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业的动机与动力

创业的动机与动力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是商业创业还是社会创业、公益创业,创业者的动机和动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本节将分析创业动机、创业的原始和直接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致行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的五层次刚好是人类创业的五种基本动因。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无论是商业创业还是社会创业、公益创业,创业者的动机和动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本节将分析创业动机、创业的原始和直接动力。

一、创业动机

在人类历史上,创业动机的差异是巨大的。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致行为。人们的创业冲动是在各种需要的刺激下产生的。需要是产生创业的直接原因。因此要分析创业的动因,就要首先探讨人类的需求。

1.人类的需要特征分析

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基础和源泉,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所提出的要求在大脑中的反映)。心理学家也把促成人们各种行为动机的欲望称为需要。

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早期因维持生存和延续后代而形成了最初的需要。人为了生存,就要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例如饿了就需要食物;冷了就需要衣服;累了就需要休息;为了传宗接代,就需要恋爱、婚姻。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还必然产生社会需求,例如,通过劳动,创造财富,改善生存条件;通过人际交往,沟通信息,交流感情,相互协作。人的这些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反映在个体的头脑中,就形成了他的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日益进步,为了提高物质文化水平,逐步形成了高级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人有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即需要,就必然去追求、去争取、去努力。因此,正如一些心理学家所说:“需要是积极性的源泉。”“需要——这是被人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需要激发人的积极性。”“需要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基本动力。”

人类的需要有下列表现形式:

(1)任何需要都有明确的对象。或者表现为追求某一种东西的意念,或者表现为避开某一事物、停止某一活动的意念。

(2)一般的需要有周期性,周而复始;比较复杂的需要虽然没有周期性,但在条件适合时,也可多次重新出现。

(3)需要随社会历史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一般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物质到精神、单一到多样。

人的需要又表现为以下特征:

第一,目的性。人的需要不是空洞的,而是有目的、有对象的,而且随着满足需要的对象的扩大而发展。人的需要的对象既包括物质的东西,如衣、食、住、行,也包括精神的东西,如信仰、文化、艺术、体育;既包括个人生活和活动,例如,个人日常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活动,也包括参与社会生活和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结果。例如,通过相互协作,带来物质成果,通过人际交往,沟通感情,带来愉悦和充实;既包括想要追求某一事物或开始某一活动的意念,也表现想要避开某一事物或停止某一活动的意念,这些意念的产生都是根据个人需要及其变化决定的。各种需要彼此之间的区别就在于需要对象的不同。但无论是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都必须有一定的外部物质条件才能满足。例如,居住需要房子,出门要有交通工具,娱乐要有场所,等等。

第二,阶段性。人的需要是随着年龄、时期的不同而发展变化的。也就是说个体在发展的不同时期,需要的特点也不同。例如,婴幼儿主要是生理需要,即需要吃、喝、睡;少年时代开始发展到对知识、安全的需要;到青年时期发展到对恋爱、婚姻的需要;到成年时,又发展到对名誉、地位、尊重的需要等。

第三,社会制约性。人不仅有先天的生理需要,而且在社会实践中,在接受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发展出许多社会性需要。这些社会需要受时代、历史的影响,又受阶级性的影响。在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下时期,人们需要的是温饱;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时期,人们需要的不仅是丰裕的物质生活,也开始需要高雅的精神生活。具有不同的阶级属性的人的需要也不一样,资产阶级需要的是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工人阶级需要的是自由、民主、温饱和消灭剥削。由此可见,人的需要又具有社会性和历史与阶级的制约性。

第四,独特性。人与人之间的需要既有共同性,又有独特性。由于生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条件因素不同,每个人的需要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年龄不同的人、身体条件不同的人、社会地位不同的人、经济条件不同的人,都会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有不同的需要。

需要在人的个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体的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和动力的源泉和基础。人有了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需要,才会产生行动的积极性;正是个体的这种和那种需要,才促使、推动人们去从事这项或那项的活动,去完成这项或那项的任务。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所说:人们“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正是人的各种需要,去促使人们追求各种目标,并进行积极的活动,去实现这些目标,以满足需要。人对某一方面事物的需要越强烈,他的积极性就越高,动力就越大。因此,需要总是带有动力性、积极性的,而且需要的水平也总是在不断提高的。

需要总是在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增加,需要又总是推动人们去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奋斗。

需要在人的个性心理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需要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为了满足需要,个人必须通过认识过程解决一定的问题,完成一定的任务。需要在人的个性心理活动中往往又以情绪表现出来。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则产生肯定的情绪;凡是不能够满足人需要的事物,则产生否定的情绪。情绪是反映了人的需要是否满足的标志,与人的需要毫无关系的事物则不会引起人们的情绪和注意。需要对人的意志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个人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会促使人们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和适应这种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意志和决心。

2.从马斯洛五层次理论分析创业者创业动机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的五层次刚好是人类创业的五种基本动因。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显然,这种生理需要具有自我和种族保护的意义,是人类个体为了生存而必不可少的需要。当一个人存在多种需要时,例如同时缺乏食物、安全和爱情,总是缺乏食物的饥饿需要占有最大的优势,这说明当一个人为生理需要所控制时,那么其他一切需要都被推到幕后。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具体表现在:①物质上的:如操作安全、劳动保护和保健待遇等;②经济上的:如失业、意外事故、养老等;③心理上的:希望解除严酷监督的威胁、希望免受不公正待遇,工作有应付能力和信心。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实力的欲望。

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包括:①社交欲。希望和同事保持友谊与忠诚的伙伴关系,希望得到互爱等;②归属感。希望有所归属,成为团体的一员,在个人有困难时能互相帮助,希望有熟识的友人能倾吐心里话、说说意见,甚至发发牢骚。而爱不单是指两性间的爱,而是广义的,体现在互相信任、深深理解和相互给予上,包括给予和接受爱。社交的需要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与自尊有关的需要,包括自尊心、自信心,对独立、知识、成就、能力的需要等。尊重的需要也可以如此划分:①渴望实力、成就、适应性和面向世界的自信心以及渴望独立与自由;②渴望名誉与声望。声望是来自别人的尊重、受人赏识、注意或欣赏。满足自我尊重的需要导致自信、价值与能力体验、力量及适应性增强等多方面的感觉,而阻挠这些需要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基于这种需要,人们愿意把工作做得更好,希望受到别人重视,借以自我炫耀,指望有成长的机会、有出头的可能。显然,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这种需要一旦成为推动力,就将会令人具有持久的干劲。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成就感与成长欲不同,成就感追求一定的理想,往往废寝忘食地工作,把工作当作一种创作活动,希望为人们解决重大课题,从而完全实现自己的抱负。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

这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与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比重减轻而已。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的。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潜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

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可以概括为争取生存的需要、谋求发展的需要、获得独立的需要、赢得尊重的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二、创业的原始动力:需求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创业的动力问题上,我们也坚持这一点。但是人们往往忽视的是马克思提到的根本动力背后的动力。人们为什么要生产?人们为什么要交往?人们为什么还要创造精神产品呢?因为人有需要和新的需要,需要是人类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会基本矛盾背后的原始动力。

需要在这里指的是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本质区别。“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人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诚然动物也生产。……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3] 这说明,人的需要不是动物式的直接需要、片面的需要和肉体需要,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全面的、立体化的需要体系。除了直接需要,还有间接需要;除了肉体的需要,还有其他的物质需要、交往的需要和精神需要;除了必要需要,还有奢侈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依赖于自然界,但是很少直接来源于自然界。人类需要的特点决定了人类超越性的存在方式,决定了人们必须进行物质生产、交往和精神生产,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解决匮乏的问题,实现超越。需要是人们发挥能动性的源泉,是人们创造活动的根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需要是创业活动的原始动力。

在研究创业活动动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个规定就是:“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4] 人类的需要正是在这个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创业活动在内的各种实践活动也是在满足人类第一个需要的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丰富起来的。

需要作为创业活动的原始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的需要是最贴近主观能动的客观现实,它在起点触发了人的整个创造性的活动过程。需要是人的内部客观存在的一种缺乏和不平衡状态。它一方面体现了人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客观世界的依赖,另一方面表达了人的超越性的生存方式。需要和人的主观世界关系密切,一旦产生就会激发人的欲望。“欲望以需要为基础,是需要在观念上、心理上的反映。例如,与人的物质需要相对应的是物欲,与性生活需要相对应的是性欲,与精神需要相对应的是求知欲、美欲,与交往需要相对应的是爱欲、情欲。既然欲望是需要在观念上、心理上的反映,所以只能是需要引起欲望,而不是反过来欲望引起需要。同时,又应看到,欲望对需要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对需要具有反作用。需要一旦被观念、心理所反映,形成欲望,就会使需要变得更加自觉、更加明显、更加强烈,从而使需要主体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去满足这种需要。因此,需要与欲望的关系不仅是需要引起欲望,而且欲望也会反过来强化需要。”[5]这说明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它最贴近人的意识世界,充满了主观能动的色彩。需要作为客观现实,一旦产生,就会在第一时间转化为主体的欲望。欲望是主体能动性的催化剂,它在主体意识世界的萌动,会调动一切理性和非理性的精神因素,使需要变成主体自觉的价值目标。这个价值目标作为对现实的超越又必然地和客观世界产生矛盾,即客观世界不能直接满足人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使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就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变纯粹的客观世界为人化的客观世界。这个过程的实现在现代社会很多情况下是依靠创业活动来完成的。创业活动为人类提供新的物质工具和生产方法,使原来人们利用过的资源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使原来人们无法利用的资源成为人们可以控制的物质产品;创业活动通过协调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产品。

另一方面,人的需要和人的本质的一致,决定了需要是人类创业活动内在的必然的推动力量。马克思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曾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因此,……真正的社会联系并不是由反思产生的,它是由于有了个人的需要和利己主义才出现的,也就是个人积极实现其存在时的直接产物。”“这些个人是怎样的,这种社会联系本身就是怎样的。”[6] 这说明,人的本质,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的,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又是人们在生产、交往、精神生产等各种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而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不过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它们是每个人需要的展开、交融和结合。因此,人的需要和人的本质具有一致性,人们在实践中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就是人的本质实现的过程。人的本质的生成、人的新的需要的满足和创业活动是同一个过程,需要作为人类创业活动的动力具有内在必然性。

需要作为创业活动的原始动力,它的特点决定了创业活动的基本面貌。首先,需要鲜明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创业活动浓重的主观色彩。创业活动是人类实现超越的方式,它是现实的,也是观念的,观念的超越先于现实的超越。人的意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镜面反映,尽管它的信息来源于客观世界,但是它在被需要激发开始自身活动的时候起,就已经开始在头脑中利用一切精神因素,构建一个超越的蓝图。人们随后对这张蓝图的运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处处体现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技术和制度资源的选择、调整、建设等,都是在需要和需要所激发的主观能动性的引导下完成的。

其次,需要的无限超越性决定了人类创业活动的无限发展需要的社会性推动一般制度创业活动和制度革命。马克思在《论犹太人》一文中说:“把人和社会联结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是对他们财产和利己主义个人的保护。”[7] 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要生产,而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都不是孤立的个人的生产,而是社会性的生产。也就是说,一切生产都是一定生产关系中的生产,需要也不是抽象的需要,而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需要,它联结着人与人、人与社会。

人的需要是一个历史范畴,需要总是一定历史阶段、一定社会关系中的需要。需要具有无限超越的性质,当人的最初的需要得到实现之后,就会产生一个新的需要。新的需要不会在自然中得到直接的满足,又呼唤再次实现。然后又产生新的需要、新的活动。可以说,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人们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满足需要、不断地通过创业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满足人的新的需要的过程。在工业社会,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促使资本家在创业活动中不断开发人的需要潜力,被激发的新的需要又促使人类开始新一轮的实践活动。马克思说:“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创造出一个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体系,创造出一个普遍有用性的体系,甚至科学也同人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属性一样,表现为这个普遍有用性体系的体现者,而且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在这个社会生产和交换的范围之外表现为自在的更高的东西,表现为自为的合理的东西。”[8]人类在物的控制下,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创业者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不仅包括以机器为核心的技术,而且包括分工和协作;不仅包括微观的企业制度,而且包括国家体制;不仅包括制度前提,而且包括科学和一切精神产品。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是人类的当代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与客观世界的碰撞。原有的工业生产方式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已经造成常规资源的短缺,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不但无法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而且与人类已有的需要背道而驰。人类创业活动的方式必须发生改变。在这个时代问题面前,人类的回答是,只有依靠知识的强大创造力,才能解决这个矛盾,满足人类新的需要。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多元经济的特点,即不仅包括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且融合了知识经济的特点,但是总的来说其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据我国社会的特点,解决这一矛盾的方式最主要的是要依靠知识的力量,实现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最后,需要的全面性决定创业活动的全面展开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的确立。人类的需要不仅是无限发展的,而且是全面的,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需要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不仅有物质需要,而且有精神需要和交往需要;二是指需要在各个领域内的展开也是全面的。需要的不断全面化,必然要求实现需要的手段的不断全面化。它推动着创业活动在物质生产领域、交往领域和精神生产领域的全面展开。

需要的全面性也催发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的确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说:全面发展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的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9]这说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是外在给予的,而是人自身发展的必然性,这一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需要是人发展的标志,需要内容的不断丰富、水平的不断提高,标志着人越来越接近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目标。只有在人的全面的需要得到确立和满足的时候,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才能实现。

需要是人的本质的体现,是人的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也是人对外部环境的依靠和追求,它总是处于主观欲望和客观现实的矛盾之中。矛盾在未得到解决之前,表现为匮乏;在解决之后,表现为超越。需要就是在匮乏和超越之间的一种不平衡状态。人的一切创业活动都以需要作为原因和根据,需要是创业活动的原始动力。

三、创业的直接动力:利益

需要和利益是经常同时出现的两个概念,具有密切的关系。它们都体现了主体与客观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具有相似的结构,都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原因。但二者之间存在差别。“需要和利益的差别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需要反映人对客观需求对象的直接欲求,利益则体现了人对客观需求对象更高层次的从理性上的关心、兴趣和认识。第二个方面,需要反映的是人对客观需要对象的直接依赖关系,而利益则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对需求对象的一种分配关系。”[10] 也就是说,在人与客观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中,需要和利益都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对应关系,但是需要是一个起点,它表现为人对客观需求对象的直接欲求和依赖关系,表现为一种间接可能性;而利益是一个结果,它是建立在人的实践理性和实践活动及其成果基础上的需要的满足,表现为人们对于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财富的分配关系,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因此我们说需要是创业活动的原始动力,利益是创业活动的直接动力。

诚然,人们会因为理想和爱好而从事创业活动,但是由于创业活动的艰辛性和风险性,大多数的创业活动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完成的,利益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11],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直接动因。那么什么是利益呢?赵家祥把利益的构成归结为三个方面:需要是形成利益的自然前提;社会关系是构成利益的社会基础;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成果是构成利益的手段和资源。[12]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利益的实质。“利益的实质是需要主体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中介,以社会实践为手段,占有和消费需要对象,从而使需要主体和需要对象的矛盾状态得到克服,即需要的满足。这时,需要主体就转化为利益主体,即利益的承受者。从利益的抽象意义看,它的实质就是需要的满足。但从利益的现实性和具体实现来看,其实质必然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体现。”[13] 王伟光也认为:“所谓利益,就是一定的客观需要对象在满足主体需要时,在需要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时所形成的一定性质的社会关系的形式。”[14] 这说明,所谓利益,是指需要的满足和需要的社会化,它既以客观现实为依托,具有现实性,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具有历史性,它是现实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作为一个现实范畴,利益的基本含义很广,包括生产力和物质生活条件、交往和交往关系、精神生产和精神财富;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利益总是在一定水平的生产力之上,一定性质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利益,所有利益的现实性都归结于一定历史阶段的现实性。利益对于创业活动的推动作用就体现在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之中,这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不同历史阶段的利益内容、格局和特点直接决定了创业活动的面貌和特点。

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机器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追求利益的方式发生了转变,人们在基于物的平等关系下,通过财富最大化的方式,展开了对于经济利益的直接追求。马克思对此描述说:“利益被提升为人的统治者。利益霸占了新创造出来的各种工业力量并利用它们来为自己服务;由于私有制作祟,这些本应属于全人类的力量便为少数富有的资本家所独占,成为他们奴役群众的工具。商业吞并了工业,因而变得无所不能,变成了人类的纽带;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个人的或国家的),都被归结为商业关系,或者换句话说,财产、物成了世界的统治者。”[15]“正如古代国家的自然基础是奴隶制一样,现代国家的自然基础是市民社会以及市民社会中的人,即仅仅通过私人意义和无意识的自然的必要性这一纽带同别人发生关系的独立的人,即自己营业的奴隶,自己以及别人的私欲的奴隶。”[16] “实际需要、利己主义就是市民社会的原则;只要政治国家从市民社会内部彻底产生出来,这个原则就赤裸裸地显现出来。实际需要和自私自利的神就是钱。”[17] 资本主义已经扯下古代社会温情脉脉的面纱,在自己的宪法中清晰地写下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物与物的关系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在私欲和利益的驱使下的活动,人们成了自己利益的奴隶。资本的饕餮本性不断要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创业活动成为资本扩张的力量。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有很多关于资本逻辑的论述。他指出,资本利用所有手段的目的,也是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资本的本性,为了创造剩余价值。“如果说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一方面创造出一个普通的劳动体系,——即剩余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那么,另一方面又创造出一个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体系,创造出了一个普遍有用性的体系,甚至科学也同人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属性一样,表现为这个普遍有用性体系的体现者,而且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在这个社会生产和交换的范围之外表现为自在的更高的东西,表现为自为的合理的东西。”[18] 也就是说,资本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利用一切东西,同样,资本为了生产剩余价值的需要也利用科学,利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制度。资本主义对于利益的直接追求和无限扩张的特点,客观上成为创业活动的直接动力。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可以通过国家制度实现全体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资本等要素参与社会分配还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存在,利益作为创业活动的直接动力也是客观规律。即便在公益创业活动中,创业者不追求私利,但其所追求的公共利益仍然是利益的表现形式。

不仅各种利益本身,而且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也是推动创业活动的直接原因。利益分为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个人利益是每个主体特殊的利益,它在人类历史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共同利益是个体利益重合的部分,它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二是社会中某一团体的共同利益。另外在全球化的今天,还存在人类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在历史上由于其实质内容的不同,还可以分为真实的共同利益和虚假的共同利益。个人利益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由于自然需要和个人在社会经济、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分工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生产力不够发达和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存在差异的个人利益之间必然存在矛盾甚至冲突,这一点在阶级社会表现得尤为明显。不同团体、不同国家的利益也是独立的,它们之间也存在利益矛盾和冲突。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必然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立、恶化和危机,在阶级社会会出现阶级斗争和战争。在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创业活动是强有力的杠杆。

综上所述,利益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和物质生活条件、一定的交往和社会关系、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之上,利益是创业活动的直接动力。利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特点,利益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不同时期创业活动的特点。利益的分化、丰富和发展必然推动创业活动在知识、技术和制度领域的全面发展。同时,现实社会的人存在利益矛盾和冲突。在解决矛盾和冲突、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过程中,创业活动也扮演着其应有的角色。

【注释】

[1]陈劲,王皓白.公益创业与公益创业者的概念界定与研究视角探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29 (8):10-15。

[2]严中华.社会创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赵家祥.历史过程理论和历史动力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1]列宁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文第2版,第136页。

[12]赵家祥.历史过程理论和历史动力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3]赵家祥.历史过程理论和历史动力论[M].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4]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