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内生动力与行为动机

内生动力与行为动机

时间:2022-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动机是行为的动力动机与需要是紧密联系的。内驱力和诱因相互作用而产生行为的全部过程称作动机作用。生理性动机是与人的生理需求相联系的,具有先天性。内源性动机是指人做出某种行为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产生的行为动机。事实表明,只有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的关系较为一致时,活动动力会加强;彼此冲突,活动动力会减弱。

一、动机是行为的动力

动机与需要是紧密联系的。如果说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的源泉,那么,动机就是推动这种活动的直接的力量。内驱力存在于机体内部,诱因(目标)存在于机体的外部。内驱力和诱因相互作用而产生行为的全部过程称作动机作用。当动机被定义为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时,内生动力和动机就被看作了同义词。激发内生动力就是激发行为动机。

动机是行为的动力,它引发人们的活动,并推动和引导人们朝着特定的目标努力坚持下去。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表现。动机的功能在于:

1.动机是在目标或对象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不能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示等行为进行推断。动机必须有目标, 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要求活动,活动促使个体达到他们的目标。

2.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从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同时它还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当个体活动由于动机激发而产生后,能否坚持活动同样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3]

动机作为在目标或对象的引导下,引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在这里动机不仅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这一概念还包含以下内容:动机必须有目标, 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要求活动,活动促使个体达到他们的目标。动机为个人的行为提出目标;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不仅如此,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

动机是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是人们的愿望兴趣、理想表现出来激励人们活动的主观因素。人的各种行为和活动都是由动机所引起的。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表现。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激发组织成员的内生动力,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提高组织的效率。

二、动机的分类

由于动机对于人的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有不同的方面,由此可对动机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又称原发性动机、原始性动机、生物性动机,它是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如饥饿,渴、睡眠、空气、性、躲避危险、母性等动机。生理性动机是与人的生理需求相联系的,具有先天性。人的生理性动机也受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

社会性动机又称心理性动机、习得性动机、继发性动机或精神性动机,是动机分类法中的一大类动机的总称,它源于社会性需求。社会性动机有:学习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被认为是两种主要的社会性动机。社会性动机是与人的社会性需求相联系的,是后天习得的,它们不但与具体的经验有关,而且与社会文化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社会性动机来源于两大方面,一是从生理性动机(或称生物起源动机,它包括觅食动机,性动机和探索动机,是动机分类法中的另一大类)衍生的;二是在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性动机的种类很多。默里提出有下列社会性动机:谦逊、成就、交往、攻击、 自主性、反作用、防御、服从、支配、显露、避免伤害、避免损失尊严、养育、秩序、游戏、拒绝、感觉。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主要是按以下分类的,即:攻击动机、亲配动机、顺从动机等。当然,如果以其内容或是社会价值可以细分为许多种类。只有高尚的社会性动机,才能使得行为具有稳固和完整的内容。

社会动机具有三个主要的功能:激活功能。动机激发个体行为,使个体处于活动状态,具有推动作用;指向功能。个体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因而具有目的性。在达到目标之前,行为不会停止;调节功能。个体行为在达到目标前,动机起维持作用;如果行为受阻,但只要动机仍然存在,行为就不会完全避免,它会以别的形式继续存在,这是动机的调节作用。

(二) 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

根据动机的来源,可以把动机分为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

内源性动机是指人做出某种行为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产生的行为动机。内源性动机是内部需求产生的驱动力的驱使下所产生的,或者是由活动本身产生的快乐和满足所引起的,指人个体认为这种行为是有价值的,做出某种行为是为了获得行为带来的成就感,它不需求外在条件的参与。内源性动机是源于兴趣、好奇心、求成的需求或自信心等个人特征的动机。内源性动机是人自发的对所从事的活动的一种认知。内源性动机直接与活动本身有关,由于做某种事能激发人的兴趣,令人愉快,活动本身就是行动者所追求的目的。内源性动机的种类包括三种:第一种是对于活动本身的兴趣,第二种是完成活动的乐趣,第三种是任务对人的能力的挑战。

外源性动机是指是在外部诱因驱使下所产生的动机,是基于该种行为可能带来强化和惩罚。完成某种行为是为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的本身。人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或为了避免惩罚而完成某种行为。如,为了得到酬劳、分数、奖赏、尽义务等。

内源性动机的强度大,时间持续长;外源性动机持续时间短,往往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两种动机通常是相伴相生,仅仅只是出于某一个原因而做某事,这种情况一般很少。

(三)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

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可将动机分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

主导性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为强烈、稳定、处于支配地位的动机。辅助性动机是指在活动中所起作用较弱、较不稳定、处于辅助性地位的动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活动的主导性动机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事实表明,只有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的关系较为一致时,活动动力会加强;彼此冲突,活动动力会减弱。

(四)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

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远近的关系,可将动机划分为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

近景动机是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远景动机是指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动机。如有的学生努力学习,其目标是为期末考试获得好成绩;而有的学生努力学习,其目标是为今后从事某一职业打基础。前者为近景动机,后者为远景动机。远景动机和近景动机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远景目标可分解为许多近景目标,近景目标要服从远景目标,体现远景目标。

此外,由于动机可能是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意识不到的,为此,还可以根据动机的意识程度将动机分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实际上在活动的瞬间,动机通常是意识不到的。例如,定势(set)就是一种未被意识到的动机。

对动机进行分类, 目的是从不同的侧面来研究动机的性质、机制及其在活动中的作用。上述各种分类仅具有相对的意义,而不是绝对的。此外,根据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从其他标准对动机进行分类。

三、动机的理论

动机理论是指心理学家对动机这一概念所作的理论性与系统性的解释。是用以解释行为动机的本质及其产生机制的理论和学说。动机的理论主要有:本能论、驱力论、唤醒论、诱因论、认知论。

(一)动机的本能理论

本能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由遗传固定下来,不学而会的、固定的行为模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从本能出发解释人的行为动机。W.麦独孤是本能论的代表,他列举了人的十几种本能。他主张本能是天生的倾向性,即对某些客体格外敏感,并在主观上伴随着一种特定的情绪。本能论在20世纪风靡一时,一度在动机心理学领域占据统治地位,据L.L.伯纳德1924年计算,当时提出的有上千种本能,实际上是有什么行为便有什么样的本能与其相应。

(二)动机的驱力理论

驱力理论认为:个体由于生理需要而产生一种紧张状态,激发或驱动个体的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平衡状态。美国生理学家W.B.坎农提出稳态的概念,认为生物必须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不论体温、血液、激素、营养等代谢因素,失去平衡都需要调整。 自主神经系统是这类调整的机构,它的活动是不自觉的。但正如生物反馈技术所证明的那样,这些过程也可置之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之下,成为有意识的行为。C.赫尔认为机体的需要产生驱力,驱力迫使机体活动,但引起哪种活动或反应,要依环境中的对象来决定。只要驱力状态存在,外部的适当刺激就会引起一定的反应。这种反应与刺激之间的连结是与生俱来的。如果反应减弱了驱力的紧张状态,那么,反应与刺激之间的连结就会和条件反射的机制一样得到加强。由于多次加强的累积作用,习惯本身也获得了驱力。

(三)动机的唤醒理论

唤醒理论认为: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唤醒理论是英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贝里尼提出的。贝里尼在对人的感觉经验进行考察时发现,人对新奇的刺激的感觉,是随着刺激的重复出现和历时的长短而展开的,刺激重复得越多,时间越长,感知表象的新奇性就会逐渐降低。人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的愉悦是由这样两种“唤醒”引起的:一种是“渐进性”唤醒,即审美情感的紧张度是随着感知和接受的过程而逐步增加的,最后到达度的临界点产生愉悦体验。另一种是所谓“亢奋性”唤醒,就是情感受到突发的冲击迅速上升到达顶点,然后在“唤醒”下退时获得一种解除紧张的落差式愉悦感。唤醒的偏好水平是个体行为的决定因素。一般人偏好中等唤醒水平,导致最佳唤醒,过高和过低都将导致不好的表现。

(四)动机的诱因理论

诱因理论认为:驱力理论仅仅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它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针对驱力理论的缺陷,诱因理论认为: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他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20世纪50年代以后,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不能用驱力降低的动机理论来解释所有的行为,外部刺激(诱因)在唤起行为时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应该用刺激和有机体的特定的生理状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说明动机。诱因与驱力是不可分开的,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有持久的推动力。诱因理论强调了外部刺激引起动机的重要作用,认为诱因能够唤起行为并指导行为。

(五)动机的认知理论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具有动机功能。动机的认知理论主要有: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 自我功效论、成就目标论。期待价值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期待帮助个体获得目标;动机归因理论认为动机是思维的功能,采取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中寻求行为内在的动力因素; 自我功效论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种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理论认为不同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对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4]

【注释】

[1]维·奥苏贝尔(David P.Ausubel,1918~2008)或有的翻译为奥苏伯尔。

[2]参考资料《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是什么》四川心理咨询师培训网 引用日期2013-01-25。

[3]《学习动机说》引用日期2011-04-05。

[4]来自互动百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