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生态安全观

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生态安全观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当代青年生态安全观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青年群体的生态文明素质,从而有利于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强化地区生态安全的监测预警系统,实时发布生态安全状况,不断加强市民,尤其是青年一代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提高青年的生态安全意识,促进广泛参与。
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生态安全观_生态文明与当代青年:2013上海青年发展报告

三、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生态安全观

面对日益凸显的生态安全问题,青年亟须树立正确的生态安全观,从而理性思考具有建设性的保障生态安全的对策。

(一)青年树立生态安全观的重要性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要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目标。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观。当代青年作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态观,通过生态观教育,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2.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需要

已经到来的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又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世纪,这已成为世人的共识。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将愈来愈激烈;另一方面这种竞争又愈来愈取决于人们能否更好地运用高科技手段,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重新构建经济运行系统,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减低消耗,改善生态环境,生产绿色产品,打开绿色通道,发展绿色经济。一个国家在这方面做得越好,就越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优势。而这一切首先取决于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和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青年是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主要群体,处于竞争的前沿,同时他们又更能够接受新事物,是传播和实践生态文明的生力军。加强当代青年生态安全观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青年群体的生态文明素质,从而有利于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生态安全观所形成的文化是更加广阔、更高层次的文化。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方式进步、生活方式变革和社会文化进步的产物,又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观要求人们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当代人的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统一起来,产生一系列的责任、义务及行为准则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原则的拓展,是青年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另外,加强青年生态安全意识,才能走出消费主义的伦理陷阱,克服高消费和盲目消费、畸形消费的诸种弊端,使消费真正有助于青年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完善。

4.高校德育的时代要求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中,创造出了丰富的人类文明模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作为人类的三种文明形式,是人类现代化的主要内涵。随着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不断增加,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进行重新审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式便应运而生了,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生态文明将成为21世纪文明的主要形式。生态文明的产生,不仅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革命,这种文明观念摒弃了过去“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足点,不再是仅从人类自身的狭隘利益来对待自然,而是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把人类、环境和社会发展融合起来。这就从一个新的角度把人类的精神世界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极大丰富了高校德育的内容,同时也对高校的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青年是传承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应当有和未来发展相适应的观念,即把生态安全意识作为自觉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这种生态道德区别于以人和社会为中心的传统道德,要求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还负有对自然进行保护和发展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主张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培养这种道德和强化这种意识,是当今时代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二)青年对于“解决生态安全问题”的路径选择

此次问卷调查中,当青年被问及“认为在解决生态安全问题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时,依次得出的顺序为:“环境法规、政策的制定”占46.1%,“严格执法”占33.0%,“环境教育”占9.5%,“企业改革”占3.6%,“技术开发”和“积极参与环保团体组织”分别占3.3%,“其他”占1.3%。可见,在青年一代的思考中,首要的是有关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及其落实,没有相关政策的出台及有效实施,生态安全问题便难以解决。其次,面对广大处于求学或人生学习发展黄金期的青年们,生态安全观的树立离不开生态环境教育的深入普及。

与青年所受教育程度作交叉分析,得出结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青年认为“解决生态安全问题”的最重要的对策是“严格执法”,占42.3%;而具有其他四个阶段学历的青年普遍认为“环境法规、政策的制定”是首要路径。

表2.4 不同教育程度的青年对“解决生态安全问题”的路径选择(%)

img16

综上,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对策主要有几块内容:(1)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综合性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融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方针,为创新企业环境管理提供有效的政策导向和法律保障。强化地区生态安全的监测预警系统,实时发布生态安全状况,不断加强市民,尤其是青年一代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2)明确区域功能,规范开发秩序。根据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规范城市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科学地指导青年的经济社会行为,改善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3)强化资源开发环境监管,防止人为生态破坏。加强对自然资源开发规划和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破坏地表植被的开发建设活动,同时做好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4)提高青年的生态安全意识,促进广泛参与。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在全社会开展生态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青年生态安全意识;充分发挥青年的积极性,倡导生态文明,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加强城市生态安全管理,制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通过进一步对不同年龄段和政治面貌的青年作交叉分析,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作选择,“70后”中选择优先保护环境的占85.3%,高于“80后”的78.1%和“90后”的73.1%;而表示“说不清”的“70后”占7.4%,低于“80后”的13.0%和“90后”的15.9%。中共党员中选优先保护环境的占79.1%,高于共青团员的76.6%和民主党派的75.0%;而感到“说不清”的党员占11.4%,低于共青团员的14.4%和民主党派的16.7%。可见,在年龄和政治上相对成熟的“70后”和党员青年们在经济利益面前,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更加强烈和坚决。当然,环保意识还不完全等于生态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是生态安全意识的基础。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更高的层次是要达到生态安全观的树立。

表2.5 不同年龄段和政治面貌青年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的选择(%)

img17

科学正确的生态安全教育理念主要包括:(1)生态环境的系统性,不仅使大学生明白生态环境是一个系统,还要使其把握这个系统的构成和功能。(2)生态安全的重要性,生态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国防军事、政治和经济安全的基础和载体。放眼全球,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开始关注生态安全问题,并将其列入本国安全范畴内。所以生态环境恶化如果同人口、种族等因素相结合,将会造成暴力冲突,它不仅影响到国家内部的政治稳定,还可能使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产生战争,从而影响到区域稳定和国际安全。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难题,重视国家生态安全势在必行。(3)充分认识到我国生态安全的严峻性,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物种入侵、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调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危机,生态安全问题已不容忽视。(4)以全球视角来看待生态安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全球范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生态安全问题的全球性越来越明显。

[延伸阅读]

沪两百余中小学生参加“生物限时寻”

东方网记者陈珠还2013年10月19日报道:今天,上海市第五届中小学生Bioblitz生物限时寻探究活动在新江湾城生态走廊实验区开展,来自杨浦区中小学生物与环境科技教育教师及生物社团的学生、其他区县应邀的学生团队共计200余人参加活动。

整个活动从早上6:30一直持续到晚上8:30,学生们参与清晨观鸟、动植物识别,再到自然笔记实践、晚上灯光诱虫等项目,通过不同时间段的活动内容既概括了解动植物种类和特征,进而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对自然生境的重要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生物多样性教育和中小学生生物学探究活动积累了经验。

活动邀请了上海生物学方面的各路知名专家,如中医药大学植物专家团队、华东师范大学鸟类专家团队、上海昆虫学会昆虫专家团队、浮游生物专家团队等亲临指导,帮助中小学生辨识发现的生物物种。同时还邀请到各类生物杂志、少年科学报刊、上海动物园、上海植物园等科普单位的老师们进行辅助指导。

“Bioblitz”为生物多样性闯关暨普查活动的简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12—24小时)由科学家带领一般民众,在都市公园或自然野地中尽可能地找出并辨识最多数的生物种类,并予以记录,它具有在某一地区建立生物多样性和普及科学的双重目的。

自2009年起,上海地区已尝试组织开展了五届Bioblitz活动,并逐步成为全市中小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活动之一。该活动令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生态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觉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主办方亦希望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小区、校园或是自然生态长期观察和纪录的能力,并通过小手拉大手,向全社会传递生态保护意识,共建生态文明。

资料来源:东方网2013年10月19日

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规划获批 上海将新建生态调蓄水库

《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规划》近日获上海市政府批复同意。根据规划,将归并上海西南五区现有取水口,并在太浦河北岸金泽湖荡地区建设小型生态调蓄水库,进一步提高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能力。

《规划》提出,上海的供水水源必须坚持“两江并举、多源互补”的发展战略。为提高黄浦江上游原水供应安全保障程度,上海市将黄浦江上游现有的松浦大桥、闵行、奉贤、金山、松江和青浦六大取水口归并于新建的太浦河金泽水库和原有的松浦大桥取水口,可形成“一线、二点、三站”的黄浦江上游原水连通工程布局,即一条输水主干线、两个集中取水点、三座原水提升泵站,实现正向和反向互联互通输水。

《规划》明确,近期将先行实施黄浦江上游单管连通及太浦河北岸小型生态调蓄水库两项工程。新建的黄浦江上游连通管预计在2017年贯通投运,未来还将向外延伸至东太湖取水。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报》2013年11月1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