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湘西州经济与金融发展现状

湘西州经济与金融发展现状

时间:2022-07-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湘西州经济发展现状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渝黔四省交界处,辖内8县(市)中7个属国家级贫困县,1个属省级贫困县,总人口268万,面积15462平方公里,属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范围,是湖南省唯一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湘西州的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其经济指标却远远低于全国指标。

一、湘西州经济发展现状

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渝黔四省交界处,辖内8县(市)中7个属国家级贫困县,1个属省级贫困县,总人口268万,面积15462平方公里,属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范围,是湖南省唯一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湘西州作为湖南省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对整体经济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且也是整体能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点。但是对于怎样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环境下根据不同的假设前提,给出了不同的建议和解释。尽管这些解释千差万别,但都越来越多地聚集到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上。探寻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建立高效金融体系的基础条件。

21世纪以来,湘西州的经济增长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从图8-1可以看出,湘西州的经济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发展速度,整体总量提高显著。GDP从2001年的7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97.7亿元,增长了5倍之多。湘西州的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其经济指标却远远低于全国指标。就湖南省而言,2001年湘西州GDP总量只占湖南全省GDP总量的1.81%,2012年湘西州GDP总量占湖南全省GDP总量的1.79%,较2001年下降了0.02%。

从GDP增长率来看,湘西州GDP年均增长率为9.53%,2001—2004年年均增长较为缓慢,经济总量小,没有突出经济发展重点,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较弱。2005—2008年GDP年均增长率处于波动状态,均值保持在11.5%左右,其中2007年GDP增长率达到了15.9%,为12年最高值。2008—2012年GDP增速呈M形的波动状态。

湘西州辖内8个县(市)由于自身条件、地理位置、矿产资源分布、各地侧重发展差异等因素导致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由图8-2可知,湘西州各县市2001—2012年GDP增长率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比较明显的是2002年、2008年和2010年GDP增长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总体来看,除花垣县与保靖县GDP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大之外,其余各县市GDP增长率波动相对较小。从图8-2中不难发现,花垣县2002年和2010年GDP增长率为负值,这也就意味着其整体经济总量出现了倒退。花垣县矿产丰富,铅锌矿和石英矿蕴藏量均居全省第一,欣欣向荣的矿产工业正是其经济发展的龙头。但其经济基础薄弱,经不起市场风浪的冲击。2010年受矿山停产整治整合的影响,花垣县的工业出现快速下滑,直接导致GDP总量下滑,可见其经济结构仍然不够合理,产业模式不够丰富。吉首市作为湘西州首府,经济总量大于其他各县,除2002年、2003年和2008年外,其GDP增长率均超过10%,经济增长趋势较为平稳。以黑色金属冶炼、食品加工与生物医疗为主的三大产业集群以及烟草、饮料、酒业等支柱产业推进了吉首市经济的大力发展。2011年吉首市深入实施城市品牌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龙山县作为湘西州人口大县之一,2001—2004年GDP增长较为缓慢。2004年由于龙山卷烟厂停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龙山县经济发展陷入低谷,在积极调整改善之后,2005—2012年龙山县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平稳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达11.96%。相对于湘西州整体而言,龙山县经济总量和人均拥有量都偏少,产业结构欠合理导致其经济增长方式较为单一,规模工业占经济总量比重偏低,而其在交通、能源方面的瓶颈一直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同样是人口大县的永顺县,其2001—2012年GDP增长率波动较小,年均增长率达到9.23%,永顺县依靠自身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加快工业化进程,同时不断打造自身旅游品牌,保证了自身经济的不断发展,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低的问题一直制约着永顺县的经济发展。另外,永顺县工业规模发展缓慢,2012年永顺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只占到全县GDP总量的14.45%,发展环境欠佳。

图8-1 湘西州2001—2012年GDP及GDP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凤凰县作为国家历史名城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热闹非凡。由图8-2可知,凤凰县在2001—2012年间,除2002年GDP增幅只有1.7%外,大部分时间GDP增幅都超过了10%,2008年更是达到了20.24%,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自然是与凤凰县火爆的旅游市场分不开的。2011年,凤凰县继续以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为重点,努力打造“中国最美丽的小城”,旅游主导更为突出。旅游市场规模的不断增大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凤凰县工业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发展困难,经济结构需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有待继续改善。湘西州辖内最小的县——古丈县人口只有14万多,但其影响力可不小:“2011中国(古丈)首届茶文化节中华茶祖节·古丈毛尖万人品茶会”在古丈县成功举行,并成功申报了古丈毛尖“中国驰名商标”。古丈县在扩大影响力的同时也成功引进了英妹子等茶叶加工项目,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古丈县的经济发展。从图8-2可知,古丈县2001—2012年间GDP增幅相对平稳,年均增长率达到9.82%,但经济总量太小,与周边县市仍有较大差距,另外地方产业基础薄弱,工业生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业链较短。县内旅游业发展虽较为平稳,但配套的旅游基础设施却相对滞后,而且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影响。保靖县2001—2012年GDP增速波动明显,2001—2004年GDP增速基本保持在10%以上,2004年GDP增幅从14.1%下降到2005年的9.7%,随后从2005年的8.1%上升到2006年的16%,波动幅度较大,2010年更是下降至3.7%,可见其GDP增速不够平稳。保靖县内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锰锌铝矿产业、食品加工业及生物医疗产业大大促进了当地工业的发展,其丰富的水能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一直制约着保靖县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转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都有待提高。从图8-2中不难发现,泸溪县在2001—2012年GDP增速都保持了高速增长,年均增幅达到12.18%,位居湘西州辖内8县(市)之首,自2003年以来,其GDP增速始终超过11%,2009年达到20.4%,经济发展形势较其他个别县市相对乐观。但2012年泸溪县GDP增速骤降到1.5%,由于高速公路垮塌事故和兰村特大洪灾等自然灾害使得泸溪县整体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泸溪县总体发展趋势虽好,但从湖南省内大环境来看,其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不均衡、资源能源供应不足等问题比较明显,综合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图8-2 湘西州各县(市)2001—2012年GDP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资料来源:2001—2012年《湘西州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统计整理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湘西州辖内8个县(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存在共同的问题:

(1)经济总量小。湘西州作为湖南省唯一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其发展程度在全国处于落后水平。受自身条件及交通、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湘西州整体经济基础薄弱,辖内8县(市)在湘西州整体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各有侧重,但都具有经济总量小的特点。

(2)经济发展模式较为单一。湘西州地处武陵山区,交通十分不便(近两年有所改善),辖内8县(市)由于地理位置分布情况不一,交通问题更加突出。从首府吉首市到凤凰县,在未开通高速时需1.5个小时,而从吉首市到龙山县则需6个小时左右,交通的不便加上本身经济基础的薄弱,一定程度上使湘西州吸引外贸的吸引力受到较大影响。在这种条件下,湘西州只能大力发展自身的优势项目——旅游。从上文对各县市经济发展现状的描述分析中不难发现,辖内8县(市)中,吉首市、凤凰县、古丈县、永顺县等都对旅游市场进行了大力开发和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县市的经济发展过分依赖于旅游市场,直接导致经济发展模式的单一化,凤凰县的这种情况尤为突出。经济发展模式单一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湘西州整体工业水平较低,工业发展受土地、资金、市场因素制约明显。

(3)经济发展环境欠佳。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作为支撑,只有经济发展环境优化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才能提高,城市经济建设才能进入快车道。湘西州在大力开发和包装旅游市场的同时,更应将吸引投资作为发展经济的切入点,积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吉首市2011年深入实施城市品牌战略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辖内各县市也应根据各自情况,加快解决交通、资金、电力、人才等各种问题,从而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GDP总量能从宏观上反应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而居民收入则能更直接地反映出人民的生活水平。图8-3反映的是2001—2012年湘西州各县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情况。横向来看,吉首市作为湘西州首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一直处于8县(市)最高水平,其余各县在12年的发展过程中增幅各不相同。比较明显的是,保靖县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位于8县(市)之末,但2011年已位列第4,提升较为明显,龙山县和永顺县两个人口大县则分别从2001年的第2位和第4位下降到2012年的第5位和第7位,人口基数过大或许是导致其经济增幅较为缓慢的因素之一。凤凰县因自身旅游资源的优势,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值一直紧随吉首市,排名几乎没有变化。可观的是,从2001年吉首市和凤凰县两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值相差579元到2012年时已缩小至262元,可见凤凰县在2001—2012年间依据自身特点大力发展经济建设较快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泸溪县和花垣县根据各自情况,努力促进自身经济发展,在8县(市)中两县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排名都有小幅提升。8县(市)中古丈县人口基数最小,生产力也相应较弱,2001—2012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排名几乎一直处于末位,且与其他县市的差距逐渐拉大,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急需改善。纵向来看,2001—2003年间,各县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小,2002年增幅最多的永顺县只有68元的增加值,2003年增幅最多的龙山县增加值达到114元,总体来看,增长幅度缓慢,间接反映出经济增速迟缓。2004年之后,各县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有所提高,平均年度增加值达到200元以上,经济增速有所提升,特别是在2009—2012年间,全州8县(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较大,年均增加值达到400余元,其中凤凰县在2009年和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值分别达到493元和556元,增长幅度较大。从图8-3中可以看出,湘西州各县市农民收入渠道比较狭窄单一,从侧面反映出湘西州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在社会发展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农村发展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矛盾。虽然从两千多年前沿袭下来的农业税于2006年年初被取消,农民压力有所减小,收入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跟不上城镇发展的步伐,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缩小。”

图8-3 湘西州2001—2012年各县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图

中央按照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主战场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决定率先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为全国其他连片特困地区提供示范。对于地处武陵山片区中心地带的湘西州来说,这是一个促进自身经济发展的契机。通过对湘西州金融和经济发展现状的描述以及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可以看出湘西州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过程中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发展模式传统、工业结构单一。湘西州各县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如基础工业的加工生产和对矿产资源的开发等,整体产品市场较为单一。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新兴工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传统工业的比重正在不断缩小。二是特色产业层次较低、辐射作用有限。湘西州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产业是其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个别地区只是单方面地进行开采及利用,并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和规模化的层次出发采取相应的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措施,另外由于规模化的程度较小,其影响力也十分有限。作为湘西州的主打产业之一,旅游业从整体上看发展进步明显,但仍然存在着规模化发展缓慢和整体辐射效应有限的情况。三是低水平建设重复较多、发展环境欠佳。湘西州在整体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较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这样会直接导致消费升级放缓和部分行业结构性失衡,并且容易干扰市场机制对竞争性产业发展的正常调节,对提高地方的产业水平和相关行业素质的形成带来阻碍,另外也增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金融风险,在各种因素的互相影响下导致地方发展环境欠佳。

二、湘西州金融发展现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自21世纪以来,湘西州金融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基本形成了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等功能齐全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的健全对优化湘西州经济资源配置、促进经济改革、保持积极平稳增长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国内金融环境深化的大背景下,作为内陆地区中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与沿海城市的金融发展程度相比,湘西州的金融发展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尤其是证券市场发展缓慢。在这样的情况下,湘西州也正在积极努力探索一条符合自身情况的金融发展之路。下面将从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个方面分析湘西州金融发展的现状。

(一)银行业发展现状

从金融总体发展规模来看,湘西州金融业各个细分市场的发展不尽相同。银行业方面,湘西州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四大行、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湘西长行村镇银行等8家370个网点,从业人员达到近3200人。截至2012年年末,湘西州银行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45.69亿元,比年初增加102.17亿元,同比增长23%,贷款余额达到222.95亿元,比年初增加37.47亿元,同比增长20%。

图8-4 湘西州2001—2012年存贷款增长率趋势图

资料来源:2001—2012年《湘西州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统计整理

从图8-4可以看出,2001—2012年湘西州存贷款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增长,但增长幅度每年不尽相同。从存款增长率来看,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8.41%。2001—2003年均保持了近20%的增速,但2004年和2005年则降到了6.4%和5.67%,是12年来的最低谷,增幅下滑明显。而2006—2009年湘西州存款增长率呈现出了V字形的变化趋势,2006年和2009年增幅都达到了27%,但2008年只有10%。2010—2012年增幅较为稳定,保持在20%以上。从贷款增长率来看,总体增幅幅度波动较存款总额波动幅度而言相对较小,除2006年和2011年出现较大下滑外,其余各年度都在原基础上保持了增长或变化幅度较小,其中,2010年贷款增长率达到了27.2%,为12年来之最。据资料统计,2011年湘西州辖内农村信用社和长行村镇银行新增贷款15.9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63%,2012年农村信用社和长行村镇银行新增贷款12.3亿元,增长13.3%,占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32.9%,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明显。

年均15.56%的贷款增长率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湘西州投资环境在不断优化,各方面条件也在不断完善,但贷款质量能否得到保证或能否最大限度推动湘西州金融与经济的发展,还受很多问题的制约,这在本章第二节实证部分将会进行详细分析。

(二)证券业发展现状

湘西州资本市场发展严重滞后,整体发展缓慢,证券机构只有湘西财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证券公司营业部与期货公司也屈指可数,而上市公司只有酒鬼酒一家,与周边地区及发达城市相比,湘西州资本市场不够发达,融资平台有限,资本市场对资本存量的流动和重组作用发挥不出来。

(三)保险业发展现状

保险业方面,发展迅速。据统计,截至2011年年末,湘西州共有保险机构14家(财险8家,寿险6家),39个县级子公司,59个机构网点,从业人员2765人。

据图8-5所示,从保费收入总量来看,业务总量不断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01年,湘西州全州保费收入仅1.46亿元,而2012年全州保费收入达到了10.34亿元,增长幅度明显,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9.78%。从图8-5可知,整体保费的收入除2012年有小幅下跌外,一直在不断增加,但保费增长率自2006年创下最低的2.03%后,于2009年达到了最高的41.4%,之后便开始逐年下滑,且2012年保费增长率出现了负增长。随着保险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保险市场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在不断变化,同时人们的生活意识也在不断改变,这些对保险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越明显。

图8-5 湘西州2001—2012年保费收入及增长率趋势图

资料来源:2001—2012年《湘西州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统计整理

总体来看,湘西州整体金融发展缓慢,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银行业市场过分单调,没有形成有利于丰富当地金融市场的繁荣局面,金融效率较低;二是证券市场发展过于缓慢,缺乏上市公司和其他证券类机构,整体证券业市场有待加强开发;三是保险市场不够稳健,市场份额与增长幅度出现下滑。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通过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探讨湘西州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加快湘西州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