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提问式”教学在研究生思政课中开展的困境

“提问式”教学在研究生思政课中开展的困境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有效地打破了课堂沉默之后则需要解决课堂内容的问题,在“提问式”教学的课堂中,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所存在的几组矛盾,那么课堂效果也要大打折扣。“提问式”教学的难点是问题的设置,用什么方式提问,在什么时间提问都会成为影响最终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问题解答与学生的认同度的矛盾。在教学互动中,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往往是交互进行的。

(一)全局之困:课堂沉默

沉默的课堂是提问式教学开展的最大障碍,只有采取适当的方式打破这种沉默,才能实现真正的交流和对话,这就要求教师能尽快地发现和找出沉默的原因并及时而有效地打破这种沉默。在研究生思政课的课堂中存在的沉默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抗拒型沉默。这种沉默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在长期学习思政课的过程中,对思政课的内容体系、讲授模式等产生倦怠感。研究生在经历了中学、大学本科的各类思政课的学习之后,已经对思政课的学习内容产生了极强的定式思维,尤其是当这种思维的形成原本就是建立在不愉快的、粗糙的教学模式之上时,那么他们更难以在一开始树立对研究生阶段思政课的好印象。同时,由于他们对要学习的内容已经丧失了新鲜感,那么想要从一开始就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就显得十分困难。有人曾经做过形象的比喻:“研究生阶段的思政课处于河流的下游,无法知道上游的水源如何以及水质如何,但是如果上游流下来的水有污染则首先需要治理污染。”

针对这种抗拒式沉默,教师首先需要做的是打破常规学习的桎梏,采用特别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提起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改变他们对思政课的固有印象。因此,在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中,最开始的两讲课十分关键,教师的讲授能否抓住学生的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其说这两讲课是在“讲课”不如说是在“走心”,此时,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简单的用语言交流而更多的是用“心”在沟通,只有让学生觉得思政课的教学也可以灵动而“接地气”并且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那么这种抗拒式的沉默才会被打破,“提问式”教学得以运用的课堂基础才能建立起来。

(2)无奈型沉默。有时候课堂沉默的形成并不是学生对课程本身或者课程内容有质疑,往往是老师的提问正好问到了他们知识的盲区或者他们根本没有关注的问题,这时,提问和解答的双方由于所获取的信息严重不对称无法进行互动,这一点在研究生阶段思政课中体现得十分明显。研究生的专业、学科背景以及对人文类学科的态度不同都会使他们对一些基础的知识性问题的了解产生差别,尤其是没有经历过文科系统的知识性讲解阶段的理科和工科学生,或者是在本科阶段的思政课学习中多采用一种应试型、“速食”性的记忆方式的学生,由于这种方式对知识的吸收随机性很大,往往记住容易也忘记也快,尤其是当学生本身对时事不敏感或者不感兴趣的时候,这种知识的断裂尤为明显。这样的课堂沉默要求教师在发现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时做必要的背景知识补充,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提问的内容,同时,在课程的准备过程中,教师也应尽量把握班级学生的专业和学科背景,做好问题的设计,以学生能够理解、便于接受的方式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3)内向型沉默。这种课堂沉默多数时候是由于学生的性格直接导致的,同时,也是受到长期的“你听我讲,我讲你记”的课堂传授模式的影响,学生习惯于“听”,没有意识到自己也能在课堂上“讲”,因为在要求课堂秩序井然的传统课堂教学中,纪律性的要求永远是凌驾于沟通和交流之上。因此,也有的学生并非不想参与甚至有时他急待机会,只是还未能突破自己对课堂发言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主要源自陌生感,因此,要消除恐惧首先得让这种沟通氛围建立起来,让某些学生的“第一次”发言变成一种愉快的体验,这就需要教师能真正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并能及时察觉学生对所提问题的思考,让一些想发言但是却没勇气举手的同学也能有展示的机会,消除他们的恐惧感,使他们能很好地融入到课堂的氛围中来。

(二)过程之困:矛盾的产生

在有效地打破了课堂沉默之后则需要解决课堂内容的问题,在“提问式”教学的课堂中,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所存在的几组矛盾,那么课堂效果也要大打折扣。

(1)提问内容与学生兴趣之间的矛盾。如果提问的内容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提问式”教学的课堂基础就会受到动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高,则“提问式”教学无法深入,课堂只能又回到传统的讲授模式之中。因此,教师在课前针对学生兴趣点进行的调查和了解就显得十分重要,提前将学生想要了解的内容做归纳和总结,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提问方式能很好地契合学生的现实需求。

(2)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认知的矛盾。“提问式”教学的难点是问题的设置,用什么方式提问,在什么时间提问都会成为影响最终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问题的设置必须经过严密的设计,必须将要提出的“问题”与课程的内容做好衔接,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课程反馈做及时的调整。在提问的方式上要能契合学生认知状况,使学生能够接受,这里的“接受”指的是他们能准确地领会和理解提问的含义。举例而言,在谈论创新的问题时谈及美国副总统拜登对中国人创新能力的批驳,如果直接提问:“你们对拜登言论的看法是什么?”则略显生硬,学生如果不是早就关注这一问题可能觉得无从下手,思考的时间也会很长,这时难免陷入“课堂沉默”,如果将提问的内容改为:“能不能举一个你自己研究领域的或者你自己正在做的研究,能很好地驳斥拜登的观点?”则使得学生不再觉得问题无从着手,而能从自身实际出发谈思考和感受,既强化了他们对自己专业、研究领域甚至导师和团队的情感,也能增强听者的认同。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再适时做点评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中国发展问题的正确认识,效果比纯粹教授要好很多。

(3)问题解答与学生的认同度的矛盾。在教学互动中,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往往是交互进行的。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而问题的解答往往又和课程内容、教师思想的传递是结合起来的,这时,学生是否认可教师对问题的解答也是课堂效果衡量的重要标准。由于老师个人的知识结构的限制,总有一些问题是难以回答或者难以解答得尽善尽美的,因此,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丰富的阅历和积累帮助研究生形成正确思考的思路,帮助他们建立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同时,教师也应意识到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是否知悉理工农医等学科的知识,是教师能否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前提。因此,适时补充相关学科的知识,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和材料,积极准备材料,从学生熟悉的领域和话语体系出发开展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