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神学的体系

神学的体系

时间:2022-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中,我们主要讨论他最重要的一个命题:即如何证明上帝是存在的?这也是神学所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存在这第一推动唯一需要的前提是宇宙运动之物是有限的。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世间万物虽然存在着,然而它们的存在并非必然的,而只是一种可能性,这就是他这个证明方法的起点。托马斯·阿奎那认为这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灵魂融于肉体之中,用化学术语来说,它既非悬浊液,也非乳浊液,而是真溶液。

在这一章里,我们来探讨一下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

在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中,我们主要讨论他最重要的一个命题:即如何证明上帝是存在的?这也是神学所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上帝存在的证据—

我们知道,神是不可见的,没有任何世人见过神,对于一般的常识而言,一个从来没有人见过的东西是很难说它必定存在的,而如果神不存在,那么整个的基督教信仰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反之,如果能够证明神的存在,那么基督教以及对神的崇拜就有了充分的合理性。如此,神学的第一个目标自然是要向从来没有见过神的世人证明上帝的存在。

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托马斯·阿奎提出了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

—第一推动—

托马斯·阿奎那的第一个证明是“运动的证明”。

托马斯·阿奎那看到世界万物都在运动,而且我们根据常识知道,一个物体要运动必须要有某种力量推动它,物体是不会自己运动的,除非有什么力量去推而动之。例如黄叶飘零是因为瑟瑟秋风在吹它,马车飞奔是因为马儿在跑,马儿在跑则是因为它的头上有鞭子在响呢。也可以这样说,万物都在运动,同时每一运动之物必有其推动者。这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确实我们看到的任何运动总可以找到一个使之运动的力量。但这时便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物体A的运动是由B引起的,而B的运动是由C引起的,C是由D引起的,如此推下去,那么最后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个推下去必然是有限的,因为万物虽然很多,但总有一个限止。那么这也就是说,最后我们必然会找到这样一个推动,它是一个推动者,自己却不为任何别的力量或物体所推动。这就是托马斯·阿奎那所说的“第一推动”。

这第一推动,托马斯·阿奎那说,就是上帝。

存在这第一推动唯一需要的前提是宇宙运动之物是有限的。这也正是托马斯·阿奎那的观点:即我们不可能无限止地追溯下去,总会追到了一个尽头,达到尽头之日也就是找到上帝之时。

—第一原因—

托马斯·阿奎那第二个证明上帝存在的方法是利用原因与结果。

我们知道,宇宙中任何物之所以存在必有某种原因,可以说宇宙万物就组成了一个因果之链,没有任何东西不是这因果之链上的一环,就像没有任何孩子的基因与他的父母亲不一样的。

这样,物A是物B的原因,而物B又是物C的原因,物C则是物D的原因,如此下去,但是否可以至于无穷呢?

当然不!就像推动之链不能至于无穷一样。

这也就是说,我们推溯上去必然会找到一个最初的原因,这个最初的原因就是上帝。

不难发现,托马斯·阿奎那的这个证明方法实际上同第一个差不多,不过把运动改为了因果而已。

—唯一之必然—

托马斯·阿奎那第三个证明上帝存在的方法运用的是可能性和必然性。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世间万物虽然存在着,然而它们的存在并非必然的,而只是一种可能性,这就是他这个证明方法的起点。

我们先来谈谈这个起点。它其实不难理解。因为确实地,我们在世界中看到的各式各样的事物,从太阳地球到花鸟虫鱼到任何一个人,我们姑且叫他张三,虽然已经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了,然而其存在却并非必然。

就像释家所言,万物都因十二缘起而生。然而这缘起并非必然,而是一种“纯粹的偶然性”。

了解这一点后,托马斯·阿奎那便问:世间万物都只是偶然而非必然,且有生必有死,天之道也,那么有否必然之存在呢?永恒之事物呢?

答案是有的。因为托马斯·阿奎那还有一个想法,如果万物只是可能的、暂时的,即它们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现在存在,待会儿就不再存在,一切都会有归于无的时候。这样一来,就必定会存在某个时候,到那个时候,一切都不再存在了、都归于空无了。反过来也可以说,再逆序上推,也必有一天,那些可能与暂时的事物一个都不存在。

于是,托马斯·阿奎那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存在能产生存在吗?无中能生有吗?

答案是:不能!无不能生有,存在不能产生于不存在。以托马斯·阿奎那自己的话来说:“如果什么都不存在,某事物开始存在,这是不可能的。”

而可有可无的万物已经存在乃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所以,在世间可有可无的万物之上,必然存在一个必然之存在。而且这个必然之存在乃是其他一切可能存在之根、之母,是一切可能性得以成为实在的原因。

托马斯·阿奎那说,这个必然就是上帝。

不过,也会有许多哲学家质疑托马斯·阿奎那的那个想当然的前提:无不能生有,相反,他们认为无中可以生有,就如老子所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最高级的存在—

托马斯·阿奎那提出第四个证明是“事物存在等级的证明”。

托马斯·阿奎那看到万物不但在运动、有因果、是可能,而且看到了它们一个更为具体的特征——等级性。万物,从无生命的金木水火土到有生命但不能走不能叫的植物到能走能叫但不能说的动物直到能走能叫能说话的人,明显地形成了一个等级结构。它们有好坏美丑之分、有高级低级之别。

这样,托马斯·阿奎那就自然而然地问:那么,是否有一个最美、最纯、最高级的存在呢?

答案是——有的。

这个最美、最纯、最高级的存在就是上帝。

如果说存在物的等级结构是金字塔状的话,那么这个上帝就是金字塔的塔尖。

我们不难发现,托马斯·阿奎那论述的前半部分是可以成立的,即万物确实形成了一个等级结构,但是否就此可以断定有一个最高等级的存在呢?抑或这个最高等级的存在是否便是上帝呢?这就可资考问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索给出答案。

—万物之目的—

比起前面的几个证明来,这个证明要复杂一些。

这个证明简而言之是这样的:托马斯·阿奎那发现,世间万物虽然看上去错综复杂,但却似乎都有某个目的,就像太阳绕着地球转一样,万物也围绕着这个目的行事。仿佛它们是有眼睛有智慧的一样。

但我们同时也知道,万物,除了人,当然是没有智慧的,特别是花草树木石头这些东西,更是感觉智慧都没有,它们自己是不可能有这个目的的。

那么是什么令它们看起来像有目的地生存、运动着呢?

那就是上帝,上帝就像百步穿杨的弓箭一样,以自己为弓、以万物为矢,令万物,从无情木石到有情男女,准确地、互相协调地、有序地朝向一个目的前进,就像箭飞向靶标一样。

—灵魂与肉体—

谈完了神之后,托马斯·阿奎那又谈到了人。

关于人的第一个命题是人是灵魂与肉体的统一。这个统一表现在,任何个体的人,从王侯将相到平民乞丐都是灵魂与肉体的结合,二者同时存在于每一个活着的人身上,它们紧密联系、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对于任何现实的人而言这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一旦分离,那么人也就不存在了,就两腿一伸、呜呼哀哉了。

那么肉体与灵魂是如何结合的呢?托马斯·阿奎那认为这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灵魂融于肉体之中,用化学术语来说,它既非悬浊液,也非乳浊液,而是真溶液。灵魂充盈于肉体中的每一部分,二者完美均衡地结合在一起。

托马斯·阿奎那关于灵魂与肉体的第二个观念是:这互相结合的灵魂与肉体又是有区别的,不但有区别,而且区别还大得很。

可以从两方面来看这区分,一是特征,二是地位。

就特征而言,灵魂与肉体当然是不同的。灵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老子所言,“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灵魂这东西就是夷、希、微的整合了。或者也可以用我们前面讲过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与质料的学说来解说:灵魂是一种精神实体,是“形式”,而肉体则是物质实体,是“质料”,作为质料的肉体当然是可见可听可触的了。

肉体与灵魂之间另一个不同的特征是:作为质料的肉体是速朽的,人的生命一旦终结,它也就腐朽了。不管这肉体生前是多么的美如西施貂蝉还是丑如无盐嫫母,都变成了骷髅一堆,最后化为尘土。这就是死亡,是任何人,哪怕是圣徒彼得或圣师托马斯·阿奎那都无法避免的死亡。就像西方一句俗语所言:“死神踏着公平的脚步,迈过穷人的茅屋和王侯的华府。”或者像中国人所言:“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但灵魂就不同了。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朽的。即使肉体死灭了,灵魂也不会随同肉体一同腐朽,相反,它将永生。

以上是灵魂与肉体特征的差别,二者的地位也是有差别的,具体而言就是灵魂的地位要高于肉体。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尽管人的个体是由灵魂与肉体不可分离地构成的,然而并不说明二者的重要性是等同的,相反,灵魂的重要性要高于肉体。这是为什么呢?

我这里不妨打一个比喻:肉体好比是一堆石头木料,而人则是建筑师。如果没有石头木料建筑师也不能建成房屋,但如果没有建筑师,石头木料就只是一堆无意义的石头木料而已。当然,灵魂与肉体的结合较之石头与建筑师的联系还要紧密得多,也因此如果没有灵魂,肉体就较之没有建筑师的石头更无意义了。这是一,即无灵魂的肉体是无意义的,也可以这样说:是灵魂赋予肉体以意义。

二是当肉体与灵魂结合起来后,二者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灵魂而非肉体。这里我们也可以打个比方:灵魂是建筑师,而肉体则是建筑师用以搞建筑设计的工具。工具当然要听人的,是为人所控制的。同样肉体也要听灵魂的,也是为灵魂所控制的。

至于这个灵魂的起源,不用说,是上帝创造的。

—知识是一个过程—

在分析完灵魂与肉体的关系之后,我们再来看第二个与人相关的问题,即人类知识的起源问题。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人类知识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一个认识的过程,知识的形成就像产品的制成一样,先是原料,经过几道工序之后,逐步加工而成为产品。

我们现在就来详细描述一下知识这个“产品”的“制成”过程。

我们知道,制造产品必须有三样基本的东西:生产者、生产工具和生产原料,那么什么是制造知识所需的生产者、生产工具和生产原料呢?

生产者当然是人。

生产工具就是我们人类的认识能力,例如感官和感觉能力,但还不止于此,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人类仅有感觉是不能达成知识的,此外还需要有理智,唯有通过理智人类才能得到完整的知识。

至于生产原料就比较复杂了。总的说来是外在世界的万千事物。然而又不尽如此,因为人类不能够一下就将外在事物变成知识,这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好几步,其中前一步产生出来的东西——它们也可以称为知识,当然是较低级的或“半成品的”知识——也是后一步所需要的原料。

那么知识形成的具体过程又如何呢?

知识形成的第一步是形成感性认识

我们知道,我们人有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等,这些感官分别有自己的感觉功能,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托马斯·阿奎那称这些为外部感觉。除此而外他认为人还有一种内部感觉,共分四种:综合、想象、辨别、记忆。当人的外部感觉与外在世界的事物发生接触时,就会形成一些他称之为“感觉印象”的东西。然后外部感觉会将这些感觉印象传递给内部感觉,内部感觉便将这些印象进行加工,成为“形象”。形象产生之后,感性认识也就完成了。

知识形成的第二步是形成理性认识。

除了形成感性认识的感觉外,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人还有一种形成理性认识的能力——理智。这个理智将形象保存起来作为进一步加工的原料。加工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抽象,即理智把感性认识所形成的形象进行抽象,抽掉那些具体的、个别的成分,汲取抽象的、普遍的形式,这时候就形成了托马斯·阿奎那称之为“理解印象”的东西。这时候人所使用的是所谓的“能动的理智”。除了能动的理智外,人还有一种“被动的理智”,理解印象形成之后,能动的理智就会将之转给被动的理智,由之进行下一道程序的加工。

理解印象被传递给被动的理智之后,它就变成了“理性印象”,被动理智对这个理性印象再进行加工,于是就产生出了“表象”,这表象还有一个更加通俗的说法,就是“概念”。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在这个“概念”形成之后,人类也就完成了一个认识过程,也就产生了知识。

至于创造知识的理智,不用说,是上帝赋予我们的,是上帝在我们心灵的沃壤中种下了“理智之光”。

—什么是幸福—

人之存在不仅要认识上帝、追求知识,同样重要的是要获取人生的幸福,对这个问题托马斯·阿奎那也作出了简单而深刻的总结——幸福在于上帝。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财富、权力、荣誉、性爱等固然可以使人达到一时的满足,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幸福,但实际上并不是,人永远不会因为拥有了金钱、美女、权力、名声之类而满足,人还会不断地继续追求,直到得到真正的、完满的幸福。

那么,这个“真正的、完满的幸福”又是何方神圣呢?我们用托马斯·阿奎那自己的话来说吧:

人类的幸福,决不在于身体上的快乐。

从上文看来,说人类幸福在于身体的快乐,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身体的快乐,主要指食色两方面的快乐。

……

最后的目的,总是属于现实事物中最高贵的事物,它具有最好的事物的性质。

……

不但如此。万事万物的最后目的就是上帝。我们已经在前面证明。因此,我们必须把那些特别接近上帝的东西作为人的最后目的。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在托马斯·阿奎那眼中,所谓最完满的幸福便是接近上帝。

为什么这样说呢?托马斯·阿奎那说,这是因为人类从那些金钱美女醇酒之类所得到的只是一种感性方面的享受,人类是不可能满足的,人所需要的是一种理性的满足,这才是幸福,他说:“幸福是理智的完满福利。”

那么,更为具体地说,这个“理智的完满福利”又是什么呢?我们知道,感性的幸福乃是那些肉体上的满足,即食色之类,与此相对,理性的幸福则当是精神上的满足。而所谓精神上的满足,就是真善美。当理性的幸福达到完美时也就是至高的真善美了,这也就是“理智的完满福利”。

更进一步地,这个至高的真善美又是何方神圣呢?

他就是最高的神圣——上帝!

所以,什么是幸福,一言蔽之,就是上帝:

幸福在于上帝。

由此,托马斯·阿奎那认为,追求上帝,靠近主,这才是幸福,这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