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释家审美文化

释家审美文化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佛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大约发源于公元前的6、5世纪的古印度,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所以,我们讲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即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也就必须把佛教的审美文化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本章释家的审美文化,着重讲如下三个问题:一、释迦牟尼的生平及其思想学说;二、佛教和中国艺术文化;三、释家审美观举要。

佛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大约发源于公元前的6、5世纪的古印度,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一般认为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佛教已从印度向周围国家和地区传播,逐渐发展为可与伊斯兰教、基督教相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在各国、各民族的传播发展过程中,因受各地社会环境、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制约、影响,经历了这样或那样的演变,产生了一些风格各异的佛教宗派。从大的方面来说,佛教向北传到中亚地区:中国、蒙古、朝鲜、日本以及越南,形成北传佛教;向南传到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的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和地区,形成南传佛教。无论是北传佛教还是南传佛教,其内部又形成了很多差别程度不同的佛教宗派。大致说来,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体;南传佛教自称上座部佛教,按佛教史的传统说法属于小乘。(乘,比喻,作车子解。不含贬义。)在北传佛教内部又分为以中国汉语佛典为依据的汉传佛教与以中国藏语佛典为主要依据的藏传佛教。在汉传佛教中又分为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宗派。汉传佛教不仅在中国汉族聚居地区广为流行,也在其他兄弟民族地区流行,并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在这些国家,中国的佛教被移植、改造,形成了与这些国家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相适应的佛教宗派,如在朝鲜形成曹溪宗,在日本形成净土真宗、日莲宗等,即使一些佛教宗派与中国的宗派名称、所用基本经典相同,也已融进原中国宗派所没有的内容,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000多年来,佛教就是这样在不断扩展着,发展着,直到今日以至可以预见的未来,它还要继续存在发展下去。

佛教既是一种信仰实践,又是一种社会力量,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它是包括教主、教义、教徒组织、清规戒律、仪轨制度和情感体验等复杂内容的综合体,也就是由佛教徒及其组织、佛教思想文化和佛教仪式制度三种基本要素构成的系统结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包摄着相互联系、交渗互涵的五个方面的内容,即信仰观念、社会意识、道德规范、文学艺术、心理习俗。因此,把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考察、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人类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分为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两大类。神话,一般来说,也是包含宗教的和世俗的两个方面。在中国,自汉魏两晋南北朝以来,儒家、道家(和道教)、佛教三家的思想文化汇合而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多种成分的复合结构。有的学者说:“不懂佛学,就不懂汉魏以来的中国文化”,“撇开佛教文化,连话也说不周全”,这是深切了解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的有识之见。所以,我们讲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即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也就必须把佛教的审美文化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本章释家的审美文化,着重讲如下三个问题:

一、释迦牟尼的生平及其思想学说;

二、佛教和中国艺术文化;

三、释家审美观举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