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代化探索与推进时期的文化发展

现代化探索与推进时期的文化发展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伴随民国时期局部的工业化,中国文化现代化曾有过高潮。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地,在本质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与重大突破。由此,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及其所代表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构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和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

伴随民国时期局部的工业化,中国文化现代化曾有过高潮。思想观念的进步最为明显。中国人接触到社会主义,从时间上说,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前。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壮大则是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保皇党的对立中,在科学与玄学、中国社会史与中国社会性质等问题的论战中,与国民党及主张走第三条道路的中间势力的斗争中,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中,生根发芽,蔚为壮观的。事实证明,从西方引入的文化与制度,如果不考虑时代性与民族性,如果无法在中国文化中找到支持和与之配合的土壤,也是不能成活或者无法发挥其良性作用的。学者俞思念打了个恰当的比方,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批判资本主义的新学说,“在未被中国的先进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所接受时,它还只是一种游离于这个社会的幽灵;社会主义一旦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产生的中国无产阶级运动结合起来,就在这块热土上演成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16]。当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也有一个曲折的过程。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地,在本质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与重大突破。毛泽东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本本化,他批评一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者“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应该是“不要割断历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17]毛泽东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他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帮助的”[18]。由此,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及其所代表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构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和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这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彻底扭转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百年间在反动文化同盟面前败下阵来的被动局面,荡涤了数千年的封建文化污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并为过渡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