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_经济学原理 修订版宏观经济学在许多方面是颇有争议的,而且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对宏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由此形成了许多学派。在这里我们对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的演变作一简单介绍。此次大危机被看作是政府纵容自由放任的结果,同时促进了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思想迅速登上历史舞台。尤其是希克斯的IS-LM模型分析更是成为研究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重要分析工具。

宏观经济学在许多方面是颇有争议的,而且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对宏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由此形成了许多学派。尤其是在政府治理经济方面的作用,各学派之间的分歧更大。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如果实行“无为而治”,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干预,宏观经济会自我运行得更好。另一部分经济学家则持相反观点,认为政府在经济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听任市场经济的自发波动会使宏观经济的目标难以达到。谁都不否定市场经济和政府的作用,但每当出现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时,总是有两派意见,一派强调市场的作用,另一派强调政府的作用。至于谈及政府的干预时,对政府应当在多大程度上干预,在什么时候干预,以及实行什么样的政策等诸多方面,在经济学家间又争论不休。在这里我们对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的演变作一简单介绍。

早在19世纪,经济学家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持着一种悲观的态度,以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为代表,认为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而国民产出则以算术级数增长,生产力存在的收益递减的会抵消技术进步和新资源以及原材料的发现所得到的益处。在此情况下,政府最好是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鼓励企业的发展,让“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主张扩大国际贸易,扩大市场,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国民产出的增长。

到了20世纪,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际贸易逐渐兴旺发达,在此情况下,经济学家更主张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当时大多数政治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都相信市场经济的魅力,把资本主义经济描绘成一架精妙的机器,它会把社会稀缺资源引导到社会最有利的用途上去,会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就业不会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政府不必多此一举,干预经济。政府所要做的事就是不要过多发行货币,以免引起通货膨胀。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就对依靠市场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要求坚信不疑,认为任何非均衡的失业现象是摩擦性的,经过一定时期的调整,终将消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不是很严重,所以,在这个时期,古典学派的观点是占主流地位的。

到了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萧条。工人失业率骤然上升,上升到了两位数,英国在1932—1933年的失业率达到了22%,工厂的开工率普遍不足,国民产出明显下降,出现了严重的通货紧缩,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国际贸易额大幅下降。此次大危机被看作是政府纵容自由放任的结果,同时促进了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思想迅速登上历史舞台。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在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条件下,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也就是认为资本主义的通常状态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所造成的,所以市场机制不能使总需求与总供给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达到均衡,因此必然会造成萧条和失业。因此,政府应当调节经济来维持经济的稳定,其政策手段就是调节需求。凯恩斯认为,可以使用财政政策来促使总需求的扩大,以达到充分就业的目的。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当不再固守财政预算平衡的政策,实行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换言之,要减少财政收入(税收),增加财政支出,也就是实行财政赤字,以扩大总需求,让乘数效应发挥作用,达到增加国民收入的目的。凯恩斯认为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不如财政政策有效。因为增加货币供应会有相当数量的资金用于金融资产的投机,而增加政府支出会直接增加对实物资产的投资,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美国的凯恩斯主义者还将凯恩斯主义的学说和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结合起来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并在战后20多年间占据了西方经济学界的支配地位。他们试图弥补和纠正凯恩斯经济学的不足,在许多方面使凯恩斯经济学得到了补充和发展。尤其是希克斯的IS-LM模型分析更是成为研究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重要分析工具。菲利普斯曲线则提供了对失业和通货膨胀做选择的总需求管理的根据,强调要按照经济风向选择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加以调节,减少经济的波动。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经济出现了“滞胀”,即通货膨胀和失业同时并存的局面。凯恩斯学派和新古典综合派在理论上无法解释这种现象。这是因为,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当失业存在时,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增加不会带来物价上涨,即便是上涨,也是轻微的,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只有实现充分就业之后,通货膨胀才会出现。也就是说失业和通货膨胀上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因此,“滞胀”的出现使得凯恩斯的理论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同时也没有消除“滞胀”的举措。理论和政策上的无能使新古典综合派受到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的强烈攻击。他以古典货币数量论为基础,适当吸收现代经济学的观点,对经济中出现的滞胀现象作了独特的分析。货币主义的核心内容是说明价格水平与货币供应数量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弗里德曼分析了美国上价格水平和货币供应数量的关系后,得出结论,即通货膨胀总是一种货币现象。如果长期的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超过国民产出潜在的增长速度,通货膨胀则不可避免。他们主张政府要对货币供应实行严格的控制,即主张确定货币控制目标。温和的、公开的货币供应目标会有助于减少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率。除对货币供应实行严格的控制外,根据货币主义者的建议,政府应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限制工会的垄断权力,以排除人为的障碍,使市场经济能够正常的运作,发挥市场的效率。但是,凯恩斯主义者依旧认为国家干预是有效的,并对货币主义者的观点从两方面进行批判:一是过分依仗市场的力量,认为只要把企业和工人都推向市场就会解决问题;二是把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和经济萧条等复杂的经济现象简单地归为货币供应的控制问题。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现实的市场不是完全竞争市场,市场的不完全性使“看不见的手”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最佳化。市场供应和需求条件的变化往往反映短期的投机情况,不能正确反映长期的成本和效益的真实情况。

在“滞胀”阶段同时受到追捧的还有供给学派,他们把经济分析的着眼点放在刺激生产也就是供给方面,认为不是需求决定供给,而是供给会创造需求,而刺激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税率,因为累进税制的高税率政策会挫伤企业主的经营积极性,使储蓄率和投资率下降,使生产和就业停止,导致“滞胀”。只有大幅削减税收,提高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促进储蓄和投资,刺激工人工作和企业的经营积极性,才能提高生产率,与此同时扩充税基,使得税收增加,赤字减少,这时通货膨胀也会消失。

除了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之外,理性预期学派也是反对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的学派之一,他们强调“理性预期”对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的影响与作用,并形成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其代表人物有卢卡斯和萨金特等。理性预期指人们可以根据过去、现在和将来一切可能获得信息做出的预期。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经济人是根据理性预期做出经济决策的,而市场运作的结果是使市场得以出清的供求平衡,因此,政策是无效的。也就是说所有宏观经济政策都不会产生所期望的效果。他们认为预期是理性的,具有理性预期的人会预料到政府的政策所造成的后果,从而会采取相应的对策,抵消政策的效果。

20世纪80年代前后,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他们认真对待各反对学派对凯恩斯主义的批评,对凯恩斯主义进行深刻反省,吸纳并融合个学派的精华和有用的观点,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理论,引入了微观经济学基础,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坚持了原凯恩斯主义的非市场出清假设,认为在出现需求冲击或者供给冲击后,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的状态;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恢复正常产量还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济仍将处于非均衡状态,即使存在理性预期,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依然会起到积极作用。

2008年,始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有效市场”的观点又开始受到抛弃。事实证明,自由的市场并不能发出合理的配置经济资源的价格信号。为了挽救美国经济,奥巴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非同寻常的干预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经过这场危机,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观点又重新占据了历史舞台。

回顾整个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的演变,我们不难发现,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有相应的变化,以适应新出现的问题,我们还可以预见,在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还会不断地变化发展,能够更好地解释经济现象,更好地为经济服务。

【专栏四】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

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联动性出现背离,经济增长持续下行与CPI持续低位运行,居民收入有所增加而企业利润率下降,消费上升而投资下降等。根据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当前我国出现的这种情况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滞胀,也非标准形态的通缩。与此同时,宏观调控层面货币政策持续加大力度而效果不彰,投资拉动上急而下徐,旧经济疲态显露而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经济生机勃勃,东北经济危机加重而一些原来缺乏优势的西部省区异军突起……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简言之,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分化正趋于明显。为适应这种变化,在正视传统的需求管理还有一定优化提升空间的同时,迫切需要改善供给侧环境、优化供给侧机制,通过改革制度供给,大力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增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在2016年1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并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其含义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