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的目的就是对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进行规范化,从而对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起到导向和监控作用。1.创新投入能力的构成指标R&D投入强度。技术创新总费用不仅包括R&D经费,还包括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费用。该指标用素质对数量进行加权来计算R&D人员数量,故称为素质—数量。主要反映R&D机构的研究能力,可用相对指标“研究开发成功次数/研究开发总数”和绝对指标“研究开发项目数”来计算。

一、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为了使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又能客观、全面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一般来讲,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5)(6)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评价的质量。为使指标体系能反映出企业技术创新的概貌、内涵与规律,体系必须具备层次性、代表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并且还应以现代科技统计理论为基础,进行必要的专项调查和考证,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横向与纵向相结合,通过综合考核评价,得出科学、合理、真实、客观的评价结果。

(2)可操作性原则。在比较准确地反映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上,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注意数据资料的可能性和可得性,以保证指标能够得到有效的测度或统计,所需的资料应易于调查和收集,尽可能从统计资料中获取,或者可从现有的资料基础上加工获得,尽量避免形成庞大的指标群或层次复杂的指标树。此外,还要尽可能地实现指标的量化,以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横向和纵向比较。

(3)导向性原则。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的目的就是对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进行规范化,从而对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起到导向和监控作用。从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开始,重在研究开发和市场化,以获取最佳商业利润为目标,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在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选择具有足够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专业指标,以便比较准确、简洁地表述企业技术创新的状况,引导企业找出努力的方向。

(二)指标体系的构成

依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和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了以下相应的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说明如表2-2所示。

表2-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img15

资料来源:参见庄卫民:《产业技术创新》,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5月,第272~277页;朱祖平:《创新新视野》,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00页;王伟光、唐晓华:《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方法综述》,《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第7期,第39~41页。作者整理。

1.创新投入能力的构成指标

(1)R&D投入强度。该指标是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R&D投入强度= R&D经费/销售收入

R&D投入强度的另外两个指标是技术创新总费用和R&D经费/技术创新总费用。这里将R&D设备的费用并入了R&D经费中。技术创新总费用不仅包括R&D经费,还包括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费用。

(2)R&D人员素质—数量强度。该指标用素质对数量进行加权来计算R&D人员数量,故称为素质—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img16

i:素质i的等级。企业R&D人员的素质等级划分为4级:第1级为初级研究开发人员;第2级为中级研究开发人员;第3级为高级研究开发人员;第4级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ri:第i级研究人员数。

wi:第i级的素质权重

于是,R&D人员素质—数量强度可表示为:

R&D人员素质—数量强度=R&D人员素质—数量/职工人数

(3)非研究开发投入强度。非研究开发投入强度用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非R&D投入强度=(技术引进费用+技术改造费用)/销售收入

2.创新管理能力的构成指标

(1)信息采集能力。信息采集能力属于定性评价指标,用以反映创新信息的获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保障。信息采集能力一般可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是否健全、信息管理人员素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程度等方面来定性度量。采用“强、中、弱”或“好、中、差”表示,或借助专家评判换成0~100的数。

(2)创新机制。也属于定性化评价指标。创新机制要使创新人员人尽其才、沟通顺畅、合作有效,主要反映企业成员进行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测度上难以找到可以准确计量的指标,只能用经验数据,借助专家评判来进行度量。可以依据创新激励机制是否健全、有效,机制的运行情况等进行定性测评。测评结果采用“强、中、弱”或“好、中、差”表示,或借助专家评判换成0~100的数。

(3)创新倾向。创新倾向表现为企业家追求创新的强烈愿望化做现实,即创新的主动性和前瞻性。该指标反映企业领导在技术创新中的牵头作用,通常可用创新频率和每千人创新数量来衡量。创新频率指企业的年创新数。企业技术创新可分为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而各自又区别为重大创新和渐进创新。在考察创新频率时,只计算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创新频率=年内产品创新数+年内工艺创新数

每千人创新数量=创新频率×1000/职工人数

(4)企业文化和气氛。定性化指标,主要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环境和氛围,包括创新观念等。测评结果采用“强、中、弱”或“好、中、差”表示,或借助专家评判换成0~100的数。

(5)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价能力。定性化指标,主要反映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减少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能力。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风险。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价能力较强则能找准技术创新的主攻方向,尽量减少或避免技术创新中的风险。

(6)与外界的研究和生产合作能力。定性化指标主要反映企业与外界环境的沟通和协调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采用“强、中、弱”或“好、中、差”表示,或借助专家评判换成0~100的数。

(7)技术水平先进程度。半定性化指标。技术水平先进程度可通过对被评价技术与其他可比技术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较进行度量。可用的方法有:①评分法。对主要性能指标比较评分,加权求和后,评价技术的先进程度。②等级法。在比较各主要指标后,将被评价技术定位于某一等级,从而得到技术水平的大致概念。通常分为六个等级:国际上领先水平、国际上先进水平、国内或行业内领先水平、国内或行业先进水平、省内领先水平、省内先进水平。

3.创新研发能力的构成指标

(1)研究开发成功率。主要反映R&D机构的研究能力,可用相对指标“研究开发成功次数/研究开发总数”和绝对指标“研究开发项目数”来计算。

(2)消化吸收能力。用于反映企业非自主创新、接受创新扩散的能力,对引进技术后消化、吸收、改进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工艺上,因产业技术不同,消化、吸收、改进的衡量指标无法统一。如有的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改进表现为原来生产线经改进后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而有的企业对技术引进的改进则表现为节约原材料和降低成本。由于对“消化吸收能力”指标在计量上存在上述复杂性,通常利用经验、数据测度,然后换算成0~100的数。

(3)专利拥有情况。研究开发的重要成果是专利,每年的专利申请数可能不是当年研究开发的成果,而是数年研究开发的产物,但持续的研究开发活动应连续不断地出现新发明(专利)。

专利在创新中的比例=拥有专利数/创新成果数

(4)自主创新产品率。自主创新产品不是依靠引进技术直接生产新产品,而是由企业自行或合作研究开发的新产品。设计“自主创新产品率”指标是考核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所取得的进步。

自主创新产品率=自主创新产品数/创新产品数

(5)开发的时间和费用。这个指标反映了同类创新产品的开发时间和成本费用,可以用开发时间和费用占同类产品开发的平均时间和费用或估计的时间和费用来评价。

4.创新生产能力的构成指标

(1)生产设备水平。生产设备水平可按国际先进水平、国际一般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国内一般水平等档次,分别计算各档次水平的生产设备占总设备的比例,采用加权平均法来计算。计算公式为:

生产设备水平= 1×国际先进(%)+ 0.75×国际一般(%)+ 0.5×国内先进(%)+ 0.25×国内一般(%)

(2)现代技术采用率。

现代技术采用率=(采用现代制造技术生产的产品数/企业生产的产品总数)

(3)生产人员的构成。指标反映生产人员的素质,用技术工人的技术等级来评价。

img17

i:技术的等级。工人的技术等级划分为5级:第1级为初级工;第2级为中级工;第3级为高级工;第4级为技师;第5级为高级技师。

ri:第i级工人数。

wi:第i级的素质权重。

(4)标准化工作水平。定性化指标。利用经验数据转化为百分制数字来度量,或采用“强、中、弱”或“好、中、差”表示。

(5)工艺准备周期。反映技术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所需要的时间,可用工艺准备周期占同类产品的平均工艺准备周期或估计周期来评价。

(6)产品生产周期。指标反映产品从初始原料投入到产品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处理方式与工艺准备周期相同。

5.创新营销能力的构成指标

(1)营销的费用。这里用营销费用率来评价。

营销费用率=营销总费用/市场销售额

(2)市场了解程度。指企业在潜在需求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用户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判断、需求及使用产品信息等方面的努力程度。测评时,采用“强、中、弱”或“好、中、差”表示,或借助专家评判换成0~100的数。

(3)营销体系的适应度。指企业在组织机构设计中针对新产品投放市场和扩大市场做的专门研究,而在实际中这种专门考虑起到了促进新产品销售的作用。比如,在广告宣传、定价策略、销售渠道建立等方面为新产品所做的专门努力。测评时,采用“强、中、弱”或“好、中、差”表示,或借助专家评判换成0~100的数。

(4)营销网络化程度。指企业现存的销售网络对新产品上市、扩大销售规模和信息反馈的及时与准确性起什么作用,可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经验数据,然后再转化为百分制数,也可以采用“强、中、弱”或“好、中、差”表示。

6.创新产出能力的构成指标

(1)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反映企业创新产品的商业化程度,可计算其市场占有份额。

市场占有率=企业在该年度产品销售量/该年度产品的市场总销售量

(2)新产品销售份额。创新产出表现为收益性产出、技术性产出和竞争性产出,分别用收益性指标、技术性指标和竞争性指标反映。新产品销售份额属于收益性指标,用以测度新产品对企业销售收入的贡献。

新产品销售份额=新产品销售收入/总销售收入

(3)技术贸易指标。技术贸易指标属于收益性指标。用技术净收入反映企业在技术买卖方面的情况,技术净收入是企业年内技术售出额与技术购入额的差。技术贸易指标计算公式为:

技术贸易指标=技术净收入/(技术购入额+技术售出额)

(4)技术水平。技术水平属于技术性指标,用经验数据来测度。技术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企业水平、本省水平、全国水平和国际水平。综合技术水平可进行加权求得。

img18

i:表示技术水平i的等级。技术水平等级划分为4级:第1级为企业水平;第2级为省内水平;第3级为国内水平;第4级为国际水平。

Ai:第i级水平设备或技术数目。

wi:第i级水平的权重。

(5)标准化工作水平。标准化工作水平属于定性化指标。利用经验数据转化为百分制数字来度量,也可以采用“强、中、弱”或“好、中、差”表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