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族地区创业风险的识别与防控

民族地区创业风险的识别与防控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创业风险的定义对创业风险的界定,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观点,大多数国内外学者都只针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或角度来界定,而并没有将其一般的概念提炼出来。客观性要求创业者采取正确的态度承认和正视创业风险,并积极对待创业风险。

一、创业风险的定义

对创业风险的界定,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观点,大多数国内外学者都只针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或角度来界定,而并没有将其一般的概念提炼出来。Timmons和Devinney将创业风险视为创业决策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包括处理进入新企业或新市场的决策环境以及新产品的引入。赵光辉主要从创业人才角度界定创业风险,认为创业风险是指人才在创业中存在的风险,即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者、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而导致创业活动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及其后果。[5]

【案例导入】

刘寅在大学期间开办了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主要专注于校园市场,卖学生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最开始在武汉本地做出了一些效益之后,项目被杭州的一个老板看中,有意向投资。当时急缺发展资金,他们冲着投资就冒失地把市场逐渐投向杭州。由于缺少和融资商谈判的经验,在合作初期,团队就一直处于被动,话语权逐渐被老板掌握。在老板急功近利的强势压力下,业务的推动越来越吃力。坚持了大半年,杭州的市场没有按预期的计划打开,后来财务也出现了问题,团队最终解散。

(资料来源:http://chuangye.umiwi.com/2011/1107/47139.shtm l)

案例点评

案例中的创业风险来源于团队内部对项目的驾驭能力。团队成员没有做出科学的远景规划。同时,与投资人合作也缺少经验。这个案例启示我们创业风险无处不在,识别和防控风险的能力强不强,决定了创业能否成功。

二、创业风险的特征

创业风险主要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客观存在性

创业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创业的过程中,由于内外部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创业风险也必然是客观存在的。客观性要求创业者采取正确的态度承认和正视创业风险,并积极对待创业风险。当然,客观性并不否认创业风险的存在也有主观的一面。[6]

2.不确定性

创业的过程往往是将创业者的某一个“奇思妙想”或创新技术变为现实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创业者面临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如可能遭受到已有市场竞争对手的排斥,进入新市场面临需求的不确定,新技术难以转化为生产力等。此外,在创业阶段投入较大,而且往往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或产出很少,因而可能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从而导致创业的失败。也就是说,影响创业的各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有时难以预知,因而会造成创业风险的不确定性。[7]

3.损益双重性

创业风险对于创业收益不是仅有负面的影响,创业者如果能正确认识并且充分利用创业风险,则会使收益有很大程度的增加。

4.相关性

创业者面临的风险与其创业行为及决策是紧密联系的。同一风险事件对不同的创业者会产生不同的风险,同一创业者由于其决策或采取的策略不同,会面临不同的风险结果。

【案例导入】

某高校食品科学系6名研究生自筹资金20万元,在成都著名景观——琴台故径边上开起了“六味面馆”。第一家店还未开张,6位股东已经把目光放到了5年之后,并准备两年内在成都开20家连锁店,到时候跟肯德基、麦当劳较量较量。原本想以“研究生”之名来制造广告轰动效应,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人预料。“研究生面馆”开业不久,6名研究生就一个个被学校领导找去谈话,要他们在学业和面馆之间做出选择:要么退出,要么退学,最终面馆长时间处于无人管理和经营欠佳的状况,投资人准备公开转让。这家当初在成都号称“第一研究生面馆”的餐馆仅仅经营了4个多月,就不得不草草收场。

(资料来源:http://www.rs66.com/a/5/23/2638.htm l)

案例点评

案例中,6名研究生没有认真考虑学业与创业的矛盾关系,没有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导致半途而废。

三、创业风险的分类

(1)按风险来源的主客观性划分,可分为主观创业风险和客观创业风险。

表3-6 风险来源的分类

(2)按创业风险的内容划分,可分为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管理风险、生产风险。

表3-7 风险内容的分类

(3)按风险对所投入资金即创业投资的影响程度划分,可分为安全性风险、收益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表3-8 创业投资的影响分类

四、创业方向的识别与防控

(一)系统风险的识别与防控

系统风险是指由某种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创业者本身控制不了或无法施加影响,并难以采取有效方法消除的风险,如政策风险、环境风险、宏观经济风险等属于系统风险。

表3-9 系统风险的识别与防控

(二)非系统风险的识别与防控

非系统风险是指由特定创业者自身因素引起,只对该创业者与企业产生影响,如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人力风险等。

1.市场风险的识别及其防范途径

(1)市场风险的识别。由于市场各种因素的复杂性、变动性的影响,往往使新企业进入市场后的实际后果与事前预期发生背离,由此导致利益损失的可能性就是市场进入风险。市场风险的识别一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产品能否被消费者接受的问题。在现实市场中,人们对传统技术产品司空见惯,而新产品或服务对消费者来说是新鲜的,它的市场多是潜在的、待成长的。在这种情况下,创业者就很难预先判定市场是否会接受自己推出的某一新产品,包括接受能力和接受速度。二是新企业生产的产品有不少是高新技术或技术创新产品,由于产品技术本身的前瞻性,新企业无法得到相对准确的市场预期,对市场的接受度、产品导入市场的时间、市场的需求量等都难以估测,因而存在较大的风险性。

(2)市场风险的防范途径。首先,市场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它是由众多提供各种产品的子市场系统和区域市场系统构成的。任何一个新企业都没有能力进入所有的市场,即无法为所有的客户服务,只能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进入某一细分市场,在其目标市场上确定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新企业进行进入区位选择时,既要考虑竞争者,又要考虑消费者,做到消费者导向和竞争者导向的有机结合。

其次,新企业应妥善处置专用性资产、设备购置、无形资产等,企业一旦经营失败,在退出市场以前是无法预期和弥补的,也是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无法收回的。

最后,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整合营销理念,在产品规划、价格制定、销售渠道选择上以市场为导向,从客户的需求出发。确定价格时,低价不是向顾客表明优质产品的最好方式,尤其对于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而言,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使得新企业不能采用牺牲品质的低价策略。加上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新企业更应积极主动控制价格。

◎拓展阅读◎

两个月就关门的食品杂货店

小刘大学毕业后一直想自己做老板,看到邻居在小区里开了一个食品杂货店而且收益一直不错,颇为心动。于是,小刘租了小区内一个库房做店面,开了一家食品杂货店。但是经营两个月后,小刘的食品杂货店就撑不住了,不得已才关张。为什么同样是食品杂货店,邻居可以干得红红火火,小刘的店就经营惨淡呢?原来,小刘为了突出自己食品杂货店的特色,没有像邻居一样进茶、米、油、盐等大众用品,而是将经营范围锁定在沙司、奶酪、芝士等一些西餐调味食品上。但是小区里的居民对她的货品需求少,加之她店面的位置在小区边缘,而且营业时间不固定,由着她的性子开,很多邻居都不愿意绕道过去,所以生意不红火。小刘在创业之初,没有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导致提供的商品不被消费者青睐,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资料来源:http://news.pedaily.cn/chuangye/201312/201312201316166 -all.shtm l)

2.生产风险的识别及其防范途径

(1)生产风险的识别。生产风险是指新企业在创业过程中,生产环节的有关因素及其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创业失败或利润受损的可能性。对于新企业来说,由于企业刚刚起步,生产人员的配备、生产要素的供给、各类资源的配置等容易出现问题。这在创业阶段都需要尝试和摸索,故存在较大的风险。生产风险的识别应从生产技术人员构成、生产设备与工艺水平、生产资源的配置状况、原材料供应状况四个方面加以识别。[8]

(2)生产风险的防范途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众多风险,其中就包括企业生产风险。在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中,为了管控好危险源,企业首先就得做到“管安全”。企业也应该通过管控危险源,调动全部员工做好安全生产,才能较好地控制好安全生产风险。同时,应针对生产目标管理制订出严密的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明确生产及其管理的具体要求,对生产要素进行组织,使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能迅速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创业时,还要综合考虑原材料及能源供应,公司的地址要接近原材料产地,且能源供应充足。

3.技术风险的识别及其防范途径

(1)技术风险的识别。技术风险的识别通常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技术成熟度。新颖、独创、先进的技术可以为新企业带来独特的优势,技术成熟度的判断标准一般根据国内外同类技术达到的水平参数指标来确定。二是技术适用性。技术的适用性描述了技术适用的范围,推广和实施的难易程度。三是技术配套性。在新企业创业初期必须确认与该技术配套的工程技术和产品生产技术是否已经完善,达到标准。四是技术生命周期。高技术产品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技术的更新速度并维持更新成本或防止技术老化的能力,并在技术生命周期内迅速实现产业化,收回初始投资并取得利润,新企业就将蒙受损失。

(2)技术风险的防范途径。新企业可通过市场化运作方法引进民间资本、风投等方法,使技术风险由投资者、投资机构以及企业共同承担,从而实现部分技术风险的转移,新企业也可以联合其他企业共同参与到技术创新的活动中来,在利益共享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和风险共担,达到防范技术风险的目的。

4.财务风险的识别及其防范途径

(1)财务风险的识别。财务风险的实质是财务收益的一个相对概念,是指未来财务收益不可能实现的概率,是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的综合反映,是中小企业风险的货币化的集中体现。财务风险包括融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收益分配风险。

(2)财务风险的防范途径。第一,增强创业者的风险意识。新企业的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最终都会在财务风险上有所体现,可以说财务是新企业经营的末梢神经。财务风险是新企业最外在的风险,也是最后的风险,因为财务风险会直接导致企业创业失败。第二,保持资产流动性。新企业应降低整体资产中固定资产的比重,缩短应收账款周转期,以保持良好的资产流动性。这样可以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第三,加强财务会计制度的建设。新企业要按照科学规范、职责分明、监督制约、财务核对、安全谨慎和经济有序的原则建立严密的财务会计制度。第四,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体系。在中小企业的利益分配中,不能紧盯着自己的利益,而忽视投资者利益,少分配或者不分配股利则会挫伤投资者的热情,也会影响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甚至引起中小企业股东之间尖锐的矛盾,从而影响中小企业经营的稳定性,降低其竞争力,进而降低中小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案例导入】

2007年从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的舒正义是“陕西正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办人。舒正义和同学、朋友等8人筹资7.8万元,成立了环保防水手电陕西总代理公司。但公司成立9天后就陷入困境。当初承诺办理公司注册手续的代理公司在拿了他1万元后杳无音讯,一时资金短缺成了这家刚刚起步公司的绊脚石。几经周转,舒正义还是不能摆脱资金短缺的困境,最终通知媒体,宣告公司“破产”。创业初期,资金链是创业能否长期运行的关键因素,也是各位创业者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

(资料来源:http://www.795.com.cn/wz/93197.htm l)

案例中的初创公司没有对财务风险进行科学防范,最终难逃倒闭的结局。这个案例启示我们,初创公司一定要准备好风险资金,在企业走上正轨前没有一定的保障资金是比较危险的。

5.管理风险的识别及其防范途径

(1)管理风险的识别。管理风险就是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实现风险成本最小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管理过程。中小企业面临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纷乱繁杂的,怎样才能有序地辨识中小企业的管理风险呢?纵观各时期中小企业的风险研究,中小企业的风险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不可控风险和可控风险。不可控风险指的是指中小企业外界环境因素(自然灾害、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等)的突发性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投资收益上的不确定性和投资损失的可能性;可控风险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包括组织结构设置、发展战略制定、投资决策选择。对于企业而言,如何识别管理风险中的可控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2)管理风险的防范途径。第一,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的决策和监督机制是新企业防范管理风险的前提。企业应当形成股权结构多

案例点评元、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行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第二,提高员工自身素质。对新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使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同时还应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

五、基于风险估计的创业收益预测

如果创业者知道未来可能呈现出多种风险,但对其出现的概率全然不知,那么在预测创业收益时,就只能根据主观选择的一些准则来进行。

1.等可能性准则

这种方法假定各种风险状态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通过比较每个创业方案的收益平均值来进行创业方案的选择。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下选择平均利润最大的创业方案;在成本最小化目标下,选择平均成本最小的创业方案。

比如,某新企业有三种产品待选,估计销路风险状况和收益情况如下表所示,用等可能性准则选择最优产品方案。

表3-10 收益表单位:万元

计算各产品在三种风险状态下的平均收益值:甲产品为16.67万元,乙产品为26.67万元,丙产品为15.33万元。可见,乙产品的平均收益值最大,所以乙产品为最优方案。

2.乐观准则

如果创业者比较乐观,认为未来会出现最低的风险状况,不论采用何种方案均可能取得该方案的最好效果,那么决策时就可以首先找出各方案在各种风险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即在最低风险状态下的收益值;然后进行比较,找出在最低风险状态下能够带来最大收益的方案作为决策实施方案。仍以上个题目为例,由于甲产品最大收益为40万元,乙产品最大收益为90万元,丙产品最大收益为30万元,所以90万元对应的乙产品为最优方案。

3.悲观准则

与乐观准则相反,创业者对未来比较悲观,认为未来会出现最高的风险状态,因此创业者不论采取何种方案,均只能取得该方案的最小收益值。所以,在决策时首先计算和找出各方案在各风险状态下的最小收益值;即与最高风险状态相应的收益值,然后进行比较,选择在最高风险状态下仍能带来“最大收益”(或最小损失)的方案作为实施方案。仍以上个题目为例,由于甲产品最小收益为-10万元,乙产品最小收益为-50万元,丙产品最小收益为-4万元,所以-4万元对应的丙产品为最优方案。

4.折中准则

这种方法认为应在两种极端中求得平衡。决策时,既不能把未来想象得太光明,也不能描绘得太黑暗。最低和最高的风险状态均有可能出现。因此,可以根据创业者的判断,给最低风险状态以一个乐观系数,给最高风险状态以一个悲观系数,两者之和为1;然后用各方案在最低风险状态下的收益值与乐观系数相乘所得的积,加上各方案在最高风险状态下的收益值与悲观系数的乘积,得出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然后据此比较各方案的经济效果,做出选择。仍以上个题目为例,设销路好的系数为0.7,销路差的系数为0.3,通过计算得到期望收益值,如下表所示,由于乙产品的期望收益值最大,所以乙产品为最优方案。

表3-11 期望收益表单位:万元

5.后悔值准则

创业者在选定方案并组织实施后,如果遇到的风险状态表明采用另外的方案会取得更好的收益,创业者在无形中遭受了机会损失,那么创业者将为此而感到后悔。后悔值准则就是一种力求使后悔值尽量小的准则。根据这个准则,决策时应先算出各方案在各风险状态下的后悔值(用方案在某风险状态下的收益值减去该风险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所得的差);然后找出每一种方案的最大后悔值,并据此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最大后悔值中最小的方案作为实施方案。仍以上个题目为例,计算后悔值,得表3-12。由于甲产品最大后悔值为50万元,乙产品最大后悔值为46万元,丙产品最大后悔值为60万元,在其中再取最小的,所以46万元对应的乙产品为最优方案。

表3-12 后悔值准则

◎拓展阅读◎

创业失败最常见的八大原因

一般来说,创业初期的资金分配与调度、人才招募、营销策略、管理技巧,以及继之而来的市场潮流变化、竞争、应对策略……都有可能导致新创办的企业遭受无法继续生存的命运。以下便是创业过程中最常见的失败原因。

1.资金短绌

创业者低估财务上的需要,财务预算有缺失,同时在营运或生产上也无法有效运用资金,因此难以创造盈余。

许多人在创业之初并没有考虑到流动资金的重要性,所以在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的前提下就贸然创业。殊不知,很多人在创业后经营不顺时,需要坚守一段时日,但因为没有充足的流动资金而不得不提前关门。如果创业者在创业时没有充足的流动资金以维持半年以上的运作,最好不要轻易去创业。

2.市场资讯不足

市场资讯不足包括不是真正了解潜在市场的需求量、错误预估占有率、对销售渠道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了解不清等。

许多创业者并不去了解竞争对手的经营运作情况,也不去仔细分析竞争对手的经营策略,不清楚对手下一步将有什么措施和手段来对付自己。特别是不去分析双方的优劣势,一味凭自己的感觉行事,到头来往往会吃苦头。

3.不良产品太多或不良率太高

由于不良产品太多,或者不良率太高,成本和损耗过大。加上创业之初产品缺乏知名度,因而会出现产品滞销现象,造成大量库存。

4.错误的策略

错误的策略既包括不当的企业价值观、无效的经营管理及销售策略、对竞争者估计错误等,也包括创业理念与竞争策略的错误。创业者发生较大的错误或过失时,一般都欠缺应对的经验和解决的办法。因此,对于初次创业者来说,一个错误的策略可能是致命的。

5.产品淘汰率太高

如果产品的生命周期太短,或者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合潮流,产品面世不久就会遭到淘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短期内就很可能遭到失败。

通常针对年轻人的流行产品的寿命一般都是很短的,创业者一定要懂得这个规律。当某个产品流行时,你想投资分一杯羹时就要特别小心。因为当你的新产品上市时,该产品就可能不再流行。

6.管理不当

如果创业者管理经验不足,朝令夕改,常常在错误中学习,即会耗费公司的许多资源,也无法建立一套合理的、具弹性与有效率的制度。比如,用人不当,会造成不必要的内耗;财务制度有漏洞,会让员工有损公肥私的机会;不重视安全生产,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等。

7.在不恰当的时机创业

例如,冬天开空调机专卖店,受到产品淡季因素的影响,可能你的创业过程会受重大挫折。或者创业不久就受到国家、地方新颁布的行业管理条例限制,从而造成资源浪费或无法经营。

8.不了解国家的有关规定

一些行业是不能由私营业主经营的。也有一些行业原先允许经营,因政策改变而受影响,甚至会无限期进行停业整顿等。创业者对这些规定都要了解清楚。

(资料来源:http://www.ggsgg.com/news/201208/336645.shtm l)

【注释】

[1]张丽莎:《转型经济下的北京市创业环境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位论文,2006年。

[2]吴佳:《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浙江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07年。

[3]刘巍:《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对创业机会的识别》,载《媒体时代》2015(6)。

[4]刘巍:《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对创业机会的识别》,载《媒体时代》2015(6)。

[5]黄晓勇:《基于结构化视角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以重庆为例》,重庆大学学位论文,2012年。

[6]赵光辉:《论人才创业风险的来源与控制》,载《当代经济管理》2005,27(4)。

[7]许之春:《高技术企业创业风险识别、评价与控制研究》,南京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08年。

[8]刘骅:《民营高科技创业风险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6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