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百日剧变论”激起千层浪

“百日剧变论”激起千层浪

时间:2022-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07年年末,王石抛出了“拐点论”,认为楼市出现拐点,销量将严重下降。一石激起千层浪,潘石屹的这一论断立刻引起了业界的广泛讨论以及众多媒体和业内人士的口诛笔伐。随着“百日剧变”的时限到期,房地产行业好像没有发生令人震惊的剧变,很多媒体及网友纷纷提出潘石屹是否错估了形势的质疑。

2007年年末,王石抛出了“拐点论”,认为楼市出现拐点,销量将严重下降。“拐点论”还未平息之时,潘石屹于2008年3月份抛出了“百日剧变论”,认为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房地产企业将无法坚持经营,在未来的100天内,房地产市场将发生巨变。

一石激起千层浪,潘石屹的这一论断立刻引起了业界的广泛讨论以及众多媒体和业内人士的口诛笔伐。因为“口出狂言”,潘石屹不得不接受众多媒体的质问。

坎里那些事儿

2007年12月,在一次大会上有记者问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10月以来,以广州为代表的一些楼市普遍遇冷,广州新建商品房的销售量下降严重,你是否认同楼市出现拐点的说法?”王石回答:“你的问题和我们大会的主题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出于礼貌,我依然会回答你这个问题——是的。”“拐点论”由此新鲜出炉,并立刻在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当人们还在争论“拐点论”正确与否之时,潘石屹抛出了更惊人的言论。2008年3月21日,潘石屹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受到国际资本市场走低和国内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的双重夹击,2008年中国房地产企业所面临的金融环境非常困难。在沉重的债务和从紧的宏观政策影响下,一些资金链紧张的房地产公司可能无力回天,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在未来的100天内需要调整,未来100天将是很多房地产公司发生剧变的100天。

这番言论迅速被媒体解读为“百日剧变论”。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论断一经抛出立刻在业界引发了极大的争论。外界普遍认为“百日剧变论”是暗示房价将继续走弱的信号,甚至有人认为这是潘石屹个人的“阴谋”,认为他是在利用自己在业界的影响力,制造相关紧张舆论,意在让政府有关部门停止或者减弱宏观调控的脚步或力度。

与此同时,一些房地产企业的负责人以及相关媒体开始了对潘石屹的口诛笔伐。大量的中小开发商反应十分激烈,通过媒体、网络渠道与潘石屹展开持续辩论。其中上海房地产经纪协会副会长、春之声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大鸣就在其博客上炮轰潘石屹的观点,他认为,中小房企经过近20年的磨练,四两拨千斤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抗风险能力大大提高,同时中小房企经营相对比较谨慎,没有盲目扩张,能保持稳定发展。

相比于中小房企的激烈反应,其他房地产大佬们倒显得平静得多,不过同意的人也很少,大部分人都认为“百日剧变论”言过其实。其中,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的言论最具有代表性,他的意见是:“房地产的‘百日剧变’不会在国内发生,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局部环境或区域市场可能出现行业调整,但是整体性市场的洗牌格局不会出现。2008年和2009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确会进入无人喝彩时期,整个市场会相对冷淡。到下半年随着房地产政策的逐渐明朗,市场将会趋于稳定,随即再度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除了业界及相关媒体的批评,潘石屹还受到相关专家学者的批评。在相关的行业会议上,一些专家学者不点名地对有些开发商“唱衰楼市”的做法表示了不满,矛头直指潘石屹。

更为关键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潘石屹的所谓百日期限已经结束,然而人们似乎并没有发现房地产市场出现剧变的情况,相关媒体纷纷开始炮轰潘石屹,认为他是在误导消费者。

面对各种来自媒体和业界的质疑,一向爱说敢说的潘石屹会有什么应对策略呢?

潘石屹的战术

1.阐述“百日剧变论”的逻辑推论

针对媒体的质疑,潘石屹首先向媒体阐述了自己为什么提出“百日剧变论”的逻辑推论。他指出,在提出“百日剧变论”之前,全国范围内已经积累了一些因素,主要包括:一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7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大的规模,达到了2.9万亿元之多,比2006年增长了44%;二是,在全国范围内,2007年房地产的价格上涨速度非常快,有些城市的价格甚至翻番上涨,犹如脱缰的野马;三是,2007年房地产企业疯狂拿地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城市相继出现地王,长沙出现了92亿元的全国地王,但长沙的房地产销售冠军一年才有5亿元的销售额,可见当时房地产的泡沫程度。

除了这些已经积累的因素,到了2008年3月份,许多新因素的出现加剧了房地产业的严峻形势,首先是全球经济大环境的不利影响越来越明显,以2007年8月底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为起点,国际资本市场开始陷入萧条,全球的股票市场基本处于下跌趋势;其次是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国家开始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基于以上这些因素,潘石屹推断,2008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将引来一次大调整。一方面是房地产行业的自身规模要压缩,另一方面就是行业间要多通过转让、兼并重组这样一些方式去运作。潘石屹说:“我当时提出来这个发生的时间大概是3个月左右,结果媒体给我上升为‘百日剧变’。我个人其实挺反感这个说法的,因为它容易让人联想到百日维新,上升到社会政治的层面。”

2.通过了解市场信息不断修正观点

在当今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中,经济形势瞬间万变,此前所做出的判断也应该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修正调整。通过了解市场信息,潘石屹不断修正关于“百日剧变”的论断。

“百日剧变”的言论一出,很多媒体就对其进行了不恰当的解读,认为潘石屹预指房价将在未来100天内发生巨大变化。潘石屹了解到这个信息之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百日剧变’变化的并非房价的涨跌,而是地产企业的变化。房地产行业陷入资本市场的困难并不能跟房价的下跌直接画上等号,而要看这一困难对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怎样的影响。”

随着“百日剧变”的时限到期,房地产行业好像没有发生令人震惊的剧变,很多媒体及网友纷纷提出潘石屹是否错估了形势的质疑。潘石屹表示提出“百日剧变论”是基于现实的市场因素提出的判断,虽然时限已到,但现在这些导致房地产行业资金链条紧张的因素并没有消失,反而在加剧。至于变化,实际上每天都在发生,三个月前,他预计房地产业的变化是以收购、兼并和与别人寻求合作的方式表现出来,然而现在还出现了一些新方式,如“退地”、“拖欠政府的土地款”等。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说明房地产行业资金的压力是巨大的,而且比三个月前做预测时想象的压力还要大。

同时,潘石屹还在媒体上诚恳地表示:“百日只是一个概数,由于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加入,自己的预计和实际不太一样。”

坎外真经

1.有理有据面对媒体

很多名人特别是知名企业的管理人员经常在媒体上发布一些预测经济形势和市场前景的言论,其中很多言论由于涉及一些敏感话题和利益群体,一旦出言不慎,就容易遭到来自媒体、网友及业内相关人士的批判和抨击。如果这些言论有切实的依据,能站住脚跟倒还好说,如果纯属胡说八道,必将遭到唾骂。特别是一些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他们的言论很有可能引导市场的走向或者引起消费者恐慌,如果不假思索地胡乱说话,甚至可能遭到相关部门的处罚。

巨人集团掌门人史玉柱就曾因为言论不当而给自己带来了麻烦。2011年8月,史玉柱针对中国人寿发表微博称:“拜托中国人寿,别虎视眈眈想控股民生银行。”该微博一经发出,立刻被网友迅速转发并搅动市场,第二天,民生银行股价大涨6.47%。为此,北京证监会特别约谈史玉柱,认为史玉柱在微博上披露中国人寿与民生银行的虚假消息,造成民生银行股价严重异常波动,并对其提出“警示”。更有媒体猜测史玉柱这是有意拉升股价、赚取利益。史玉柱不得不立刻删除微博,并表态以后不再谈敏感话题。

因此,企业在发表相关言论之时一定要有理有据,只有这样,在面对来自媒体的质询之时,才能有理有据地应对。正所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只要能说清楚言论的道理,媒体也不能过多指责,这也是企业家对自己言论负责任的表现。

2.市场环境变幻莫测,个人理念也应不断变化

时代的年轮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不断向前推进,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发展如此迅速,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在当今的信息、科技发展环境中,每一个看似孤立的事件都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蝴蝶效应。正是因为整个世界的紧密联系,使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发展,使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都与世界市场融合在一起。这种联系使市场变得更加难以预测、容易波动。市场环境变幻莫测要求人的理念也必须不断变化。今天参考现有的信息和因素而做的决定,明天就有可能因为新的因素出现而变化,我们的理念必须跟上市场环境变化的步伐。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工作计划也是如此,必须根据整个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潘石屹提出“百日剧变论”,并在之后不断地修正,正是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一种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