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浅议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

浅议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本质上说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以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

浅议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

赣南教育学院 廖先明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业人才的培养,而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创业正逐渐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新理念,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变得越来越迫切而重要。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创业教育,即英文Enterprise Education的中文表述。从本质上说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以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实际上就是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自谋职业、创业致富的能力和本领;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各种能力和心理品质;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具有创业精神和开创型个性的社会变革的参与者。这三者是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只有准确把握它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至少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创业意识培养。它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仰等心理因素,它支配着创业者的态度和行为,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创业精神教育。它主要是指江泽民同志提出的64字的“创业精神”的教育,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创业精神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诸如自尊独立、开拓创新、不怕挫折、求真务实、敢想敢干、承担责任等个性特征。第三,创业知识教育。要想创业成功不仅要有创业精神,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业知识,创业知识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我们开展各种创业活动的基础和源泉。如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财经知识、金融知识、公关知识、管理知识、营销知识、税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等。第四,创业能力培养。成功创业者应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决策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等。创业的这些能力不是天生的,必须通过科学的途径培养出来。大学教育必须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第五,创业技能教育。创业技能总是和创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并在创业活动中得以表现和发展,它直接影响着创业活动的顺利完成。创业技能教育既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实习实践,也包括创业经营性的实习实践。总之,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目的是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特别强调培养大学生的“三自”精神,即“自学”“自教”和“自做”。“自学”“自教”反映个人的主动学习精神,“自做”则反映个人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创业技能,以便能在生活中灵活主动地进行创业活动。

二、当前影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对开展创业教育认识不够,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着不少误区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人们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着不少误区,主要表现为:一是学校认识误区。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是重视就业教育、就业指导,忙于帮学生找工作,而不是引导学生去自主创业。因此,很多学校目前还没有开设自主创业课。二是家长认识误区。很多家庭要求自己孩子有一份安稳工作,而不要一进社会就承担太大的风险,因此,根本无法接受毕业就创业,觉得自己的孩子去创业是找不到工作、没本事、没出息、没单位接收的表现。三是学生认识误区。很多学生缺乏创业的意识和冲动,多数学生把创业看成是高不可攀之事,缩手缩脚,不敢尝试。一般的想法是先就业后创业或只就业不创业。习惯思维告诉他们,大学毕业之后,首先应去找一家单位谋求发展。大多数大学生压根就没有想到自己去开公司,原来的计划是在单位里一步步发展,一步步升迁,当老板、当经理那是以后的事。

(二)创业教育学科基础薄弱,师资力量匮乏,创业教育的系列课程缺乏

创业教育在西方国家的大学中已有较长的历史,高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通过开设系列课程,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例如,在美国的某些大学中设立了“企业经营计划”等课程;法国的某些大学有“企业创办学”等课程。而我国在高校中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课程,也主要停留在就业指导层面上,并没有开设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很难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无法在校园内形成创新、创业的浓郁氛围。此外,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也相当匮乏,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主要由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承担,他们在具体指导时也多是宣传一些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应聘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很少有专业或专职教师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工作。鉴于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师资要求相对较高。既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拥有一定的创业经验,但兼备这两种素质的师资目前高校还十分缺乏,且尚无蓄意引进师资的举措。由于目前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全职教师,他们需要同时教授其他课程,没有时间将太多的精力投入创业教育工作中去,而且存在着依赖书本的倾向。这样不仅仅使大学生失去良好的创业机会,更重要的是会进一步加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高校缺乏创业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教育,社会缺乏大学生创业的氛围

首先,在教育模式上,搞统一的刚性教育计划;在教育内容上,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知识结构单一;在教育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没有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从而造成社会所需的具有良好的创业能力、鲜明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严重不足,现有的大多数毕业生只能被动求职,缺乏自主创业的能力。在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考核上也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这样的体制环境下,学生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创新能力的开拓和培养无从谈起。近几年很多高校已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毕业前对学生进行了一定时间的创业意识教育,应该说,这样的创业教育对于准备创业或已具备创业素质的人来说,无疑是富有成效的,能满足他们一定的需要。但个体的创业需要、兴趣及自信、敢于冒险的精神等才是创业基本素质结构的中心,显然,光靠几个月或一年左右的“短、平、快”式的创业教育是不可能让学生拥有这些基本素质的创业意识。

其次,社会缺乏大学生创业的氛围。大学生创业环境包括的内容很多,大到整个国家的宏观形势、方针政策、地方政府制定的法规,小到高校鼓励大学生创业而制定具体措施等等。尽管国家1999年出台了《个人独资企业法》,一些地方政府也紧随其后纷纷设立创业基金,个别头脑精明的企业或老板也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慷慨投资。但这一切并没有给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环境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由于人际关系复杂、社会经验不足以及社会阅历少,难以取得别人的信任或者被他人欺骗,是刚出校门大学生创业的一大障碍。此外,经济条件制约以及相关法规的限制也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三、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任何教育都需要科学的教育理念作指导。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理念真正转变,行动起来才能自觉和迅速。开展创业教育,首先要树立创业教育的理念。要从狭窄的知识教育、单纯的就业教育转向以提高综合素质为主的创业教育,把创业素质教育作为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追求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不仅仅是就业、择业教育,也应该是创造、创新、创业教育。大学要成为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摇篮和“创业者的熔炉”,就要教会学生创业,为学生走向社会、独立谋生奠定基础。其次,要切实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一方面应让大学生明确他们可以而且应该把自主创业作为“择业”的一个新出路;另一方面,还要帮助他们充分认识创业道路的多样性,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只要是创办新事业就是创业。有的人是物质创业,有的人是精神创业;有的是投巨资的创业,有的是不花钱的创业;有的是团队创业,也有的是个人创业,但不管怎样,只要坚定信念,善于寻找机会,就会发现市场,创业就会成功。创业总是在一定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是创业的外部条件,是决定创业效果的客观因素。因此,政府、社会各界、高校本身都应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社会环境。一是政府必须转换职能,为创业提供高效率的行政服务,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同时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二是社会各界要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要通过各种舆论工具,支持鼓励创业,宣传创业的典型,使人们敢于创业、乐于创业、创业光荣、创业伟大、创业致富,充分激发广大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三是优化创业教育的校园环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要创建一个良好的校风和学风,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术氛围。特别是要养成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良好风气,要引导师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鼓励有新的见解和观点;要让教师和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在民主和自由的环境中培养其创新精神。二是要改变以考核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考试,导致学生片面追求所学的知识,对能力、创业等关心不够。学生学习的情况应该体现在知识面的宽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是否有独到的见解等各个方面。因此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生源要有不同的考核方法,不仅以笔试的形式评定,更应通过面试、考查、考核等形式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测评。

(二)实习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

实习是高等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对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实习的过程是将理论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他们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等。高校应采取适当的形式,建立起与企业紧密、稳定的联系,拓展产学合作的内容,让企业介入教学实践环节,建立产学合作教育新模式。高校应与企业合作,建立若干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站,工作站负责收集企业提供的课题,学校负责安排合适的学生进站工作,以解决企业的课题。这样。工作站作为具体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工作场所,就能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成立股份制办学实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取现场教学的办法,充分发挥企业生产设备的可操作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使动脑和动手在第一时间同时完成。发挥大学科技园的教育功能,作为极好的实习基地,大学科技园不仅与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如资产关系、上下级关系等,而且它还有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和先进的技术样本。

(三)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为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保证

首先,构建系统、科学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明确高校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为出发点,全面规划创业教育的阶段目标,实现人才、就业、创业的统一。突出课堂教学的作用,使学生了解自身综合素质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并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在大学期间将创业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及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时刻触摸到时代发展的脉搏,适时调整专业知识结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寻找进入社会的切入点,为未来的创业做好思想准备和“资本”累积。

其次,突破传统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强化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传统的教育形式存在一些弊端,要彻底改变学习主客体关系,就要改变教师单纯灌输的教育方法。知识的传授是必要的,但高校教师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尝试开放性课堂、讨论式教学。同时,把具有创业教育典型意义的成功人士、校友、老师请进学校,给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业经历、创业方法、知识功底的建构等方面的经验。以生动的实例教育引导学生,让学生根据社会需求、人才需求及未来创业领域的预测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确立奋斗目标。学校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可采用3+1的教学模式,即在大三前完成基本课程的学习,大四让学生以准工作人员身份进入教研室,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相对前沿的专业知识,了解所从事岗位和行业相关知识及其将来的发展方向,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有更加清晰的定位。强化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大学生只有经受创业实践的锻炼,创业目标才会更加清晰,创业信念才会更加强烈,才会形成良好的创业精神。因此,学校要构建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便利,如创业见习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园等,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学校对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应给予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保障。要扩大对创业实践基地的投入,从经费上给予保证;要给予重点扶持,从场地上给予保证;要配备得力的指导教师,在人力上给予保证。要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实践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创业实践氛围。

(四)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加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

2l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社会既是“竞争社会”“合作社会”,也是“成就社会”“压力社会”。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存将成为现代人和未来人终身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加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

人的创造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一定意义上说,创造力受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动机等方面的影响比受智力的约束还要大。因此,要高度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影响,在开发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更加注重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水平。具体来说抓好以下几方面:第一,要培养较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认识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正视现实,预测未来。作为创业者必须有较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即对自我、他人、周围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客观、准确的判断和认识。首先,是客观认识自我基础上的自信。自信是创业者必备的心态。自信,是建立在客观、准确认识自我基础上对自身能力的相信。自信的人才有创业的欲望和冲动。其次,认同他人基础上的合作精神。想创业的人必须先学会与人合作。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创业,创业者要成功必须有志同道合者与之共同奋斗。社会中的个体都各有优、缺点,各有性格、能力的不同。创业者要学会认同他人,识别他人的能力与才华,同时也要宽容他人与自己的分歧,给他人充分空间发挥自己的才能,求同存异,志存伟业。第二,要培养愉悦、乐观的情绪和情感。愉悦的情绪和情感能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创业者,必须有愉悦的情绪、美好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创业者经历艰辛,必须有较强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经常保持平衡、愉悦的情绪,才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工作,才能沉着冷静地应付各种突发事情。美好的情感能使人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创业过程中,既有成功的喜悦,创业者要懂得从成功的喜悦中不断给自己增加信心,也要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快乐,增加友谊情感;也有失败的沮丧,创业者既要自己及时摆脱失败的阴影,总结失败的教训,还要不怨天尤人,将责任推给他人,伤害他人感情,破坏团结气氛,应互相鼓励,重振士气,开辟新天地。高尚的情操,使人心胸宽广、心胸坦荡、志向远大。第三,要培育坚定、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意志就是坚持,坚持做某事或坚持不做某事。做任何事不坚持就无法成功,艰苦的创业更是如此。欲创业者必须意志坚定,乐于冒险,喜欢挑战,迎难而上,不轻言失败和放弃,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善于变逆境为动力,具有顽强的斗志和拼搏精神。创业要成功,创业者还应是有坚定意志能自控的人。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市场垂青于遵守游戏规则的人,违规获利者也许能暂时成功,然而最后的成功应属于以德获誉、以诚取信的人,最后的成功,不仅是创业的成功,也应是做人的成功。第四,要培养敏捷的气质、乐观的性格。气质,它反映人的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度等方面的特征。创业者面对的是激烈竞争,风云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这就需要创业者具备灵活、果断、敏捷的气质,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性格,它显示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特征。性格决定命运。具有乐观向上的现实态度和积极肯干的行为方式,是适宜创业者的性格特征,这种性格特征使人产生创业欲望,散发人格魅力,促使创业成功。

参考文献:

[1]陈文华、关小燕.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4(12)

[2]周晓平.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5(3-4)

[3]石英姿.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3)

[4]王永祯.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初探[J].华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2)

[5]林祖华.关于加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