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海洋城市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与目标

海洋城市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与目标

时间:2023-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旅游资源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见证。(二)可持续发展目标海洋城市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有多维性,从海洋城市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所作用的对象来看,一般包括经济目标、人文目标和社会目标三个部分。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旅游资源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见证。公平性原则强调的是本代人及代际间的公平及公平分配有限的旅游资源,特别是不可替代旅游资源;既要满足城市社区的基本需要,又要满足旅游者对旅游质量的要求;同时也要注意市中心、近郊、远郊或沿海、内陆等不同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公平性。

2.持续性原则

海洋城市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持续性原则强调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不应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保持生态支持系统和生物多样化,保证可更新资源的持续利用。海洋城市的许多旅游资源是不可复制的,要贯彻城市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持续性原则,强调科学有序地管理、规划与开发利用,针对资源的不同类别和属性采取不同对策,在保护好资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掘其应有价值,适时对城市旅游的政策、策略作适当的调整,以保证海洋城市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性原则

城市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犹如时间和空间,既不可分割又不可替代。[29]既要维护本城市旅游资源与环境发展的持续性,又要同周边区域协调共处,实现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分管共享。

4.共同性原则

各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存在差异,但需要城市旅游中面临的危机、迎接的挑战、维护的利益、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地区的配合行动,既尊重所有各方的特色与利益,又要共同承担起保护环境和开发旅游资源的责任。

5.协调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要素组成的协同系统,因此为了达到系统整体功能最优,需要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旅游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它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也离不开旅游行业和其他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协调及共同努力。

(二)可持续发展目标

海洋城市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有多维性,从海洋城市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所作用的对象来看,一般包括经济目标、人文目标和社会目标三个部分。

1.保护未来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保护未来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证旅游产业得以继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它是海洋城市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

2.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

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的理解,可以强化其生态意识,在以后的旅游活动和平时生活中注重环境保护,这是海洋城市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目标。

3.美化城市环境,促进自然生态的稳定和进化

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美化城市环境、促进自然生态的稳定和进化,可以保证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这是海洋城市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