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图书选题策划的几点思考

关于图书选题策划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7-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图书选题策划的几点思考当前图书出版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选题策划是搞好选题工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而年度选题计划是出版规划的阶段性目标,是规划实施的控制性手段,是规划实施的关键和难点。如果没有这种计划性,选题策划只能是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效果。选题创新不能搞“闭门造车” ,要与市场需求和变化紧密结合起来。

关于图书选题策划的几点思考

当前图书出版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我国加入WTO,这种竞争还会进一步加剧。公平的市场竞争,一方面对进入市场的商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淘汰和杜绝了劣质商品,创造了更大的市场空间,为高质量的商品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所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出路在于,加强选题策划,提高图书质量,逐步走上一条适应市场竞争的图书出版产业化之路。

在图书出版业市场竞争中,选题是基础,选题是关键。一个出版社有没有一批好的选题,将最终决定出版社在市场竞争中的进退和成败。选题策划是搞好选题工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选题策划的计划性。

成熟的市场经济并不排除计划性,某些领域和阶段计划性还是很重要的。选题策划也是如此。从出版社的选题来看,它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并不是变化不定的而是相对稳定的。要做到这一点,在策划选题时必须有一定的计划性。

首先,这种计划性表现在出版社相对长期的出版规划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出版社必须要有一个符合自身实际和市场需求的长期出版规划,如五年出版规划。并依靠规划的实施,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占领市场。这个规划可能会随着市场变化而有所调整和变化,但是总的思路不能变。如果这个规划只是束之高阁的应付场面的东西,出版社可能会临时抓到一些选题比较赚钱,而赢得一时一事的优势,但是从长远看是不会有大发展的。

其次,这种计划性还表现在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关系,出版社总体规划和编辑室、编辑个人选题策划关系上。长期出版规划是宏观的,呈现框架性,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意义。而年度选题计划是出版规划的阶段性目标,是规划实施的控制性手段,是规划实施的关键和难点。而编辑室和编辑个人的选题策划,应在选题规划的宏观指导下,符合年度计划的阶段性目标的要求。当前一些出版社没有长期出版规划,先由编辑室和编辑个人提出选题策划,然后在此基础上或者由选题论证会决定,或者由社领导拍板形成年度出版计划。这种做法忽视计划性的作用,在市场竞争中没有方向性和目的性,始终形不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最终将被市场激烈竞争所淘汰。

再次,这种计划性还表现在选题策划和一些相关出版工作的关系上。现阶段的编辑出版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例如选题策划和编辑个人修养、作者队伍的结合,和本社所具有的编、印、发、供等诸因素的结合,和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结合,和特定的发行促销手段的结合等。这种结合能否实现,实现得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事先周密的计划性。有了计划性,从选题到图书的发行就会顺利有效运行,从而达到出版的预设目的。如果没有这种计划性,选题策划只能是闭门造车、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效果。

二、选题策划的创新性。

当前出版界有两个特点,一是炒作,二是“跟风” 。二者虽然有所不同,但后果却是一样的,造成选题和图书的雷同。客观地讲,适度炒作是一种促销手段,适当的同质商品竞争也是市场经济所特有的现象。但是出版从其本质特征上讲是创新,只有这样才具有文化积累的意义。所以选题策划的创新是出版活动本质特征的要求。

创新首先在于对已有图书的全面了解和把握上,它一部分来源于编辑个人通过书市、学术活动、各类会议等形式,直接对出书情况的掌握。但是相对于一年国内外几十万种新书,这样的了解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全面的。现代传播手段和网络、计算机技术为我们比较全面地掌握出版信息提供了可能和现实性。更重要的在于出版社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要经常研究这些信息,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用于指导选题策划。

选题创新不能搞“闭门造车” ,要与市场需求和变化紧密结合起来。市场本是选题策划题中应有之意,但是对市场的理解不能过于简单和狭隘。市场所反映的信息,有时是昙花一现的暂时现象,有时则是由特殊情况造成的特例。市场信息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必须要作大量仔细的研究工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收集来的信息真正为我所用,真实反映市场全面情况的信息。还要杜绝为了论证选题而去市场找佐证材料的信息,自觉或不自觉地只收集对选题有利的信息,忽视相反的信息,其结果必然是论证时洋洋万言,发行后纷纷退货。当然研究市场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出版社一定要非常重视,要减少和放弃主要依靠经验的做法,不但要在市场研究质的方面下功夫,更要利用统计的方法,从量的方面多研究,对市场的把握更准确。从而使选题创新真正落实到实处,这也是选题创新的难点之一。

选题创新还要敢于放弃已有的成绩,另辟蹊径。创新是一种扬弃,有时要有勇气放弃已有的成绩和基础。由于当今图书市场发育不完善,也有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的因素,一些本不是特色的图书、重复的图书仍有一定的发行量。这种拾遗补缺是正常的,也是一种发行手段。但它毕竟不是出版社发行的主体,而只是一种补充。选题创新要放弃这些原本驾轻就熟的东西,放弃虽然也有一定市场但已经不是特色的选题,“置于死地而后生” ,走出一条创新之路。这种选题的创新,需要很大的勇气,也要承担一定的经济风险,是对出版社决策的考验。

选题创新还要牢牢把握市场的动态,根据市场的需求去创新。图书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实现最终认可在市场,在读者。市场的需要是复杂多变的,读者的要求也是多层次的,有偶然的因素,但还是有客观规律的。我们要研究市场的变化,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力求比较准确地掌握本质和内在的变化。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必然造成选题重复。例如学生减负之后教辅读物的出版,西部大开发西部旅游热兴起后旅游读物的出版,国企改革所引起的下岗和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读物的出版,已经到来的新世纪在科技、文化、宗教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必将出现新的出版热。这些出版规律有的已经出现端倪,有的已经在图书市场上表现出来。作为出版工作者对这些规律的变化发展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并把它作为选题创新的依据。

市场是变化无常的,有时呈现一定的无序性。作为出版工作者不但要适应市场,有时也要引导市场。这种引导并不是主观的“想当然” ,而是要建立在市场潜在的需求上。它要和读者的内在需要,作者队伍的挑选,学术研究的成熟,出版时机的选择等诸多因素形成合力才能促成。这种多因素的结合,有时是自发;有时是有目的的。自发的结合,机遇大于挑战,而有目的的结合,重要的在于是否能够选准时机。能否选准时机,除了对市场的了解外,还在于对于国家政策的理解,对学术研究动态和作者创作情况的掌握上。只有及时准确地掌握和了解这些信息,才能做出在什么时间出版,哪些是市场需要的图书的正确决策,也才能使我们的选题创新有的放矢,有方向,有目的。这就要求出版工作者必须时刻注意收集和分析这些信息,作到心中有数,一旦时机出现了,能够敏感地抓住。

三、选题策划的层次性

选题是出版社全部工作的重点,选题策划不仅仅是编辑的事,包括社领导、编辑室主任和业务部门都要关心选题策划,直接做选题策划。但是他们策划选题的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首先,第一个层次是社领导的选题策划。当前社领导策划选题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但这种策划处在怎样的层次上,在全社整个选题策划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各出版社的情况却不尽相同。社领导直接参与具体选题的策划,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尤其是在一线从事编辑工作的甘苦有亲身的体会,对指导工作更有现实意义。但是社领导选题策划的重点则应放在另外的层次上,也就是方向、结构和重大选题的策划上。

激烈的市场经济对出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特色鲜明的、高质量的出版活动才能在竞争中占有先机。出版活动的特色是靠出版物来体现的,最终是由选题来决定的。当前出版活动中炒作、“跟风”现象都是以单个图书品种为目的,忽视了出版活动的整体形象和特色,有些甚至完全打乱了原有的出书结构。这种现象的严重后果,是打乱和扭曲了出版社和编辑原有的选题思路,丢掉了自己的特色。这对出版社长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要以选题的结构和方向去规划,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思路,然后逐步落实、逐步积累、积少成多,靠品种去赢得市场的认可,去获得读者的承认,形成自己的特色。这种层次的选题规划和策划,由编辑室和编辑去完成是不现实的,也是难以胜任的。唯有社领导才能从全社的高度出发,吸收全社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从出版方向和政策出发,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本社的现状出发,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这个方案不必拘泥于细节,不必过多地考虑具体的选题,有时也不能完全考虑经济效益,而要从选题的结构上去策划。这是最能表现出版社鲜明特色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社领导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志。

有了这样的出版选题规划,还要有自信,要按照既定的规划和措施,进行逐步的积累,在反复的出版活动中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出版选题应当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但是不能轻易地把整个出版规划否定了。积累的过程就是特色形成的过程。

其次,编辑的选题策划是全部选题策划的基础,是三个层次选题策划的关键。有了选题规划,还仅仅是形成特色的框架。只有通过编辑个体的选题策划,才能使出版框架充实起来,最终形成图书去占领市场。选题策划是一种实践活动,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一定要从编辑个人的实际出发,因人而异不拘形式,不摆花架子。

第一,编辑的选题策划首先要有热情和主动性,这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前提。选题策划缺乏热情,其他编辑、印制、发行等环节的工作也必然是暮气沉沉,难有作为。第二,编辑的选题策划要紧密围绕选题规划来进行,不能毫无目的,抓住什么策划什么,尤其是一些超范围、跨学科的选题更要慎重。第三,处理好选题规划和选题策划的关系。实际上两者并不是矛盾的,制定规划并不能凭空而起,编辑个体的选题策划能力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础之一。选题规划不能贪大求全,也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扎实地建立在一个出版社编辑、作者、印制、发行等现有的基础和条件之上,这样的规划才能得到落实。

再次,编辑室也是选题策划的一个重要的层次。现在有些出版社这个层次的作用发挥得不好,它的功能仅仅是统计、汇总等。从选题策划的层次上看,社领导的选题策划是宏观的框架,而编辑个体的选题策划是具体的,是框架中的一个个点。编辑室的作用在于把具体的点连成线,形成有机的组成部分,构成整个选题框架的基础。从选题管理的角度看,编辑室承担着选题初步论证、筛选、平衡、协调等基础性的工作,这个环节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出版社选题策划的成败。

从策划的角度看,编辑室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承上启下。所谓承上,就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策划工作,在全社选题框架的指导下,在局部的范围内取得优势,体现特色。在策划的层次上,它既是宏观的,又是微观的,这就要求编辑室的工作既要自觉地按照出版社选题规划的总体要求去落实,又要管理具体的选题,一个选题一个选题地积累,从而形成局部的优势。所谓启下,就是充分调动每个编辑的积极性,发挥个人能力、学识、气质等方面的优势,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去策划,又要加以引导,使策划的选题有重点,符合编辑室的总要求,逐步形成特色。编辑室承上启下的作用发挥的如何,直接影响到在出版社中的地位,从而也必将影响整个出版特色的形成。

出版社选题规划的实施是建立在编辑室和编辑个体的努力之上的,处理好编辑室、编辑的选题策划和全社选题规划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总体上看,两者的关系是一致的,但在具体问题上又有差异。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编辑室、编辑选题策划的短期行为上,这种选题往往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又与整个出版规划不协调,挤占编辑室的选题数量和编辑的工作时间。对于这类选题要做具体分析,不能一概排斥。这样容易挫伤编辑室和编辑的积极性。但是也不能完全放开和鼓励,这样也就使出版社的选题规划落空了,虽然有一时的经济效益,但是容易丢掉特色,偏离出版社的发展方向。因此,处理好出版社和编辑室,编辑个体在选题策划上的关系,体现出层次性,是做好选题工作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