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项目管理中的耗散结构论

项目管理中的耗散结构论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管理的耗散结构论项目管理的耗散结构论是耗散结构论在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项目管理的耗散结构论特指:不仅要把项目和项目管理看作是一个系统,更应该把项目和项目管理看作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项目管理的实践表明,注重环境对项目管理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耗散结构理论对项目和项目管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老三论在实际应用中也显现了一些不足,因而在“老三论”基础上又发展了一些新的理论来丰富系统科学,这就是“新三论”。

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陆续确立并获得极快进展的三门系统理论的分支学科。它们虽然时间不长,却已是系统科学领域中年少有为的新军,故合称“新三论”,从本节起简要介绍“新三论”。

1 耗散结构论简介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于1969年提出来的。一般说来,开放系统有三种可能的存在方式:热力学平衡态、近平衡态和远离平衡态。

(1)关于耗散结构

当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时,由于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非对称的涨落现象,一旦系统的某个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threshold,临界值),系统将可能发生转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结构。事物的这种在非平衡状态下新的稳定有序结构就称为耗散结构。

(2)关于耗散结构论

耗散结构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是研究系统结构的自发形成原因和系统演化原理的理论,是探索非平衡系统行为、耗散结构微观机制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系统只有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向着有秩序、有组织、多功能的方向进化(这就是普利高津提出的“非平衡是有序之源”的著名论断)。

耗散结构理论的提出,使人们认识了自然界一大类动态的“活”的有序结构,使我们认识到一切有生命的系统与非生命系统的一个重大差别是:生命系统稳定和发展的条件恰恰在于非平衡,而不是平衡。而项目和项目管理不仅仅是最终物化的交付成果形成的非生命系统,更是一个有人参与活动的非平衡系统,一些现象和问题需要用耗散结构理论来介绍和指导。

(3)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

一个系统由混沌向有序转化形成耗散结构,至少需要4个条件:

1)必须是开放系统;

2)必须远离平衡态;

3)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4)涨落导致有序。

(4)项目管理的耗散结构论

项目管理的耗散结构论是耗散结构论在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项目管理的耗散结构论特指:不仅要把项目和项目管理看作是一个系统,更应该把项目和项目管理看作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为了确保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遵循“非平衡是有序之源”、“涨落导致有序”等规律,注重项目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趋利避害,从开始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直至项目结束、交付。

项目和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者面对的复杂开发系统。系统论所要寻求的是这种具有有序性的稳定结构,耗散结构论更深入一步,注重了系统与外界的关系和不平衡与有序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耗散结构论与系统论对项目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2 在项目管理中耗散结构论的体现与运用

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和运用的对象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项目和项目管理系统实质也是一个开放系统,项目和项目管理就是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与物质,从开始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直至项目结束,交付之后的项目呈现了另外新的系统状态。项目管理的实践表明,注重环境对项目管理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耗散结构理论对项目和项目管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项目管理要求抓好项目团队建设的五个阶段——组建、磨合、规范、成效和结束阶段,有针对不同阶段要采取的工作方针、策略;要求制定相关的管理流程,控制变更等等,从本质上正是遵循了“非平衡态是有序之源”,“涨落导致有序”等耗散结构理论的规律。

在项目集管理中特别强调了与单项目管理不同的两大管理领域——项目治理和财务管理,正是认识到项目集(大型复杂项目)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更应该考虑“耗散结构论”的作用,而明确了相关的管理要求。[15]

IPMA在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ICB3.0)中对项目经理能力要素要求中有许多与耗散结构论相关。如:标准要求项目经理特别是高层级的项目经理,要具备环境能力——其中共有11个能力要素,就是指的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项目内部、项目与环境的关系,保证开放性的项目顺利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