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国际角度看休闲时代的发展

从国际角度看休闲时代的发展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休闲时代界定关于休闲时代,近年来固然有较多文献进行论述,但是因研究对象比较分散,并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定义。(二)休闲时代发展阶段划分从国际角度看,休闲时代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在家庭收入水平递增和休闲时间延长的共同作用下,从而引起居民社会生活方式、消费趋向、价值观念发生相应变化,并使现代休闲生活方式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时代特征。
休闲时代_论休闲与休闲时代

第一节 休闲时代

进入21世纪,从世界范围看,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层面所形成的休闲化进程已汇聚成为全球新的发展趋势。休闲不仅可能,而且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和“下一个经济大潮”[1]。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休闲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休闲时代业已悄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休闲时代:概念与阶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家或地区之间互利互惠、互为影响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当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贡献率在不断提升之时,[1]中国自然也分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的红利,使我们得以在进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从物质层面的休闲设施,到精神层面的休闲理念,乃至于休闲活动方式,无不深受席卷全球的休闲化浪潮的广泛影响,从而不断刺激中国居民产生更高涨的休闲诉求,进一步加快中国社会的休闲化过程。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加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必将有力地推进休闲化进程向前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以现代休闲生活方式为核心内容的休闲时代的形成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成果之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休闲欲望不断高涨,而休假制度的不完善,尤其是带薪休假制度的缺失,已成为制约居民休闲方式转型的瓶颈因素。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休假制度,不仅使居民全年的各种休假时间之和约占全年的三分之一,而且形成了具有现阶段中国特色的“1+2+5+43”的休假时间模式[2]。因此,新休假制度为居民休闲方式的多元化和自主化,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并将成为推动我国休闲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休闲时代界定

关于休闲时代,近年来固然有较多文献进行论述,但是因研究对象比较分散,并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定义。何谓“时代”,《辞海》认为是指依据某种特征划分的社会各个发展阶段。借鉴《辞海》这一定义,并结合国际社会发展的实际经验,本文认为所谓休闲时代,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进入3000~5000美元阶段以后,而在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相继形成休闲化特点的一个发展时期。从这一界定出发,可以在两个层面上进行把握。一是条件的必要性。进入休闲时代必须具备相应的门槛条件。二是特点的显著性和动态性。在这一阶段必然形成若干体现休闲内涵的时代特点,同时又蕴含着某些发展趋势。

(二)休闲时代发展阶段划分

从国际角度看,休闲时代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1世纪初。一方面,自上世纪中叶起,欧美发达国家从整体上来讲,陆续步入人均GDP3000~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居民生活状态明显改善。另一方面,休假制度也日趋完善,包括带薪假期在内的各种休假时间的总数接近全年的三分之一。在家庭收入水平递增和休闲时间延长的共同作用下,从而引起居民社会生活方式、消费趋向、价值观念发生相应变化,并使现代休闲生活方式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时代特征。对此,西方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们是通过休闲,而不是通过工作来体现个性和自我表现。”[2]也正是基于对这一时代特点的判断,“法国社会学家Joffre Dumazedier(杜马兹迪埃,作者注)在20世纪60年代就迫不及待地宣告休闲社会即将来临。”[3]不久,帕克(Parker,1976)等学者又进一步明确指出:“我们正进入一个具有新的闲暇伦理观和娱乐道德观的新的闲暇时代。”[4]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美国的休闲时代发展态势在发达国家中尤为引人注目,且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呈现出如下特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休闲娱乐,有三分之二的收入用于休闲娱乐,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娱乐。”[5]需要指出的是,借助于20世纪晚期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极大地推动了休闲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渗透。

第二阶段,将从21世纪10年代起步。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人均GDP已经普遍达到3~4万美元的发展水平,居民可支配休闲时间所占份额也上升至全年41%左右,而居民用于休闲或与休闲相关的消费在同步增长的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约占GDP50%。[6]基于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莫里托(Molitor,1999)认为,在21世纪将形成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5大动力,而休闲是位居第一的重要推动力,并明确提出欧美发达国家或许将于“2015年进入休闲时代”的发展时间表。[7]显然,从杜马慈迪埃、帕克到莫里托,在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中,关于休闲时代始终是西方学者关注的一个焦点议题。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学者有关休闲时代的论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理解。一是由于着眼点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前者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围绕休闲引起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变化等内容进行阐述,突出了休闲时代的社会性特征;[3]而后者则是从经济学的视野,针对休闲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展开论述,强调了休闲时代的经济性作用。二是由于处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而形成的差异。倘若放眼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将近50年的发展历程,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增加了将近10倍左右,不仅人们的休闲方式和休闲观念业已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且休闲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力也不能同日而语。因此,我们所面对的欧美学者对休闲时代这一历史现象论述的差异,实际上揭示的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休闲时代的发展经历了从较低阶段向较高阶段演进和跨越的演变轨迹。认知这一发展过程,不仅对于理解和把握休闲时代的发展轨迹和内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促进我国休闲时代的发展也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二、发展条件及演变特征

(一)休闲时代发展的基本条件

休闲时代是建立在诸多发展条件的基础之上,但其中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经济条件,二是时间条件。

1.经济发展条件

从经济发展条件看,应该符合世界银行提出的关于中高等收入国家的基本标准。[4]从国际经验和我国发展实际看,休闲时代的起步大致与人均GDP在3000~5000美元的发展时期同步。这是因为单从休闲角度讲,即使在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农耕时代,人们的休闲行为就已或多或少的存在。但是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人们的休闲消费能力较弱,导致休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也很低。而在工业化或后工业化时代,休闲能够作为一种新的和独立的生活方式出现,经济条件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只有达到了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才能为居民生活方式的调整,尤其是休闲目的的实现奠定扎实的经济基础。惟有如此,人们进行多元化休闲活动和享受型休闲消费才成为可能。这是因为人们关于休闲的“有效需求不仅仅是指欲望,而是以金钱为基础的欲望。”[8]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上达到中高等收入国家的标准是迈向休闲时代的一个基本条件。

2.时间构成条件

从时间构成条件看,应该形成比较完整的休假制度和体系。休假权是劳动者基本权利之一,早在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4条就作了如下明确规定:“人人有休息及休闲之权,包括工作时间受合理限制及定期给休假之权。”[9]经过多年发展,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了以公共休假制度、法定假日制度和带薪休假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的休假制度。一是在时间长度上,居民拥有全年三分之一左右的休假时间。二是在时间层次上,由周末休息、国定假日、带薪休假三部分内容构成,为居民从事各种形式的休闲娱乐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时间保障。三是在时间使用上,进一步凸现了居民自主安排、自由活动和自我发展的休闲权利。从国外休闲时代发展的实际效果看,多层次休闲制度的形成,是保证居民休闲目的和休闲消费行为得以实现的重要时间条件。否则,不完善的休假制度必将成为制约人们休闲生活质量提升的桎梏,即使人们拥有更高的收入水平也无济于事,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就是一个例证。[5]

(二)特征与趋势

由于休闲时代通常是在城市中率先完成的,所以进入休闲时代后,在城市生活中将先后形成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休闲生活常态化

从生活方式角度看,休闲已成为居民生活的一种常态。这里讲的常态,是指居民从事休闲娱乐活动已经成为与工作、睡觉和从事家务等必要的社会活动同等重要的第四生活状态。从时间层面讲,居民已获得比较充沛的日常休闲时间。在通常情况下,居民每天可自由使用的休闲时间总量能够达到5小时左右。至于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休闲时间则更为可观。从行为层面讲,居民休闲行为方式已从传统的休息形式向现代的休闲方式转变,凸现出常态化、多元化和自主化的特点。在旅游方式上,逐渐由走马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6]从观念层面讲,居民休闲观念的初步确立。突破了单纯的娱乐满足的束缚,表现为对自我发展作用和价值诉求作用形成了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共识。

2.休闲消费脱物化

这里讲的消费脱物化主要是指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食品消费在人的全部消费中的比重会下降。这种消费结构变化带来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们对传统的以物质产品为主导的消费需求开始下降,而对以精神产品为主导的非服务物质产品的消费需求迅速攀升。[10]休闲消费的脱物化或精神化是休闲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一般认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处于3000~5000美元是发生这种转变的临界点。

3.城市功能休闲化

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实践看,进入休闲时代,城市功能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首先,经济功能休闲化。一方面,城市经济功能出现转型,由传统的制造业经济结构向服务型经济结构转变,从而使经济中的休闲因素呈现不断扩大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以文化、旅游、体育、娱乐和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层面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休闲产业体系。因此,城市生产功能的转型和休闲产业的发展,既为城市休闲经济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使休闲经济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次,公共服务功能凸现休闲内涵。一是从接待服务功能看,随着本地居民休闲消费能力的提高和休闲消费欲望的增强,原来单一性的旅游接待服务逐渐被综合性休闲接待服务功能取代,满足本地居民休闲需求逐渐上升至主导地位。二是从城市休闲活动区空间布局看,传统旅游区逐渐向城市商业中心转移,使得居民娱乐活动和游客观光活动在城市区域空间上出现重叠的发展态势,进而形成了旅游区与休闲区一体化的空间分布格局特点。三是从休闲设施构成看,各种城市公共休闲服务设施在规模上面临新一轮兴建、改建或扩建的发展阶段,表现为休闲设施在功能由单体性走向综合性,在设施等级上向高档次和现代性递进,进而形成如美国林肯艺术表演中心和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等具有标志性影响力的休闲娱乐设施。最后,城市休闲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意境。根据雅典宪章的规定,森林、河道等自然资源是构成城市休闲功能的基本内容之一。[7]跨入休闲时代,城市不仅要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固有的休闲功能,而且要完成自然休闲资源从单纯地使用到可持续利用的转变,更加注重城市休闲环境的人本主义内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并渗透到城市生态休闲环境建设之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城市休闲环境建设在更高层面上展现了人类追求自我和谐发展的崇高境界。

4.生活泛娱乐化

生活泛娱乐化将是休闲时代一个重要特征,也是20世纪晚期以来极为引人瞩目的发展潮流。一是指社会生活中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11]由此,进入了娱乐至死的年代。二是指娱乐因素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广地渗透到诸如购物、餐饮及其他各种日常活动中去,购物和餐饮活动已成为休闲的一部分。三是指休闲和工作向着融合的方向发展。“工作越来越像娱乐,而娱乐则越来越像工作。”[12]四是指随着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城市群内部同城化的现象日益凸现,对城市居民而言城市之间的短途旅游和休闲的界限愈加模糊。特别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在新技术、新条件、新理念的背景下生成的当代生活娱乐化样式,不仅迅速改变着青年人的日常娱乐生活方式,而且也在颠覆全体社会成员传统的生活和娱乐活动方式。

5.休闲方式虚拟化和极限化

首先,休闲方式虚拟化是指休闲娱乐方式由传统的具象化转向网络的虚拟化。当今时代,借助于电脑网络构筑了一个无穷大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在这完全以高科技手段虚拟构成的“第四度休闲空间”里,人们获得了比以往现实社会更大和更多的娱乐快慰,使人类世界沿袭了数千年的休闲娱乐活动理念和活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休闲娱乐虚拟化不仅是一种时尚,而且呈现出极为宽广的发展前景。其次,休闲活动极限化是指人们在休闲活动中越来越倾向于在生理和心理上尝试体验极限活动带来的一种惊险刺激的感受。无论是空中延迟跳伞、悬崖自由跳水、野外生存,攀岩、深海探险,无不让人在惊心动魄之余,体会到来自“后工业化”时代崇尚极限休闲活动新观念的强烈撞击,从而诠释现代人对“玩”所作的一种理性的探索和对自然世界回归的趋势。

三、我国休闲时代发展态势与对策

(一)我国休闲时代发展现状

1.关于发展现状

2007年我国人均GDP接近2500美元的发展水平,尚处于中低发展阶段。但是从总体上看,在区域结构上,经济发展又呈现出高度不平衡的态势。其中,位于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人均GDP刚刚陆续步入3000~5000美元的发展时期,而在东部沿海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的部分城市,人均GDP则已步入5000~7000美元的发展阶段。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大城市更是跨入了8000~10000美元的发展阶段。[8]因此,借鉴国际经验可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有可能在国内率先跨入休闲时代的门槛。

2.关于发展阶段

从近年来,我国休闲时代的具体发展过程看,形成了两个重要的发展节点。一是从城市发展层面讲,在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以上海、北京和深圳为代表的少数城市开始陆续跨入休闲时代的发展阶段,由此揭开了我国休闲时代的发展序幕。二是从区域发展层面看,在21世纪初,包括杭州和苏州在内的长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在整体上也开始展开了走向休闲时代的发展进程,休闲时代的社会特征不断趋于显著。可以预计,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一步深入和带薪假期的全面实施,将会有更多的城市和地区汇入休闲时代的发展潮流中去。

当然,这里所谈论的我国休闲时代的发展问题,离不开当前我国的具体国情这一时代背景,不能与发达国家即将进入的较高阶段的休闲时代相提并论。也就是说,在层次上我们的休闲时代还属于较低的初级阶段,在特征上与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紧密相连,在地域结构上还主要局限于我国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或内陆的部分大中城市。

(二)应对之策

1.从战略高度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休闲时代发展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

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的发展水平,意味着届时我国或将在整体上进入休闲时代的发展时期。因此,要充分利用当前我国新一轮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充分考虑到这一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市场需求,加快消费产品结构调整步伐,拓展市场消费容量,提升休闲经济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力。

2.从和谐社会角度认识建立完善的公共休闲服务体系的急迫性

一是根据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政府为主导,对公共休闲服务体系进行制度安排。二是从空间角度对传统的休闲服务设施布局结构进行调整,形成社区、中心城区和环城游憩带梯度延伸的分布结构。三是从产品构成多元化入手,以适应不同时段、不同群体休闲消费需求。四是强化价格调控手段,不仅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日益高涨的休闲和旅游需求,还要注意保障城市弱势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最起码的休闲娱乐需求,以防止休闲娱乐活动中“二元化”现象的扩大。

3.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局角度认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休闲时代发展的核心内容

提高人的素质和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休闲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两者在社会价值总体目标上基本一致。由于休闲时代,居民休闲活动形式的多层次和渠道的多元化,也使精神文明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在走向休闲时代的进程中,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成为我国休闲科学理论发展中需要面对和探讨的新课题。

4.从提升休闲生活质量的高度倡导科学的休闲生活方式

一是加强科学休闲观念的宣传和引导。对于广大居民而言,科学休闲观念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正确引导,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浸染了深厚农耕文化传统的国家而言,普及和提倡科学休闲观念任重而道远。既要清除禁锢认同现代休闲生活准则的传统意识障碍,也要摈弃热衷于追逐时尚休闲方式的浮躁和肤浅的庸俗休闲观念。二是建立休闲活动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人们从事休闲活动知识、技术和能力的综合素质。三是加强对休闲时间价值的利用效率,防止随意浪费休闲时间的现象泛滥。因为一个人如果“滥用休闲闲暇时间将损害健康、扰乱家庭、降低工作效率,并破坏公民意识。”[13]

5.从战略机遇期角度,认识休闲时代加快我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急迫性

一是在战略层面上,充分认识休闲时代将加速我国实现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轨过程。二是要在产业层面上,充分认识休闲时代有助于旅游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旅游增长方式改变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三是从产品层面上,充分认识休闲时代居民消费方式的“脱物化”过程,将有助于我国旅游业突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陈旧的旅游产品体系束缚,实现旅游产品体系在休闲时代的整体转型和全面创新。四是从区域层面上,充分认识休闲时代的到来和休闲经济的兴起,将颠覆我国传统的旅游分布格局,并对以中心城市为纽带的城市群旅游发展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