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新型经济的内涵与引领作用

创新型经济的内涵与引领作用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1 创新型经济的内涵与引领作用1.1.1 创新型经济的内涵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创新过程是经济增长的路径。创新型经济的理论基础主要围绕创新和经济这两个理论核心展开。创新型经济正是建立在这一互动反馈基础上的经济模式。而且高新技术产业并不是创新型经济的同义词,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同样有可能成为创新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创新经济的内涵与引领作用

1.1.1 创新型经济的内涵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创新过程是经济增长的路径。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改善反过来又促进了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创新其实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新古典经济学派和制度经济学派对经济增长现象的解释中均有关于创新的描述。最早真正将技术创新直接作为推进经济增长原因的是学者亚当·斯密及卡尔·马克思。而进一步系统提出创新概念并推动人们对创新进行深入研究应归功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的巨大贡献。熊彼特于1912年出版《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概念,他认为,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家抓住市场机会重新组合生产要素的过程,并将技术创新归结为下列五种情况:(1)引进新产品或产出新质量的产品;(2)使用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商品市场;(4)获得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5)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他将影响经济的因素划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认为人口、欲望状态、经济和生产组织的变动都是引起生产扩张的外在因素,而只有技术创新才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Schumpeter,1912)。

经济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力量是不一样的。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即要素驱动(factor‐driven)阶段、投资驱动(investment‐driven)阶段、创新驱动(innovation‐driven)阶段和财富驱动(wealth‐driven)阶段。近几十年,随着世界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尤其是新兴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逐渐进入创新驱动阶段;与此相对应,21世纪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也逐步转变为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此时,区域经济优势已不再严重依赖于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拥有状况,而是依赖于国家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构想和技术创新能力(Evangelista,Iammarino和Mastrostefanov,2001)。

1998年,英国创新驱动型经济特别工作组在出台的《英国创新驱动型经济报告》中首次对创新驱动型经济进行了定义,将创新驱动型经济界定为“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CITF,1998)。创新驱动的经济模式具有极高的附加值,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创新驱动型经济在技术、知识产权、专利制度、金融服务等发展条件的支撑下,以居于价值链高端的地位渗透所有产业,决定生产过程利润分配的本质,这也是知识经济对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要求。

由此可见,创新型经济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将越来越深刻,研究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显得非常重要。创新型经济的理论基础主要围绕创新和经济这两个理论核心展开。首先,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创新过程也是经济发展的过程;第二,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改善反过来又促进了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创新型经济正是建立在这一互动反馈基础上的经济模式。

尽管国际上不乏关于创新型经济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包括较有影响的美国麻省创新型经济评估报告在内,对于创新型经济的概念始终没有明确的界定,只通过指标体系来表达对创新型经济的理解。为了明确研究方向,便于评价工作的持续和推广,我们认为给出创新型经济清晰的界定是非常必要的。综合经济增长理论、创新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及创新能力评价等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成果,我们提出的定义为:

创新型经济是指以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推动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经济。

不同于单纯依靠劳动力投入或资本的增加,以严重消耗资源作为代价的“增长型经济”,创新型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知识的生产、存储、分配和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不同于单纯依靠引进设备和技术,以照搬外来技术为主要推动力的“模仿型经济”,创新型经济是注重培育本国企业和R﹠D机构的创新能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以自主创新为目标及主要推动力的经济。

创新型经济不仅强调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也重视创新带来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追求社会与经济的和谐统一。

需要指出的是,创新型经济并非一定涵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个经济系统,而很可能存在于经济系统的局部、存在于某些产业之中。而且高新技术产业并不是创新型经济的同义词,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同样有可能成为创新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纺织和服装行业虽然一般被列入传统行业,但美国麻省的纺织和服装行业大量采用了新型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等先进技术和装备,提升了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创造了高产值和高工资,成为当地技术创新系统的重要成员,因此M TC也将其选入关键产业集群行列。

为了揭示创新型经济概念提出的必要性和意义,需要仔细考察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从根本上把握经济增长的源泉和路径。

1.1.2 创新型经济的引领作用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首先成为世界的科技强国,然后成为经济强国的。美国经济正是凭借其世界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大国地位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全面超越英国的。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专家进行过测算,要达到2020年GDP翻两番的目标,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要从现在的40%左右提高到60%。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就成为中国从大国发展到强国的关键。自主创新正在成为今后15年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最响亮的词汇。

创新型经济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自下而上、开拓新领域、逐步发展丰富的经济。创新乃是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源泉。创新型经济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其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创新型经济的引领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创新驱动经济增长

众所周知,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经济增长始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其后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100多年以来,经济学家们对于探索“经济增长的本质”尤感兴趣。“到底是什么驱动了经济的增长?”这是经济学家一直孜孜不倦试图解答的难题。从古典经济学派到新增长学派,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学派对经济增长的本质提出相应的不同见解。而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资本决定论阶段;二是技术决定论阶段;三是人力资本论阶段。

资本决定论起源于亚当·斯密(1776)的资本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1939,1946)是其典型表达式,其理论核心是经济增长最终取决于资本积累率。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技术决定论逐渐取代资本决定论,成为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主流。技术决定论以罗伯特·索洛模型及其理论(1957)、西蒙·库兹涅茨(1959)、肯德里克(1972)与丹尼森(1962)等经济学家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理论为代表,其理论核心是,一国经济增长中的决定因素是技术进步,促进技术进步并将之用于生产是经济增长的关键。20世纪60年代初,舒尔茨(1961)正式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由此人力资本理论开始建立和发展,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本决定论成为重要分支之一,其理论以舒尔茨(1961)和贝克尔(1964)的人力资本理论为代表,其核心观点是,人力资本(特别是教育)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在经历“资本决定论”、“技术决定论”、“人力资本论”之后,创新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伴随着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出现新一轮的、不同于以往经济增长周期的经济增长(被称之为新经济增长),新经济增长理论(又称为内生增长理论)在西方应时而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进入第四个阶段。新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放在经济增长的尤为突出的位置,技术创新随之更多地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影响着发展研究与发展政策。

新经济增长理论以特殊的知识与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论为发展主体,由罗默、卢卡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建立。他们在继承和发展技术进步论和人力资本论的基础上,在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系统内部力量,尤其是在内生知识进展和技术变化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和垄断化等问题的研究,建立起新的经济增长模型,重新阐释了经济增长的源泉,提出了新的政策建议。正如罗默理论认为:“经济收益递增型模式,是以知识创新和专业化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它不仅可能形成资本收益的内部递增,而且能使传统的生产力要素也随之产生递增效益,从而牵动整个经济的规模效益递增,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增长极限。”

所谓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实质是在强调创新:(1)摆脱了索洛模型中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而强调了规模收益递增,即双倍的资本、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会导致多于双倍的产出,含义之一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影响比索洛模型要大。(2)摆脱了索洛模型中的所谓稳态收入水平。当新的投资外部性很大时,资本的收益递减不一定会发生,所以增长不会减慢,经济也不一定会达到稳态。新经济增长理论可以解释在许多国家观测到的持续的人均增长的事实而不依赖于外生的技术变化,因此,这种理论常常被称作内生增长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强调了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以及从有更先进研究能力的国家转移技术的潜在收益。

由此可见,创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路径。“创新驱动型经济”由此产生。理论上,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是指科技进步对经济的集约增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经济的快速增长又促进了科技投入的增加,使科技进一步发展,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大大提高;研究与开发成本高;能源和自然资源依存度低;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并且附加值高;技术变革推动经济迅速发展,技术革新带来了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它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而且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福利水平。普林斯顿大学垄断与产业组织大师威廉·鲍莫尔(William J.Baumol)教授(2004)认为,创新有三个创造增长的特征:首先,很多创新具有累积性特征。很多创新并非仅仅取代旧科技,使其过时被淘汰;相反,它们是对已有的科技进行增补,从而构成了经济中技术知识存量的一个净增长。这样的创新带来的是创造性的知识累积,而不是创造性的破坏。其次,一般而言,信息,尤其是创新,具有众所周知的公共产品特征。改善了的技术,一旦被创造出来,就将不仅只是对做出这项突破的企业的产出产生促进作用。在相对说来很微小的额外成本之上,它也能够增加其他企业的产出量。最后,创新具有“加速器”的特征。一个稳定的创新产出通常意味着产量的增长,而不是保持不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67%的速度增长。但是有数据表明,自1998年以来,科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产业技术的进步基本依靠外国引进,本土的科技能力未能给国家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可以说,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已成为中国经济的“软肋”。因此,中国政府提出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实现从要素驱动型增长与投资驱动型增长向投资与创新驱动型共同增长的转变。

2.创新促进工业化发展与转型升级

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是一个国家用来实现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一个必要手段,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Lew is,1955)。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2009年度工业发展报告》中明确指出:“工业化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除非是土地或资源极度富余的国家,才有可能不通过工业化来实现成功发展。”(UNIDO,2009)作为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历史阶段,工业化不仅表现为一个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的过程,而且还包含着经济增长量的扩张和结构变动所带来的生产力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质的变化。

在产业间结构升级方面,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H.B.Chenery)和泰勒(L.Taylor)在考察生产规模较大和经济比较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及其成因时,为了研究的需要,将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划分为初期产业、中期产业和后期产业。初期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初期对经济发展起着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包括食品、纺织、皮革等。初期产业一般具有如下共同特征:其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其产品具有较强的最终需求性质,后向关联系数较小;其产品具有较小的需求收入弹性;生产技术和工艺比较简单。中期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中期对经济发展起着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包括非金属工业、橡胶工业、木材加工、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煤炭工业等。中期产业一般具有如下共同特征:它包括中间产品和部分最终产品;它也有明显的最终需求性质,前向关联系数较大;它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在很多场合中能够较快结束初期产业发展中的进口替代政策。后期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后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包括服装及日用品、印刷出版、粗钢、纸制品金属制品机械制品等。后期产业一般具有如下共同特征:包括服装等很多最终产品,是前向关联系数较大的制造业部门;具有很强的中间需求性质,也是后向关联系数较大的部门;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变迁基本上就是一个沿着初期产业—中期产业—后期产业路径的过程。

陈佳贵和黄群慧(2003)进一步认为,在工业部门内部结构变化所呈现的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三种趋势,在本质上反映了工业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进而向技术密集型逐步升级的过程。霍夫曼所揭示的资本品工业净产值在整个工业净产值所占随着工业化过程的推进而逐渐上升的经验法则,更适合描述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工业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演变的规律。而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与后期,工业部门呈现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趋势,工业产业结构开始向技术密集性升级。

在产业内升级的研究中,产品内分工与产业内贸易成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前提。当前的主要理论有水平型产品内分工和垂直型产品内分工两种结构模式。在水平型分工模式中,部分厂商生产质量较高的高端产品,而另一部分厂商生产低成本优势的产品,形成产品差异化。水平型分工的影响因素与市场竞争结构有关。Greenaway和Milner(1984)等人基本证明了Lancaster(1980)所提出的产品水平差异、垄断竞争、适度规模经济等对产业内贸易的重要作用。

在垂直型分工模式中,根据Dixit和Grossman(1982)对多阶段生产(multistage production)的解释,制造业的生产过程是由一系列连续的垂直阶段组成,每一阶段都对上一阶段的中间产品增加一些附加值,然后生产出这一阶段的半成品,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每一阶段的生产技术或要素密集度是不同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每个国家在生产阶段上的专业化分工模式。Helpman(2006)结合不完全契约理论和行业内企业在劳动生产率上的异质性分析了跨国企业的组织选择决策,分析认为,同一行业内企业在劳动生产率上存在较大差别,只有劳动生产率最高的企业才会选择FD I,劳动生产率次之的企业会选择海外外包,劳动生产率再次之的企业会依次选择在国内投资、国内外包。Helpman认为,行业内企业在劳动生产率上的异质程度和一国的契约制度质量构成了比较优势新的源泉。

创新不仅能带来经济的增长,而且还可以引起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推动工业化转型升级。首先,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前提和动因。各国的工业化进程无不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都依赖于该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以技术创新为前提和动因,因为每当有技术创新出现并进一步不断扩散到生产领域的各个方面时,劳动对象、生产手段、生产结果都会发生质的变化,生产要素、生产条件都需要重新组织,其结果会进一步形成积聚效应,从而培育出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或者取代某些传统部门,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更新,使一个国家(或区域)的产业结构区域高级化。

其次,技术创新将促进工业部门结构的变化。随着高新技术的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日益提高。199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占全部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5.6%,到2001年已经接近10%。美国和日本的这一指标分别于1982年和1984年首次超过10%,英国和韩国也于1986年首次达到10%,我国则在2002年才达到9.9%。近10年来,我国逐渐重视技术创新对企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国际高技术产业竞争,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使得高技术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从而促进了制造业产业结构的明显改善。

再次,技术创新促进区域消费结构的变革。技术创新活动所开发的新产品,不仅引发和促进了产品的更新换代,而且也诱导和改变了消费需求的取向,从而引发了区域消费结构的变化。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物质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58.8%;80年代初已下降到45%,而健身、旅游、文化娱乐等非物质消费达到了55%。在日本,20世纪60年代的非物质消费为31.7%,80年代上升到41.1%。消费结构的变迁不仅对生产活动产生导向作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也对商业贸易活动产生指示作用,引发和促进区域贸易结构的变化。由此可见,技术创新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而又影响了消费结构的变革。

最后,技术创新会推动国际贸易结构的变革,引发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的变化。随着技术创新的推动,国际贸易结构变化显著。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成为贸易的重要对象,国际技术贸易额不断增加。我国技术贸易起步较晚。新中国建立后,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技术进口也进入了稳步发展的新时期。技术进口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52—1959年为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技术进口贸易发展中的第一阶段。从原苏联引进450个项目,用汇金额37亿美元。1963—1968年为第二阶段,中国与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引进技术和设备84项,累计用汇14.5亿美元。1972—1978年是第三阶段,先后同日本、联邦德国、英国、美国等国的厂商签订了367个项目合同,累计金额33.5亿美元。1978年至今为第四阶段。这一阶段是中国技术进口贸易的飞跃发展时期,技术进口金额高达2000多亿美元。

3.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在20世纪五六十和七十年代,产业经济学家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内部结构中的静态均衡研究,产业经济学致力于揭示产业结构和产业绩效之间的相互关联,例如集中度、企业规模和盈利性等。至今,相关理论和研究仍然未能对产业成长过程中产业动态和演进以及与之相伴的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的变化有更好的解释,特别是有关经济组织和结构的变化模式。例如企业的进入、退出,企业的成长过程,企业经营中的垂直一体化和多样化现象,企业间网络关系的变化,以及金融和政府等机构和制度在此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建立在“结构一行为一绩效”框架上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将市场结构视为外生给定并且以静态的眼光分析产业内的企业竞争行为,这样的分析方法存在重大的缺陷,这也促使新产业组织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等以动态和进化的视角重新考虑产业成长问题(张家伟,2007)。

许多产业都遵循生命周期过程,即突破性(产品)创新引发了小制造商的进入并引入新产品,随着市场需求增长,过程创新越来越重要,选择过程最终使产业结构集中化(张家伟,2007)。U tterback等人提出了“主导设计”模型,他们认为,在产业的下一个演进阶段,将会出现一种主导设计(dominant design),这种设计的出现会锁定未来产品开发的路线,还会引发一系列过程创新(process innovations),使生产过程更具弹性,并且逐步改善生产效率。主导设计的出现使产业进入淘汰过程,产业集中度随进入壁垒的提高而提高,优胜劣汰的选择过程会将未能及时适应主导设计并调整组织结构的企业赶出市场或被兼并。在最终的产业成熟阶段中,仅会出现少量后续的过程创新,在位企业均具有较高的集中度,且有串谋的可能性。这种情况将持续到出现下一次技术进步的不连续(discontinuity)。Geroski等人的工作开创了创新和产业演进关系的经验性研究,他们发现许多产业在演进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经历了淘汰(shakeout)的过程。有许多经验研究发现,在新产业的形成期,进入的新企业最多,淘汰阶段新进入者的减少和现存企业的大量退出使生命周期成熟和衰退阶段的企业总数量下降。同时,产业的产出增长率在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非常高,随着市场的成熟逐渐趋向于零;产业的价格下降速度在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比较快,随着市场的成熟逐渐放慢并趋于零(Klepper,1995)。

可见,创新通过影响产业生命周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而要达到这些目标,科技进步和教育是基础,创新是必由之路。

此外,十七大报告认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要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因此,这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全球创业成长更离不开创新经济的资源、政策环境和过程支持,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