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子的生平

老子的生平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又称老聃,春秋末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至于老子的晚年情况,正史没有记载,《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莫知其所终”。特别是对老子的后半生的经历,更是众说纷纭。道教把老子说成佛祖是荒诞的,而佛教把老子说成佛祖的弟子迦叶同样是荒诞的。老子去西域的说法不可信,我们根据有关史料对老子辞官后的生活经历作一推测。

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又称老聃,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的生卒年不可详考,大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六年),死于公元前500年(周敬王二十年)。他曾担任过周朝藏书室史官,是当时名声很大的学者。孔子三十多岁的时候,曾专程去向他请教有关古礼的问题。后来孔子在自己的学生面前,把老子比作能“乘风云而上天”(《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龙,对老子表现出极大的崇敬。关于老子与孔子的关系,我们将在下文“对儒家的影响”一节中详加说明。

 

根据《老子》和有关史料可以看出,老子对当时的政治状况极为不满,极为失望。最后,他辞去官职,离开朝廷。当他出关时,守关的官员尹喜为这位大学者的隐退甚为惋惜,便劝他著书立说,以便为人们留下点思想财富。于是老子就著书上、下两篇,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老子》。至于老子的晚年情况,正史没有记载,《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莫知其所终”。

 

关于老子,还有其他种种说法,有人说他就是楚国的老莱子,还有人说他是与秦献公同时的周太史儋。这些说法游移难定,这里不再做烦琐的考证。

 

由于前代的可靠史书对老子生平的记载非常简略,这就为后世好事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特别是对老子的后半生的经历,更是众说纷纭。

 

《史记》说老子辞职后,“至关……莫知所终”。“关”这一模糊概念,“莫知所终”给人的神秘感,都为人们留下了充分的发挥余地。于是后人解释说这个“关”是指函谷关,再到后来,又有人说是指散关,老子辞职离开周朝后,过函谷关、散关入西域教化胡人去了,从而建立了佛教。换句话说,释迦牟尼是老子的化身。

 

关于这一点,有的道士把它讲得非常实在,《元魏孝明(帝)召佛道门人论前后》记载,正光元年(520),清通观道士姜斌与释昙无最在朝廷上辩论佛、道先后时,姜斌对老子的出生、化胡的时间有一个很清楚的交代:

 

(老子)当周定王即位三年乙卯之岁,于楚国陈郡苦县历乡曲仁里,九月十四日夜子时生,至周简王四年丁丑岁事周为守藏史,简王十三年迁为太史。至敬王元年庚辰岁,年八十五,见周德凌迟,与散关令尹喜西入化胡。

 

据姜斌自己说,以上说法来自《老子开天经》。由于是坐虚为实,自然漏洞百出,最后朝廷判定姜斌辩输,被流放到了马邑。

 

另一种说法更直截了当,说老子就是佛祖。《后汉书·襄楷列传》记载了襄楷的一篇奏章,其中说道:

 

或言老子入夷狄为佛屠。佛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天神遗以好女,佛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眄之。其守一如此,乃能成道。

 

这段话很明显是改编《佛说四十二章经》而成,《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记载:“时有天神献玉女于佛,欲以试佛意,观佛道,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以可诳俗,难动六通。去!吾不用尔。’”襄楷套用这一事实,就是暗示老子即佛祖。《魏略·西戎传》也记载说:

 

《浮屠(经)》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弟子别号,合有二十九。

 

按照这一记载,似乎最早的佛经也承认老子化胡的说法。早期的佛教徒接受这一说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势单力薄的佛教文化在中原地区找到自己的根基,从而更容易地融入华夏文化,使汉人更愿意接受。南齐的顾欢写了一篇《夷夏论》,为老子化胡事又增添了不少细节:

 

道经云:“老子入关之天竺维卫国,国王夫人名曰净妙,老子因其昼寝,乘日精入净妙口中,后年四月八日夜半时,剖左腋而生,坠地即行七步,于是佛道兴焉。”此出《玄妙内篇》。

 

《玄妙内篇》出自何时何人,我们尚不清楚,但不会早于襄楷。僧绍在《正二教》中也引用了这段文字,并在“即行七步”后加入“举手指天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何可乐者。’”接着注释说:“事在《玄妙内篇》,此是汉中真典,非穿凿之书。”这些记载就是要说明,老子是佛祖的前身。

 

那么老子为什么要不远万里西入流沙变化为佛祖呢?《三破论》回答说:

 

《三破论》曰:有此三破之法(《三破论》认为佛法入国而破国,入家而破家,入身而破身,故称之为三破法),不施中国,本止西域。何言之哉?胡人无二,刚强无礼,不异禽兽,不信虚无。老子入关,故作形象之教化之。又云:胡人粗犷,欲断其恶种,故令男不娶妻,女不嫁夫。一国伏法,自然灭尽。

 

前面的说法还比较温和,而这一种说法就太伤害佛教徒的感情了。说老子成佛后,规定佛教徒不得婚配的目的是为了灭掉禽兽一样的胡人,因此如果一国信仰佛法就破灭一国,一家信仰佛法就破灭一家,一人信仰佛法就破灭一人。这种见解的确令人难以接受。所以佛教信徒对《化胡经》、《三破论》一类的道经深恶痛绝,历代的佛、道二教也为此而争执不休,有时甚至出现流血冲突。

 

把老子说成是释迦牟尼的前身,是极为荒诞的,这一说法不仅没有为道教的发展带来多少益处,反而使道教为此付出了许多代价。

 

当然,也有一些聪明的僧人接着道教的话头讲下去,只不过僧人不承认老子是佛祖,而说老子是佛祖的弟子,如《唐破邪论》说:

 

《大权菩萨经》云:“老子是迦叶菩萨,化游震旦。”

 

迦叶是佛祖的弟子,而老子就是迦叶,老子是由佛祖派到中国教化人们的。这样一来,老子虽然与佛祖依然有些关系,但是晚了一个辈分,那么道教自然也就比佛教低了一个层次。道教把老子说成佛祖是荒诞的,而佛教把老子说成佛祖的弟子迦叶同样是荒诞的。道、佛二教在老子与释迦牟尼的师生关系上如此颠之倒之,无非是想占得一个上风而已。

 

老子去西域的说法不可信,我们根据有关史料对老子辞官后的生活经历作一推测。

 

司马迁只说老子辞官后“至关”,应关令尹喜之邀,著书上下篇。并没有说明这个“关”是什么关,在什么地方。一直到了南朝,裴骃才在《史记集解》中说:

 

《列仙传》曰:“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星宿,服精华,隐德行仁,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候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与老子俱之流沙之西,服具胜实,莫知所终。”

 

这就是说,老子西去流沙的最早记载见于神仙家言。这段记载也见于今本《列仙传》,书中还说老子生于商代,“积八十余年,《史记》云二百余年。……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后来,唐代的司马贞在为《史记》作索隐时也说:“李尤《函谷关铭》云:‘尹喜要老子,留作二篇。’而崔浩以尹喜又为散关令,是也。”唐代张守节作“正义”说:“《抱朴子》云:‘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为尹喜著《道德经》一卷。’”

 

《列仙传》的作者,有人说是刘向,有人说不是。即便是刘向所写,《列仙传》也只能看作天方夜谭式的神话,不可据为信史。仅就以上有关老子和尹喜的记载,就有许多常识性的错误:

 

第一,如果关令尹喜是周大夫,那么他所看守的关口就不可能是函谷关或散关,因为散关处于今陕西省的西部,在春秋末年,这里属于秦国土地。函谷关在洛阳的西边,但也属于秦国所有。秦国怎能让一个“周大夫”去为自己看守边关呢?

 

第二,既然老子是生于商代,那么在他西去的时候,就不可能只有八十余岁,或二百余岁。而是五百岁左右。这显然是神话。

 

第三,《列仙传》说老子到了大秦国,大秦是指罗马帝国。《史记·大宛列传》提到罗马帝国,但不叫“大秦”,而叫做“黎轩”,《史记索隐》说:“《汉书》作‘黎靳’,《续汉书》一名‘大秦’。”可见“大秦”这一名词出现较晚。东汉和帝永元九年,西域都护班超派他的属官甘英出使大秦,中途遇海而还。以朝廷之力,去大秦尚且困难重重,更何况老子已是垂暮老人,坐的是老牛破车,如何到得大秦?即使到了,信息又是如何传回来的?

 

总之,不仅老子化胡的说法是虚妄的,就连他去西域的说法也是绝对不可信的。我们的看法是,老子辞官之后,首先是回到自己的故乡,后来可能由于楚国的北侵,使老子移居到沛,最后又到了国力强盛、足以与楚国相抗衡的秦国。

 

在春秋战国时期,无论大国小国,都设有自己的关口,东周国也不例外。因此,尹喜所看守的关口虽然无法确定究竟是哪一个关口,但基本可以肯定它是东周的一个关口。春秋末年,东周的地盘已经不大,因此这个关口也就在洛阳周围,而绝不会是什么散关。老子走出东周的边关以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授徒讲学。关于这一点,我们有以下证据:

 

第一,细读《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可以从中找到老子回到故乡的蛛丝马迹。司马迁在文中说,后人传说战国时楚人老莱子和周太史儋就是春秋末年的老子。这虽然只是附会,但这一传说至少可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即当时的人和司马迁都不认为老子出函谷关到了西域,不然,这个附会就不会产生了。时人和司马迁都认为:老子的确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但究竟是很快就去世了,还是一直活到了一百六十余岁,甚至二百余岁,那就无法确考了。

 

第二,《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的儿子宗当了魏国的将军,封在段干。接着,“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为胶西王印太傅,因家于齐焉”。这个记载在细节上可能有误,但它大致上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老子后代的活动范围基本是在魏、齐一带,而魏、齐都是在老子故乡的周围。这一事实从侧面说明了老子辞官后是回到了故乡。如果说老子辞官后,独自一人远游西域,而把自己的家属送回或留在故乡,似不合情理。

 

第三,《列子》、《庄子》等有关典籍明确记载老子辞官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列子·仲尼第四》记载:

 

陈大夫聘鲁,私见叔孙氏。叔孙氏曰:“吾国有圣人。”曰:“非孔丘邪?”曰:“是也。”“何以知其圣乎?”叔孙氏曰:“吾常闻之颜回曰:‘孔丘能废心而用形。’”陈大夫曰:“吾国亦有圣人,子弗知乎?”曰:“圣人孰谓?”曰:“老聃之弟子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这段记载的下文还很长,主要讲鲁君听到这件事以后很惊奇,就把亢仓子请来,并把亢仓子讲的道理转述给孔子听,“仲尼笑而不答”。这段记载说明老子的确是在陈国教过学生,不然,陈国就不可能出现一位与孔子基本同时、并几可与孔子抗衡的圣人亢仓子。过去,不少学者说《列子》是一部伪书,现在,这一根据不足的说法基本得到了否定。我们认为,《列子》的这一记载基本是可信的。

 

另外,《列子·周穆王第三》还记载说,“秦人逢氏有子,及壮而有迷罔之疾。闻歌以为哭,视白以为黑,尝甘以为苦,行非以为是”,其父很着急,在别人的建议下,他就去鲁国寻找能够治疗此病的多艺君子,结果在路过陈国的时候,遇到了老子,老子对他进行了一番教导。把以上两则记载结合起来,更能说明老子在出名后的晚年,曾生活在自己的故乡。

 

《庄子·天道》对此讲的更清楚: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

 

孔子想把自己整理的图书藏于天子的图书馆中,于是就去找曾在该馆工作过、现已辞官在家的老子帮忙,结果道不同不相为谋,碰了一个钉子。这段记载中的老子“免而归居”,明确说明了老子离开东周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关于老子居住的具体地点,《庄子·天运》中也有记载: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

 

这一记载说明老子辞官后曾在沛地居住过。沛在今江苏徐州一带,与老子的出生地很近。因为《庄子》多次谈到老子居沛,所以有学者就说老子是沛人。钱穆根据以上材料,就得出结论:“这是说南方沛县人。”(《庄老通辨》)孔子到沛去见老子,只能说明老子当时住在沛,并不能说明他就是沛人,正如孔子到周向老子问礼,并不能据此就说老子是周人一样。

 

《庄子·天道》甚至记载说老子晚年的生活还有点奢侈:

 

士成绮见老子而问曰:“吾闻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趼而不敢息。今吾观子,非圣人也。鼠壤有余蔬,而弃妹之也,不仁也。生熟不尽于前,而积敛无崖。”

 

对于这段话,虽然后人在个别字词上的解释不同,但总体理解没有分歧:老子不爱惜粮食,家财无数,而且聚敛不已。我认为这一记载基本是可信的,第一,《庄子》是以赞美的口气描写老子的这种做法,认为老子思想境界很高,超越于万物之上,万物归之而不辞,真正做到了“大廉不嗛”。第二,老子多年在周朝作官,后来又有一批弟子,因此他完全能够过上如此富裕的生活。第三,老子虽然多次讲过轻视富贵、甚至不要富贵的话,但我们不要忘了,说和做是两回事。

 

有人说《庄子》一书多为寓言,不可信。其实我们也不要忘了,庄子除了使用寓言之外,还使用了重言和卮言。而重言就是引用历史上的真实故事来佐证自己的言论。比如《庄子》书中记载了许多孔子的言论,似与真实的孔子有不少出入,但它记载的有关孔子的籍贯、年代、生平以及他的弟子姓名,基本上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庄子》说孔子到陈国(或沛)去向老子请教,这完全可能,因为《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多次到过陈国,而且在那里停留的时间很长。

 

我们认为,《庄子》中有关老子的记载是合乎情理的。特别是关于老子的去世,《庄子·养生主》中有一段记载: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

 

这则记载说明老子的确是死了,虽然我们不知道他去世的具体地点。老子还有许多学生,他生前即受到当地居民的爱戴,不然,在他死后,不会有这么多的人前去吊唁。我们再看后人对这一段的解释:

 

老君即老子也。……当周平王时,去周,西度流沙,适之罽宾。而内外经书,竟无其迹,而此独云死者,欲明死生之理泯一,凡圣之道均齐。此盖庄生寓言耳,而老君为大道之祖,为天地万物之宗,岂有生死哉!(《庄子集释》卷二上注引成玄英疏)

 

庄子说老子虽然是一个深受大家爱戴、非常了不起的学者,但他最终还是同我们一般人一样去世了,而后人却说老子是一个远度流沙、不生不死的神人,两相比较,谁的记载更为准确,更为可信,就不言自明了。

 

第四,道家学派在老子家乡周围兴起,说明老子晚年回乡讲学。

 

从老子创立道家学说开始,一直到西汉初年,道家学派一直活跃在以陈地为中心的郑、宋、齐一带,而不是西域,这一现象也有力地说明了老子晚年回到了家乡,不然,这一地区道家学派如此兴盛的原因就无法得到解释。

 

在老子家乡西边不远的郑国,出现了一位道家著名学者列子。过去有人曾怀疑列子存在的真实性,但这一观点现在已被学术界否定,因为《战国策·韩策》、《庄子》诸篇、《吕氏春秋·不二》等对列子的生平思想都有明确记载。关于列子的籍贯,刘向为《列子》作序说:“列子者,郑人也。”《列子》第一篇《天瑞》一开始就讲:“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这说明列子主要生活在郑国,《列子》所记载的有关列子的活动也主要发生在郑国。列子是郑国人,这一点无可怀疑,但其故里的详细地址已不可考。好在郑国不大,我们可以假定他是郑国国都新郑(在今河南新郑一带)附近的人,而新郑距老子家乡很近。

 

在老子家乡北边不远的宋国,出现了另一位更有名气的道家学者庄子。庄子的故里在哪里,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意见认为在今河南商丘附近,另一种意见认为在今安徽蒙城。最早记载庄子国属的是《韩非子·难三》,该文明确讲庄子是“宋人”。其他如《淮南子·修务训》的高诱注、刘向的《别录》、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张衡的《髑髅赋》等,都认为庄子是宋人。可以说,在唐代以前,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如果我们承认庄子是宋人,也就等于承认庄子的故里在现在的河南商丘。因为在战国时代,安徽蒙城不属于宋国。而且安徽蒙城当时也不叫“蒙”。当时宋国叫“蒙”的地方只有一个,即在今天的商丘附近。商丘在老子故里北边约二百里处。

 

在老子家乡东边的齐国,道家影响更大。在那里,虽然没有出现像庄、列那样的大家,但在稷下学派中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声势的道家学派,其中有不少人在道家学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齐宣王时,就有一个名叫颜斶的道家人物,他处处以道家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战国策·齐策》记载,他在齐宣王面前讲说士为贵、王为轻的道理时,就曾引用过老子的话,他说:

 

故曰:“无形者,形之君也;无端者,事之本也。”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至圣人明学,何不吉之有哉?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谷。”是其贱之本与?

 

这段话中的第一处引语虽然不是出自《老子》,但与老子思想是相通的。至于第二处引语,则是《老子》中的原话。而且《战国策》的作者在评论颜斶时说:“知足矣,归真反朴,则终身不辱也。”也是把颜周看作道家人物。

 

一直到汉初,道家学派主要活动地区仍然在齐。我们看有关记载:

 

1 曹参任齐相时,受当地道家人物盖公影响,施行无为政策。后来,这一政策影响到了全国。(见《汉书·萧何曹参传》)

 

2 张良于陈齐间的下邳遇道家人物黄石公,受《太公兵法》。(《汉书·张陈王周传》)

 

3 “田叔……其先,齐田氏也。叔好剑,学黄老术于乐钜公。”(《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

 

4 “(齐相)召平曰:‘嗟乎!道家之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遂自杀。”(《汉书·高五王传》)

 

5 “陈平,阳武(古属陈国)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治黄帝、老子之术。”(《汉书·张陈王周传》)

 

这么多的道家人物出现在以陈为中心的地区,充分说明老子在故乡有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授徒生涯,总观老子的生平经历,这段授徒经历又只能发生在他退隐后的晚年。因此我们可以断言:老子归隐后回到了故乡,而不是到了西域。

 

我们不认为老子到过西域,但到过西边的秦国进行过游历还是可能的。春秋战国时期,士人周游天下是常见的事情,而且老子西游也能在古籍中找到一些记载:

 

尹文先生揖而进之于室,屏左右而与之言曰:“昔老聃之徂西也,顾而告予曰:有生之气,有形之状,尽幻也。……”(《列子·周穆王》)

 

阳子居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庄子·寓言》)

 

《列子》说他到过西边,但没有讲具体地方,而《庄子》则明确说老子是去秦国。秦国在中原的西边,故称西游,后来关于老子游西域的传说大概就是从这里演绎出来的。这两部书都有一个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列子、庄子都认为老子是从陈国一带出发到秦国,而不是直接从周的都城洛阳出发。

 

有一种说法,认为老子最后客死于秦国。首先值得注意的一条记载出自《庄子·养生主》: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这位去吊唁老子的秦失的生平籍贯,我们一概不知。但有人推测,此人之所以叫秦失,就是因为他是秦人,由此可见老子大概是死于秦国。《水经注》卷十九《渭水》说:

 

水出南山就谷,北经大陵西。世谓之老子陵。昔李耳为周柱史,以世衰入戎,于此有冢,事非经证。然庄周著书云: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是非不死之言。人禀五行之精气,阴阳有终变,亦无不化之理。以是推之,或复如传。

 

《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已是北朝人,他也是根据传说写下这样一段话,他自己对于那座大陵是否老子陵也不敢持肯定态度。顺便说明的是,按照《水经注》的记载,老子陵处于槐里县,也即今天陕西省兴平县。

 

还有一些其他古书说老子死于秦国、葬于槐里:

 

至于李叟,称道才阐二篇,名位周之史臣,门学周之一吏,生于厉乡,死于槐里,庄生可谓实录,秦佚诚非妄论。(道宣《辩惑论》)

 

盛序老非大贤,取其闲放自牧。不能兼济于天下,坐观周衰,遁于西裔,行及秦壤,死于扶风,葬于槐里。(孙盛《老子疑问反讯》道宣《跋》)

 

老子生于赖乡,葬于槐里,详乎秦佚之吊,贵在遁天之形。(释法琳《辨正论十喻九箴篇》)

 

鄂县柳谷水(面)西,有老子墓。(《路史》)

 

如果老子的确离开自己的故乡到了秦国,那么他去秦国的原因,我们也不妨来推测一下。据《史记》的《楚世家》和《陈杞世家》记载,楚灵公八年(公元前533年),楚公子弃疾率兵第二次灭陈,直到五年后,弃疾弑灵公自立为王,为了取得诸侯的支持以稳定自己的统治,才又恢复了陈国。而这一时期,正是老子中老年时期,也许他此时已经归隐回到陈国,因遇上国家残破,所以才不得已背井离乡,先到沛居住,最后去了秦国。当然,这只能是推测。至于老子死亡地点的这些记载,其真实性我们也无法判断,只能存疑。

 

对于老子一生的大体经历,我们可作如下描述:老子早年入周为官,辞官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一带收徒讲学,期间曾到秦国及其他国家旅游过,最终死于秦地,当然,也许是死于故乡一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