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道”哲学包容人伦社会的和谐

“道”哲学包容人伦社会的和谐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道”X哲学包容人伦社会的和谐人伦社会和谐的前提“道”X哲学重视个体的修身养性,这是实现人伦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在老子后学的庄子看来,以个体修身养性为出发点的人与人的关系和谐,也就是人和,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秩序公正平等、道德风尚良好的社会理想状态。照庄子的说法,这是人际关系和谐的理想境界。

3.“道”X哲学包容人伦社会的和谐

(1)人伦社会和谐的前提

“道”X哲学重视个体的修身养性,这是实现人伦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

老子提出了符合于“道”X哲学的个体修身养性的原则:

一是“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如果自满自夸,不知适时而止,则就如同你看到水杯中的水在满了之后,就会溢出来一样。过于自满的人,必会跌倒。人的锐气固不可少,但是如果一个人的锐气时常冒露,是不会保持多久的,因为过于刚强则易折,惯于颐指气使的人必遭人忌而受打击。金玉满堂的人,虽然富有,但想永久地保住他的财富,则不过是一种妄想而已,而那种依权势而凌越于他人之上的,最后必然自取其祸。所以只有能体会到自然之道是什么的人,才能功成而身退,虽有功而不自矜,虽富有而不自骄。

二是“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同上,第十章。)母亲照顾子女,生长养育,并不据为己有,也不会恃此养育之恩而求索子女回报,更不会主宰控制。人若能将这种无私无我的博大爱心推广扩展到他人乃至整个社会,不独幼其幼,而能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有利于人际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

三是“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同上,第二十八章。)溪谷、婴儿、朴等是元真的和谐状态,也是个体修身养性的崇高境界。

四是“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同上,第六十六章。)海纳百川,以其居下,愈不争反而愈拥有。如果能领悟和做到这些,人的内心就会和谐。

在老子后学的庄子看来,以个体修身养性为出发点的人与人的关系和谐,也就是人和,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秩序公正平等、道德风尚良好的社会理想状态。为实现人际关系自由和谐这个目标,庄子提出了一个颇为形象的设喻:“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老子·庄子》,上册第220页,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庄子希望人与人相处,就像鱼和鱼同游于水中那样,自由自在,自适其适,自然而然,自得其乐。照庄子的说法,这是人际关系和谐的理想境界。简单地讲,庄子的思想可以概括为“君子之交淡若水”。“水”喻道,“淡若水”指复归于“道”。君子之间的交流往来应当以虚无无为的原则为标准,应当放弃互相利用并超脱相对的人际是是非非计较,不为名利等外物而蝇营狗苟。

(2)人伦社会和谐的条件

“道”X哲学重视维系家庭这一社会细胞的天然人伦亲情,这是实现人伦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老子对人伦亲情、家庭和睦讲得比较少,看起来似乎对此漠不关心,不屑一顾,甚至对孔子的父父子子的仁义孝悌嗤之以鼻,大加挞伐。其实这仅是表面现象,老子本质上也是讲家庭人伦、和睦孝慈的,只不过讲得比较曲折,不像孔子那样直接。例如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道德经》,第十八章。)社会公正秩序混乱了,自然会呼唤仁义道德;六亲不和不睦,就会期盼孝顺慈善。显然,在老子看来,社会混乱、人伦不和是负面的、应该否定的,而仁义道德、孝顺慈善却是正面的、值得肯定的。把老子的话倒过来按照常规的思维顺序读,就能解出其逻辑蕴涵的本真意思,即社会必须有仁义道德,这可以防范秩序混乱;家庭必须有孝顺慈善,这可以杜绝人伦失和。

老子“道”学的弘扬者庄子亦持相同观点:“至仁尚矣,孝固不足以言之。此非过孝之言也,不及孝之言也。……以敬孝易,以爱孝难。”(《老子·庄子》,上册第312页,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庄子认为,最高境界的仁实在值得推崇,孝顺慈善本来就不足以说明仁。这并不是要责备践行孝慈的言论,而是不涉及践行孝慈的言论。用恭敬的态度来行孝容易,以爱的本心来行孝困难。

可见,在老庄看来,自然而然、发自本性的仁义道德、孝顺慈善是社会和家庭人际和谐所须臾不可或缺的,是构成社会整体和谐的基本条件,如同人的生命有机体不可或缺健康和谐的细胞这个条件一样。

那么,老子为何要不留情面地批孔子呢?原因在于,老子是自然率真之人,反感厌弃一切人为造作、浮华虚伪的人和事,对于孔子及其理论的根基仁义之说也不例外。相传孔子数度登门拜访老子谈道说仁,但都受到了老子的敲打数落。这样的事在《庄子》一书中就提及两次。老子问孔子:“何谓仁义?”孔子一本正经地说出了对于仁义的独特感悟:“心灵乐观,兼爱无私,这就是‘仁义’的情感。”长于孔子一辈的老子听后忍不住揄揶地嘲笑:“你这是迂儒夸张的说法。你宣扬这样一套‘仁义’,莫非是希望天下从此不再失去控制吧?可是天地有其常道,日月有其常明,星辰有其常行,禽兽有其常群,树木有其常立,就是夫子您,也不能不做事依德、行为遵道啊,这不就已经很好了吗?又何必卖那么大力气去鼓吹什么‘仁义’呢?唉,您这是反而把人性给弄乱了啊!”老子认为,孔子违背自然常道而去鼓吹夸张伪饰的“仁义”,实在是多此一举,于事无益,反倒添了乱。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无以回避的国人尽皆心知肚明的中国学者似乎天然基因中就携带并世代遗传的“文人相轻”、“同行冤家”这一原因。“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尊老抑孔”,这种传统渊远流长、根深蒂固,而且从老子对孔子的态度来看,老子本人就是“绌儒”、“抑孔”的典型代表,给后世带了一个坏头。当然,也存在相反的情况,自汉武帝刘彻采纳了“老博士”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对策之后,实际上便开启了“绌道”、“抑老”,乃至“绌百学”、“抑百家”的先河,也给后世带了一个坏头。两千多年来,中国学界互相“绌”、“抑”现象未尝止息,学人们则执迷不悟、冥顽不灵,终于蔚成了一种持续的歪风邪气。现实生活中学人之间互不买账、互相看低,明里的或暗中的妒忌、拆台、倾轧、攻讦、贬损、诋毁屡见不鲜,见惯不怪,这是中国学人学术性格丑陋的一面。

笔者忍不住,稍微说两句题外的公道话。“绌儒”、“抑孔”的老子出言不逊、不留情面,对孔子是有点过分的,是有失起码的礼仪的。上文所引《庄子》中的记述虽然并非信史,或许还有所引申发挥,老子对孔子的实际态度可能会好一点,但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谓予不信,看看《史记》就知道了。而反过来,孔子对老子的态度却谦和避让、恭敬有加,而且挨了训斥也不反唇相讥,只是忍辱含垢、洗耳恭听,始终保持了谦谦君子彬彬有礼的风度。虽然扫兴而归,且连续三天闷闷不语,但回过神来的孔子却当着自己学生的面极力称颂老子,说老子“其犹龙耶”。做人能做到这种水平,胸怀大能大到这种程度,孔子确实不容易,堪称圣人呵。可以说,孔子在60岁以前就已经对“逆言”的杀伤性具有了非同一般的免疫力,达到了“耳顺”的境界。两相对照,孔子待人接物、克己遵礼方面的修为,是胜于老子的。

不过,中国文化事实上是儒道互补的,是儒中有道,道中有儒;再往大一点说则是百家互补、百学互补的,是百家百学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再往国外说则是中外互补的,例如儒、道、释三教所供奉的圣人、道仙、佛陀可以在同一个道观里和颜悦色、谦恭礼让、和平共处,这绝对是一道吸引人眼球的奇异的风景线。

儒道在仁孝和谐的问题上其实在本质上一致的。而且,孔子在这方面的论述也是顺从自然、发乎人性的,甚至是更贴近现实、利于践行的,这是老子比起来也要见绌汗颜的。例如,孔子在听到一位名叫叶公的楚国高官把一个能行“直道”的楚国人揭发其父亲偷羊这件事告诉他后,孔子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我们这里的直道与此不同,正好相反,是父子相隐,这样直道才在其中。叶公说的直道,贵法律而贱亲情、重公德而轻人伦,自古以来秉持这种直道立场的不乏其人。

孔子的这一观点连同他的其他一些有争议的观点一样,不断受到学理上的质疑和道义上的诟病。但是,孔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伦理学家,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他所要维系的是超越社会法律秩序之上,或者说是包括社会法律秩序在内的、时空范围更广阔更久远的人伦的血脉亲情和人心的和谐秩序。父为子隐、子为父隐,道出的是一种父子之间与生俱来、至死不变的血缘亲情。因此,为人子者宁可不顾律条而替父隐瞒实在是情有可原的直道行为。这种源于自然、基于天道的血缘亲情,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不屑道统、游离法理的。孔子之所以态度决绝,冒大不韪倾力维护这种血缘亲情,其深层原因即在于此。孔子在这个问题上真正展示出了以人为本、张扬人性、崇尚和谐的仁者胸怀和智者风范。孔子所要成全的是人性、人情、人伦和人心的和谐,并以此为基础通过这种和谐达成社会整体的和谐。

中国文化中的孝道对于维系家庭人伦亲情和谐具有极其特殊的重要作用。对于孝道,道家实际上和儒家一样都是取肯定态度的,不同之处只在于,儒家重后天修炼,而道家重人性本源。

儒家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孝亲是仁爱的起点。《中庸》亦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在儒家看来,孝与仁紧密相连,互为前提。老子在五千言的《道德经》中两次提及了“孝”。老子认为,孝道源于人们的天性,孝道是人的本真自然状态,是先天的自然情感,是与生俱来的。而所谓仁,就是爱人,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爱而首先把自己的爱让挹给别人的一种理性的互济行为(这和西方基督教鼓倡的“你要别人如何待你,你就首先如何待别人”这一“黄金准则”如出一辙),这是远离人的本性、脱离自然状况的,是后天人为习得的。孝道观念及其行为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可以和谐家庭人伦亲情,晚辈敬重、赡养老人,是孝道的内涵,而只要“绝伪弃诈”(1993年出土于湖北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竹简中的表述,这一表述比《道德经》现今通行本中的“绝仁弃义”的表述更符合老子思想的本义),就能“民复孝慈”,也就是人们只要放弃后天的规范或约束,就可以回复到天然之性的“孝慈”状态。

除了在理论上阐释孝道,道家和儒家还各有践行孝道的典型人物,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中的老莱子和曾参。史载:“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参见httP://1z.book.sohu.com/chaPter-13607-111270332.htm1网页姚淦铭《老莱子:戏彩娱亲》一文。)老莱子“戏彩娱亲”的故事与《老子》一书中的“比于赤子”、“圣人皆孩子”、“如婴儿之未孩”、“能如婴儿乎”等有关表述殷殷契合。而且,理论上承认孝道和谐价值的老子也有可能同时是孝道的模范践行者,老莱子和老聃或许就是同一个人,对于这种可能性司马迁也没有否定。在《史记·老子伯夷列传第一》中,司马迁列举了老聃所具有的三种可能的身世,其中之一就是老莱子。儒家的大孝子曾参则有《孝经》名世,认为:“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把孝道奉为圣经,看作天经地义的事,并有“啮指痛心”的孝道佳话传世。

中国古代社会向有“举孝廉”的制度,是民间有德行、有孝道的人专有的进身之阶,凭借孝廉可以当官。后来虽然有了科举制度,但要是缺乏孝廉,也是要被弹劾的。虽然,在现代社会孝廉制度已不复存在,但孝廉与当官还有联系。例如,河北省魏县有这样一则关于干部任用的规定,即要想升迁首先要有父母德孝证明,无德不孝一律不考虑。实行以来,据说已有3名科级干部、S名股级干部由于德孝行为有瑕疵而未被重用。当地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支持这个政策。

直到今天,孝道在和谐家庭人伦亲情的过程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凡是浸润、熏陶、领悟“百善孝为先”中华孝道文化的人想必都会认同这一点。在互联网的goog1e或百度搜索栏中键入“风树之悲”、“子欲孝而亲不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等话语,可以搜寻到抒发孝道的万千感慨。这种话语和感慨,不管是说者还是听者,都会感喟唏嘘、涕泗交颐。人生在世,忙于事业,往往会不经意间疏于对父母的孝养,等到一朝醒悟向孝,本能良心发现,“欲孝”而“亲不在”、“欲养”而“亲不待”时,已然痛彻心肠、忏天悔地。

做到“孝”、“养”两全,达到老莱子(或老子)“戏彩娱亲”境界,是人生死而无憾的圆满理想状态,但现实往往难尽人意,甚至事与愿违。等到一个人有了赡养觉悟,同时又有了赡养能力,可以真正孝养、“戏彩娱亲”了,但时光匆匆不我待了,父母老了弱了病了等不及了,忽然间撒手尘寰永远和我们虚实两分、阴阳相隔了,剩下的就只有断断续续的回忆、隐隐约约的幽梦,还有那折磨人摧残人的萦绕心魂的无尽自责和与日俱增的孤旷悲情。多少人,到了这个时候,恐怕都会扼腕悲叹:苍天误我,此生难再。

从历史和现实看,孝道文化的社会价值具有普适性,决不局限于一个历史阶段(如封建社会)和一个国家范围(如礼仪之邦的中国),“风树之悲”中蕴涵的孝养、娱亲情结,在古往今来的任何社会形态中都具有默默而强大的维系人伦和谐的情感力量。

总之,孝道有利于人伦亲情的和谐,而作为细胞的每个家庭的和谐则有利于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3)人伦社会和谐的关键

“道”X哲学重视人的心灵和谐。心灵和谐决定人的行为和谐,而人的心灵和行为和谐就会促成整个人伦社会的和谐。因此,心灵和谐是人伦社会和谐的关键。

“道”X哲学不但重视而且能够助人达到心灵的和谐,这是因为,“道”X哲学具有“为我”的实际功用,通过“为我”,使人满足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从而达成心灵的和谐。“道”X哲学的创始人老子自己就是精神充实、心灵和谐的圣贤之人,这方面老子可以现身说法。

世人都说老子看破红尘、消极避世,《史记》也记载老子西出函谷,莫知所踪,好像是归隐世外、遁入空门了。这是对老子和太史公的误读。老子可没有当过和尚。老子也是入世务实的,他对社会不公、两极分化和腐败现象的揭露抨击鞭辟入里:“天之道损有余以奉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之饥,以上食税之多”。(《道德经》,第七十七、七十五章。)看看,这就是老子横眉怒目、义愤填膺的一面(当然,老子更常见的应该是谦谦君子、温文儒雅的一面),这是出世的老子吗?哪有如此关心时政民瘼的“出世”者?作为一介知识分子的老子,道义在胸,痛揭时弊,真话直说,已尽其责,还要如何入世?入世有各种入法,包括老子这样的看似“出世”实则入世的入法。

老子年届八秩,西行出关,悠哉游哉,那是退而致仕,还禄于君,回归自然,颐养天年去了。老子虽然主张无为、不争,但他却是什么也不缺的,既不缺生前利,又不缺身后名。据说老子出关后又活了好多年(司马迁通过民间采访调研提出两种可能,老子活了160岁,甚至逾200岁),他应该不缺养命的钱;而老子出关前写下的五千言,则给他赚得了千古不朽的名。

老子是不为而为、不争而争、不私而私,不为、不争、不私是形式、手段,为、争、私是内容、目的。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非以其无私也,故能成其私”。(同上,第六十六、三十七、七章。)

总之,老子出世,又入世。出世是表面的,入世是内在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道”X和“道”X哲学的两重性。“道”X哲学抽象,又生动,不争、无为、去私,又关注人生,贴近生活,务实功利。在老子那里,出世与入世、虚无与实有、抽象与具象是圆通融合的。列宁曾这样评论黑格尔的《逻辑学》:“在黑格尔的这部最唯心的著作中,唯心主义最少,唯物主义最多。‘矛盾’,然而是事实!”(列宁:《哲学笔记》,第253页,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借用并翻造一下列宁的经典评语:在老子最抽象、最不功利的著作中,抽象和不功利最少,生动具体和功利务实最多。“矛盾”,然而是事实。

必要的物质需求和满足是人得以生存发展享受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一个人,精神再伟大、思想再崇高、理论再精妙,总得要吃喝,而且首先得吃喝,然后才能谈得上精神伟大、思想崇高、理论精妙之类,离开了人的吃喝的物质需求,一切精神、思想、理论都无从谈起。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所强调的根本出发点。X也是如此,X是以人为前提和目的的,X是属人的,属人的X必须包含人的吃喝在内的所有物质功利。X必须从天上回到人间,若不然,X也就无从谈起。

“道”X哲学的物质功利集中体现在“为我”上。需说明的是,这个“我”是包括“你”和“他”在内的“大我”,泛指一切人,不限于一己之私。因此,老子“道”X哲学的“为我”与其后学杨朱的“不拔一毛”、“不利天下”的“为我”是有区别的。《孟子·尽心上》载:“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杨朱的“为我”,实际是“唯我”,“唯我”眼中没有他人他物,到了与人与世隔绝的程度。尽管杨朱还有“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这一堂而皇之的大度豁达之说,但显然无从挽回前言的负面影响。杨朱的“为我”是“小我”,过于悭吝,取了极端,为后世所诟病不足为怪。这样的“为我”在现实的必须与他人通过各种交换和协作才能生存的社会里,其实是“害我”。杨朱的另一观点,即贵生就是养生,一切都是为身,一个人的身,就是他的“我”,为身就是“为我”的观点,倒是与老子“身重物轻”思想是相通的。具体而言,“道”X哲学通过以下途径达到“为我”。

首先,“道”X哲学通过参透生死达到“为我”。

“道”X哲学的“为我”体现在修身养性、看穿生死上。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道德经》,第十章。)老子认为,人们的形体和精神、主观努力和客观实际,都是难于完全一致的,但人们应该努力做到使身体和灵魂结为一体,精神专一以达到柔弱状态,清除尘垢以保持心灵通明,这样就有助于养身致寿。后来的道教把这一观点发展成了重要的养生方法。如今的气功、太极拳乃至书法绘画也都讲究高度专一、屏气凝神,这和“营魄抱一”的要求是一致的。

修身养性须达到忘却自身、洞穿生死的辩证的高境界。人只要有生,就必有死,古往今来没见过不死的。对于一个具体的生命来说,生是偶然的,死却是必然的,生是有限的过程,死却是永恒的结果。作为哲学家的恩格斯把生和死拉得很近,看得很穿,生死相依,言之凿凿:“生就意味着死”,“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一定要灭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570、45S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把天地宇宙什么都看得透透彻彻的庄子,也彻底参透了生死。然而,向以超尘拔俗、奇特诡谲著称的庄子没有就生死论生死,庄子是用“道”看世界的高人,他的生死观也就是“道”的生死观:“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潦然,莫不出焉。”“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老子·庄子》,上册第210页、下册第423页、下册第432页、上册第211页、下册第417页,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庄子认为,天地赋予我形体来使我有所寄托,赋予生命来使我疲劳,赋予暮年来使我享受清闲,赋予死亡来使我安息,所以以我生为乐事的必然以我死为乐事。既然生死、形体、劳佚、安息都是天地赋予我们的,所以生则乐生与死则乐死是我们的职责,是自然的造化。在庄子眼中,生与死循环相继,气之聚散,不断变化,谁也难以把握其规律。既然死后又继之而生,那我又有什么可忧患的呢?所以万物都统一在生死循环的变化之中,所有万物最终都归于气,归于一。“气”是“道”的外化,“一”是“道”的别名,“圣人贵一”就是圣人以“道”为贵。归根到底“生死齐一”归于“道”这个X的本体,“道”是生死的归宿,是万物的归宿。在这样的境界上就能参透生死,就能拥有仁者的不忧、智者的不惑和勇者的不惧。妻子死了,庄子认为是解脱,是重归于天地自然,回到了她来的处所,不但不哭,反而箕踞鼓盆而歌:“生死本有命,气形变化中。天地如巨室,歌哭作大通。”后来,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却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同上,下册第577页。)真就是:哲人其萎,视死如归,无畏无惧,无牵无挂。

生与死就如一张纸的正反面,紧紧贴合在一起,没有办法撕离,正如庄子说的那样:“皆有所一体。”说出“残疾或许是世界本质”名言的中国著名作家史铁生用形象的文笔叙述了生死难分难解的问题,他在著名的《我与地坛》一文中写道:“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史铁生:《我与地坛》,转引自httP://b1og.sina.com.cn/ s/b1og_4cSd00450100jtPi.htm1.)文学家写生死写到这种境界,已不仅仅是小说了,而是在哲学层面上省察、解悟有关生死的哲学真理。

虽然死必不可免,但残疾、痛苦、悲惨的死并非必不可免。活有活的高境界,死也有死的高境界,死的高境界就是得享天年、寿终正寝、不医不药、无疾而终,就是安心不怕,就是在睡梦中悄然谢世,黄泉路上轻松走好。这是可遇难求的人生之大幸,说得神秘蹊跷一点,这可是祖先庇荫的造化、人生修来的福分啊。关于这样的死的高境界,可以想象残疾大半辈子、尝遍病痛滋味的史铁生应该是很羡慕的(好在史铁生有哲学上的解悟超脱,灵魂安谧,不惧怕死,甚至已经把死当成了“节日”),这样的死的高境界,应该也是芸芸众生所应共同羡慕的。

据有关统计,地球上曾经总共有S00亿人左右,现在活着的人约70亿,而已经死掉的有700多亿,死的人远比活的人多,死是见惯不怪的稀松平常的事。死对于人是非常公平的,你怕,逃不过死;不怕,也逃不过死。怕,杞人忧天,伯虑愁眠,六神无主,机体失衡,或许死得更快;不怕,超然度外,笑噱死神,反而会尽享天年,没妄求长寿,或能耄耋期颐。这不是危言耸听,故作惊人之语,而是有科学事实根据的。医学上曾有这样的实验,将一个淀粉片剂说成最新发明的特效药给病人服用,结果竟产生了疗效,尽管实际上只是一个没有任何治疗作用的淀粉片剂。为什么会有疗效呢,这是因为这个淀粉片剂被患者当作特效药,使他壮了胆,振作了精神,充分调动了体内有利于治疗的积极因素。相反,把真的特效药说成淀粉片剂,抑制了患者积极的精神因素,实际的疗效可能就会打折扣。

还可以举出一个生动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有一个胃癌患者去医院手术,医生打开腹腔后无从下手,因为癌细胞已经扩散转移得到处都是,所以只能原封不动缝合了事。患者醒过来后问手术情况,医生告诉他十分成功,癌瘤全部割除干净了。就是这个假话使他壮了胆,振作了精神,术后不久便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了。几年之后,患者特意找到给他手术的医生道谢,并赠送了写有“妙手回春”、“天下神医”、“恩同再造”之类赞语的锦旗,并请医生吃饭。酒过三巡,医生吐出真言,讲述了当年的手术情况,并赞叹他能活这么长时间是个奇迹。等到患者醒过腔来,他的精神一下垮了,回到家不久就死了。为什么?不为别的,就是害怕了。与之相反,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得了癌症之后,置之度外,全然不当回事,天天跑步锻炼,后来参加北京老年组马拉松比赛还得了冠军,成了名人,上了报刊电视,记者采访得知她是癌症患者,不敢相信,建议她到医院复诊。复诊一查,癌细胞竟然消失殆尽了。为什么?不为别的,就是不害怕。

还是老子说得好:“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不把生看得过重的人,比过分看重生的人高明。耽于逸乐、贪生怕死,不利于生。“人之生生,动之死者,亦十之有三。”也就是说,人为了养生而死的,占十分之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原因在于太爱惜自己,过度养生了。“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就达到了无身无私、无生无死的化境。老子又说:“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善于养生的人,不会遇险,即使遇险,猛兽不知如何牴它的角,老虎不知如何张它的爪,兵将不知如何用他的刃。“夫何故?以其无死也。”(《道德经》,第十三、七十五、五十、十三、五十一章。)无死,即彻底地参透了生死本质;无死,也就真正跨过了生死这一关,死也就不再是令人迷惑、烦恼甚或恐惧的问题了,这是人生之大幸,这也就达到了仙风道骨、物我两忘的陶渊明所吟诵的生命的终极境界: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其实,死就是一种回家,一种归元。人生如盛宴,“千里搭宴棚,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的盛宴结束了,就欢欢喜喜回家,焉能他顾?就老老实实归元,岂敢妄想?掌握了最高智慧哲学X,就要穷理尽性,知天乐命,心有禅趣佛意,顺应自然造化,就要让人生的盛宴这个过程更加精彩成功,于己于人于子孙于社会都有利。与死的结果比,活的过程是最重要、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生命最渴望的快乐、幸福、成功都在过程中,生命就是过程。生命的过程有悲剧,也有喜剧,可以是悲剧,也可以是喜剧,主观意志可在一定程度上、在努力能及的范围内选择、调度、改变(除了不可抗的命运)。忘记“死”的悲剧结果,牢记“活”的喜剧过程,为己为人为子孙为社会作出更多的创造和奉献,人生大彻大悟的真谛或许即在于此。在生死问题上,或许真的就是柏拉图那略带恐怖的名言是又对又好的:哲学就是死亡的练习。

其次,“道”X哲学通过遏制贪欲达到“为我”。

“道”X哲学的“为我”体现在做事谨慎适度、知足知止上。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同上,第九章。)为人做事,不可做得太过,过犹不及,不可失去应有的法度,不可违逆自然的规律。自满自骄都是“盈”的表现,持“盈”的结果,难免招惹祸患。“身退”不是隐退避世、告老还家,而是有了功不居功,有了名不持名,不居功自满,不持名自骄,这是保全自我的上策。“夫唯不居,是以不去。”不居功,反而不会失去功。贪天功为己有,往往身败名又裂。不以自己的功劳为功劳,反而能够得到功劳,不孤傲自大,反而别人会尊你为长。正所谓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同上,第二十二章。)

老子认为做事要思量再三,“若冬涉川”,就像寒冬赤足过河;要谨慎小心,“若畏四邻”,就像畏惧四邻围攻;要通达圆融,“若冰之将释”,就像将要解冻的冰块;要朴实敦厚、空阔开朗、包容一切。掌握了这样的法度和规律的人,就能长久生存,终身不会遇险遭灾,所谓“道乃久,殁身不殆”。(同上,第十六章。)

老子把贪得无厌、永不知足看成是人生自毁的极大祸患,“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同上,第四十六章。)小不知足招小祸患,大不知足招大祸患;小不知足会变成大不知足,小祸患会变成大祸患。一切贪腐之徒无不是由小而大的,他们在东窗事发后往往也是这么现身说法的。报载,有一巨贪,喜欢把贪来的钱装进布袋堆在家里。有一天,此贪看着堆满房间一角的钱袋,忽然起了金盆洗手的念头,于是决定等贪满最后一袋钱便作罢。然而钱袋未满便锒铛入狱了。其实,对于这样的巨贪来说是不存在能够让他罢手的“最后一袋”的。贪婪之魔一旦放出潘多拉魔盒,再要收回谈何容易。所谓“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同上,第五十二章。)放纵欲望,极尽能事,这样便终身无可救药。

老子开出了人生避祸祛灾的灵丹圣药,那就是知足知止:“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道满足,便不会受辱;知道休止,便没有祸患。“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者富”,知足就能知乐,就能多乐和常乐。人要贵生重己,自尊自爱,对待名利适度而止,只取生活所必需的和属于你的,而不为不属于你的外物所诱惑牵累,因为“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而知足感恩,涤除贪心,“塞其兑,闭其门”,人生便能蠲除忧虑、危险和灾祸,永葆康宁。(同上,第五十二章。)

其实,现实生活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其可知之“足”,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都具有调控心态的空间。因为人生在世,多少都有属于自己的大大小小的成绩和成功,都有值得自己骄傲的荣光。世界和人生都会因为好心态而变得更美好、更精彩,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足”与“不足”、快乐与否,不在于他拥有什么、拥有多少,而在于他怎样看待自己的拥有。如果跟自己过不去,眼睛向上,一味攀比,贪得无厌,毫不知足,那么就会感到“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而如果善待自己,获取有度,适可而止,知天乐命,常从比下有余中得到满足,那么就会感到“人生如意事常十之八九”。知道了这个道理,并且努力践行,那就同样可以活得非常精彩,潇潇洒洒创造人生。

如果觉得讲空的道理没有多大说服力,那再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有这样一个人,斤斤计较,从不知足,怨天尤人,消极厌世,眼中的世界一片灰暗,太阳也不温暖,月亮也不柔美,觉得投错了胎,老天对他不公,别人也都欠他的。在公共场所别人不小心踩了他的脚,必然恶言相向,引发口舌大战。在单位无论与同事发生什么矛盾,总是他有理。忽然有一天,他感觉身体不适,一查是癌症晚期,生命开始了倒计时。惊愕失落之余,突然有所醒悟,懊悔自责起来,觉得自己生活、工作原本都是好好的,一切都是不知足惹的祸,倘若有来世,一定好好活,可是,只有今生,哪有来世?……这时,窗外闪电炸雷,把他惊醒,原来是噩梦一场。虽然是梦,但他却当真事,以为就是新生,权当自己真的死过一回,一切以知足心态重新开始。从此笑脸常有,笑口常开。对于一切的付出所得的回报总认为够了多了。在人际关系上懂得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公共场所脚被踩了,别人还没说“对不起”,他抢先说“不要紧”。遇到熟人,别人还没开口,他抢先说“你好”。别人哪怕只有一点小需求,还未及言说,他抢先伸出援手。由此,他的一切都改观了,天地人都和谐了,太阳温暖了,月亮柔美了,世界和生命变得万般美好了。这真是所谓“境由心造”;“同一件事,想开了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自性迷、佛即人,自性悟、人即佛,佛者觉也”。

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都有必要“噩梦一场”,以求得生命的解放和思想的升华,成为一个知足感恩、心灵和谐的人。

再次,“道”X哲学通过低调谨慎达到“为我”。

“道”X哲学的“为我”体现在谦和恭顺、贵柔守弱上。老子幼年生活在涡河水边,对水很有感情也很有研究。水的自然本性是处下不争,日复一日,流淌不息,默默无声地滋养万物和生灵,居功厥伟,却显得凡庸卑微。水忍让一切,从不逞强斗胜,路遇阻挡则避让而行;水谦和处下,从不拒绝命运,总是流向卑微低洼之处。老子从水的品格中受到启发,概括出以谦和柔弱为特点的为人处世之道。

一是水近于道,不争无尤。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同上,第八章。)最高的善接近于大“道”。像水那样不争不竞,与万物和谐共处,便能无过无失。向水学习,顺乎自然,以水的品格行事的人也就接近于大“道”了。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有时为了更好地往高处走,也必须像水一样往低处走。

二是弱能胜强,柔能克刚。老子说:“天下莫能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水表面上软弱无力,软弱到不能再软弱,但却是最刚强的,具有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天下没有其他力量可与之匹敌。“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能滴穿岩石,蚀灭钢铁,掀翻巨轮,崩裂大山。这就是至弱至强、至柔至刚的辩证转化。牙齿刚强,舌头软弱,但舌存齿亡,牙消失得无影无踪,舌却照样健在;僵尸刚强,婴儿柔弱,但僵尸已死灭,婴儿却是希望;寒风中抖动的麦苗十分柔弱,但难被摧垮,麦熟季节,麦秆金黄,却枯萎了。正所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同上,第七十八章。)然而老子不无遗憾,“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这么好的道理,虽“天下莫不知”,但“莫能行”,无非西风贯驴罢了。

三是知雄守雌,知荣守辱。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道雄的一面,却不与人争雄,而甘心守雌;知道光明的一面,却不与人争光明,而甘居黑暗;知道光荣的一面,却不与人争光荣,而甘心耻辱。守雌、守黑、守辱,就能回返赤子的质朴之心,达到纯真自然的至高境界,与道同体,为天下典范。腹有诗书气自华,脱颖而出亦自然。“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同上,第六十六章。)

总之,“道”X哲学是“为我”的,是有功用的,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一个人知道了“道”X之后要深信不疑,“勤而行之”。如果半信半疑,甚至嘲笑了之,自以为是,那么这个“道”X对他是没有什么功用的。老子早已预料到了这几种情况:“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同上,第四十一章。)

(4)和谐的化境

“道”X哲学崇尚无为而治、自然而成的和谐,这是和谐的化境。

无为而治、自然和谐的思想几乎贯穿老子“道”X哲学理论的始终,在《道德经》中俯拾皆是。如第二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十章:“爱民治国,能无为乎?”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第三十八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第四十三章:“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五十七章:“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

上述老子无为而治、自然和谐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心理等各个方面,无为而治的和谐是自然天成的和谐,犹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顺理成章,至善至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