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思想活动和知识的否定

对思想活动和知识的否定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对思想活动和知识的否定《易经》的爻卦符号和相关理论的产生和运用,是人们为了对宇宙人生奥秘进行探索和解释的一种努力。道家说无成与亏,佛家说不生不灭,正是为了彻底否认思想活动的成果而进入完全的无思想状态。这些否定性的语言,其实质就是对思想活动与知识的排除。只有将思想活动和知识作彻底的否定,才能使精神有绝对的自由。

一、对思想活动和知识的否定

《易经》的爻卦符号和相关理论的产生和运用,是人们为了对宇宙人生奥秘进行探索和解释的一种努力。可是,宇宙人生的奥秘就是道的本质,而道的本质却是不可思议的,它本不是人探索和解释的对象,因而人无法通过思辨对道进行任何的探索。故此,《易经》的理论只能作为阴阳方术流传于民间,而不能对宇宙人生的奥秘作真正的诠释。《易经》中的太极两仪象征道的功用,对于道的功用的认知,也是一种思辨活动,而思辨活动是不可能认识道的本质的。因此,庄子这样说:

无始曰: “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 ”于是泰清中而叹曰: “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 ”无始曰: “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 ”

(《庄子·知北游》)

为此,道家在指出道对事物所起的成亏、盈损的作用之后,又马上接着指出,其实本无所谓成与亏、盈与损。同样,佛家在指出生灭法的同时,也马上指出“不生不灭”的道理来。庄子这样说:

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庄子·齐物论》)

有成与亏,是指人在进行思辨时的有分别的心理状态,无成与亏,是指人在无思想时无分别的心理状态。鼓琴,即弹琴,是一个音一个音地弹, “拾”起一个音时,就要丢掉其余的音,弹琴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拾起音和丢掉音的过程,因此,弹琴对于音来说,永远是顾此失彼的事,不可能兼容并蓄,照应到全面。这种情况可比喻人在进行思想活动时,不能做到包容万物,不能同时顾及一切,而只能针对某一事物进行思考,这种情况就叫有为法。不弹琴,则比喻为不思想,不思想就叫无为法。这时,是心思向内,天人合一,与宇宙万物打成一片的。这样才不会顾此失彼,才能包容万物而无遗,这时,人的心才能反映出道的本质状态来,除此方式之外,不可能另有办法来认识道的本质。道家说无成与亏,佛家说不生不灭,正是为了彻底否认思想活动的成果而进入完全的无思想状态。否则,如果有成与亏、生与灭的观念,就不能符合道的本质,不能体现道的本质。

庄子说无成与亏,是对成与亏说法的否定;佛家说不生不灭,是对生灭说法的否定。这否定,实际上是对知识的否定,是对思想活动的否定。道家佛家要实行无为法,要体认道,就必须实行这种否定。对佛家来说,对道的认知是属于小乘佛法,而对道的认知的相应理论的否定就是对小乘佛法的否定,对小乘佛法的否定的做法就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核心精神和实质就是实行无为法。前面曾提到老子的这样一句话:

为道日损,损而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无不为。

这里的损,就是否定,否定是无为法的关键。否定的实质就是一味的心思向内用功,排除一切思想活动,摒弃任何的知识。无为法不可思议,难于表达,假如硬要表达的话,就只能运用否定的方式来对相关的概念作彻底的否定。如前面所说的“放下,连放下也放下”就属于这种情况。 “连放下也放下” ,就是对第一个“放下”的否定,比方说,佛经中的《金刚经》和《心经》就是采取否定方式来对大乘佛法的实质意义作出表达的。 “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等说法是佛家学说的内容,属于小乘佛法教义,这些说法所表达的道理算不上彻底的无为法,因此,假如要对相关大乘佛法道理作出表述的话,就有必要对这些佛家的小乘道理进行否定。故此,《心经》之中有这样的说法: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这话中许多的“不”和“无”就是否定。这段话将有关小乘佛法的道理都作了彻底的否定。

在《金刚经》中也有许多否定式的对于大乘佛法道理的表述。比如:

如来说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类似这样的句子非常多。这些否定性的语言,其实质就是对思想活动与知识的排除。排除思想活动与知识,就是无为法的方式。由此可见,无为法的表达,是建立在对道进行论说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假如没有先前的对于道的有关论说作基础,无为法就是没有任何表达,一切都归于无言,没有了对于无为法的表达,同时也就没有了任何否定式的言语了。比如,禅宗有关书籍记载,禅宗六祖惠能的两首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着尘埃。

不使着尘埃,是心灵不受污染,是对污染的否定。这是神秀和尚的偈,缺点是不够形而上,不够抽象,否定得不够彻底,是属于小乘佛法的水平。在这个基础上,惠能作了一个偈:

既无菩提树,亦非明镜台,佛法本清净,何处着尘埃?

这里作了进一步的否定,是彻底的无为法。这偈的意思是,无所谓污染不污染的,只要做到什么也不想,哪里还有什么污染?下面是卧轮和尚的一首偈: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能断百思想,是对思想的否定。菩提,就是人的深层自我,即人的心性。思想断绝了,这个心性也就显现在心中了。凭借着这首偈,于是惠能作出了一首偈,曰: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伎俩有与没有,思想断与不断,对境时心起与不起,菩提长与不长,所有这一切,都不去管它。若要管,就是否定得不彻底,不管,才能算是否定得彻底。因此,惠能的见解,即对心性之学的实质的理解比卧轮的要深刻得多。上述惠能的两首偈,都分别比其前面的两首偈所否定的对象要否定得彻底。这种彻底否定的意思的表达,是建立在前面两首偈尚未作彻底否定的基础上的。假如没有这个基础,就不可能有任何表达。如果硬要有所表达,那么,就只能是说一些莫名其妙、多此一举的话。这样的话,不知所云,无的放矢,会使人摸不着头脑。

没有任何言说,没有任何想法,就是无为法的境界。对于这种境界,佛家称之为“寸丝不挂” 。假如不能够彻底排除知识、消除想法而尚有牵挂的话,就称之为“拖泥带水”或“披枷带锁” 。道家、佛家所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庄子说“逍遥游” ,《心经》说“心无挂碍” ,就是指这个道理。只有将思想活动和知识作彻底的否定,才能使精神有绝对的自由。

对于道的功能作用,即道对事物的阴阳生灭作用,道佛两家都不作更多的探究和解说。这也是无为法的否定方式所决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