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回忆汤用彤先生的治学精神及其两篇逸稿

回忆汤用彤先生的治学精神及其两篇逸稿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外著名博学的学者、哲学史、宗教史研究的专家、前北京大学副校长、哲学系主任教授汤用彤先生,终生从事于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工作。汤先生的重要学术著作,有《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下卷、《印度哲学史略》和《魏晋玄学论稿》等多种。现在再谈到在三十年代末和四十年代初汤先生的两篇逸稿。

国内外著名博学的学者、哲学史、宗教史研究的专家、前北京大学副校长、哲学系主任教授汤用彤先生(1893—1964年),终生从事于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工作。他先后在东南大学、南开大学以及北京大学(包括一度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临时设立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讲授有关中国、印度和西方的专门哲学课程,涉猎知识领域之广,在同时国内知名的学者之间,是并不多见的,称得上是名符其实的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家。他虽然学识如是渊博,但又能精深独到,讲学著书,从不流于空泛。即使在考证学术史上的专门问题,也真是一丝不苟,可以在小处见大,决不简单是琐碎材料的堆砌,“为考证而考证”,这就是所以特别难能可贵啊!

汤先生治学态度非常谨严,可以说是既谦虚而又贵独创,乃至对于文字写作,也特别崇尚精练,有时一篇短文的定稿,同样字斟句酌,从不草率。

谈到他的教学,更是认真负责,充分准备,所以讲得条理清晰,并能深入浅出。凡是由他开设的任何一门课程,从头到尾,多有全盘计划,先后层次,异常分明,所以很少内容重复。

他平日在指导学生写作论文,十分注意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通常是并不首先将他自己的心得,作为结论,强加于人,一定待作者研究,遇到困难,提出问题时,再及时指点,所以给人印象特别深刻,收效非常显著。

由此可见,汤先生确实还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导师、教育家。

汤先生的重要学术著作,有《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下卷、《印度哲学史略》和《魏晋玄学论稿》等多种。

按照汤先生个人的研究计划,本是要在出版《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之后,全力增订完成《隋唐佛教史》一书,但在1937年,因卢沟桥事变发生,随学校(北大)辗转迁徙来到我国大后方的云南,先在蒙自,后去昆明。由于他本人的大量图书资料封存在北平,手头上可供参考的东西太少,才改行决定暂时先作“魏晋玄学”的研究,但是这种工作,也由于时间、条件和其他方面的影响(如兼任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等),并没有能最后完成。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华书局印行的《魏晋玄学论稿》,就是他已写成有关这一方面的内容,其余部分,有在西南联大课堂上讲过的,也来不及全部写成(现在汤一介同志正在从事整理)。但是这册书,虽然篇幅不大,却很能代表他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研究心得。结合外来佛教思想的演变来阐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的发展规律,这是汤先生一贯的立场和基本的观点。立足在中国,放眼于世界。

汤先生早年其所以发奋研究佛教思想史,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接受了西方进步资产阶级学术观点的影响,将佛教当作印度社会历史的产物,它是与非佛教的正统思想在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同时认为各派佛教理论也都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信仰,有所谓“外道”思想的影响,原本是各种“沙门”团体之一,后来各地不同的派别之间,也是广泛存在着内部矛盾的。他从来不把佛教看作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这是汤先生之所以在研究中国佛教史之前,先研究印度佛教史,在研究印度佛教史的同时,作《印度哲学史略》一书的指导思想。

汤先生是一个在思想上不断要求进步的大学者,他一向不固步自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所以到晚年接受马列主义之后,非常迫切地要求改写他过去的著作,后来虽因年老多病,未能实现,但在一切旧著的新印本中,几乎都附上自我批评的“前言”或“后记”,态度十分认真,这才是汤先生一生治学谨严的真精神。

现在再谈到在三十年代末和四十年代初汤先生的两篇逸稿。

先是关于研究印度佛教哲学思想史一篇入门的书目。它产生的经过是这样的,那是在1938—1939年间,汤先生决定在西南联大哲学系开设“佛典选读”,因为参考书不够,在课外让我回答同学们的疑问,是一种接近现在大学所谓“辅导”的工作,但又不是正式的上课。我请求汤先生给我开一个必读“书目”,好配合他的讲授,并事先有所准备,他满口答应了,这就是第一篇逸稿产生的经过,当时汤先生写下的标题是:《“佛典选读”叙目》,全文如下:

《“佛典选读”叙目》

(甲)依一切有部义,解释佛学名辞。

(一)《入阿毗达摩论》

(乙)明佛学之发展,分为四段:(1)佛说;(2)上座一切有部之学;(3)空宗破一切有说诸法实相;(4)有宗法相学。

(二)《中阿含·箭喻经》(佛说之宗旨)

(三)《长阿含·沙门果经》(佛说出家之利益)

(四)《长阿含·三明经》(佛说何谓梵行)

(五)《长阿含·布咤婆楼经》(佛说无我)

(六)《入阿毗达磨论》(上座本部一切有学说纲要)

(七)《阿毗昙心论》(一切有部说一切诸法皆有自性)

(八)《杂阿毗昙心论》(一切法有自性,一切法三世有)

(九)《俱合论》一(世亲受空宗影响破“得”为实有法)

(十)《俱舍论》二(世亲破四相之实有)

(十一)《成实论〉(诃梨跋摩受空宗影响破三世实有)

(十二)《中论》第八“破作作者”(空宗下同)

(十三)《中论》第四破五阴实有

(十四)《中论》二十五说涅槃

(十五)《般若经》第二分《巧便品》节钞(破相)

(十六)《般若经》第二分《佛法品》(无性为自性)

(十七)《般若经》第二分《空性品》(说空性)

(十八)《三无性论》(有宗立法空)

以上这篇佛典叙目,非常简明。我认为颇能代表汤先生对于印度佛教思想史的一种基本看法,它不同于过去一般人开列的佛学书目,是经过用心研究的,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不是单纯从过去对中国思想影响的大小来选定的,所以好些大家经常提到的经论,如《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维摩诘经》、《成唯识论》等,这里都没有提到。

(2)它是注重印度佛教哲学中心思想的变迁,凡是跟这个基本线索关系不大的著述,也全付阙如。

(3)除了佛教思想外,留心上座一切有部在理论上的发展,比较突出大乘空宗学说的影响,乃至大乘有宗从三性到“三无性论”的关系。

此外,在阅读有关原始佛教思想资料,根据汤先生的口头指示,对于《长阿含》及《中阿含》部分,叫我最好参照英译巴利文本《佛陀对话集》(Dialogues of the Buddha,Tr.by T.W.Rhys Davids《长部》)和《佛陀对话续集》(Further Dialogues of the Buddha,Tr.by Lord Chalmers《中部》)。在依一切有部解释佛学名辞如果对《入阿毗达摩论》有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参考汉译日本人著的该书《通解》。至于《中论》语法结构,不妨暂时借助清代管礼昌作的《润文略解》。其中《大般若经》第二分,可用经过校订的《藏要》本。

现在再谈汤先生另一篇逸稿产生的经过。大约在1944年前后,英国牛津大学的汉学家休士先生(E.R.Hughes)来华,他就是翻译冯友兰先生《新原道》(又名《中国哲学之精神》)一书成英文的作者。他曾在国外编选过一本汉代以前的中国哲学文选,原名叫Chinese Philosophy in Classical Times,1942年出版在英国的《人人丛书》(Everymans Library)中,当时他跟我们同住在昆明郊外的龙泉镇北大文科研究所的宿舍内,提出想继续编译那种书的第二册,即我国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哲学文选,请汤先生代为选目,双方讨论时,由我记录,先是中文稿,后由汤先生亲自译成英文,现在中文底稿早已散失了。英文稿当时抄写了两份,一份交休士先生,另一份由我保存。休士先生后来回国并没有完成这项预定的写作计划。但这是中英学术交流史上的佳话,一件值得纪念的轶事。所以现在我再从汤先生的英文稿译回汉文,虽然不可能做到跟原件完全一致,但是大体内容相符,仍然可供参考。全篇逸稿如下:

“中国哲学”(从第三到第十世纪)

目录

导言——第三到第十世纪中国哲学概论

  年表(哲学大事)

  前论部分

  汉代经学的“清理”(Purification)

第一节 旧经学的清理:论文选题如下(各家)

  1.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

  2.桓谭(公元前40?—公元32年?)

  3.王充(公元27—97年)

第二节 (魏晋)新哲学的过渡:刘劭(?—245年)《人物志》选

  第一分

    王弼(公元226—249年)哲学

    第一章 王弼《易经注》(选)

    第二章 王弼《老子注》(选)

  第二分

    郭象(?—312年)哲学

    第三章 (魏晋)新哲学及其反响:嵇康(?—262年)

    文选:裴(?—300年)及其他人(著作选)

    第四章 郭象《庄子注》(选)

  第三分

    在汉代旧学基础上的一些新的(思想)体系

    第五章 葛洪(公元284—364年)《抱朴子》(选)

    第六章 张湛(?—330年)《列子注》(选)

    第七章 佛教学者道安(公元312—384年)及其弟子慧远(公元334—416年)著作选

  第四分

    僧肇(公元384—414年)哲学

    第八章 僧肇《物不迁论》

    第九章 僧肇《不真空论》

  第五分

    竺道生(公元355—434年)哲学

    第十章 方法论与形上学:(竺道生)文选

    第十一章 “圣人”观念

    1.竺道生与其他佛教徒文选

    2.诗人谢灵运(公元384—433年)《辩宗论》

  第六分

    南朝(公元317-589年)各种哲学理论的斗争与融合

    第十二章 辩儒、道、佛三家之间的基本同异,论文主要选自《弘明集》

    第十三章 儒家(思想)的新面貌,皇侃(公元488—545年)《论语义疏》选

  第七分

    北朝佛教的中心问题——“阿赖耶识”(Alayavijnana)

    第十四章 (隋)慧远(公元523—592年)《大乘义章》选

  第八分

    南朝佛教的中心问题——佛性论

    第十五章 《大般涅槃经集解》选

    第十六章 “三论宗”大师吉藏(公元549—623年)《三论玄义》选

  第九分

    唐代的伦理与政治思想

    第十七章 王通(公元584—618年)与陆贽(公元754—805年)等人文选

  第十分

    唐代佛教的唯心主义——天台宗

    第十八章 智(公元538—597年)著作选

    第十九章 湛然(公元711—782年)著作选

  第十一分

    唐代佛教的唯心主义(续)——法相宗

    第二十章 窥基(公元632—682年)《法苑义林章》选

  第十二分

    唐代佛教的唯心主义(续)——华严宗

    第二十一章 法藏(公元643—712年)著作选

    第二十二章 宗密(公元780—841年)《原人论》选

  第十三分

    禅宗

    第二十三章 六祖慧能《坛经》选

    第二十四章 后期禅宗(思想资料)选

  后论部分

    佛教的衰落——宋初(公元960—1126年)若干佛教徒著作选,佛教信仰者逐步转移成为儒家思想(的途径)。

这是汤先生五十岁上下四十年前的一篇旧稿,虽然非常简单,但是它体现了外来佛教思想在我国古代传播、发展、对抗、融合以至衰落的整个过程,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各种统治思想相互消长变化的连环画,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具体内容,有很多值得认真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汤先生在这里不是简单地从事提倡过去的任何一种统治思想来反对另一种统治思想,而是从它们的相互影响之中来探讨其总的发展规律,并初步地勾画出一个轮廓。在这里,他从来没有割断历史,企图将某些封建教条当作一成不变的信仰,所以对于中国哲学史专门研究工作者,在今天仍不失为富有参考价值的文献。

【注释】

[1]本文原载于《燕园论学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编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