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主义中国对世界的意义

社会主义中国对世界的意义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邓小平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对世界会发生重大影响。正确理解“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深刻含义,对于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折腾就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改革开放。

案例六 社会主义中国对世界的意义

【案例呈现】

邓小平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对世界会发生重大影响。他在1985年就指出:“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当然,不是把它搬给别国。”他还说过:“中国的发展同世界有着重要关系,因为中国有占世界五分之一多的人口。”1987年他又讲道:中国如果到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才是大变化。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1989年9月间他又说:“中国只要这样搞下去,旗帜不倒,就会有很大影响。”同年11月间他在《坚持社会主义,防止和平演变》的谈话中鲜明地提出:“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

1989—1991年东欧和苏联的剧变,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是极大的打击,不仅世界社会主义的阵地大大缩小了,而且第三世界国家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执政党也垮了很多,发达国家的共产主义政党有的被迫解散或停止活动,有的队伍大大缩小,或者改变指导思想与名称。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中,许多信奉社会主义的政党、派别和人士都把希望寄托在仍然坚持社会主义的中国身上,邓小平在这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对苏东剧变作了精辟的分析:“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寓意深刻。正确理解“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深刻含义,对于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动摇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巨大转变。

改革开放不仅极大地解放了我国的生产力,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其他方面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最重要的是,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伟大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示了我们党自我革新和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这是我们进一步发展的根本保证。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思想解放、教育勃兴、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国家强盛。事实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虽然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要看到,改革开放毕竟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可借鉴,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和曲折;同时改革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社会利益结构的重大调整,这些都有可能引发对改革的争议,甚至于对改革产生抵触情绪。面对困难和问题,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为推进改革开放而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才能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

不懈怠就是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推动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一项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正因为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所以其艰巨性和复杂性也是难以想象的。

3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积累了在复杂环境下推进改革开放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经验,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但我国改革开放的目标还未实现,任务还未完成,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面对改革开放的深层次矛盾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一定要充分估计到前进道路上种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戒骄戒躁、居安思危,保持清醒头脑,不因已有成绩而自满,也不因任何困难而畏缩,要善于抓住和用好机遇,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做好迎接更大考验的思想准备,不因已有的成功而轻敌麻痹,也不因任务的艰巨复杂而泄气,要发扬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攻坚破难的精神,不断扫除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一定要充分看到改革开放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非几代人的努力难以完成,既要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不求毕其功于一役,也要有紧迫感,不因道路漫长而放松努力。要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决不懈怠,始终保持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坚持不懈地将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不折腾就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遵循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改革开放方针走下去,决不折腾,这是30年改革开放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

今天,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时候,难免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问题。有的人抓住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全盘否定改革开放的巨大成绩,主张回到计划经济年代;还有的人夸大我国现行体制中的一些弊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张全盘西化、全面私有化,甚至提出“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面对种种干扰,我们一定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不折腾”的要求,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清醒的头脑、昂扬的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之路走下去。

“不折腾”,意味着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的思想,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把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新世纪统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在今天的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我们必须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排除各种干扰,防止各种折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创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集中概括了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信心和决心。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就一定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2009年2月10日,文章执笔:周治滨、王素、张忠仁

【案例讨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什么样的意义?

2.我们个人如何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3.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案例点评】

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向世界证明:走社会主义道路能够比走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国这样占世界人口1/5的大国,更快更好地实现现代化,由政治大国进而变成经济大国、科技大国、金融大国、外贸大国、体育大国、文化大国、文明大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每前进一大步,每上升一个新台阶,都将对世界社会主义起很大的推动作用。

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全世界范围内全人类的共同事业。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积极健康的发展,不仅为本国进入共产主义创造条件,而且可以有力地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重新振兴的重要起点,它在推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它坚定了世界各国进步人士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使他们坚定地相信社会主义确有资本主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相信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确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它为世界人民,尤其是第三世界人民树立了社会主义的实际榜样,使他们看到发展中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确实可以实现很快改善人民生活,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避免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从而吸引、促进他们走社会主义道路。再次,中国社会主义取得成功,必然会极大地增强社会主义的科技、经济、政治、国防、外交和文化的实力,从而增强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吸引力、凝聚力和发展力,扩大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最后,它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实际经验,拓宽了世界通向社会主义之路。

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和各国人民奋起斗争的推动下,有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榜样、经验、物质实力和精神支柱,将极大地鼓舞、推动、促进各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我们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今天,13亿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稳步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蓬勃生机,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的前景光明而美好,我们的责任重大而光荣。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青年学生要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教学建议】

1.本案例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第三节的辅助教学。

2.本案例适宜于讲解本章时作为总结环节使用。

3.本案例使用时最好结合PPT课件一起使用,图文并茂,效果最佳。

(作者:夏建国)

【注释】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18页。

[2]考茨基:《近代社会主义的先驱》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2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4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1~722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33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34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4、418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5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7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0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