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平等与慈悲

平等与慈悲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提到佛学,人们都会联想到观音菩萨。这是说,观音菩萨能够起运智慧与慈悲来化度众生,解脱苦难。可以这么说,《心经》的这一句话高度浓缩了大乘佛学精神的要义,并展现了佛学对待他者与自己的一种人生态度。平等,就是尊重所有的生命形式,尊重所有的生命个体。由此可见,这些慈悲的内容和方式,均可谓是大乘佛学积极向上,面对世间的精神之所在。

一般提到佛学,人们都会联想到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美丽、庄严、慈悲、广大,正如不少人认同的,中国人所赋予观音菩萨的,正是善和美的诸种要素。那么,观音菩萨到底蕴含了什么样的佛学特质,才导致中国人对之顶礼膜拜呢?

这就是,佛学最为重要的一个观念——慈悲。这在佛学思想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事件。从佛陀开始,佛学经历了部派佛学时期、大乘佛学时期和密教时期等阶段。大乘佛学批判继承,并发扬了诸多佛陀时代的重要观念,并且亦成为这一时期的核心思想。由于中国主流的佛学思想是大乘佛学教义,所以这里也主要是从大乘经典文献来思考和论述的。在中国主流的佛学经典中,《金刚经》《心经》《阿弥陀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楞严经》《楞伽经》《涅?经》等大乘经,均围绕着智慧和慈悲来论述佛法的精神,这也是佛学对于人生追问特别重要的一对观念。

《心经》第一句话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说,观音菩萨能够起运智慧与慈悲来化度众生,解脱苦难。此处存在几个重点:观音称为观自在,说明菩萨是不在烦恼中,能够自如自在地度化众生。为什么菩萨有这样的能力呢?因为,菩萨具有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般若,就是智慧,波罗蜜多是到彼岸,即菩萨具有能够到达彼岸的智慧。而菩萨所具有的此种智慧,不是封藏起来或者用以炫耀,而是将之付诸于度化的实践。所以,所行的甚深智慧已经代表着慈悲的运用了。另外,菩萨,也称为“觉有情”,有情即烦恼的众生,菩萨能够使众生得到觉悟,故为觉有情。但菩萨在度化众生的时候,并不会产生对众生的黏着、喜爱、失望或者嗔恨,而是使所有的众生以及其上的无明都能够当下就观察到其空性,所以,可在没有分别的状态下,引导众生拔离苦难。可以这么说,《心经》的这一句话高度浓缩了大乘佛学精神的要义,并展现了佛学对待他者与自己的一种人生态度。

如果用现代思维来看,佛学的慈悲体现了深邃的理性、理想的愿望。理性即平等,愿望即愿力。

平等,就是尊重所有的生命形式,尊重所有的生命个体。在佛学看来,不只是人的生命可贵,动物的生命同样珍贵,甚至花草树木也同样具有需要珍惜的生命。[2]这体现了一种博大的泛爱精神。既然要珍惜生命,所以特别反对贪欲、杀戮和嗔恨的行为。从人的角度来看,常常因无明而极度扩张人类的私欲,由此发生人与人的嗔恨,人对环境的傲慢,于是陷入到杀戮之中。以现代佛学伦理的视野来说,人类战争和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导致了人自身、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所以,佛学提出,应该建立一种理性的原则,无论是人自身,还是人之外的事物,都存在着作为平等的基础,即所谓的法性平等。

愿力,即拔苦与乐。拔苦和与乐,是愿力的两个角度。拔苦,是帮助众生摆脱和超绝痛苦;与乐,是给予众生快乐和解脱。在中国菩萨信仰中,地藏王菩萨曾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可说是拔苦最具代表性的话语。佛学认为生命是在六道轮回中无始以来的循环往复,生生死死无法解脱,但最为可悲的是众生常常只贪求一点点欢乐而忘却了身处火宅的痛苦,所以为了让众生能够不再受到轮回之苦,就有了拔苦的愿力。这一思想赋予到观音身上,便被称为“千手千眼救苦救难”。另一方面,佛学还认为与乐同样是重要的。所与之乐,固然有众生非常痛苦时所提供的安乐,但这不是关键,真正的与乐是要给与众生生死解脱的智慧和方法。所谓的智慧,即观四谛或三法印(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和涅?寂静),或者色空不二(后文将详述)等诸法之真相和真理。所谓方法,即八正道或三十七道品,或者六般若法(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以此来获得超越痛苦的途径。通过生死智慧的开悟、正确方法的实践,实现痛苦和烦恼的解脱,是佛学认为的最重要的一种布施(与乐最重要的一环)——法布施。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固然如不少批判者所说是朝向死亡的宗教,其伦理代表的是对世间消极的“应付”。可是,事实上,并不全然如此。大乘佛学的气象,恰恰是否定朝向死亡或者只观照自身的,因其是顽空或者自了汉,都不究竟。其博大的精神就在于烦恼不离世间,烦恼即菩提。故而在面对常人和众生的需求时,大乘佛学是非常关注布施(与乐)的内容的,既重视世俗的渴求的慈悲给与,更关注超凡智慧的施予。在中国较为流行的《普贤菩萨行愿品》中普贤的“十大愿”,《无量寿经》中弥陀的“四十八愿”,均强调与乐的两层:世俗层面,比如厄难的解脱、财富健康的求得、家庭幸福的渴望等;超越层面,解脱方法的教导、超绝智慧的修正等。实则对世俗福报的布施,并非使之享受其间,而是引导众生能够在祥和的状态和环境中解脱。由此可见,这些慈悲的内容和方式,均可谓是大乘佛学积极向上,面对世间的精神之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