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子》也是一部兵书

《老子》也是一部兵书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老子》品读史之四中国古籍是按经、史、子、籍四大部类分类,先秦诸子一般都划入“子部”。但是,唐代以降,列入道家一目的《老子》,却陆续有学者考定其是部“兵书”。这样看来,说《老子》是一部兵书,也是很中肯的、很实际的见解。《老子》论兵的精髓在“德”经,而“德”经是《老子》一书的上篇,这就深刻反映了《老子》和古代兵法的联系。

——《老子》品读史之四

中国古籍是按经、史、子、籍四大部类分类,先秦诸子一般都划入“子部”。在“子部”中再细分儒、道、法、名、兵、农、小说诸目,《老子》一书往往列入道家首部书。这是惯例,可说约定俗成,没有异议。

但是,唐代以降,列入道家一目的《老子》,却陆续有学者考定其是部“兵书”。似乎应列入“兵家”之目。

唐代王真认为,《老子》“五千之言”,八十一章,“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谈到《老子》一书历史地位的时候,也认为《老子》可为“言兵者师之。”(《宋论》)

清代道光年间的魏源,在《古微堂集》《孙子集注序》一文中说:“《老子》其言兵之书乎?‘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吾于斯见兵之形。……子之《老》也……其道皆冒万有,其心皆照宇宙,其术皆合天人、综常变者也。”

近人章太炎说:“老聃为柱下史,多识故事,约《金版》《六韬》之旨,著五千言,以为后世阴谋者法。”(《訄书·儒道》)强调《老子》一书概括了古代兵书的要旨。

《老子》是一部什么书,这本来不成问题。先秦诸子著书论道之时,并不像现在这样学科有细密的分工。就内容来说,诸子书可谓无所不谈。治国、治学、做人、处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美学、伦理学、教育学以及自然科学,包罗万象。也就是说,很难用一种“学”来概括一部书。说《老子》是中国先秦时期一部重要哲学典籍,这是就它主要内容讲的。其实《老子》也带有综合性,也包括谈军事,谈战争。只要留心,就会发现先秦诸子几乎都谈兵论战,不只兵家论兵。

由于《老子》中不少内容讲用兵之道,即论述军事思想和用兵策略,所以,从唐朝到民国,王真、王夫之、魏源、章太炎诸人,都把《老子》看作是一部兵书。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直接谈兵的近十章,哲理喻兵的有近二十章,其他各章也有不少贯串了对军队、战争、国防思想的发挥。这样看来,说《老子》是一部兵书,也是很中肯的、很实际的见解。《老子》讲到哲学问题时,许多处也涉及军事,因为哲学与军事虽非属于同一学科,但有内在相通之处,军事哲学则是二者的交叉。

20世纪70年代,对《老子》一书的这个判断,被重新提起。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种《老子》帛书,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这是与汉朝以来流传的各种通行版本不同之处。《老子》论兵的精髓在“德”经,而“德”经是《老子》一书的上篇,这就深刻反映了《老子》和古代兵法的联系。

《老子》的“德”经讲兵,是偏重于讲战略,把用兵之道上升到政治斗争的战略和策略的思想高度。准确地说,《老子》不是一般军事家的军事著作,而是哲学家论兵的军事哲学著作。

毛泽东听到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帛书消息,看到相关报告,曾从军事角度评价《老子》。

对于《老子》,毛泽东也把它当作兵书来读……到晚年,毛泽东还说《老子》是一部兵书。(范贤超、李佑新等著:《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湖南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第379—380、385页)

1974年,中华书局重新出版现代学者马叙伦《老子校诂》一书。其《出版说明》中有一段话,就是依据毛泽东的指示拟出:

《老子》这部书是唯心主义的,但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它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一些现象,特别是战争的规律作了概括和总结,所以它也是一部兵书。(马叙伦:《老子校诂》,中华书局1974年版,《出版说明》第1页)

1976年3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以下简称“帛书《老子》”)。出版社1975年6月在《出版说明》中写道:

《老子》是一部兵书,是一部有着广泛影响的先秦著作,一直被认为是道家的经典。……在历史上,《老子》和道家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呈现出一些引人注意的现象。这部书是春秋战国社会大变动的产物。它的思想体系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着当时中小奴隶主的利益和需要。

帛书《老子》在正文之后,附有从1974年到1975年发表的三篇论文,其中首篇是署名翟青作的《〈老子〉是一部兵书》。这篇文章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说:

《老子》这部书,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作,分“德”经、“道”经两部分。汉朝以来流传的各种版本,都把“道”经作为上篇,“德”经作为下篇,所以通常又称《老子》为《道德经》。而这次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种《老子》帛书,却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证明了《道德经》应称作《德道经》。这一考古发现的价值,不仅为恢复《老子》一书的本来面目提供了新的珍贵材料,而且对我们深入研究《老子》的思想内容给了多方面的启发。

……只要我们对《老子》一书中的“德”经、“道”经的具体内容和全书的思想体系作一番认真的分析,就可以发现:从“德”经的产生到“德”经往“道”经的发展,恰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动和社会思潮的发展过程。

……《老子》论兵的精髓在“德”经,而“德”经是《老子》一书的上篇,这就深刻反映了《老子》和古代兵法的联系。春秋末期孙武的《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兵书,它是春秋时期战争经验的总结,专门讲军事战略战术,对战争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指挥作战有不少精辟的见解,但它比较地偏重于战术。《老子》的“德”经讲兵,但它不像《孙子兵法》那样地用相当多的篇幅去研讨战术,而是偏重于讲战略,把用兵之道上升到政治斗争的战略和策略思想,因而也就较《孙子兵法》更具有普遍意义。这是比《孙子兵法》前进了一步。“道”经作为《老子》的下篇,把军事,政治斗争的规律通通囊括进一个虚无缥缈的“道”里面,尽管其中具有不少朴素的辩证法因素,在认识论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从本体论上来看,实际上已陷入了客观唯心主义的泥坑。纵观从“兵法”到“德”经、又从“德”经到“道”经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代军事战争实践的发展是怎样推动着古代军事思想、政治策略思想的发展,而在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理论概括过程中,又是怎样受着世界观的支配和怎样地打上阶级的烙印的。

《老子》这部兵书,是春秋战国社会大变动的产物。……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老子》,正是这一战火不熄的时代的产物。它不但反映了当时师旅数发,战马不足,母马入阵,“戎马生于郊”的战争实况,描绘了“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凶年”的战乱图量,而且尤其重要的是,“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汉书·艺文志》),从战争的胜败引起的国家盛衰兴亡和阶级升沉浮降中总结了规律性的认识。因此,《老子》不是一般军事家的军事著作,而是哲学家论兵的军事哲学著作。

两个《出版说明》和《〈老子〉是一部兵书》一篇文章,不约而同如此鲜明地宣传鼓吹“《老子》是一部兵书”的观点,显然是在阐述毛泽东新近的评老思想(当时称“最新指示”)只不过是暗引,不知内情者不知道其来历罢了。否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如此统一宣传口径是不可理解的,说不定会招致批判。

毛泽东也认为,《老子》是一部哲学著作,其中包含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但其中所论述的军事斗争的战略与策略以及权谋思想,确实蕴含了丰富的军事思想内容,成为兵家之师,并对中国后来的军事理论、军事实践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它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规律做了概括和总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毛泽东又认为《老子》也是一部兵书。

毛泽东之所以说《老子》也是一部兵书,我们可以从军事学角度更广泛地去探讨和理解。综合分析《老子》全书的军事思想,可以理出如下要点:

(一)老子认为战争起因于统治者的贪欲,是“天下无道”的表现: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四十六章)

老子的意思是:“天下有道”,社会光明,战马从战争中退出来,用于播种送粪的农业生产,这是和平景象;而“天下无道”,社会黑暗,战事多发,城外到处成为战场,战马就在城郊生驹,一片战乱景象。而战争的起源是由于王侯贵族多欲、不知足、欲得,有了贪欲就会造成罪恶、祸患和咎害;防止战争发生的办法是王侯贵族“知足”,这是长远管用恒定不移的根本措施。

贵族贪婪、不知足必然引起战争。贪婪、不知足,“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四十四章),危及国家政权巩固;王侯贪婪、不知足,则发动战争,攻城略地。老子能从经济和政治的综合因素,尤其从统治者的贪得无厌去探讨考察战争起源,应该说是很有见的,切中要害。

(二)老子对战争持反对和否定的态度。老子认为: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第三十章)

老子反对侵略战争和无道用兵。战争不休,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荆棘生焉”,土地大面积荒芜;大军过后,生活必需品消耗殆尽,接着就是穷年凶岁。战争使生态环境、生存环境、生产环境,全被破坏。

老子认为战争对社会生产的破坏,最主要的是对生产者的杀伤: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第三十一章)

摘引《老子》第三十一章这四条,主要说明两方面道理:胜利了却不要赞美,如果赞美胜利,就是喜欢杀人。那些喜欢杀人的人,不能在天下实现统治的愿望。杀人很多,要悲伤哭泣去追悼;打了胜仗,也要用丧礼去纪念;兵器(可引申为战争),是不吉祥的器具,不是君子所用的器具,连鬼神都厌恶它,因此有道的人远离而不用。万不得已才使用它,要以宁静安适为上。

战争必然要杀人,这违背老子“善”的原则,也与他的无为、不争、谦弱的原则相背离。战争要杀伤很多人,是凶丧一类的事情。战争杀人是对生产者的杀害,而年轻的士兵是最活跃的生产者。老子认为行道之人恬淡虚静,柔弱俭啬,没有私欲追求,自然要远离凶器,即使是进行自卫战争,抗暴安民,也是迫不得已而用之,生命财产会遭到巨大的损失。因此,即使是取得胜利也是不值得赞美的,如果赞美胜利,就说明喜欢杀人,那样是不能得志于天下的。出兵用丧礼,取胜也用丧礼,重在祭奠战争亡灵,对待敌方的牺牲者也要以丧礼相待。这表现了老子反战不争悲天悯人的战争伦理观与人道思想。

老子反对战争,可是他不反对“取天下”。只是他主张:

以无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

取天下常以无事(第四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第六十八章)

以道佐主者,不以兵强天下。(第三十章)

虽有甲兵,无所陈(阵)之。(第八十章)

这里的“事”,指战事;“武”指武力。老子话虽简洁,却对士、佐主者、取天下者各个阶层都提出了“不以兵强天下”的要求和企盼。就是说通过清静无为,使百姓得到安定富有,从而受到百姓的拥戴。这当然是反对以武力取天下。所谓“无事”“不武”“不以兵”,就是不要穷兵黩武,发动侵略战争,而要清静“无为”,崇尚“自然”,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和平安宁。这种受人民拥戴的国君,就可以不战而“取天下”了。有了天下,要“以正治国”,无为无不为,达到“虽有甲兵,无所陈(阵)之”的治境。他的理想国见《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阵)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认为,战争并不是获取胜利争得天下的正常手段。这虽然是幼稚的理想主义的,但是他却是以一种珍视和爱惜生命的态度提出不武反战的主张,这一人道主义精神又是应该肯定的。实质上,他向往的是没有战乱的社会,让人民安居乐业,过和平安定的生活。

老子虽然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可是他并不是盲目反对一切战争。他说:

兵者……不得已而为之,恬淡为上。(第三十一章)

老子还是认可“不得已”的战争。所谓“不得已”的战争具体是什么样子,他没有讲,学者一般推断为反侵略战争和平叛安民战争。如果“不得已”而用兵,也要以战胜敌人为原则,切不可以武力逞强争胜。“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就是说,制止了侵略,要立即罢手,绝不可争强斗胜,炫耀武力,那就会走向反面。这足以说明,老子对于战争采取极为慎重的态度。

老子是一位具有朴素辩证思想的哲学家,他看到了事物对立面的互相转化,并由此更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危害。老子奉劝治国君和僚佐: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第七十六章)。

天之道,就是自然规律,它经常转化到反面。从这种宇宙观出发,老子进一步认为,强兵逞武必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有一点需要注意把握:老子反战,但不惧战;当战争强加在头上的时候,还是要应战的,只是不得已而已。老子所反对的是诸侯间为一己之私利,你争我夺,侵略性的、不义的战争。而对有道者起来消灭无道者的自卫性的、正义的战争,老子是拥护的。老子不是不要武力,只是想说明,武力的作用不能夸大,真正能救国的还是大道。

(三)老子在治军将兵上,主张君主将帅要完善自我修养,谦恭地对待臣民士卒:

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第六十八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第六十六章)

谦恭地对待臣民士卒,就会赢得他们的信任,他们也就会出力,这就叫“善用人”,善“用人之力”。老子要求将帅要注意自身修养,认为善于做将帅的人不轻易动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被敌人所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与敌人硬拼,“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做到“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强大而不自以为是,强大而不去攻打别人,强大而不骄傲。这样才能保持士气,否则就会“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第三十章)强调对下要慈,“慈故能勇”。认为善于用人的人谦恭地对待下属。

(四)老子战略指导的基本原则是“柔弱胜刚强”。老子说道: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

“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是老子提出的辩证观点和策略思想。《孙子兵法》说过“弱生于强”。而《老子》则又进了一步,它从矛盾的对立和联系中,辩证地讲柔和刚、弱和强的转化,认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是“天下莫不知”的普遍真理。

《老子》很喜欢用“水”来说明“柔弱胜刚强”的战略思想。水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了,也是天下最能攻坚摧强的东西,没有什么东西能敌得过水。由此可见,“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弱的东西能够克服最坚强的东西。

战争不光是双方势力的较量,人心的向背,战争的正义与否,最终决定战争的胜败。侵略战争“是以兵强则不胜”,正义战争“慈故能勇”,“柔胜刚,弱胜强”。

所以老子“贵柔”“守雌”,主张“不争而善胜”。围绕“柔弱胜刚强”,老子提出了一些制敌策略。

反客为主策略。老子说:“古之用兵者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第六十九章)“主”是主动挑起战争,“客”是被动加入战争。我决不主动挑起战争,宁可后发变被动为主动;我决不主动进攻一寸,宁可退后一尺。也就是说,把挑起战争发动侵略的不义罪名留给敌人,我在被动中争取主动,后发制敌。战争打起来了,主军处于优势地位,客军处于劣势地位。但是低姿态的客军善于审时度势,主客易位,反客为主,就能战胜主军。

欲取固予策略。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第三十六章)老子意为:将要收敛它,必定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定强盛它;将要废弃它,必定举荐它;将要夺取它,必定给予它。这就叫作“微明”。老子在这里由自然物势阐发统军治政谋略,重在治国率兵。老子明白,张极必歙,强极必弱,举极必废,予极必夺,也就是说,张是歙的先导,强是弱的前兆,举是废的端倪,予是夺的根苗,这是自然事物发展的大势、运动的规律,即所谓物极必反,对立转化的微明之理。因此,主动处于柔弱地位军队,才能战胜刚坚强大的军队。

处后转先策略。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舍后且先,死矣!”(第六十七章)意思是说:我有三种宝贝,守持而保存着。……第三种叫不敢处于天下人的前面。……不敢处于天下人的前面,因此能够成为万物之长。现在……舍弃退让而要争先,就是死路一条!老子知道先后的转化,提出了以退为进、后发制人的策略,成了他的法宝。这种以弱胜强、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策略,在军事上是行之有效的,是一种巧妙的军事斗争艺术。如果在战争中不知退让,盲目先发制人,结果是争先反后,为人所制,导致灭亡。

(五)老子提出了一些军事指挥原则。如慎战重敌原则:“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第六十九章)这里的“轻敌”与我们今天说的轻视敌人不同,指的是轻易挑起战争。老子主张不轻易树敌,否则会引来战祸。这与“不敢为主而为客”前后意思相贯。“宝”即第六十七章的“三宝”,这里重点指的是“不敢为天下先”。意思是灾祸没有什么比轻易挑起战争更大的了,轻易挑起战争,几乎要把我奉为法宝的“不争”丧失殆尽。只有谋划周密,慎重参战,重视敌人,才能“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再如知人自知原则:“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第三十三章)这条原则与《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原则相近,运用于军事上,可谓无往而不胜。还如出奇制胜原则:“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第五十七章),老子主张在战场上不凭勇武行事,不和敌人正面硬拼,而应当机动灵活,出奇制胜。

对于老子的军事思想,也应当一分为二,既有肯定,也有否定。如《老子》中的军事辩证法观点,向来为学者所重。但其过分强调“柔”“不争”,认为“兵强则不胜”,则有片面性。

《老子》中充满着以退为进、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欲取先予的韬略智谋,这些矛盾转化的原则、这些韬略智谋毛泽东十分重视,并将之应用于中国革命战争之中。对《老子》中的兵谋战策,毛泽东感受很深。所以,当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老子》时,专家发现帛书《老子》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而《老子》论兵的精髓在“德”经,毛泽东迅速做出评价:《老子》也是一部兵书。

不过,改革开放以后有专家学者认为,《老子》八十一章中直接谈兵的只有三章而已。讲哲理偶以喻兵者不及十章。所以《老子》不是兵书,如从军事学角度讲,它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孙子兵法》相提并论。

这样理解从王真到毛泽东说“《老子》也是一部兵书”的见解和观点,有点太拘泥字眼了。在春秋战国时代,战争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哲学家、思想家、军事理论家们对这些社会实际问题展开研究,从中观察到某些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并上升到哲学高度加以分析研究,寻找到包括战争在内的一般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如“物壮则老”“以柔克刚”等,这无疑具有普遍的启示价值,这可以看作哲人谈兵。而军事著作中包含大量哲学原理,如《孙子兵法》,这不妨看作兵家谈军事哲学。

《老子》主要是一部哲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兵书,这个观点和看法自有它的道理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