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看各家回归的实效

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看各家回归的实效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七、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看各家回归的实效接下来看各家的有关理论与实践这两方面的情况。儒家的心思向内的实践功夫叫做慎独,也称为修身和致良知等。道教、佛教的事业目的是为了上天,道教、佛教人士心目中的上天的概念,与心性之学的天人合一的概念是不相同的。

七、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看各家回归的实效

接下来看各家的有关理论与实践这两方面的情况。总的来说,儒、道、佛三家学问的实质就是关于心思向内用功的学问,这学问旨在说明为什么要心思向内和怎么样进行心思向内用功的问题。而且,儒、道、佛三家事业的实质就是实行心思向内用功。但是分开来看,这三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行为都各自有特点,因而也就存在着相当的差异。下面就分开来说各家的一些情况。

(一)儒家的关于为道的理论和实践的情况

孟子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焉” 、《中庸》的“喜怒哀乐之未发之谓中”和《大学》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等等言语属于直接讲述心思向内用功的道理,可是,由于儒家学问是兼顾社会事务的,因此,这一类言语就掩映于大量的讲述关于人文政教、日常事务等问题的内容之中。而这些有关内容只是间接表达心性之学的道理,所以,儒家的关于心思向内功夫的理论知识就隐而不显,很容易被忽略,很难被一般人所发现。儒家的心思向内的实践功夫叫做慎独,也称为修身和致良知等。可是在有关的儒家学说中,并没有关于具体功法的论述内容。有的学者认为,先秦儒家本没有具体的功法,而宋明儒家的心思向内的实践功夫是向佛家禅宗那里学来的。总之,儒家的有关心思向内用功的理论缺少系统性的述说,不够明白,而有关心思向内的实践功夫也缺乏明确的实行方法。

(二)道家的关于为道的理论和实践的情况

先秦道家学说中对于天道的论述比较详尽,可是深奥难懂。其对于人道的论述也是如此,而且也没有对于心思向内功夫实践的具体论述。后来到了道教内丹派,才有了完整的具体的功夫实践方法,但是,内丹派的事业目标不是在于从精神上回归于天国,而是在于身体上的长生和生理生命上的改善。

(三)佛家的关于为道的理论和实践的情况

佛家为道的理论,本书所说到的关于论述天道的有“实相无相” 、“缘起性空”和“因果报应”等,关于论述人道的有“四圣谛” 、 “十二因缘”等,关于论述功理的有“灭度众生”等。此外,佛家对于功法(禅定)的理论也比较完整。据说早期传到中国的佛教中,本是同时看重“禅”与“数”的教育的,并且就有许多相关的经文被陆续传译过来。这禅是指禅定,数是指数法(带有数目字的理论性术语如四谛、十二因缘、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三十七道品等说法就是)。不过,佛家论述天道的理论还不及道家的详尽。至于佛家的禅定功夫的实践,从历史上看给人总的概念是比较严格的。可是,佛家哲学思想与佛教宗教思想纠缠在一起,佛家对于学问事业的诉求(指天人合一)也随着受到影响,被淡化了。道家的哲学思想被转变为道教思想之后,情况也是如此。因为凡是宗教,其事业目标与心性之学的事业目标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无法在道教思想、佛教思想中找到对于天人合一的目标诉求。道教、佛教的事业目的是为了上天,道教、佛教人士心目中的上天的概念,与心性之学的天人合一的概念是不相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