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实现海洋城市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实现海洋城市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旅游资源保护是伴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而产生的,它包括对旅游吸引物本身的保护,使之不至于因开发和使用不当而遭受破坏。因此海洋城市技术手段的高低将对该地区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海洋城市旅游环境保护应做到覆盖陆域和海域,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全面保护。

旅游资源保护是伴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而产生的,它包括对旅游吸引物本身的保护,使之不至于因开发和使用不当而遭受破坏。旅游环境保护则是借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在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并掌握污染和破坏旅游环境的根源与危害,通过全面规划,使旅游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30]若要使我国海洋旅游业能够继续保持较高的竞争力,必须是资源、环境的开发与保护并举,二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

(一)法律手段

法律作为一种规范、制度与标准,其客观性和强制性保证了法律手段成为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力量。

1.完善涉及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内容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旅游资源保护,从《宪法》到综合性的资源保护基本法,再到各类单项法规、地方法规以及我国参加的国际公约,已经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旅游资源保护体系。[31]然而,在旅游产业范围内,国家级法律及地方性法规关于旅游环境保护的内容较少,尤其是关于旅游者的活动行为规定方面[32],因此在旅游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仍不能满足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相关环保部门和旅游部门需要重新审视已出台的旅游环境保护的相关条款,并适当地增加新的法规政策,修改和调整法律法规内容,形成更为完整与成熟的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从而促进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2.注重旅游资源与环境法律法规与时代接轨

旅游立法机构应根据旅游行业的动态性,适时出台新的有关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海洋旅游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例如海岛旅游、邮轮旅游、游艇旅游等多种旅游行业亟待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因此旅游部门与环保部门应当对旅游资源与环境法律法规及时更新、调整以保证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3.加强地方性法规与国家级法规的衔接

不同级别的旅游资源与环境法规之间需要良好的衔接才能得以发挥各级法规的真正作用,下级法规对于上级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根据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本地旅游资源与环境法规进行修订,使得各级法规在内容上有效对接,从而更好地将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落实到旅游开发中,保障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行政手段

相比强制性的法律与法规手段,行政手段往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政府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在发展旅游业和保护资源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1.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各海洋城市政府要以有关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准则,认真贯彻执行并根据本地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实施意见,加大监管力度,对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必要的服务。

2.协调环境资源监督管理部门、环保部门、个人之间的关系

在具体落实有关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环保部门、开发商个人、环境资源监督管理部门的协同执行。各海洋城市政府需要发挥协调职能,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游客和旅游经营商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和经营环境。

3.建立旅游环境信息共享平台

开展包括海洋信息在内的信息共享,建立旅游经济、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灾害、旅游生态于一体的旅游信息共享网络服务系统,有利于实现我国海洋城市旅游环境的综合管理。

4.引导和鼓励部门、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旅游资源保护

政府可以通过举办有利于旅游环境保护的评选活动,通过集体与个人荣誉的激励,引导和鼓励部门、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为旅游消费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满意的旅游环境。

(三)经济手段

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为经济活动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当遇到经济利益问题时,有些单位和个人只考虑自己的内部经济性,忽视了外部的不良影响。因此,采用经济手段来促进旅游资源保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从根本上说,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主要通过物质惩罚并举的方式,以经济利益驱使旅游开发商在旅游资源开发中重视环境保护的作用,并以实际行动达到相关法律法规对资源开发的环境要求与标准。常见的经济措施包括税收、征收环境补偿费用、交纳保证金与押金、基于政府补贴等。

1.税收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目前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税收政策包括旅游税和环境资源税。一方面,税收可以为旅游资源的环境提供稳定而有保障的资金,通过征收旅游税得到的资金,可以投向旅游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解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减税收、设定特定课税对象,限制和禁止那些对旅游资源与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建设项目,支持和鼓励那些有利于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项目。

2.征收环境补偿Ψ

环境补偿类费用是由于在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活动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质量降低而缴纳的一种补偿费,是对生态环境质量降低造成的间接损失的一种补偿。由于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有关海洋污染的30万元罚款上限过低,因此建议取消上限,加大污染征税和罚款的力度与范围,以保证旅游开发商对环境破坏产生忌惮,促进对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

3.交纳保证金与押金

在保证金制度的保障下,旅游开发商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将在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期间的过程中有所顾忌,督促其遵守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要求。

4.财政补贴

政府对旅游业经营单位和个人治理环境污染,以及其他保护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活动和行为给予资金补贴,通过经济奖励,对其形成正向经济刺激,使其遵守法律规定的环境要求,促进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

(四)技术手段

对于海洋城市来说,特殊的地理特性使得海洋旅游资源和环境敏感性高于陆地旅游资源,一旦开发不当或缺乏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其后果便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海洋城市技术手段的高低将对该地区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海洋城市旅游环境保护应做到覆盖陆域和海域,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全面保护。

1.大力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控

要大力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控,这就对海洋城市环保防污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能力提出了要求,在实行对陆源污染物总量的控制的基础之上,要控制陆地污染对海洋的污染,大力加强对海上活动环境的有效管理。

2.进行严格的旅游环境影响、

旅游环境影响评价是旅游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进行旅游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利用一定的专业技术手段做到旅游生态影响评价与旅游环境污染影响评价同时进行,以获得旅游生态及环境影响的综合分析,同时要注意将旅游建设项目中当地居民的意愿考虑到开发可行性当中。

(五)宣传与教育手段

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教育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保护旅游资源的目的。

1.强化学校教育力度

在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发挥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性,教授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基础常识,强化学生资源保护意识,以便学生将来能够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服务。

2.深度挖掘生态旅游内涵

生态旅游在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教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作为旅游产品的一种类型,生态旅游是以促进参与者对自然资源核心价值的认识为根本目的而展开的旅游活动,其产品本身的教育性很强,同时,寓教于乐的方式也将使得人们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更容易接受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教育。

3.广泛利用新闻媒介及其他大众传播工具

新闻媒介等大众传播工具具有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教育宣传功能,例如利用微博“热搜”话题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宣传,有效地引起广大群众的讨论,从而更好地提高公民的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

4.积极开展旅游资源保护相关纪念日活动

“仪式感”是旅游资源保护宣传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种“仪式感”往往是通过纪念日、纪念活动等形式来保持的,因此应积极开展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相关纪念日活动,发动公众积极参与旅游资源与环境知识学习活动,促进保护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观念的形成。

【注释】

[1]王昆欣.致力于国际化的旅游教育[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13.

[2]于根元.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1091.

[3]朱桃杏等.基于脉冲响应函数的我国铁路交通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5(7):54.

[4]潘洪雷,等.智慧酒店建设与形象识别——以南京为例[J].北方经济,2014(11):74.

[5]陈文婷.海南与美国拉斯维加斯主体酒店发展的比较研究[J].中国商论,2015(26):50.

[6]郑玉玲.基于游客满意度的餐饮体验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53-55.

[7]潘明我国免税业发展状况及相关政策分析——基于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09(11):47-49.

[8]徐永清,孙权.旅游学概论[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23-124.

[9]冯云廷.城市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43.

[10]杨正福.扬州与世界名城比较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256.

[11]范明明.市场营销与策划[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9.

[12]冯志强,李丽.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41.

[13]夏洪胜,张世贤.行政管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227-231.

[14]《旅游辞典》编写组旅游辞典[Z].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640.

[15]吕明增.军人伦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23.

[16]张新越.团队情商[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34-35.

[17]沈家文.生产性服务业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关系的量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16-18.

[18]支小军,刘永萍.新疆绿洲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协调性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3-4.

[19]马勇,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18-136.

[20]覃成林,姜文仙.区域协调发展:内涵、动因与机制体系[J].开发研究,2011(1):14-15.

[21]陈秀山,杨艳.区域协调发展:回顾与展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 :72-73.

[22]曹立.中国经济新常态[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74-75.

[23]杨尚英.旅游地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53-154.

[24]孙尚清.中国旅游经济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44.

[25]张伟浙江海洋文化与经济[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273.

[26]潘晨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82.

[27]厉新建,胡晓芬.旅游智库建设的二元融合之路[J].旅游学刊,2016(1):4-6.

[28]史宝娟.资源、环境、人口增长与城市综合承载力[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1.

[29]赵煌庚.城市旅游[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74.

[30]杨尚英.旅游地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17.

[31]谢芳.旅游生态与环境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57.

[32]任红阳,我国旅游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25):191-19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