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与经济发展

金融与经济发展

时间:2022-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功能和发展能级的大幅度提升,为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金融业发展也需要顺应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把握新阶段金融深化的方向与重点,更好地服务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第十三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在学术史上,对于金融的认识基本上沿着两条线索:一是从货币的角度,最先是讨论货币重不重要,后来演变为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二是从大金融的角度,早期是讨论信用和银行的作用,后来推而广之,将其包容一切金融问题,研究金融对于经济增长是否重要。现在所讨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的就是后一种思路。

经过几代经济学家的努力,金融已彻底告别了被“忽视”的状态,而被普遍接受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金融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通过金融体系的功能体现出来的,具体化为储蓄和金融投资功能、融资功能、配置金融资源功能、提供流动性功能、管理风险功能、传递金融政策效应功能等。金融体系正是通过这些功能,借助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两条路径,影响经济增长。

与理论上的演绎相对应,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大量跨国横截面——时序分析和国别时序分析也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显示,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中,金融增长关系是第一性的。

需要说明的是,金融发展并不等于金融增长。金融增长表现为金融资产规模与金融机构数量的扩张。金融发展不单指金融数量上的扩张,更主要的是指金融效率的提高,体现为金融对经济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和贡献作用。因此,金融增长并不是必然意味着金融发展。金融单纯数量上的增长,很可能是泡沫经济的结果。以往对金融增长与金融发展不加区别,使得人们对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产生了怀疑。如认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是金融过度深化。其实,东南亚的例证实际上只是一种金融增长,而非金融发展。

二、金融压制论和金融深化论

金融压制论和金融深化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onalde Mckinnon)和爱德华·肖(Edwarl Shaw)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其核心观点和政策主张是要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取消政府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一切管制与干预。该理论被认为是对发展经济学和货币金融理论的重要贡献。

(一)金融压制论的主要观点

1.有关金融压制状态的表述。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机构高度国有化,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不发达、政府对金融业实行过分干预和管制政策,人为压低利率汇率并强行配给信贷等特点。这些特征造成了金融业的落后和缺乏效率,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呆滞反过来又会制约金融业的发展。这样,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就会陷入一种相互掣肘和双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即为金融压制。

2.金融压制产生的原因。一是金融体系发展不平衡。表现为现代与传统部门并存、金融机构分布不均衡及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发育不全;二是政府对金融业干预过多。表现为政府对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限制,对市场发育的抑制,对汇率、利率行政管制等;三是市场发育不全。表现为金融资产存量小、品种少,储蓄者与投资者相互隔绝,市场缺乏统一体系,容纳量小,范围窄;四是理论认识上存在误区。

3.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压制对其经济成长和发展会产生阻碍作用。

(二)金融深化论的主要观点

(1)金融深化的含义。即指一个国家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状态。

(2)金融深化程度的衡量指标。包括利率、汇率的弹性与成平、金融资产的存量和流量、金融体系的规模和结构及金融市场的运行和功能。

(3)金融深化可以通过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就业效应和收入效应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4)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经济繁荣与发展,必须解除金融压制,进行金融深化。具体政策有:金融深化的前提条件是政府放弃对经济、金融活动的干预及管制,政府允许市场机制特别是利率机制的自由运行。为此,应做到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放松对利率、汇率的严格管制,同时必须放弃以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的做法。

“金融二论”提出的解除金融压制,推行金融深化的主张,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需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经济、金融条件和实际国情把握好其中的分寸,尤其应十分重视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不能把“金融二论”作为包治百病的“灵药”,不切实际地推行金融自由化有害而无益。

[延伸阅读]

以金融深化促进上海“十二五”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

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功能和发展能级的大幅度提升,为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二五”时期,上海将主要着力于调结构、促转型,对金融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金融业发展也需要顺应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把握新阶段金融深化的方向与重点,更好地服务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1.“十二五”上海金融深化的目标取向和基本思路

“十二五”时期上海正面临全球经济向后危机时代、国内经济向依赖内需时代和自身发展向服务经济时代转变。无论是从外部环境还是从自身发展阶段分析判断,上海经济发展都进入到一个平稳适度增长期,进入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基于此,“十二五”时期,上海金融深化的重点是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增强各类资源要素的市场化活动的需求,不断深化各类资源要素的货币化、资本化,并加强市场化体系建设,为资产交易提供便捷、高效、规范服务。

2.“十二五”上海金融深化的重点领域

(1)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强金融生态建设;(2)推动国有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3)拓展金融业务领域,支持高端现代服务业发展;(4)探索新型科技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5)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积极培育低碳金融市场;(6)支持企业并购重组,推进生产力布局调整;(7)完善消费金融体系,促进需求结构升级转型;(8)推进社会事业投资多元化,加快社会发展转型。

(来源:马弘,《以金融深化促进上海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文汇报》,2011年1月5日,有改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