必需品,不能提供你和别人攀比的费用。”

攀比之心过剩,不仅对孩子本身的成长不利,还容易伤害别人。一旦孩子有了攀比之心,就会错误地认为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就是幸福、成功,进而贪图物质享受,逐步形成错误的金钱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当某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孩子就可能用撒谎、欺骗、偷窃等不正当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攀比心。而且,攀比心理还容易滋生出嫉妒之心,孩子会经常受不住社会上的种种诱惑,铤而走险,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如伤害他人、损害他人利益等。

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说过:“孩子有了攀比心理,就会失去正确的荣辱观,容易把精力和眼光都放在与别人不合理的攀比上,因此会走上歧路。”

孩子是不能娇宠的,尤其在吃穿方面,一旦孩子养成了攀比的虚荣心,对孩子的心灵就会产生强大的腐蚀作用。孩子的修养学识是他们最好的门面,它不是靠吃喝穿着来体现的。现在社会很多孩子盲目追求名牌,盲目跟风,是一种没有主见的行为,很容易迷失自我,对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非常不利。

为此,一旦发现孩子有攀比的苗头,爸爸就应及时正确地引导孩子,纠正孩子的攀比虚荣之心。要让孩子明白:外表的东西都是虚化的,只有关注自己内在价值的人,才能学会积极探索进取,取得不一样的成就。

具体来说,爸爸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要多注意:

●爸爸要以身作则,在吃穿等方面做到朴素合体,不要与他人攀比,更不要在孩子面前吹捧一些名牌的各种好处。爸爸能形成自己独立的、正确的价值观念,不受外物的左右,孩子也会以爸爸为榜样,远离各种攀比虚荣之风。

●当孩子向你提出某种要求时,你要先判断孩子的这种要求是不是出于攀比之心。如果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就尽量满足;如果孩子的某种要求是出于虚荣攀比,那么就要拒绝这种要求,并及时纠正孩子的这种要求,让孩子通过正当的途径来得到自尊心的满足,如参加公益活动、校园学雷锋活动等。

●孩子的攀比心往往产生于与其他人的攀比之中,比如与其他孩子比吃、比穿等。既然这样,爸爸可引导孩子从社会价值而不是个人价值方面去与他人比较,让孩子与别人比一比个人在社会中做出的贡献,而不是只看到自己个人的好处。比如,引导孩子拿自己的学业成绩、对班级贡献的大小等方面的成绩来与其他人比较。当然,还要引导孩子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比较,不要与自己能力相差大的同学作比较,否则可能引起孩子的自满情绪或自卑情绪。

●爸爸也可将孩子的攀比心理转化为帮孩子学会节俭的动力。比如,当孩子向爸爸提出要某件东西时,爸爸可以鼓励他自己攒钱来购买。这样,既不会打消孩子进取的积极性,又能把他从攀比引向节俭,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无论成人还是孩子,都可能会有些许的攀比心理,所以爸爸发现孩子爱慕虚荣时也无须过度紧张。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代表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增强,表明他们期待着展示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以赢得别人的认可与尊重,适度的攀比心也是激发孩子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因此,对于孩子出现的攀比心,爸爸不要粗暴地批评、责骂,而是用宽容的心体谅和接纳,然后再对孩子的攀比心理进行恰当引导,将孩子的攀比心转化为其前进的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