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青海特色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青海特色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时间:2022-09-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一个重要指标。西宁新奇工艺装饰有限责任公司、同仁县吾屯热贡文化艺术村先后荣获“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未能得到相应提高,许多珍贵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有效保护

青海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 康海民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全省各级文化新闻出版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大胆实践,从而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创作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提高文化软实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大力发展特色民族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促进旅游业发展,宣传大美青海,加快我省“四个发展”,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工艺美术产业。工艺美术产业是我省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头戏,各级党委、政府及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底,全省工艺美术行业上规模企业、单位达100余家,工艺美术品销售商店、个体作坊达2300多家,实现全行业年销售额15.26亿元,从业、就业人员达5万多人。西宁新奇工艺装饰有限责任公司、同仁县吾屯热贡文化艺术村先后荣获“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西宁新之奇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省工艺美术厂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通过承建、设计省内外城市雕塑和大型户外雕塑,以及参加国内外工艺品大型展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扩大知名度、提高信誉度;青海昆玉实业投资集团公司分别在西宁、北京、深圳设立分公司,目前从事昆仑玉加工和销售的企业和作坊仅在格尔木市已超过了600家。同时,该公司注重提升科技水平,投入300多万元购置先进玉器加工及检测设备,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扩大了销售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十一五”期间,全省工艺美术行业销售产值年平均增长率达12%。

——文化旅游业。为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依托丰厚的民族和历史文化资源,通过规划引导、重点剧目评审、项目合作、人才引进、经费补助等方式,推出了一批体现青海民族地域特色的精品力作。“十一五”末全省创作完成大型剧目29台,小型节目48个,涉及歌舞杂技交响乐藏戏、话剧、平弦戏、秦腔等多个艺术品种。其中,大型民族歌舞《唐蕃古道》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荣获创作金奖和四个单项奖;京剧《天马歌》获2006年度全国“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现代少儿京剧《藏羚羊》荣获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二等奖和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金奖。特别是总投资1700万元全力打造的两台文化旅游剧目《秘境青海》和《雪白的鸽子》引起强烈反响。民族歌舞《中国·撒拉尔》荣获第十三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和音乐创作奖。各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在狠抓艺术创作生产的同时,努力加大演出营销力度,“十一五”期间,共完成各类演出7829场,观众达790万人次。

——演艺娱乐业。截止2010年,全省共有文化馆(群众艺术馆)45个,图书馆37个;国有文艺院团13家;文化类社会组织87家,民办非企业单位74家,社会团体13家;注册登记的营利性演出团体18个,营业性演出经纪机构7个。全省以公共图书馆、文化(群艺)馆以及文化站等“二馆一站”为主体的社会文化网络基本成形。全省拥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1806家,从业人员5517人,其中,娱乐场所588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708家、艺术品经营单位80家、网吧419家、其他11家。

——文化会展业。从2003年起至今,我省已连续举办了八届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展,为我省文化产业企业、单位和个体搭建了产品展销、信息交流和项目洽谈的平台,在行业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推介、辐射、凝聚和带动效应。如今,参展单位已从第一届时的10余家、几百个品种增加到近50家、7大类、4000多个品种,效益和规模不断显现。我省还先后建成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大厦和青海文化产业大厦,为我省民族民间工艺品的集中经营提供了较为规范的场所。同时,我省还每年组织文化产业单位参加“青洽会”、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等一系列大型展会活动,通过销售、订单取得的经济效益平均每年达200多万元。

——出版发行和印刷复制业。为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我们突出了“四个着力”:一是着力发展图书、报纸、期刊等纸介质传统出版产业。全省现有图书出版单位2家,十一五”期间,出版汉文图书1060种、345.6万册,出版藏文图书220种、60.97万册。完成了《藏族十明文化传世经典丛书·宁玛系列》、《十世班禅佛学文集》等一批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规划任务。《藏传因明学通论》等100多种图书获大区奖和省级奖。二是着力推动新闻出版企业向多元化、多媒体方向稳步发展。全省现有音像出版社2家,年生产音像制品20余种;电子出版社1家,年生产电子出版物20余种;手机出版单位4家。三是着力发展新闻出版流通、物流产业。全省出版物发行单位拥有总发行资质的企业3家,二级批发发行企业33家,出版物零售书店280多家。全省出版物发行单位资产总额3.7亿元,年销售额达3.3亿元。四是着力发展印刷复制产业。“十一五”末,全省印刷企业由2005年的176家增长为2010的182家,打字复印业由253家增加为436家,复制企业1家。全省印刷行业资产总额达5.68亿元,年产值达4.5亿元。目前,我省新闻出版业已初步形成包括出版、印刷、发行等结构完整的产业链。

——民族动漫业。以发展原创动漫、游戏产品的少数民族语言译制出版工作为突破口,指导成立了青海省民族语动漫发展中心,民族语动漫译制工作迈出新步伐。2010年,共译制完成数字电影66部、党员远程教育节目14部、动漫节目272集,时长达192小时;出版发行自创和合作节目版号17个;完成《青海湖托起的地方》等一批重点精品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并实现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9万多元。

二、困难与问题

我省特色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特色文化建设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繁重任务。省、州、县、乡、村五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基层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设备匮乏,健全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是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各级财政对文化新闻出版的投入基数小,基层公益性文化单位经费短缺,直接影响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未能得到相应提高,许多珍贵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有效保护。

三是人才紧缺。全省文化新闻出版系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青黄不接,人才问题仍是制约文化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四是改革面临深层次矛盾。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格局基本形成的前提下,进一步改革涉计利益关系的深层次调整,改革攻坚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

(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缺位。主要表现在文化产业意识落后以及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对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对发展文化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

二是管理职能交叉。文化产业不仅涉及文化管理部门、旅游部门,还涉及民族宗教管理部门、规划建设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支持。而实际工作中,文化产业市场被分割为多头管理:文化部门管理演出娱乐音像网吧服务市场,广电部门管理广播电视市场,体育部门管理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民族宗教部门管理民族宗教人士和宗教场所等。管理机构职能划分过细,互相交叉,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难于协调统一、形成合力

三是产业基础薄弱。对文化产业的开发力度小、质量低、步子慢、效益差,相当一部分文化产品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经营散、投向乱、规模小、水平低,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市场开拓不力、竞争能力差,在全省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小。

四是人才与科技制约明显。由于缺乏既懂文化或对文化的内涵有深切理解、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文化人才,文化产业各个领域的管理水平普遍偏低,文化产品生产总体上还是以传统工艺技术为主,创新能力不强和技术水平低的问题比较突出,积淀丰厚的文化资源闲置浪费现象严重,使高原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不能很好地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民族文化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五是体制机制与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不相适应。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国有文化单位经营普遍缺乏活力,创新能力不足,现代化的文化产品生产和组织方式没能得到充分应用,并缺乏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建设的激励机制。

六是产业发展政策滞后。目前,青海省没有出台关于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总体规划,且信息统计制度不健全,无形中制约着全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特色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与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全省特色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要求,以项目为载体,以改革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手抓文化新闻出版事业管理,一手抓文化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深化文化和新闻出版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走出一条符合青海实际且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文化新闻出版发展之路,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发展目标

1.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有效改善全省文化新闻出版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建立健全省、州(地、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改善馆、站、室的设施条件,促使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到2015年,州(地、市)“三馆”、县级“两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要达到98%以上,设施条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

2.实施艺术精品工程,满足文化消费需求。积极探索,初步建立文化艺术创新扶持和资助体系,依托优势民族文化资源,催生一批特色浓郁、市场认可、群众喜爱、效益俱佳和有影响力的民族艺术精品,最大限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3.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完善文化新闻出版产业政策,建立比较完善的文化新闻出版产业奖励、扶持体系,激发文化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活力,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确保文化新闻出版产业产值年增长速度达到15%以上,使文化新闻出版产业成为青海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

4.创新文化服务方式,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以政策宣传、民俗节庆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送书、送文化、送戏下乡活动,以满足各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5.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较好的保护,深入开展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挖掘整理和普查成果编纂工作,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加强保护工作专业队伍和传承队伍建设。加大投入,努力提高文物保护科技水平。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力度。

6.坚持正确出版导向,繁荣新闻出版事业。切实增强做好新闻出版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牢牢把握新闻出版工作的正确导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深入地贴近基层、服务群众,更多地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为群众多出书、出好书,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文化成果。提高新闻出版管理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新闻出版管理的制度机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密切关注、深入研究新兴出版业态发展状况,探索适应数字化、网络化的出版管理思路和途径。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严肃整治文化市场和新闻出版行业秩序,有效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7.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发展活力。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加强文化新闻出版领域领军人物和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人才使用、流动机制,鼓励以岗位聘用、项目聘任等多种方式集聚高素质、复合型、专业化人才,为我省文化新闻出版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主要任务

实现上述发展目标,要紧紧围绕以下主要任务:

1.以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要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的政策机遇,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加大力度实施省、州(地、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

2.推动文化艺术创新,打造文化艺术精品。

积极探索建立引导有力、激励有效、宽松和谐、活跃有序、不同主题踊跃参与创造的艺术创新扶持和资助体系,催生一批特色浓郁,市场认可,群众喜爱,效益俱佳和有影响力的艺术精品。

3.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以国家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为契机,着力破解我省文化新闻出版产业发展难题。以创新理念、超常发展为导向,以体制改革、结构调整为契机,以市场配置、投资多元化为保障,以科技进步、人才支撑为动力,加快实现我省文化产业资源的优势化重组和跨越式发展。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壮大文化产业实力。

4.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的原则,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开展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建设。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加强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与发展旅游经济、与管理利用的关系。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力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精品实物和资料的征集、保藏、展示、研究工作。加强保护工作专业队伍和传承人队伍建设,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

5.依托重点项目工程,繁荣新闻出版事业。

顺应时代要求,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和民族优秀文化,按照“三贴近”原则,更多地策划、创作和出版、发行农(牧)民群众“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的精品佳作,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和依靠科技发家致富的能力。加强出版物基层发行网络建设,构筑以城市为中心、城乡结合、上下通畅的出版物发行物流体系。继续实施藏文期报刊免费赠阅工程。积极推进数字化印刷和印刷数字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完善新闻出版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做优主体产业,积极扶持新兴媒体发展,形成多业态发展格局,突出特色出版和精品力作生产,增强出版影响力和传播力。

6.以创新发展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继续推进文化新闻出版事业单位改革和经营性单位转企改制。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进一步开放文化新闻出版市场,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加快文化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推动文化新闻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文化新闻出版经营性单位转企改制。制定文艺院团深化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稳步推进文艺院团深化改革步伐。整合报刊资源,优化报刊结构,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发展能力。

7.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以推进我省文化新闻出版事业和文化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繁荣为目标,牢固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紧紧抓住大力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三个环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大人才培训和引进力度,进一步改善文化新闻出版队伍人才结构。

四、加快特色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省已进入推进“四个发展”、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关键时期,加快特色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助推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实现特色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艺术生产规律,整合各类文化资源,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努力构建多种结构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建议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规划。要积极发挥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组织、管理、引导等功能,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协调和领导,在制定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形成文化产业的中长期整体发展规划,完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设计。发展规划要有前瞻性、战略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1.大力发展六大特色文化产业。一是以唐卡、昆仑玉、藏毯、民间刺绣、民族服饰等为龙头的工艺美术产业;二是以专业艺术团体为龙头、以民营演出团体为基础的民族歌舞演出业;三是以青海民族出版社、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为龙头的民族出版产业;四是以青海虎彩印刷有限公司、青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印刷发行产业;五是以藏族、土族、撒拉族民族歌舞为重点的艺术培训业;六是依托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以玉树康巴风情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产业。

2.着力建设七大民族文化产业群。按照政府扶持、市场运作、融资推动的原则,以6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2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单位)为依托,重点推进七大民族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一是以藏羊集团为龙头的藏毯产业和以伊佳为龙头的民族服饰产业基地;二是以黄南热贡艺术为龙头的唐卡产业基地;三是以互助、循化、贵南县为龙头的民族刺绣产业基地;四是以格尔木为龙头的昆仑玉生产基地;五是以西宁新之奇工艺装饰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现代工艺礼品产业基地;六是以湟源、湟中、大通为龙头的皮绣、农民画、皮影基地;七是以西宁、平安、贵德为龙头的奇石产业基地。

(二)围绕“大文化”格局营造发展环境。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产业,需要政府依靠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支持其发展。建议尽快制定出台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用地政策和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政策等,逐步使文化政策覆盖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办文化产业的政策,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文化体制的所有制结构。通过各种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调控市场,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利用价格机制、税收机制、信贷机制和收入机制的调节作用,理顺文化市场运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三)不断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保证每年增幅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对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予以必要经费保障,并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广场文化活动、送文化下乡活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精品艺术创作等专项经费。要采取支持国有非文化企业兴办文化项目,吸引股份制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鼓励民间资本多种形式进入文化领域等形式,形成文化产业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发展格局,为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要发挥全省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谋划实施一批文化产业项目,不断增加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比重。

(四)重塑文化产业的发展主体。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应进行分类改革。城市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和社区、乡镇基层文化设施管理单位仍应作为事业单位管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在财政收支两条线的前提下对文化事业单位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并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考核、激励、约束制度。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要加快改制步伐。重新配置国有文化资源,组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有实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研究制订分离负担的有关政策,使改制企业轻装走向市场;落实资产管理关系,把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要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鼓励民营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艺院团改制,发展股份制的文化企业;同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之间通过联合、重组、产业联盟等多种形式进行合作,提升企业的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五)建设高素质的文化队伍。大力培养和引进复合型人才、各类文化专业人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建立合理的人才引进待遇体系,以优惠政策、人事编制等支持文化急需人才的引进。进一步放宽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用人制度,加快运用市场机制配置文化人才,积极推进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通过送高等院校深造、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学、职业培训等办法提高文化专业人才的素质,尤其是提高领导干部和现有文化产业管理干部的文化素质。创新文化产业人才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人才结构,充分激发人才创新能力。建立符合市场导向的文化产业人才成长和选拔机制、科学合理的文化企业家价值评价机制、积极有效的文化产业价值分配机制等机制,为文化产业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优越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